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聯陞先生的學養和功底頗為卓著,與鬍適通信論學二十年,餘英時稱其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
·哈佛大學贊其“在國際上以學術辨析能力與纔思敏捷著稱,是協力培育與造就美國漢學的先驅者”。
·《碎金文叢:哈佛遺墨(修訂本)》為這位漢學傢的“雜貨鋪”,記敘其治學心得,學術往來,多有關於陳寅恪、鬍適、趙元任、張充和等名傢的趣聞軼事。
·《碎金文叢:哈佛遺墨(修訂本)》由知名設計師陸智昌先生設計,典雅精美。
《碎金文叢:哈佛遺墨(修訂本)》約15萬字,包括隨筆、詩稿、聯語、傢書四個部分。著名漢學傢楊聯陞先生言其治學如開“雜貨鋪”,《碎金文叢:哈佛遺墨(修訂本)》即為其“雜貨”詩文集。書中主要收錄楊聯陞學術隨筆與詩歌聯語:追懷憶舊,記敘其與趙元任、陳寅恪、蕭公權的往來論學;評騭學術,精選其為鬍適、孟森、餘英時撰寫的序跋書評;詩歌唱和,輯錄其與颱靜農、張充和、吉川幸次郎的友聲迴響;從而全麵展現這位海外漢學傢的學術意趣與情懷。
楊聯陞隨筆,匯集瞭楊聯陞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長達五十餘年間的零散文章,包括兩本論文集中未收入的幾篇書評。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中國文化界人纔輩齣的時代,這些文章涉及鬍適、趙元任、陳寅恪、錢稻孫、梅貽琦、蕭公權、葉公超、陳世驤、颱靜農、蔣彝、呂叔湘等一批學術泰鬥,多數其中散居海外,與作者或為師友,或為筆友,均齣於親身經曆,絕非道聽途說,頗具史料價值,讀者也可從中領略近代學人的治學風範。
楊聯陞詩稿、聯語,主要選自作者日記,部分選自已發錶的文章或書信。
楊聯陞傢書,是在傢屬中徵選的,既話傢常(給母親、女兒和兒子)也談學問(給妻舅、曆史學傢繆鉞)。大部分書信寫於七十至八十年代,是作者的晚年,也是中國發生巨變的二十年,其內容可視為那一時代某些領域的摺射。
另有附錄部分,摘選瞭周一良、繆鉞、謝詠等人談楊聯陞其人的幾篇文章,書末有編者跋,與隨筆部分中的《楊聯陞自傳》參看,即可對作者有一較為全麵的認識。
修訂本除修改首版舛誤外,還將增補部分文字。
楊聯陞(1914—1990),著名史學傢。三十年代得清華名師真傳,四十年代負笈哈佛,五十年代成為西方漢學界一流學人,哈佛燕京講座教授。楊先生治學從經濟史入手,兼治文史語言,曾任趙元任助手,與鬍適通信論學二十年,餘英時稱其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而他自己則自喻“敢比仰山雜貨鋪”。
隨筆
楊聯陞自傳
《鬍適手稿》序
《鈍夫年譜》跋
趙元任先生與中國語文教學
賀趙元任先生八十大壽
——《漢語否定詞雜談》引言
追憶陳寅恪先生
打像為誓小考
憶錢稻孫先生
——兼憶賈德納
梅校長的幽默文字
《重啞絕句百首》序
“啞行者”蔣彝二三事
石湘沒有死
——《陳世驤文存》序
颱靜農教授八十壽慶
——《友聲集》總序
敬挽蕭公權先生
追懷葉師公超
中國文化中之媒介人物
曆史與語言
與呂叔湘先生筆談《語文常談》
書評經驗談
《漢代貿易與擴張——漢鬍經濟關係結構研究》序
引言與結語
——為香港講座成書而作
五、十新解
斷思
冀朝鼎的《中國曆史中的經濟要區》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
重刊孟心史先生《明代史》序
陸澹安編著:小說詞語匯釋
中國圍棋數法變更小考
宋太宗的棋勢與棋詩
楊氏橋經
題紫瓜圖
訪戴遊山楊柳記迴目(與柳存仁閤擬)
詩稿
入中學第一年,初次寫詩,殘稿
哀香港
白話詩三首
新閨怨
新齣塞
無題
無題
步張子綝韻
詠柳
附:鬍適詩
贈張子綝
小詩
七絕二首
復鬍先生信,改小詩
懷子綝
西江月,送趙元任先生
七絕
附鬍適和詩二首
和鬍先生詩二首
傢書雲雲)
減字木蘭花,無題
浣溪沙·美國鼕景
聞羅斯福總統病逝
無題
歸依梁方仲韻,作一首
贈方仲
晨成一絕贈陳夢傢
詩一首
和方仲詩
和方仲詩,自紐約歸寓改成
附梁方仲詩(時在巴黎國際文教會上)
送任華歸國
用保安韻成詩二首
自度麯
在地下車中成二絕,送保安
寫定昨晚小詩
新詩一首
小詞,用鬍先生詩意
遊瑞士
依韻答仲雅二首
附:仲雅詩
又一首
寄蔣彝
附:宛君作
蔣答宛嫂
再和啞行者
壽啞行者五十
遊白山
和勞榦昨小詩
附:勞榦題楊府紀念冊詩
康橋雜興,和勞貞一
答友人
贈吉川教授
附:吉川和詩
又贈吉川
打油送吉川
寄吳清源
呈洪先生
菩薩蠻,賀蕭公權畫夢詞
寄張充和三絕句
自題小畫
和於公五十生日數來寶
附:於鏡宇作數來寶
以陽關麯平仄賦詩贈日本學人
附:吉川幸次郎和詩
小川環樹和詩
和超鳳兄
蔣啞子信有禪詩,和二首
附:蔣啞子原詩
枕上口占
附:啞行者詩
陳世驤和詩
口占絕句
打油詩說“力使曆史觀”
看TV中趙少昂作畫,和趙少昂詩
寄傢翹
早晨夢醒成小詩
收啞子辛醜除夕詩,謂餘詩腐,而以酸答
附:啞子原詩
和吉川幸次郎教授二十韻
附:吉川幸次郎贈排律詩
東京得句
為日本友人《十便九宜冊》題
京都偶得
芭蕉庵觀蕪村芭蕉像
晨在友人園中散步得詩
附:吉川和餘在世驤傢得詩
和吉川詩歡迎其來美講學
12月27日又和一首
四十九歲初度
附:於鏡宇奉和
贈小川環樹教授二詩
湖濱得詩,示譚超英
附:譚超英和詩
答啞子詩
賀趙元任先生、師母結婚紀念
英倫紀事三首
和餘英時詩
附:餘英時詩
贈何炳棣,兼懷寅恪師
賀宛君壽
醫院散步得句二首
和吉川退休詩
早起成絕句贈張充和
小詩復啞子信
“子弟書”賀趙元任先生、師母金婚
宮崎教授古稀榮慶
附:宮崎酬詩
送英時
附:餘英時和詩
瑞士登山口占二絕
晨去校路上口占
寄張充和
挽大中夫婦
五古詠萬物
東亞研究大會晚偈
圓相問答
略檢院中枯枝,成一律
和彥威兄
庚申除夕,無題
昨夜夢蔣仲雅來吃東西,成一絕
無題
王伊同寄來《五朝門第》三冊,作謝詩
紀念洪隈蓮先生
聞近東空襲有感
自問
補賀張曉峰八十詩
懷師大附中諸友人
讀寒柳堂,懷寅恪師
病起逾年,敬謝師友關懷福蔭
悲母詩
代宛君作
追懷韻卿師母
成詩一首
和充老詩韻
挽元任先生
贈周一良
贈老友周太初(一良)
贈蘿庵嫂
謝颱靜農先生並諸公
謁孔廟
和馮芝生先生一絕
和劉君智詩一首
為鄒衡作小詩
給忠平
贈張政烺
抄小紙條兒
浣溪沙贈葉嘉瑩教授
和周萬明七律一首
和彥威兄壽詞
觀趙榮琛戲後題
和周策縱
附:周策縱原詩
詩贈全漢昇公
上午成小詩
詩記香港事
夢中無路不能迴傢,甚覺急躁
田意榮休,田藝不休
哈佛三百五十年紀念
一字詩懷師友
人文社會學院獻詞
和易安居士醉花陰,懷李方桂先生
挽梁實鞦
早起成一絕
贈周一良
聯語
撰壽鬍適之先生聯
為王伊同(斯大)題紀念冊
得趙師母自傳,寄一聯
壽蔣彝聯
挽林語堂聯
撰聯自慰
為香港中文大學撰
為李卓敏畫竹並題
挽竹內好先生
挽蕭公權先生聯
挽趙元任先生夫婦
為房兆楹先生寫挽聯
挽李方桂先生
作聯自嘲
附錄:
我與聯陞教授的詩詞贈答(繆鉞)
我的外公楊聯陞(蔣力)
修訂手記(蔣力)
追懷葉師公超
1933年,我考入清華。第一年的必修課,有大一國文、英文,教授由兩係分派。國文是硃自清(佩弦)先生,英文是葉公超先生。兩位都是名教授。我頗以能入門牆為幸。
那一年英文課用的是各位教授閤選的文章。一本大書頁數可觀而且有難(例如愛默生的名篇《自助》Self-Reliance)有易(例如賽珍珠的《大地》,選齣一部分)。平均對同班(九級)每星期要讀很多頁,頗以為苦。於是大傢決議上書英文係,請求減少。同班推我起草,寫在黑闆上共同商定。記得起句是“生等雖膺成均之選,實多樗散之材,範我馳驅,猶虞殞越,追風逐日,勢所難能”。全文呈上,果濛略減。聽說吳雨僧(宓)先生對這篇呈文頗為稱許。公超師的反應,不得而知,但後來每次數周小考要用英文報告(或評論),有一次說,如有人覺得太難,這次可以用中文寫(隻此一次),同班想還有記得的。葉師對大一英文特重理解,此外堅持我們用英文注解的字典,看有人在桌上擺著不大的一本英漢字典,說這種小字典,要仍到窗外去。
我的英文在誌存初中、師大附中共修瞭六年,隻文法有些根底,語匯成語等甚差。在清華學瞭兩年,隻得中等,比考取留美、留英的各位學長,實在望塵莫及。(後來到美國第一年也十分吃力,幸得友人賈德納教授隨時指點,纔能勉強跟班上課。寫論文到今日還要請英文特好的友人改正。讀小說乃至讀中學讀物,都有生字。慚愧慚愧。不過這是我天資不夠,不能怨老師。)葉師知道我英文不佳,中文尚可造就。大一國文作文每周一篇,平常是助教(好象是餘冠英)改。隻有一次硃佩弦先生自己批改,題目是《禮拜六》,當然是小品。我在附中時就給《小公報》編兩種副刊,寫小品文每星期三五韆字不算迴事。這一篇硃先生批改後,說:“你的文字,毛病是太熟”(幸而沒說太俗)。此病後曾試改,未能持久,往往還是懶於洗練,寫完就算瞭。
葉師那時好象傢在北院,我曾晉謁不止一次,大抵在夜間。葉師喜歡穿紫色絲綢的睡衣,頗為鮮艷。談話山南海北,隨興所至。有時談到生活態度,先生說:“不能隻讀書,有時掃掃地,也是好的。”後來我猜想,可能是先生在美國受教育的時間較長,受瞭西人雖富貴(先生是一位公子)而有些事也必躬親的影響,未必是先儒所指的灑掃應對進退的小學訓練,不過也可能是二者閤一。
……
我最近讀瞭不少關於思想史和西方經典的著作,常常覺得很多譯本在文字的轉譯上有所欠缺,要麼過於直譯顯得生硬晦澀,要麼為瞭流暢而丟失瞭原著的神韻。因此,我對這種“文叢”係列抱有很高的期望,尤其是涉及到哈佛這類頂級學府的遺墨時,對譯者的功力和選材的眼光要求就更高瞭。好的譯本,讀起來應該像是在閱讀一篇地道的中文佳作,而不是外語的蹩腳模仿。我希望這套書的譯者能夠精準地捕捉到原作者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細微語調和復雜概念,用既準確又不失文采的語言呈現齣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它對國內學界和普通愛好者來說,都將是無價之寶。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那些深奧的哲學或曆史觀點,如何在這套書中化為清晰易懂的文字,而不是故弄玄虛的術語堆砌。
評分現在的齣版環境,充斥著太多快餐式的讀物,追求的是短平快,很少有願意沉下心來,整理和齣版那些需要時間和心力去消化的經典作品。因此,看到有齣版社願意投入資源打造像《碎金文叢》這樣有深度的係列,著實讓人感到一絲欣慰。這不僅僅是商業行為,更像是一種文化責任的承擔。我更看重的是這種齣版的“恒心”——這個“修訂本”的齣現,說明瞭齣版方對前一版本的市場反饋和學術審視是持開放態度的,願意投入成本進行打磨和完善。這對於讀者而言是最好的保證,意味著我們得到的將是一個更加成熟、更加可靠的版本,少瞭一些遺憾,多瞭一些信服力。這種對細節的執著,纔是真正尊重知識、尊重讀者的體現。
評分說實話,我買書往往是帶著一種“尋寶”的心態,尋找那些能夠真正啓發我思考的“金子”。這套書的名字“碎金文叢”,本身就帶著一種古典的暗示,仿佛是散落在各處的智慧碎片,等待被重新整閤。我關注的是它所收錄的這些遺墨,它們在整個思想譜係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是開創性的論斷,還是對既有理論的精妙補充?對於一個對知識體係構建有興趣的人來說,瞭解這些思想是如何一步步纍積和演變的,比單純記憶某個結論重要得多。我期望這套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讓我們看到那些偉大思想傢是如何構築起他們各自的知識殿堂的。也許其中會有一些我們已知的觀點,但關鍵在於,它們是如何被首次闡述齣來的,那種初次點燃的思想火花,纔是最值得我們反復品味的。
評分這套書真是太棒瞭,雖然我還沒有細看,但是從封麵到裝幀的質感就能感受到齣版方的用心。紙張的厚實度和油墨的清晰度都達到瞭很高的水準,翻閱起來手感極佳。更彆提這個係列的整體設計,那種沉穩中透著雅緻的氣韻,讓人愛不釋手。我通常比較注重書籍的物理形態,因為這直接影響閱讀體驗,而《碎金文叢》的這個修訂本,在這方麵簡直無可挑剔。光是擺在書架上,那種書捲氣就足以讓人心生敬意。它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華麗,而是沉澱下來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美感,讓人忍不住想一遍遍摩挲。我相信,內容本身必然是與其外在形象相匹配的,否則,如此精美的外殼也難以承載。期待深入閱讀後帶來的精神震撼。
評分我個人偏愛那種能讓人産生“對話感”的書籍。讀完一本書,不是感覺自己被動地接受瞭一堆信息,而是仿佛與作者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入交談。哈佛的“遺墨”想必包含瞭許多未被主流教科書完全涵蓋的側麵視角和個人洞察。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不同於主流敘事的新鮮切入點,能夠挑戰我既有的認知框架。例如,作者在論述某個重大曆史事件時,是否流露齣瞭當時不為人知的睏惑與掙紮?這些“人性的側麵”往往比宏大的理論結構更能打動人,也更容易讓人産生共鳴。如果這本書能成功地將那些學術光環下的個體思想者的鮮活麵貌呈現齣來,那它就遠遠超越瞭一本普通的學術選集,成為瞭一部真正有溫度的思想傳記。
評分其他都還好,就是習題冊扉頁爛瞭。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晨成一絕贈陳夢傢
評分打油送吉川
評分附:於鏡宇奉和
評分楊聯陞詩稿、聯語,主要選自作者日記,部分選自已發錶的文章或書信。
評分另有附錄部分,摘選瞭周一良、繆鉞、謝詠等人談楊聯陞其人的幾篇文章,書末有編者跋,與隨筆部分中的《楊聯陞自傳》參看,即可對作者有一較為全麵的認識。
評分贈蘿庵嫂
評分蔣啞子信有禪詩,和二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