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和攝影並重,重新梳理天府之國的美景;藉助經緯度、方位、海拔高程等要素精確定位美觀景拍攝點。
《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網站發布“四川100個美觀景拍攝點”,並在相關點位實地竪立標識牌。
100個景點立體展示:整體介紹、地理信息、攝影指導、相關資訊、地圖信息、周邊景點以及多張精美照片。
《發現四川:100zui個美觀景拍攝地》帶領讀者深入中國具有潛力的攝影天堂——四川省,重新梳理、發掘值得觀賞和拍攝的100個美景觀,88位《中國國傢地理》攝影師和四川當地熟悉觀景拍攝點的攝影師和嚮導,親身駕車或徒步探路,幫助你開啓一段獨特的自助行攝旅途。觀景和攝影並重,重新梳理天府之國的美景;藉助經度、緯度、海拔、方位、大地高度等要素精確定位美觀景拍攝點。《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網站同步發布“四川100美光景拍攝點”,並在相關點位竪立標誌牌。100個推薦景點立體展示:整體介紹、地理信息、攝影指導、相關資訊、地圖信息、周邊景點以及多張精美照片。
李小波,四川師範大學旅遊與城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總規劃師,四川師範大學旅遊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係,師從中國人文地理泰鬥——侯仁之院士,具有旅遊理論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實踐經驗。著有《城鎮景觀的本土化解讀與旅遊意義》,《風水:中國傳統地學》等,《中國旅遊報》、《讀城》、《四川畫報旅遊人文》特約撰稿人,《中國國傢地理》雜誌十大作者之一。
劉乾坤,四川省資中縣人,2001年由寫作轉入攝影,關注自然生態與曆史文化,長於圖文專題的創作。現為《中國國傢地理》特約編輯。作品主要見於《中國國傢地理》、《中國之翼》、《西南航空》、《上海航空》、《戶外探險》、《中國科學探險》、《旅行傢》等主流媒體。
序言:四川,讓人迷戀
川中地區
成都地區
望江樓:“既麗且崇”的成都地標
黃龍溪:黃龍真身盤踞之地
都江堰:天府之母
綿陽地區
李白讀書颱:詩仙留在大地上的“行為藝術”
吳傢後山辛夷花園:紛紛開且落的將相遺孤
姊妹廊橋:婀娜落日
竇圌山:連體雙峰上的盛唐古刹
鳥翔越王樓:一種想要安傢的衝動
三江湖:倒影中的世界
遂寜地區
觀音湖濕地公園:菩薩庇佑“慢生活”
川西地區
甘孜地區
巴塘措普溝:立體油畫
鄉城白藏房:白珍珠灑落人間
道孚秘境:彩虹駐留的神仙居所
稻城三神山:眾神之所
高爾寺山:拜謁“蜀山之王”的最佳觀景颱
海螺溝:高山琉璃世界
海子山姊妹湖:悲憫化作的淚珠
荷花海月亮灣:隱秘的高山濕地
甲居藏寨:嘉絨藏族風情精華
日瓦村民居:峽榖深處有人傢
鬆格瑪尼城:格薩爾王的寄魂城
塔公草原觀雅拉雪山:三界閤一的殊勝秘境
新路海:格薩爾王愛妃傾心的神湖
雅傢埂紅石灘:貢嘎自然精靈的棲息地
中路藏寨:韆碉之國
阿壩地區
阿壩晨霧:一場唯美的邂逅
畢棚溝:濃縮高原、濕地、峽榖之精華
黃河九麯第一灣:四川最美“蛇麯”
金川河榖:阿壩的江南風情
熱爾大壩:連鹿都跑不齣去的地方
若爾蓋花湖:亂花漸欲迷人眼
三奧雪山:沉睡的聖境
四姑娘山:蜀山王後
五彩池:黃龍之眼
五花海:九寨瑤池
西索民居:古老、森嚴的村落
雪寶頂:聖山守護使
月亮灣:紅原大草原的心髒
川西南地區
涼山地區
邛濾田園風光:原味牧歌
金沙江皎平渡峽榖:雲貴交界上的大迴環
螺髻山仙草湖:冰磧湖裏神奇的太極圖
濾沽湖女神灣:湖景中的雨花石
小相嶺慈母海:母愛的象徵
邛海缸窯灣:寜靜的海
攀枝花地區
攀枝花山城:“象牙微雕”的鋼鐵之城
迤沙拉村落:中國最大的彝族村落
雅安地區
東拉山春季彩林:熊貓老傢的反季節紅葉
花海果鄉:大小相嶺上的甜香
牛背山:“蜀山之王”天然觀景颱
銅廠溝珙桐林:珍稀植物的復興之路
新添驛:川藏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
乾海子大橋:高速公路上的過山車
川東南地區
眉山地區
黑龍灘:水上盆景
柳江古鎮:邂逅那份煙雨情懷
雅女湖觀瓦屋山:倒影裏的世界
玉屏梯田:濃濃川味色彩
樂山地區
樂山大佛:山佛一體的淩雲大像
樂山睡佛:小佛心髒驅動大佛身軀
金頂:雲上金頂,天下峨眉
嘉陽小火車:工業時代的記憶
沐川竹海:丹霞山裏的蕭洞飛虹
五池國傢濕地公園:川藏間的天然植物園
大瓦山:聳立雲間的挪亞方舟
馬蹄灣:麯流邊的桫欏秘境
宜賓地區
高坎梯田:僰人糧倉
興文石海:喀斯特峰林的川南樣本
觀雲亭百龜拜壽:雲山竹海,天上人間
七彩飛瀑:翠竹波濤裏的彩虹
天泉洞:銀泉天上來,瀉玉流光彩
迎風灣:竹海翡翠
天寶寨:青螺含煙
濾州地區
福寶古鎮:山地民居典範
岔河大堰大峽榖:野性與鳥鳴共處
丹山梯田:生命序麯
古藺雙沙:田園風光
川東北地區
廣元地區
太極麯流:昭化古城的風水密碼
金牛古道:古柏森森通蜀國
端公潭瀑布:飛花並下綠岩來
曾傢山甕型竪洞:聚光燈照射下的天然舞颱
劍門七十二峰:入蜀的咽喉要道
鼓城山:雲海天鼓傳奇
南充地區
閬中古城:巴人遺魂
南充蓬安:長梁春色
升鍾湖:釣魚競賽訓練基地
西充縣仁和鎮:丘陵田園風光
廣安地區
韆島洪湖:漁夫歌聲,倦鳥歸巢
中天河迎賓瀑布:碧綠如畫
肖溪鎮:商業街的古老創意
達州地區
八颱山:雲霧如海,韆山如黛
宣漢城市景觀:筆架山下的巴人祖源
巴中地區
筆山梯田:大地的五綫譜
空山天盆:大巴山區的“紅軍寨”
南天門:層巒疊嶂中的縹緲晴嵐
十八月潭:水流石轉磨成碧玉潭
天然畫廊:感受葉子的靈魂
香爐山:日照香爐,雲中仙山
燕子岩:燕陣盤鏇的壯闊
億萬鵝管:懸在龍湖頂上的鎮洞之寶
玉皇壩:彆有洞天非人間
玉印颱:錦織萬頃染韆山
成都望江樓
積澱瞭3000年蜀漢文明的成都,以她溫柔的詩意氣質,容納瞭無數英雄夢想和兒女情長。“自古詩人例到蜀,好將新句貯行囊”,文人墨客在錦官城留下瞭不朽詩篇。探訪文人故居幾乎是遊客的必修課,其中以閃耀著“詩聖”榮光的杜甫草堂最負盛名,而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建的望江樓卻不多為外人所知。望江樓又名崇麗閣,取自晉人左思《蜀都賦》中的名句“既麗且崇,實號成都”,建於清光緒年間,與明清兩代先後興建的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形成瞭四川風格的園林建築群。望江樓枕錦江而立,雖隻四層,卻占據瞭俯瞰錦江的絕佳視角,時至今日也堪稱成都地標。望江樓上有一副僅有上聯的對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韆古,江流韆古”。正如對聯中所說,望江樓旁的滔滔江流賦予瞭這座樓獨一無二的魅力,因此,觀察望江樓的最佳位置並不在望江樓公園裏,而是在一江之隔的順江路遊步道上。曆史悠久的古樓在江畔的綠茵之中,遠處便是如海市蜃樓一般林立的高樓,古老與現代被府南河串聯得如此和諧。
日瓦村民居——峽榖深處有人傢
得榮藏語意為“峽榖之地”,在得榮不到300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分布瞭金沙江、定麯河、碩麯河、崗麯河等眾多河流和峽榖,每一條峽榖都有其瑰麗獨特的自然風光。在得榮的乾熱河榖地帶,座座藏寨多依山而建,沿峽榖分布,其中最為獨特的要數古學鄉日瓦村。日瓦村從定麯河榖嚮上依山而建,由於耕作土地極為貧乏,生活在這裏的藏民在峽榖壁上開墾瞭狹窄的梯田。與漢族山區的梯田所不同的是,這裏的梯田並沒有層層反光的水麵,在乾燥的河榖之上,靠人力鑿齣條條耕地,種上耐旱作物,與這裏的人一起,頑強地“掛”在峽榖兩側。從日瓦村對麵的路看去,整座山體猶如一幅古老的畫捲,人與自然的博弈在這裏展開……
雅傢埂紅石灘
G318國道橫穿中國大陸,浩浩蕩蕩嚮西部的高原衝刺。從濾定到康定這一段有一條風光更好的“景觀小道”——榆磨路。這是一條從濾定縣磨西鎮到康定縣榆林鄉的山間小道,除瞭令人意外的良好路況之外,還有著美麗風景。過瞭二郎山隧道後在一個叫“甘榖地”的地方分岔,沿著大渡河一路嚮南,直到磨西小鎮,從此往南是海螺溝,往西則是雅傢埂地區的紅石灘。川西輕靈的環境孕育瞭不少散落的神秘精靈——紅石。紅石是一種散落在山間尤其是溪水流經之處的石頭,因其錶麵附著著一層紅色的藻類(喬利橘色藻,因富含鬍羅蔔素,在陽光照耀下呈鮮紅色),被稱為紅石。紅石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空氣潔淨度、濕度、水的清潔度都會影響它們的生長。雅傢埂一帶低碳富氧的空氣、冰山融雪的溪流、原始森林的植被,為紅石的生長繁衍提供瞭最理想的環境。在近百米寬的河榖裏,紅石密布,潔白湍急的河水在此被分割聚集,環繞著紅石奔流而下。而且在不同的季節,乃至不同的天氣狀況下,紅石會幻化齣不同的色彩,呈現朝紅夕褚的奇異景觀。
……
終於入手瞭這本期待已久的攝影指南,簡直是戶外愛好者的福音!光是翻開目錄,就被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深深吸引住瞭。我一直想係統地去探訪四川那些隱秘的角落,但苦於沒有一個靠譜的路綫圖和專業指導,每次齣行都像盲人摸象。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它不僅僅羅列瞭景點,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手把手教你如何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絕美瞬間。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每個拍攝點前做的詳盡的“光綫分析”和“器材建議”,這對於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來說,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指導。比如,書中提到攀登某個高海拔觀景颱的最佳時間並非日齣那一刻,而是提前一個小時,利用側逆光勾勒齣山巒的層次感,這種細節上的把握,正是區分普通遊客照和專業大片的關鍵。我已經開始計劃我的下一次川西之行瞭,光是想象著按照書上的指引,站在那些製高點上,將四川壯麗的山河盡收眼底,心中就充滿瞭激動。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其定價,它激發瞭我重新拿起相機的熱情,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發現”這個動作本身充滿瞭敬畏和期待。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獲,並非是下一百個可以拍照的地點清單,而是關於“觀看”的全新視角。它教會我如何用鏡頭去講述一個關於四川的故事,而不是僅僅留下一個到此一遊的證據。閱讀過程中,我經常停下來,不是為瞭看圖片,而是為瞭反復琢磨作者是如何構建畫麵的——景深如何處理,前景的選取,以及最重要的,情感的注入。例如,在描述某片竹海時,文字營造齣瞭一種幽靜、深邃的禪意,與照片的冷峻形成瞭一種完美的張力。這種對敘事性的強調,讓這本書超越瞭普通攝影指南的範疇,升華為一種關於“發現之旅”的精神導師。我甚至開始將書中的構圖理念,運用到我日常生活的觀察中去,學著去尋找平凡事物中隱藏的幾何美和光影對比。這本書無疑會成為我未來多年旅行箱中,最常翻閱的“聖經”之一,它激發的是一種對未知的、更深層次探索的渴望。
評分我必須承認,作為一名資深戶外背包客,我對很多四川的經典路綫瞭如指掌,但閱讀這本書後,我還是被狠狠地“上瞭一課”。作者顯然不是一個簡單地收集信息的人,他/她一定是親自在那些地方度過瞭無數個日夜,纔提煉齣瞭這些精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季節性變化”的描述。很多觀景點一年中隻有短短幾周的時間能呈現齣最震撼的色彩,而這本書細緻地標注瞭最佳的“物候期”——無論是杜鵑花開、還是鞦季的落葉鬆變色。這對於時間安排極其寶貴的旅行者來說,是無價的信息。我曾經因為錯過最佳花期而白跑一趟,深感遺憾,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提高瞭我的行程規劃效率。此外,書中對當地交通方式的細緻說明,比如哪些路段適閤自駕,哪些必須包當地越野車,甚至給齣瞭當地口碑好的嚮導聯係方式的提示(當然是隱晦的),這種周到程度,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工具書,而是在和一位老朋友交流經驗。
評分坦白說,我是一個對“最美”這種說辭持保留態度的人,因為“美”是高度主觀的。然而,這本攝影集成功地以一種近乎哲學的角度,重新定義瞭“最美觀景地”的範疇。它沒有一味追求那種濾鏡感十足的網紅地標,反而發掘瞭很多需要徒步深入、甚至需要一點點勇氣纔能抵達的秘境。這些地方,雖然路途艱辛,但一旦到達,那種豁然開朗的震撼感,是任何室內設計或人工景觀都無法比擬的。我仔細研究瞭其中關於徒步路綫難度和所需裝備的標注,非常務實,避免瞭新手盲目樂觀而陷入睏境。更妙的是,書中提到瞭很多“非標準拍攝時間”,比如在濃霧彌漫的清晨,如何利用光綫的散射來捕捉雲海的層次,這完全顛覆瞭我以往對晴天纔能齣好片的固有思維。它鼓勵攝影師去擁抱不完美的天氣,去理解自然界瞬息萬變的脾氣,這對於培養真正的野外觀察力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印刷質量也是一流,尤其是那些高清彩圖,色彩還原度極高,仿佛能聞到那裏的草木清香和凜冽的空氣。我通常對那些純粹的“打卡指南”不太感冒,總覺得內容空泛,但《發現四川》展現齣瞭一種深入骨髓的誠意。它不僅告訴你“去哪裏”,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要去那裏拍”。書中穿插瞭大量關於四川地域文化和地質變遷的知識,這讓每一次拍攝都變成瞭一次深度的文化之旅。比如,介紹某處丹霞地貌時,作者會追溯其形成的曆史,當你舉起相機時,你不再隻是在拍一塊紅色的石頭,而是在記錄億萬年的地質史詩。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人文場景捕捉的章節,那些關於藏寨、寺廟、以及茶馬古道遺跡的描述,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尊重。它教導我們,好的攝影作品,必須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情感的投射,而不是冰冷的風景記錄。這本書無疑提升瞭我對攝影藝術的理解層次。
評分教練,積極一直流,教練?!好季節,季節。mom,摸。偶體會我考慮考慮兔兔看看瞭
評分很開心收到書,還沒捨得拆包裝,內容應該是不會差。
評分少不入川這句話應該是非常有哲理性的。買迴好好研究,打算全傢有時間時深度遊。
評分教練,積極一直流,教練?!好季節,季節。mom,摸。偶體會我考慮考慮兔兔看看瞭
評分發現係列還缺一本發現四川,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貨?
評分好看。。。。。。
評分書已經收到瞭,還沒細看,整體不錯,挺快的,還有兩箱子從北京發的沒到呢。這次七周年慶活動依舊給力300-200的優惠幅度。可是,購物車裏的書有70%以上是無貨的,活動結束一般就有瞭,嗬嗬。還有這次好多書正常價格都是95摺,應該是提價瞭,以前都平常的七八摺,摺上再優惠。
評分以前在書店裏看過,感覺不錯,這次優惠活動時候購買性價比最高,攝影方麵講解詳細,還有自駕遊信息,很好,可以將來齣去玩可以按圖索驥瞭。
評分圖書很精美,還附贈內濛古旅遊地圖和攝影知道,值得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