迄於明代,吳訥的《文章辨體》分文體為五十九類,徐師曾的《文體明辨》則分為一百二十七類,二者皆以樂府詩獨自為類,但對南北朝樂府詩評價不高。吳訥《文章辨體序說》雲:「魏晉以降,世變日下,所作樂歌,率皆誇靡虛誕,無復先王之意。下至陳、隋,則淫哇鄙褻,舉無足觀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亦雲:「梁、陳及隋,新聲日繁;唐、宋以來,製作甚富。然較諸古辭,則相去遠矣。」
評分好滴很啊,書。沒有不好滴
評分書好,快遞小哥更贊!
評分呀呀呀呀呀呀way呀呀呀呀呀呀way
評分捲一《中婦織流黃》:落花還井上,春機當戶前。帶衫行障口,覓釧枕檀邊。(53頁,中華書局2008年第1版)
評分《箋注》雲:“檀”當作“簟”,竹席。《禮記·內則》:“凡內外,雞初鳴,鹹盥潄,衣服,斂枕簟,灑掃室堂,及庭,布席,各從其事。”鄭玄注:“斂枕簟者,不使人見己褻者。簟,席之親身也。”(53-54頁)
評分樂府是配樂的詩歌,漢稱為「歌詩氣東晉至南北朝稱「樂府」或「樂府詩」。梁劉勰《文心雕龍》捲二既有《明詩》篇,又有《樂府》篇。其《樂府》雲:「自雅聲浸微,溺音騰沸,秦燔樂經,漢初紹復,製氏紀其鏗鏘,叔孫定其容與。於是《武德》興乎高祖,《四時》廣於孝文,雖摹《韶》《夏》,而頗襲秦舊,中和之響,闐其不還。暨武帝崇禮,始立樂府,總趙代之音,撮齊楚之氣,延年以曼聲協律,硃馬以騷體製歌」,「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聲來被辭,辭繁難節。故陳思稱李延年閑於增損古辭,多者則宜減之,明貴約也。」梁昭明太子蕭統與劉勰同時,在其所編《文選》中,分文體為三十九類,首為賦類,次為詩類,而「樂府」與「詠史」、「遊仙」、「詠懷」、「贈答」等,並列為詩類之子目。此書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2008年纔齣版,那年有同學做徐陵文學研究,還用的綫裝書呢!
評分呀呀呀呀呀呀way呀呀呀呀呀呀way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