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老师的珍贵经验告诉您:入园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减轻妈妈和孩子分离的焦虑,使孩子更快、更好融入新生活。孩子不好好吃饭原因其实很多,把准脉,对症下药,孩子乖乖吃饭其实一点也不难。小孩说谎,各有原因,没有一招通吃的解决办法。找到原因,孩子自然就会不再说谎。,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只会适得其反,其危害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经常和小孩一起做情景游戏,教育效果出人意料,比说教管用得多,和小孩沟通,要引导而不是灌输,记住:不问封闭性问题。孩子的画,像不像、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的用色和形状表达了孩子的情绪和心声。隔代抚养弊端多多,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的教育一定不能缺席。
一位幼儿园老师情深意切的66封信,帮助父母解决孩子在幼儿园里会碰上的大大小小的新问题。
父母如何跟老师建立信任?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孩子动作缓慢怎么办?
发现孩子说谎怎么办?
孩子自信心不足怎么办?
家长怎么问,孩子才肯说?
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办?
如何读懂孩子的心思?
如何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待在幼儿园的三年,是孩子们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这样的机会有且只有一次。你现在可以让家长认可老师,将来却不能让社会认可孩子。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幼儿园老师不一定是教育专家,不一定能对教育理论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我们正在塑造和影响孩子们的未来,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孩子们负责。对孩子们负责任,才是给家长最好的交代。
相信《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里,您会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和感受。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现过类似某位小主人公的状况,并且老师不曾和您正面沟通过,请重新观察您的宝贝,了解他(她)真实的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并相应地做出改变。您这么做的话,会让孩子们一生受益的。
刘晓娜,幼儿园老师,热爱幼教工作,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爱孩子,被家长评为“最受孩子喜爱的老师妈妈”。
作者推崇游戏教学法,并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传授给家长朋友,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2007年,刘晓娜荣获市级大型玩教具比赛二等奖。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改变孩子从爸爸妈妈改变自己开始!
——小刘老师
自序光有爱还不够
1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
第1封信 “妈妈告诉我,世界很危险。”
第2封信 必须学会一句话:“老师,我要喝水。”
第3封信 重点培养孩子的几种自理能力
第4封信 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5封信 轻率的指令:“不要脱衣服。”
第6封信 晚睡习惯必须改
第7封信 如何克服分离焦虑
第8封信 隔代抚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9封信 工作忙,没空教育孩子怎么办?
第10封信 鼓励孩子做家务
第11封信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 吃饭是个大问题
第12封信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第13封信 边吃边玩害处多
第14封信 大人无形中影响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
第15封信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就餐空间
第16封信 把吃饭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第17封信 吃饭切不可讲条件
第18封信 饭菜不要单调,也不能过于丰盛
3 学会读懂孩子的心思
第19封信 妈妈,我只是生病了
第20封信 宝宝很想说:能让我哭一会儿吗?
第21封信 说谎是因为想得到
第22封信 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
第23封信 您在做他在学
第24封信 面对孩子的虚荣心
第25封信 孩子的心思要慢慢想
第26封信 孩子为什么要装病?
第27封信 孩子为什么会“恋物”?
第28封信 孩子爱打小报告是怎么回事?
第29封信 孩子爱搞破坏都有原因
4 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
第30封信 宝宝不爱讲幼儿园的事
第31封信 为什么宝宝入园后性情大变?
第32封信 要引导,不要发号施令
第33封信 妈妈要做“引导者”,不做“灌输者”
第34封信 不问“封闭式”问题
第35封信 妈妈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第36封信 您是不是也这样批评孩子?
第37封信 孩子被欺负了是否鼓励打回去
5 别以成人的思维伤害孩子
第38封信 孩子的画不是看的,是听的
第39封信 色彩中有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40封信 您需要如何对孩子谈老师?
第41封信 分享不是强迫来的
第42封信 大的必须让着小的吗?
第43封信 您内心深处相信您的孩子吗?
第44封信 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并不容易
第45封信 处罚孩子须慎行
第46封信 您会为孩子保守秘密吗?
第47封信 小孩子还没有“偷东西”的概念
第48封信 别无形中打击孩子自信心
6 玩得快乐才能学得好
第49封信 快乐识字,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第50封信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第51封信 学算术也可以很快乐
第52封信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第53封信 游戏中培养想象力
第54封信 游戏中培养好习惯
第55封信 孩子玩电脑的对与错
第56封信 家有“小宅男”
7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
第57封信 让眼泪飞一会儿
第58封信 让奖励真正起作用
第59封信 “对不起”一定“没关系”吗?
第60封信 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办?
第61封信 孩子爱攀比怎么办?
第62封信 孩子动作缓慢怎么办?
第63封信 孩子粗心大意怎么办?
第64封信 孩子没有责任心怎么办?
第65封信 杜绝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办法
第66封信 孩子脾气暴躁非一朝一夕
午餐时间,乐乐不会自己吃饭。当老师要求他尽量自己吃时,他就委屈地看着妈妈,饭菜都快凉了也没吃一口,最后还是让您亲自喂才吃的。他从来没有独立进餐的习惯,而幼儿园老师是没有时间喂饭的。
午睡时间,天气有些热,乐乐没有带小毛毯,盖被子又会出汗,这让小家伙睡得很不舒服,无奈之下,您只能带他回家了,午睡过后再送回来。妈妈为孩子带的物品考虑不周全,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
区角游戏时间,乐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点争执,他被欺负了,哭得很伤心。当老师过去安慰他,想问清楚事情经过时,乐乐却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只是不停抹眼泪。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也没有“有事找老师”的意识。
一天下来,乐乐太不喜欢幼儿园了,第二天哭闹得很厉害,说什么都不进大门,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适应过来。您说入园前的准备是不是很重要呢?总结起来也没有多复杂——
首先是心理上的准备。
1.平时要多和二宝昕昕聊聊幼儿园的事。这方面昕昕比较占优势,因为他有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哥哥。建议您这段时间接乐乐的时候带上二宝,让他和哥哥一起在幼儿同里玩玩,他会发现幼儿园有各种好玩的玩具,童话般的环境布置,同时多引导乐乐讲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故事给二宝听,这样对他熟悉幼儿园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2.带二宝去幼儿园的路上,要让他清楚地知道:哥哥放学了,我们必须去接他回家,爸爸妈妈都很想念哥哥。如果昕昕上幼儿园了,妈妈也会来接,也会非常非常想念昕昕。他每天跟您一起接哥哥放学,明白妈妈接回自己的孩子是任何事都不可阻挡的。到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会怀疑妈妈不要他了,他相信妈妈会来接他的心是坚定的,就像妈妈每天接哥哥一样。
其次是语言交流上的准备。
没有人比您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小家伙的想法还没说出来,妈妈就已经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但上幼儿园以后,老师是不了解昕昕的,短时间内肯定达不到心照不宣的默契程度。他的任何想法只有说出来,老师才会明白。这就要求小家伙善于表达,渴了、困了、想上厕所了、东西找不到了,都需要用清楚的语言告诉老师,才会得到准确的帮助。您说对吧?
所以,平时在家您需要多用语言跟他交流,即使知道他的想法也要鼓励他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样到幼儿园遇到问题才能准确地告诉老师。(妈妈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也使用完整的话,养成习惯。)
……
拿到这本书的契机,说实话,有点阴差阳错。当时在书店闲逛,被它朴实无华的书名吸引了,又因为我是个准妈妈,总想着多了解一些育儿知识。翻开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被它“解决一切育儿难题”的承诺打动,反而被它那种娓娓道来的语气、真诚的分享所吸引。里面的每一封信,都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面对面交流,她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最接地气的语言,去探讨那些我们作为家长常常会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比如,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气馁,这本书里就有信件专门讨论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它让我明白,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而我们的责任,是去倾听、去理解,然后去陪伴。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一些“小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比如孩子不愿意分享、和小伙伴发生矛盾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作者却能从教育学的角度,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给出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的建议。它不像很多育儿书那样,给你一套僵化的理论,而是鼓励家长去观察、去感受,去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育儿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场充满爱与智慧的旅程,而这本书,就是我这段旅程中最可靠的向导之一。
评分我是一个有点完美主义的家长,总希望把一切都做到最好,对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在育儿的道路上,我常常感到焦虑和力不从心。偶然的机会,我读了《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这本书像是及时雨,让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方向。这本书的作者,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与家长们分享了她在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她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摆出高深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诚的态度,去解答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孩子“小麻烦”时的智慧,比如孩子撒谎、顶嘴、不配合等等,作者都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给出既有原则又不失人情味的建议。它让我明白,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他们去认识错误,去改正错误,去从中学习。这本书不是告诉你“必须”做什么,而是启发你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让你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去接纳他们。它让我从一个焦虑的家长,变成了一个更从容、更有智慧的家长。我不再纠结于孩子是否完美,而是更注重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育儿,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一本让我相见恨晚的育儿读物。我是一名新手妈妈,在孩子出生后,我曾经尝试过阅读大量的育儿书籍,但很多都让我感到理论性太强,或者给出的建议过于理想化,很难在实际生活中操作。直到我偶然翻开了这本《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我才仿佛找到了救星。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她用66封真挚的书信,将自己在教育一线多年的观察与感悟,倾注于笔端,与广大家长朋友们进行了一场心与心的对话。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小切口”和“大智慧”。它不讲空泛的理论,而是聚焦于幼儿园生活中那些最常见、最让家长头疼的问题,比如孩子不愿意吃饭、不爱睡觉、和小伙伴争执不休等等,并以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给出既温和又有效的方法。我特别喜欢她对孩子心理的解读,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引导家长用更积极、更有同理心的方式去回应。它让我明白了,育儿不是一场“斗争”,而是一场“合作”,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心灵导师,它治愈了我作为新手妈妈的焦虑,让我看到了育儿的希望和乐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市面上育儿书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理论化,很难落地。但这本书的风格却让我眼前一亮。它以书信的形式展开,这种方式非常独特,也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亲切。作者是一位资深的幼儿园老师,她的视角非常独特,能够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世界,去体会他们的感受。信件的内容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育儿话题,从孩子的情绪管理,到亲子关系的建立,再到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几乎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谈论一些看似棘手的问题时,总是能够用一种非常温和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去化解。她不是简单地给出“怎么做”的答案,而是引导家长去思考“为什么”,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例如,当孩子因为不愿意分享玩具而哭闹时,她会教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而不是强迫孩子立刻分享。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实用的育儿技巧,更重要的是,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角色和心态。这本书没有灌输,只有启发,它让我意识到,育儿的真谛,在于尊重、在于沟通、在于陪伴,而这本书,恰恰是这场育儿之旅中最温暖的回声。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时,它就用一种朴实无华的姿态吸引了我。书名中的“幼儿园老师”这几个字,让我联想到那些充满耐心和智慧的教育者,而“66封信”的形式,又带有一种亲切和私密的交流感。翻开书页,我便被作者的真诚和专业所折服。她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一位邻家姐姐,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分享她在幼儿园里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故事,以及从中提炼出的育儿智慧。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孩子的情绪认知,到行为习惯的培养,再到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几乎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的态度,比如孩子的不良习惯、与同龄人的冲突等等,她总是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然后给出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的建议。她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这样做”,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让你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教会了我很多实用的育儿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育儿的认知。我不再把育儿看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把它当作一次充满爱与成长的旅程。
评分挺好的,说的都是孩子入院前和入院后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评分喜欢在京东买书,主要是快快快。有一本书上有污渍,可能是别人退的。但不影响阅读,希望京东以后注意一下这类退换书。毕竟买新书是想要彻底新和干净,不能用买新书的钱买到一本二手书。
评分正版,热卖畅销|质量很好,包装细心,喜欢。生日礼物,订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很快!一直藏起来直到生日系上彩带,附赠的卡片写上祝福!宝贝非常开森!赞!
评分不错呦,慢慢细细的读,京东发货真快
评分家长真的应该学习一下怎样教育孩子
评分好评,受益匪浅
评分好爸爸好妈妈要懂得提升自己 与孩子一起进步
评分孩子快上幼儿园了,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提前培养孩子上幼儿园应具备的能力。
评分幼儿园老师推荐的,不错,科学育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