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孔子家语(精装)》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的必备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本书是《孔子家语》的全译全注本。此本以《四库全书》本《孔子家语》为底本,在译注时,参校《四部丛刊》本,及又见于《史记》、《礼记》等书的相关篇章。分段则据《四部丛刊》本。本书是在研究基础上撰成的,每篇提要精练概括,注释详尽准确,译文通俗流畅,前言也别有见地,是可读可参之书。
前言
家语序
卷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卷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卷三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卷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卷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六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卷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卷八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療
屈节解第三十七
卷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卷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后序
卷一
始诛第二
【题解】
这篇第一段记载了孔子诛少正卯的事。孔子认为天下的大恶有五种:“一日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这五恶,如果有人犯了其中一种,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他又具体指出少正卯的罪状:“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袤莹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以此可见,少正卯只是一名不同政见者。后来儒者对此事不常提起,大概因为这里充满杀气,与《论语》中孔子仁爱气象不同吧。
第二段讲法制与教化关系,很深刻。孔子主张先教后诛,他说:“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an)不治,不可刑也。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又说:“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他认为,不教而诛是暴虐行为,国家首先要进行道德教育,然后要树立正面形象加以引导,如果不从,才能加以刑威。
孔子为鲁司寇①,摄行相事②,有喜色。仲由问日:“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日‘乐以贵下人’乎?”
……
最近在整理书架时,翻出了一本关于古代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汇编,这套书的插图极其精美,每一页都像是独立的水墨画作,将那些光怪陆离的想象力以极其古典唯美的方式呈现出来。阅读这些故事,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东方世界,从夸父追日到精卫填海,那些质朴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想象,是现代科技文明下少有的纯粹情感的投射。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吸引人,它用了一种接近口述的语言,将那些遥远的神祇、英灵和妖魔鬼怪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也体会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它不像那些严肃的史书那样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去考证,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休憩,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回归到一种更本真的审美状态。
评分说起来,我最近对古代的军事谋略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兵者诡道也”,其中的智慧足以指导我们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博弈。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孙子兵法》的精讲本,这本书的编排很有意思,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战术的解析上,而是深入探讨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背后的深层心理学和战略规划。书中对比了不同历史时期将领对兵法的实践案例,有些是成功的典范,有些则是惨痛的教训,这种对比阅读,使得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势”的运用很感兴趣,如何通过布局和时机把握来创造出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这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诀窍,在商业竞争中同样适用。这本书的字体选择非常大气,符合军事著作那种沉稳有力的感觉,拿到手上就有种运筹帷幄的代入感。
评分我最近在努力学习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和墨家的核心理念。目前手边有一本专门解析《道德经》和《墨子》的当代解读本,书中对于“道”的阐释,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每次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它不是一套教条,而更像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教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粹。而墨家的“兼爱非攻”,在今天这个充满冲突和对立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和富有现实意义。我特别欣赏那位解读墨家思想的学者,他没有回避墨家思想中略显生硬的逻辑性,而是巧妙地将其与现代社会治理的难题联系起来,让人在古老的思想中看到了解决当下困境的钥匙。这本书的注释非常详尽,对于那些生僻的古代词汇和典故,都有清晰的解释,确保了阅读的流畅性,避免了因为查阅工具书而打断思考的烦恼。
评分最近在研究古典诗词的意境表达,特别是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那种将哲思融入叙事,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的笔法,实在令人叹服。我手里有一本收录了苏轼和欧阳修作品的文集,他们的文章不仅文采斐然,更重要的是那种超然物外、达观旷远的胸襟。每次读到苏轼在黄州被贬时写下的那些诗句,那种在困境中依然能发现生活美好的豁达,总能给我带来极大的精神慰藉。这本书的选本非常精妙,既有家喻户晓的名篇,也有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韵味十足的小品文。对于我这种希望提升自己文字功底和审美的人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特别喜欢其中一篇关于友人的记叙,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友人的音容笑貌和高洁品格,读完之后,心中升腾起一股暖流,让人更加珍惜身边真挚的情谊。这种文学的熏陶,远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装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精装的质感,那纸张的触感,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对经典的敬畏。我最近迷上了阅读古代的史书,尤其是那些记载了王朝兴衰、英雄辈出的鸿篇巨制。比如,我正在啃的另一本关于汉代历史的书,它详细描绘了汉武帝时期的雄才大略和晚年的昏聩,文字虽然古朴,但通过现代学者的注释,那些晦涩的典故也变得清晰起来。读到那些朝堂上的波诡云谲、边疆战事的壮烈场面,仿佛能穿越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尤其是对一些关键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决策过程的剖析,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感慨世事无常,唯有文字能留存千古的智慧。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行间距和字号的拿捏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对于我们这些沉迷于历史细节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评分更生论
评分答何镇南
评分中华书局值得信赖!!!!!!!!!!!!!!!!!!!!!
评分孔子家语,圣人圣徒之言,学之习之悟之,受益非浅也!
评分首先书的质量很好,一直买京东自营的,应该多看看中国经典书。
评分蒋伯潜所著《诸子通考》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学术经典。该书系统总结、梳理了先秦诸子的人物事迹、学术思想及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分别考述诸子人物,并附录西汉诸子和诸子大事年表;下编分别考述诸子著述,附录《汉书?诸子略》所录诸子十家之书目及现存诸子重要著述表。
评分《周易参同契》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本炼丹著作,向来被誉为“万古丹经之王”。关于这部书何以名之为“周易参同契”,历代注家对之也作出了解释。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原题汉阴长生注《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首句即有“昔说魏君《参同契》”一句,其注称:“参者,离也。同者,通也。契者,合也。”以“参”为离的意思,“同”为“通”的意思,“契”为“合”的意思,此注虽然不是直接注解《周易参同契》,然经文提及“魏君《参同契》”,故其对“参同契”的解说,应该与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相关。章伟文译注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周易参同契》结合《周易》之理,探讨天道及其表现;结合《周易》之理,对金丹炉火之术的药物、火候、鼎器等问题作系统说明;《周易参同契》还将大易、黄老相结合,以体用的方式贯通道体与器用,沟通形上与形下,从而建构起一个有体有用的独特丹道哲学理论体系,并广泛征引中国古代天文、律历、阴阳五行、御政、冶金、医药、服食等知识。其内容广泛涉及炼丹、冶金、天文、律历、御政、医药、养生、服食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分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终于收全了!60多本看了50多本剩下的三个月看完!
评分意大利语:I relativi cosa, sono venuto a una salsa di soi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