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從根本上來說,亞裏山大·科耶夫(1902-1968)仍是這個世紀的哲學史上一個充滿魅力又遭受誤解的人物。人們對其傳奇式的命運究竟知道多少呢?對這位俄裔哲學傢、畫傢康定斯基的侄子、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校的名師(巴塔耶、格諾、阿隆、拉康和列奧·施特勞斯都曾齣席過他的課堂)所知多少呢?最終,這位黑格爾式的智慧者(他相信“國傢”已經來臨,因而搖身一變而為高級官員,直至在一次布魯塞爾的共同市場會議期間去世)的真正麵目又是如何呢?
多米尼剋·奧弗萊的傳記緻力於重塑這一無與倫匹的人物的命運與傳說。從中,我們既能發現科耶夫的逸文遺稿的迴響,也能聽到他曾思考與經曆過的時代的喧囂,而貫穿始終的問題則是:某些分析傢認為如今已成為現實的“曆史的終結”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從何時開始,哲人開始以神意的洞悉者自居?他有權利成為君主的顧問且能剋盡其職嗎?
多米尼剋·奧弗萊的研究收集瞭許多新的文獻和證據,采集瞭科耶夫的知情者(莫斯科、柏林或巴黎)的迴憶,並比照瞭他的作品所引發的各種解釋,由此引導我們去追溯這個時代一位重要哲學傢的思想曆程。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歐洲思想傢,恐怕沒有誰的命運像亞裏山大·科耶夫那樣奇異:他久享哲學盛譽,卻從不追求學術職業;他講授瞭六年“曆史終結”,最後卻轉戰政界;他緻力於維護法國、歐洲以及不發達國傢的利益,但從未放棄過哲學思考。
科耶夫到底是誰?他意味著一種分裂的、謹慎而隱秘的存在:他齣席各種各樣的國際會議,同時保留著雙重的精神歸屬。有關他的種種傳聞,是真實的煙火還是海市蜃樓?他點燃瞭——或者說為彆人點燃瞭——怎樣的火?
多米尼剋·奧弗萊的傳記緻力於重塑這一無與倫比的人物的命運與傳說。我們從中既發現科耶夫逸文遺稿的迴響,也聽到他曾思考與經曆過的時代的喧囂。《亞曆山大·科耶夫:哲學、國傢與曆史的終結》不同於一般傳記慣用的單純的曆史編纂,也並非對主人公精神發展史的簡單梳理,而是讓科耶夫的思想與特定的時代、環境和事件穿插對接,進而對他的整個人生和思想曆程予以重構,通過現象學令人繚亂的敘事,重新解讀多重分裂的科耶夫,深刻揭示整整一代歐洲知識分子的精神曆程。
目錄
前言:名士無名
告讀者
I
1 從童年到革命:1902—1920
古城
“盡可能地遙遠”
“阿吉奴斯島之戰”
自我的偶然性
革命風暴:零下40度
對恐怖的體驗
“自由地”放逐
2 放逐
哀悼效應
“這些原則像一條紅綫貫穿瞭我的全部思想”
一個幻覺:笛卡爾與佛陀之間的對話
非實存
非實存的美學
綜閤藝術抑或建構主義藝術?從人民教育委員會到包豪斯
老海德堡
柏林-巴爾-巴比倫,“最受納粹憎恨的城市”
反諷式的生存:浮士德或資産階級知識分子
知識的生存成本
“選擇的親和性”
3 巴黎:追尋絕對知識
奢華和安逸
“索洛維約夫的曆史哲學”中的矛盾
科耶夫的問題
“宗教大法官的寓言”,曆史終結之跡象
物理學的非決定論與無對象的藝術:非實存原則的變化之源
毀滅與挑戰。全球性的矛盾
II
4 1933—1939年的研討班
新“果戈理”
對科瓦雷的恩情債
“言語”
承認之關乎人類起源的欲望滿足:科耶夫對黑格爾的解釋
研討班人物群像
5 戰爭
智慧者的奧德賽之旅
必然性:齣於冒死戰鬥的新博弈,1939—1945年
《法權現象學》,1943年
拉丁帝國的理想理念。麵臨德國新威脅而構想的一種特定歐洲理念
哲人與君主
6 隱秘的科耶夫:曆史的終結與政治,1945—1968
對安妮·穆沙的訪談
隱秘的科耶夫之一:曆史的終結與迴歸動物性
“右翼的馬剋思主義者”
戰後“落後國傢”關於發展的意識形態
關於國際投資銀行的理念
50年代初對貿易自由化與單一市場的貢獻
對原材料價格理論的貢獻
關於舒曼計劃的策略1950年5月16日
1953年歐洲經閤組織的歐洲試驗。謀略傢科耶夫
隱秘的科耶夫之二:對曆史終結的反思:迴歸動物性抑或重獲否定性?
概念與時間,或從科耶夫與施特勞斯的爭論看智慧者與君主的關係
1946—1958年的第四共和國:
否定性的喪失或大眾消費。智慧者的實用主義
在1958—1968年之間的第五共和國:
重獲否定性或對日本式優雅的發現及其行動理論的結果
1958—1968年:
科耶夫的“戴高樂主義”與科耶夫在肯尼迪迴閤和聯閤國貿發會議中的行動
我的朋友奧裏維耶·沃姆塞
III
7 曆史的終結與文
前言/序言
亞曆山大·科耶夫:哲學、國傢與曆史的終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