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青铜器铭文的考释和年代考订。如《利簋释文》、《何尊铭文解释补遗》、《周厉王胡簋释文》、《王臣簋释文》、《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中山国胤嗣<妾子>{次虫}壶释文》,皆考释其文字,论证其年代。关涉史事,务求明白易晓。有的文章尚未公开发表,如《西周金文历谱》一文,费时甚长,写作过程几起几落。他推测周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070年,以此做出西周历谱。这样,西周铜器铭文有关历法的材料,均可妥当地编排进去。
评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值得收藏。
评分吴越人性格形成与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密切相连。吴字的甲骨文形成“鱼”古音“吴与“鱼”同音同义。鱼是水族,吴越民族用鱼为姓,以水为生,从而有了断发文身的文化。柔和的水,鱼样的身,没有任何羁绊。这样的民族无拘无束就有了温和、超脱而空灵,脆柔、变通而圆滑,既敏慧、巧智又多疑、迟愚。正像《汉书·卷六十四》中所说的“越人愚憨轻薄,负约反复,其不可用天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越人性脆而愚……”
评分书很好,所收材料丰富,有系统,但考证简单,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商品满意
评分第二,甲骨文的释读与考证。关于这方面,张先生所发表的文章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以外,还有:《释甲骨文俄、隶、蕴三字》、《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释■》、《殷虚甲骨文羡字说》、《殷契首字说》、《释因蕴》等。其中《释甲骨文俄、隶、蕴三字》和《释因蕴》,这两篇是根据甲骨文研究商代语言方面的文章,说明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在最早的文字中出现。推测是一字重音,后来才出联绵字,变成书面语言后,语义又随着作家的理解而有所改变。
评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值得收藏。
评分《吳越題銘研究》全面汇集了传世和出土的吴越铭刻数据,分为一、吴王室铜器题铭;二、越王室铜器题铭;三、其他吴越题铭。书中在总结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考古学的方法,系统梳理并考证了从吴王寿梦到夫差各代吴王室的题铭资料60余种,从越王允常、句践以至于越王无颛各代越王室的题铭100余种。书中对吴越王名称和吴越题铭的释读、器物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例如吴王虘矣工吴即吴王余祭另一名戴吴,邗王是野戈是晋人为夫差作器,新考释出了允常、诸咎、初无余、无颛等越王所作的器物,因此形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吴越铭刻序列。书中部份资料为首次正式刊布,器形、铭文齐备,部份铭文附有作者新作摹本,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的吴越铭刻图录。《吳越題銘研究》的性质既是资料汇编,又是一部有深入研究的通论,对于探讨吴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