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時光 你終將盛放

療愈時光 你終將盛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流 著
圖書標籤:
  • 治愈
  • 成長
  • 自我
  • 心理
  • 情感
  • 人生
  • 溫暖
  • 勵誌
  • 正能量
  • 讀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ISBN:9787505730588
版次:1
商品編碼:1146113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全時光療愈手冊,這不是一本“雞湯”,而是教你用簡單的方法讓生命中所有的時光美好起來。
  成長,不是等待疼痛過去,而是學會療愈。遺忘、逃避、喊口號並不能真正解決你的問題,你的生命價值,在於你所有的經曆和記憶。
  撫平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傷痛。不是所有的經曆都是經驗財富,隻有能夠看懂、勇敢麵對的纔是人生!
  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學會治愈所有的痛苦和挫摺,就能增加生命的寬度,讓你的所有時光明媚起來,就能增加生命的亮度。


  

海報:

內容簡介

  你終會明白,不是所有問題都能被時間帶走,不是所有的痛都能成為青春,不是所有的迷茫都能找到答案,不是所有的舊時光都是美好的。
  隻有當你治愈瞭時光,學會麵對所有難搞的事、難處的人、難受的地方、難過的日子,那些不堪迴首也無法忘懷的痛苦和挫摺纔能真正成為人生的一部分,纔能靜下來享受曾經、現在和將來那些不完美時光中的美好。
  有人說“不要難過”,做得到嗎?有人說“不要迷茫”,人能永遠堅強嗎?有人說“一切會好的”,她能說服自己嗎?有人說“忙起來就會忘瞭”,真的有用嗎……
  《療愈時光 你終將盛放》是一本完全時光療愈書,教你如何通過瞭解自己的身體、通過美食、通過觸摸、通過感恩、通過保持夢想、通過陪伴、通過掌握生活的意義……讓當下真正明媚起來,不迷茫、不焦慮、不浮躁。

作者簡介

  莊曉丹,美國那洛巴大學超個人心理谘詢(Transpersonal Counseling Psychology)碩士、波士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擁有落基山格式塔馬術學院(Gestalt Equine Institute of the Rockies)馬術療法證書,科羅拉多州注冊心理谘詢師,美國心理谘詢協會會員。
  擅長軀體導嚮的完形療法(Gestalt Therapy)、強調正念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和馬術心理療法(Equine-assisted Psychotherapy)。
  關注焦慮、抑鬱、驚恐、憤怒等相關的情緒障礙,急性心理創傷和成長過程中的慢性心理創傷,親密關係、傢庭和人際關係及相關的社交和依戀問題,個人價值、自尊心、自信心,以及高功能人群的心靈成長、職業發展和谘詢師自我體驗。

目錄

篇 你盛放的日子終將到來

第一部分 唯有我們的身體陪我們終老

現代文化經常把身體當成“外人”,似乎隻是拿來用之即棄的玩意兒,其實你的身體是你很重要的部分,從現在開始問問身體它需要什麼,尊重它的答案,並切實去維護它,你就會發現你的心理狀態也會跟從前大不相同,更加積極,更加充滿活力。

第一章 身心不相棄,且行且珍惜 003

身心一體,不離不棄 003

將心靈與身體重新連接 005

像“喵星人”一樣放鬆 008

幸福,就是懂得如何睡覺 010

擁有一個能夠說走就走的身體 012

善待你的身體吧 015

第二章 不妨做一個快樂的吃貨 018

吃是一種傳統美德 018

爽!用食物調節情緒 019

當你瞭解瞭食物的“情緒” 021

認真吃認真喝 023

當一個正確的吃貨 026

第三章 我們想要的隻是一個擁抱 028

一個溫暖的擁抱,免費的 028

觸摸的正能量 029

測試彼此心靈的距離 031

與最親密的人親密接觸 033

溫柔撫慰,獲得釋放和平復 035

每個身體都是一座聖殿 041


第二部分 支撐你走過坎坷的內在力量

史蒂芬·弗蒂剋(Steven Furtick)曾說過:我們糾纏於不安全感的原因,是我們總把自己的幕後場景和彆人的精彩瞬間相比。而他人幕後的辛酸,我們卻難以知曉。所以從今天開始,放

棄比較吧,從相信你自己開始,踏齣新的一步。

第四章 你也有深埋於內心的力量 045

自我實現的魔力預言 045

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047

換個解釋,你的感受也會截然不同 049

一起來將負麵轉化為正麵 051

不妨泡一杯香草茶 055

糾結,是因為拿自己的辛酸和彆人的精彩相比較 057

第五章 讓點滴的美好浸透在你所有的時光中 059

不要花太多心思在那隻手腕上 059

那些身邊的,美好的 060

錶達感謝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063

療愈一切傷痛的根本之愛 066

把愛傳下去 069

第六章 來自意義的幸福 071

一件點燃你生命熱情的事情 071

什麼是你今生的“感召” 072

迴味美好過去也是珍惜的一種方式 076

麵對現實也可以春暖花開 079

你是無可替代的 082


第三部分 至少,要尊重自己的內心

當你獨自麵對灰暗的天空,當你站在風雨之中,當你不得不麵對驕陽似火卻無處藏身,當你滿身疲憊卻無處可歸的時候,閉上眼睛細心聆聽吧,在那一切寂靜也好、喧鬧也罷之上,必然有一個聲音,那是最終極的音樂。當你聽到它的時候,這世間的一切都將迴復寜靜,歸於和諧,也包括你在內。

第七章 總有一種聲音能讓你感動到落淚 087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 087

治愈係好聲音 089

為什麼音樂能療愈我們 091

如何觸摸到音樂的天空 093

傾聽內在的聲音 096

寂靜,你可以不浮躁 098

第八章 來和我們的內在小孩聊聊 100

他一直在那裏,從未離開過 100

與內在小孩的初次相遇 101

與你的內在傢庭相識 104

真心實意,療愈內在小孩 106

你是如何長大的 109

每天活齣內在的真實感受 112

第九章 最終幻想:這裏是沒有界限的 114

幻想中二病,其樂無窮 114

用想象力讓生活更美好 115

榮格的枕頭 117

夢工作 118

撰寫自己的英雄之旅 121

重新審視你的人生故事 128


第四部分 與身邊的美好溫柔相待

積極的人際關係就具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力量,很多時候,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一段矢誌不渝的友誼,就能將一個人徹底從黑暗低潮中拯救齣來。人在與他人的接觸中成長,在與他人的關係中療愈,在互相的安慰和支持中渡過人生的一道道難關,而每一段美好的人際關係,也都會成為一個人彌足珍貴的經驗和寶物,這一切乃是人的天性使然。

第十章 你被溫暖著,你被需要著 133

那些最刻骨銘心的溫暖瞬間 133

你身邊的人快樂瞭,你也快樂瞭 134

關係好瞭,更容易療愈 138

尋求幫助並不是軟弱 139

注意,這些關係是有害的 142

說“不” 144

溫暖他人之時你也獲得溫暖 147

第十一章 毛茸茸的治療師 149

最後一刻的寜靜 149

狗的舌頭就是醫生的舌頭 151

跨越韆萬年的陪伴 153

愛情荷爾濛 155

一匹馬醫生 157

在與其他生命的關係中療愈 159

我們的自然兄弟姐妹 161

第十二章 上帝與你同在的方式 163

性,蘿蔔和白菜 163

喚醒你的性感 164

讓感官愉快起來 168

屬於你的性愛基本法 172


第五部分 此刻,靈性的覺醒

終點也正是新的起點,當我們遍尋一切療愈方式時,纔會發現最終的療愈力量其實正在自己身上,那就是自己心底那份不會磨滅的對生命的愛與熱情,如若你將它給予自己,你就會獲得療愈;如若你將它帶給他人,他人也一樣能獲得療愈。而這一切,都必然是從你自己開始。

第十三章 冥想,開悟每一縷時光 179

痛苦是我們接近人生真相的機緣 179

一粒正念的葡萄乾 180

轉化痛苦和焦慮的法門 183

世上沒有萬靈藥 185

三分鍾靜心之旅 186

進入無門之門 189

生命中的轉化力量 191

第十四章 迴到我們永恒的傢園 193

記住曬太陽時的好心情 193

感受一下大地的呼吸 194

換一種體驗,人生就會不一樣 198

你的私人療愈花園 201

善待大地,它是我們藉來的 204

第十五章 首先,愛你自己 206

就算是佛陀也搞不定 206

慈悲心,對自己抱持愛意與善意 208

傢傢有本難念的經 211

學會與自己相處 213

如何讓自己不會忘記愛和同情 216

當我開始愛自己 219

後 記 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 222

附錄1 治療音樂簡錶 226

附錄2 心理營養食材簡錶 222

附錄3 性取嚮和性彆名詞簡錶 231

精彩書摘

  一粒正念的葡萄乾
  在幾乎所有精神修行的法門中,冥想靜心都是其中最主要的核心之一。佛教中有打坐禪定,道教中有吐納功夫,印度教有瑜伽靜心,基督教有冥思祈禱,伊斯蘭教有蘇菲舞蹈……它們在形式上或同或異,但都強調冥想對心智發展的助益和它能帶來的轉化和療愈。
  冥想能使我們高速運轉的頭腦慢下來,讓我們因為焦慮和煩躁而渾濁的心澄清下來,使我們看清自己混亂情緒的真相,並為進一步的療愈提供可能。也因此,現代西方的心理治療和心理自助中都在大量使用冥想作為療愈工具。
  很多沒有接觸過冥想的人總是把冥想想象得極其復雜,以為冥想者必然像寺廟裏的佛像那樣正襟危坐,口中不是念念有詞就是在做一些神乎其神的事情,而他們的內在體驗必然也是超乎尋常的。
  事實上,冥想的本質非常簡單,如果你能夠對當下升起的所有體驗保持單純的覺察,不去刻意判斷對錯好壞,便算是在冥想狀態瞭;而所謂冥想,就是嘗試在某一段時間內時時都處在這種狀態下。如果你能夠在生活中隨時保持這種狀態,那你已經可以算是個開悟者瞭。
  下麵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小練習,帶你體驗一下冥想的感覺。
  正念的葡萄乾
  首先,準備一粒葡萄乾(如果沒有,其他簡單的食物也可以,比如一小塊巧剋力,或者一顆杏仁)。把這粒葡萄乾放在手上,仔細地觀察它的顔色、質地,你可以把它放在陽光下看看會映齣怎樣的色彩,或者專注於它皺褶上的紋理……用手指感受它的觸感,你可以捏捏看它的彈性,也可以輕輕揉揉它,感覺它的硬度……轉動它、注意它的每一個細節。
  你可以假想自己是一個外星人來到地球,或者是一個剛齣生不久的嬰兒,第一次看到葡萄乾這種事物,試試看自己會怎麼觀察和感受它。如果你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冒齣“我乾什麼要做這樣的練習”“這練習對我有什麼幫助”或者“我一直都不喜歡吃葡萄乾”這樣的想法,嘗試隻是旁觀這些想法,承認它的存在,也不去認同它或對它做齣反應。
  接下來,你可以把葡萄乾放到耳邊,嘗試揉捏它,看看你的耳朵能否察覺那些微妙的聲音。你也可以把它放在鼻子前麵,仔細地聞聞它的氣味。或者你也可以輕輕用它在臉上蹭一蹭,嘗試各種你平常不會去做的感受葡萄乾的方法,瞭解其中的樂趣。
  現在,你可以慢慢把葡萄乾放到你的舌頭上,但不要急著咀嚼它,隻是感覺一下葡萄乾留在你嘴裏的感覺。試著吮吸一下,看看你的味蕾能察覺到多少微妙的變化,同時你也可以感覺一下自己習慣性想要咀嚼的衝動,但就像之前一樣,嘗試旁觀自己的衝動,承認它的存在,但不需要因其做齣反應。
  等你準備好後,輕輕咬一下葡萄乾,感覺一下你習慣從什麼地方開始咬,或者用哪一邊的牙齒咬,感受一下葡萄乾的味道在口中逐漸散開的感覺。也許你發現葡萄乾嘗起來和平常不太一樣?比如比平常吃的時候感覺要甜,或者也許其中夾雜著其他平常沒有發現的味道?
  慢慢咀嚼葡萄乾,注意你口中越來越多的唾液,以及口中的葡萄乾隨著你的咀嚼的變化。最後把葡萄乾慢慢咽下去,盡量感覺它劃過喉嚨的感覺,也許你還能感覺它進入你的食道。同時感覺一下你口中餘留的味道,與剛纔相比又有瞭哪些變化,或者也許和剛纔一樣?
  恭喜你,你已經做瞭你的第一次冥想練習。這個練習是將冥想技巧應用在我們日常的吃飯過程所設計齣的冥想方法,而你剛剛所體驗到的,就是一個基本的冥想者在冥想中會體驗到的感受。隻不過在更進階的冥想中,冥想者可能會專注在更微妙或復雜的感受上,但總體來說,這個練習中所強調的保持覺察、保持初心、不加判斷、不過度反應的狀態,就是冥想的基本狀態。
  這個冥想練習在西方應用廣泛,它的好處在於幾乎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吃東西,因此我們就有瞭無窮無盡的練習冥想的機會。有許多有飲食障礙或者想要節食的人也嘗試過這個練習,帶著覺察地去吃飯能夠讓他們更清楚自己的身體需要哪些營養,減少暴飲暴食,同時也不會忽略身體的基本營養需要。

  ……

前言/序言

  開篇 你盛放的日子終將到來
  你盛放的日子終將到來,當蜷縮於花蕾之痛超越綻放之痛時……
  ——阿娜伊斯·寜(Anais Nin)
  有一隻毛毛蟲……
  有一隻毛毛蟲,它長得並不難看,但渾身都是毛茸茸的刺。這些刺很紮人,以至於其他人都不太願意接近它。有時一不小心,毛毛蟲還會被自己的刺紮到——我知道這聽起來似乎不太閤理,但事實就是這樣,這隻毛毛蟲也為此而煩惱著。
  毛毛蟲一直夢想著變成一隻青蟲,因為菜青蟲的顔色比較鮮嫩,皮膚光滑,也沒有很多紮人的刺。毛毛蟲想如果自己能變成青蟲,生活一定會徹底好起來。它為此做瞭很多努力,比如每天早上把自己染成綠色,或者用特製的蟲服把刺都遮起來。但穿上緊綳綳的蟲服後,毛毛蟲不僅覺得不能呼吸,還經常被自己身上的刺紮得死去活來,這樣實在很難正常生活下去,每天紮來紮去,搞得毛毛蟲覺得自己整個蟲生都沒有什麼意思瞭。
  毛毛蟲終於決定日子不能這樣下去,它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問其他蟲子解決的辦法,但是絕大多數蟲子似乎也不知道要怎麼辦。它們或者對毛毛蟲投來同情的目光,或者敬而遠之,直到毛毛蟲遇到一隻蠶。蠶告訴它,蟲子都有“做繭”這樣一種天分,不過做繭很花力氣,並且待在繭裏的那段時間,很多以前的噩夢都會冒齣來,比每天待在外麵靠吃樹葉分散注意力的日子還要難熬,但是一隻蟲子如果能夠破繭而齣的話,它就能活齣屬於它的真正生活。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幫你度過繭中歲月,但我不能保證破繭而齣的時候你會是一隻青蟲。”蠶這樣說。
  為瞭擺脫痛苦的生活,把自己變成一隻青蟲,毛毛蟲決定放手一搏。在蠶的幫助下,毛毛蟲和蠶共同織成瞭屬於毛毛蟲的繭。在那個繭裏,它們一起經曆瞭毛毛蟲的各種噩夢。
  毛毛蟲在繭裏的日子裏,其他毛毛蟲的朋友也時不時給毛毛蟲打氣,太纍的時候,毛毛蟲也會偶爾齣去走走,而蠶總是會為它保管好繭,待它再度迴來。隨著日子的流逝,蠶告訴毛毛蟲,它已經起瞭變化,毛毛蟲有時會為自己的變化感到欣喜,但有時又感到迷惑,不明白那些變化到底意味著什麼。它有時候甚至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偏離瞭“變成青蟲”這一蟲生重要目標?也許自己得跟這個繭待一輩子瞭?
  直到有一天,毛毛蟲在蠶的鼓勵下,破繭而齣。它爬齣來曬瞭曬陽光,抖瞭抖……後麵這兩個翅膀狀的玩意兒是什麼時候長齣來的?雖然我確實感覺最近臂力不錯,但我不曾注意過這兩個東西……這是怎麼迴事?
  “看起來你是一隻鳳尾蝶。”蠶說。
  “原來如此……”鳳尾蝶恍然大悟,“你一開始就知道我是鳳尾蝶嗎?”
  “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你並不僅僅是一隻毛毛蟲,也知道如何做繭,知道破繭而齣後,你會變成你的真正樣子。”蠶迴答,“你現在喜歡自己嗎?”
  “喜歡。雖然沒有變成青蟲,但這樣似乎更棒!”鳳尾蝶撓撓頭,“我以前一直以為一輩子趴在樹葉下看不見天空就是我唯一的選擇呢……”
  蠶笑笑,沒有說話。
  “我現在是不是就無敵瞭?”鳳尾蝶問。
  “不是。”蠶說,“但是你現在可以飛瞭。所以,乘風起飛吧!”
  開啓心靈成長之旅
  我曾經問我的一位谘詢老師,什麼自然過程可以最形象地比喻人心靈成長的整個過程,他說,大概是毛毛蟲化繭成蝶的過程吧。我們許多人就像故事中的那個毛毛蟲,由於生活經曆中的跌跌撞撞而長得滿身是刺,我們總以為隻要把自己的傷口藏起來,裝成一副沒有事的樣子就好瞭,殊不知那些傷痛本身恰恰是我們成長的契機,而我們壓抑和防禦自己的方式纔是我們痛苦的來源。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
  當我們能夠正視自己所經曆的傷痛、挫摺和煩惱,學會用一些方法接納、撫慰、治愈這些生命中的不完美的時刻,就是我們的心靈成長,獲得更強大的內心力量的時候。
  任誰在受傷之初都是沒有什麼頭緒的,遇到挫摺睏境誰都難免想過僞裝、退縮的,他們可能會嚮親朋好友求助,也可能會篤信成功書籍,也許
  他們會靠心靈雞湯救急,或者乾脆祈求神佛保佑……但不斷逃避本身,反而會令我們離療愈漸行漸遠。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自悟或從他人那裏學到的許多應對痛苦的方式經常不奏效,有時候甚至還有反效果。
  許多人從小到大常常被教育成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要去錶達它們,甚至乾脆不要去感覺它們。女孩被教育不可以發脾氣,而男孩則被教育不許哭,結果就是很多人長大以後不知道怎麼處理那些情緒,甚至認為自己根本沒有或不該有情緒。而這些無處發泄的情緒就形成一股暗流,積攢成瞭焦慮和抑鬱。
  也有很多時候,我們企圖遺忘痛苦,或者會在彆人傷心時勸他們“都已經過去瞭,還想它做什麼”。我已經不記得有多少來訪者在最初走進谘詢室的時候告訴我,他不想談自己的成長經曆,不想談與父母的關係,甚至不想談他的上一段感情,因為那些東西都已經過去瞭,自己早就不在乎或者忘光瞭。他現在想解決的隻是自己的情緒、拖延甚至是單純失眠問題。可是隨著谘詢的進行,他們自己也會漸漸意識到,所謂的遺忘不過是自我欺騙,沒有療愈過的傷口仍然隱藏在自己意識的背後,通過影響他們對當下的判斷和對未來的期望,影響著他們的整個生活。
  還有些時候,我們隻是在麵對苦難時單純不知應該如何自處,於是就逃到瞭幻想中、工作中、酒精中、遊戲中……一時的快樂常常可以緩解心中的痛苦,偶爾對睏難避而不見對心靈來說也是必要的休息,但當短暫的休息變成瞭悠長假期,甚至一輩子的事業——一直被視而不見的問題就會從幾片瓦礫慢慢堆積成崇山峻嶺,等迴過神來,我們纔發現自己已經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太遠……
  總有一天我們會意識到,擺脫睏境的唯一方法,正是堂堂正正地直麵自己的脆弱,發現自己內在的力量,從睏境中成長起來。隻有這樣,有一天你纔能用你成熟的心靈化解睏境,揚著頭大踏步走齣睏境。也唯有通過這些磨練,你的苦難纔會成為珍貴的人生經驗,心靈纔會獲得鍛煉和成長。
  心理谘詢師中間有所謂“受傷的療愈者”(The Wounded Healer)的說法,便是說那些從人生的巨大打擊中成功療愈自身的人,通常可以成為最好的治療師。他們經曆的痛苦給予他們曆練和成長,經過一次次內在的療愈和轉化,他們就會成為更加成熟的人:擁有溫柔、開放、沉靜的心靈,獲得接納生活中一切喜怒哀樂的能力,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你也有機會成為這樣的人,而你要做的就是從今天開始,把生活中的挫摺痛苦當作人生成長的階梯,讓每次心理療愈成為攀上階梯的紮實一步。深入的心理療愈需要在關係中進行,就像故事中毛毛蟲與蠶進入繭中一般,當你明確瞭自己需要療愈的部分,找到瞭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並承諾走上這條路的時候,你就需要在一種真實安全的關係中,坦露自己的弱點,直麵自己的夢魘,重新發現自己的力量,將自己從中解放齣來——而這就是專業心理谘詢和其他深入療愈方式的位置。
  不過也並非人人都一定要專業幫助不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我療愈就足以令他們成長完善,他們所需要的,隻是一個方嚮和一點點指導。
  而我希望本書可以成為你睏境中的成長指南,引導你在痛苦時照看自己,在挫摺時支撐自己,在睏境中尋找契機,從痛苦中成長成熟。
  許多人以為他們心靈成長的終點是變成“宇宙第一銅牆鐵壁堅不可摧無敵鐵金剛”,但事實並非如此。恰恰相反,一個成熟的人有勇氣展現自己的堅強和脆弱,而不因傷害把自己緊緊包裹起來;他能夠走過人生,而不與任何一個珍貴的瞬間失之交臂;他也能對世間的痛苦感同身受,並以溫柔之心對待自己和他人。成長路漫漫,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完善至如此,但當你走上療愈之路,這個你也許就會在遠遠的地平綫上等你……
  你希望與他相遇嗎?這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



《療愈時光:你終將盛放》是一本關於自我關懷、心靈成長與生命韌性的著作。它並非是一本提供速效“靈丹妙藥”的指南,也不是一本宣揚“完美人生”的理想圖景。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在你生命旅途中需要片刻喘息、尋求慰藉,或渴望重新找到力量時,輕輕遞上一杯溫水,和你一同坐下,分享那些關乎靈魂深處的聲音。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深刻理解並細膩地描繪瞭生命中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它承認,成長的道路並非總是陽光明媚,而是充滿瞭潮濕的陰影,偶爾還會被突如其來的風雨侵襲。我們都會經曆迷茫、失落、痛苦,甚至是在某個時刻懷疑自我存在的意義。作者以一種極其真誠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將這些共同的人類情感攤開來,讓我們看到,原來我們並非孤單一人在承受。 《療愈時光:你終將盛放》的核心,在於它倡導的“療愈”並非是抹去傷痕,而是與傷痕共處,並從中汲取力量。它並非讓你忘記曾經的創痛,而是引導你如何理解、接納,最終超越它。這種療愈,是一種緩慢而深刻的內在轉化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更需要我們對自己溫柔以待。 書中的文字,如同一束束柔和的光,穿透迷霧,照亮前行的方嚮。它不會給你明確的“該做什麼”的指令,而是通過一係列的觀察、反思和啓發,讓你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你會發現,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細節,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彆樣的意義。一杯清晨的茶,一次午後的散步,一段與自然親近的時光,一次深入內心的對話,都可以成為療愈的契機。 作者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復雜性。相反,她以一種非批判性的視角,探討瞭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傢庭帶來的羈絆,職業生涯中的睏惑,以及社會壓力所帶來的焦慮。她理解,這些都是構成我們生命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她更強調的是,即使身處這些復雜的漩渦之中,我們依然擁有內在的力量去 navigate,去尋找平衡,去重新掌控自己的感受和選擇。 《療愈時光:你終將盛放》的“療愈”理念,是建立在對個體獨特性的尊重之上的。它不提倡韆篇一律的解決方案,而是鼓勵讀者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探索屬於自己的療愈方式。這可能意味著要學習放下不必要的執念,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也包括原諒過去的自己),或是重新定義成功的標準。它告訴你,你的“盛放”無需與他人比較,也無需符閤任何外界的期待,而是你最真實、最蓬勃的生命姿態。 本書最動人的地方,在於它對“終將盛放”這個概念的深刻闡釋。它並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終點,而是一個持續發生的過程。盛放,不是一夜之間的奇跡,而是經過漫長而艱難的孕育,在適當的時機,由內而外的綻放。它意味著,即使經曆瞭漫長的寒鼕,即使付齣瞭巨大的努力,最終的光彩依然會在生命中得以展現。這種“終將”,飽含著希望,也傳遞著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無論當下多麼艱難,生命中蘊藏的無限潛力,總有一天會破土而齣。 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會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生命智慧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她用詩意的語言,描繪瞭那些關於勇氣、堅韌、愛與接納的篇章。文字中沒有空洞的說教,也沒有故作高深的理論,隻有真摯的情感流露和引人入勝的敘述。你會發現,那些曾經睏擾你的問題,在書中的某個章節,似乎找到瞭溫柔的迴應;那些讓你感到無力的時刻,似乎在不經意間被注入瞭新的力量。 《療愈時光:你終將盛放》是一本可以陪伴你走過人生不同階段的書。在你感到疲憊不堪時,它提供瞭一個寜靜的港灣;在你感到迷茫失措時,它點亮瞭一盞指引的燈;在你感到被孤立時,它告訴你,你並不孤單。它鼓勵你,在生命的每一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在每一個睏境後,尋找成長的機會;在每一個不如意後,相信自己依然有能力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這本書的“療愈”並非是逃避現實,而是更深刻地與現實連接。它鼓勵我們去感受,去體驗,去擁抱生命中的一切,無論是喜悅還是痛苦。通過這種全然的接納,我們纔能真正地整閤自己,纔能在破碎中找到完整,在脆弱中發現堅強。 “你終將盛放”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祝願,更是一種深刻的肯定。它肯定瞭每個生命內在的價值和成長的可能性。它提醒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請不要放棄對自己的信心。生命的力量,往往就蘊藏在我們不經意間所展現齣的那份韌性之中。 閱讀《療愈時光:你終將盛放》,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深度按摩,一次靈魂的溫和洗禮。它讓你有機會停下匆忙的腳步,迴首來路,審視當下,並懷揣希望地看嚮未來。它鼓勵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忘關照自己的心靈,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療愈,去成長,最終,以最飽滿的姿態,去迎接屬於自己的那場盛放。這本書,是一份送給所有在生命中努力前行的人們的禮物,它提醒我們,在這場漫長而美麗的旅程中,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能力去綻放齣最耀眼的光芒。

用戶評價

評分

從這本書中,我獲得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感。它不是那種膚淺的安慰,而是深入骨髓的理解和接納。作者用極其細膩和真誠的筆觸,描繪瞭生命中那些起伏跌宕的時刻,以及在這些時刻中,我們如何去尋找內心的錨點,重新站穩腳跟。書中那些關於“允許脆弱”、“擁抱不確定性”的論述,徹底顛覆瞭我以往對“堅強”的理解。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堅強,恰恰在於敢於麵對和擁抱自己的脆弱。每一次閱讀,都像是進行瞭一次心靈的深度按摩,讓那些緊綳的神經得以放鬆,讓那些淤積的情緒得以疏解。它引導我重新認識“成長”的意義,不再是單嚮度的前進,而是螺鏇式上升,在每一次跌倒和爬起中,都更加懂得如何珍視自己,如何去愛,如何去盛放。它是一本能陪伴你走過人生低榖,並最終幫助你找到內心寜靜與力量的書。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令人安心的魔力,讀起來就像在與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對話,他不說教,卻字字珠璣,總能在不經意間觸及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它沒有羅列那些宏大的人生哲理,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切入,用那些充滿詩意的比喻和貼切的敘述,引導你去發掘內在的平和與力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等待花開”的比喻,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過度的焦慮和不安,恰恰會阻礙瞭生命的自然生長。學會放慢腳步,耐心等待,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醞釀,去積蓄能量,最終一定會迎來屬於自己的盛放。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給自己做一次深呼吸,吐齣那些不必要的負能量,吸進那些關於成長和希望的新鮮空氣。它像一劑溫和的良藥,治愈那些不為人知的創傷,讓我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一方屬於自己的寜靜港灣。

評分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傳遞的那種“允許”的智慧。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暫時停下腳步,允許那些曾經的傷痛慢慢沉澱。它沒有強迫你去立刻變得強大,而是鼓勵你去感受,去理解,去看見那些最脆弱的自己,並給予它最大的溫柔。我曾以為療愈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戰鬥,需要傾盡全力去徵服內心的陰霾,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療愈,往往發生於那些最細微、最不經意的瞬間。它就像春日裏悄然融化的冰雪,潤物無聲,卻能滋養齣無限生機。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和渴望,而它給齣的,不是評判,而是理解和接納。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似乎都發生瞭微妙的改變,少瞭幾分焦慮,多瞭幾分平和,也更能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那些閃閃發光的小確幸。

評分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送給自己的珍貴禮物。它沒有提供速成的秘籍,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書中的觀點並不是生硬灌輸,而是以一種非常自然、流暢的方式展開,仿佛那些道理本就蘊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隻是需要這本書來喚醒。我常常會在某個深夜,獨自一人靜靜地翻閱,那些關於自我關懷、關於生命韌性的篇章,總能像一股暖流,瞬間驅散我內心的孤寂和迷茫。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對外在世界的徵服,而是源於對內在自我的深度連接和理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卸下瞭許多沉重的包袱,步伐也變得輕盈起來,更能去欣賞沿途的風景,而不是一味地追逐遠方。它像是在我心田播撒瞭一顆種子,讓我相信,即使經曆風雨,也終將迎來屬於自己的璀璨花期。

評分

當翻開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被一股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包裹住瞭。它不像那些急於給齣解決方案的雞湯文,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勾勒齣一條自我療愈的寜靜小徑。書中那些關於接納、關於放下、關於重新找迴內在力量的篇章,像是暗夜裏的一盞盞星火,在最需要光亮的時候,悄然點燃瞭希望。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與自己和解”的部分,它讓我意識到,那些曾經被我視為“缺點”或“不足”的地方,其實也可以是滋養生命的沃土。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 SPA,洗滌掉塵世的喧囂與疲憊,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以及那些值得被溫柔對待的自己。它不是一次性的慰藉,而是一場漫長的陪伴,在每一個迷茫、失落的時刻,它都在那裏,無聲地給予我力量。那種感覺,就像在寒冷的鼕天,收到瞭一封來自遠方的暖心來信,字裏行間都充滿瞭陽光和溫度,足以融化所有的冰霜。

評分

還沒看呢

評分

幫姐姐買的,買瞭好多書放在書房,也不知道她看不看。

評分

發貨很快,包裝也好,內容還沒看,希望有幫助

評分

這書好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

脈絡清晰 作者以簡明扼要的語言,結閤典型的藝術傢和藝術品,條理清晰地梳理瞭各個時代、各個文明的藝術風格和流派。

評分

小徒弟說,師父啊,等你老年癡呆瞭,我幫你寫迴憶錄吧。我迴復他,不好,還是等我癡呆前寫完吧,主要是你的錯彆字太多瞭。

評分

不錯,蠻好的,,,,

評分

質量不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

評分

清晰梳理藝術發展脈絡,一書囊括全球藝術精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