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上)

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理,缪裴言,缪力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教材
  • 幼儿钢琴
  • 入门教材
  • 音乐启蒙
  • 少儿音乐
  • 钢琴学习
  • 七彩音符
  • 钢琴基础
  • 音乐教育
  • 儿童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667401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95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03-01
页数:5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上)》使用的“色彩辅助”方法,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增加幼儿弹琴的兴趣,减少识谱、认键和用指三者相互配合的难度,使其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与创造上面;本教材还把弹琴和幼儿喜爱的歌唱活动结合起来,选用孩子们喜欢唱的歌,先教孩子们唱会这首歌,然后让孩子把歌曲弹出来,这样能够培养幼儿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本教材还把弹琴和适合幼儿特点的节奏乐和律动、绘画、朗读等结合起来,体现了幼儿要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教育理念。

目录

致指导教师与家长
第1课 美丽的彩虹
第2课 do的歌
第3课 小钟唱歌
第4课 小白鸭
第5课 摇啊摇
第6课 小丑
第7课 来问我
第8课 滑梯
第9课 乃哟乃
第10课 小星星
第11课 铃儿响丁当
第12课 大步向前走
第13课 排排坐
第14课 鸽子
第15课 唤蚂蚁
第16课 一群小黑猪
第17课 粉刷匠
第18课 一朵玫瑰花
第19课 划船
第20课 太阳
第21课 山上有头牛
第22课 小宝宝要睡觉
第23课 我的家乡日喀则
第24课 樱花
第25课 船歌
第26课 苏珊娜
第27课 鼓声咚咚,铃声丁丁
第28课 啄木鸟
第29课 玛丽有只小羊羔
第30课 回声
第31课 水果甜又香
第32课 母鸡叫咯咯
第33课 念故乡
第34课 摇篮曲
第35课 蒙古小夜曲
荣誉证书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上)》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描述其他音乐学习主题或工具书。 --- 《音乐的魔法之钥:儿童创意音乐启蒙与实践指南》 书籍定位: 本书并非针对特定乐器入门的教程,而是一本全面、开放的、旨在激发儿童对音乐世界的好奇心与创造力的综合性音乐启蒙读物。它侧重于音乐基础概念的感知、音乐文化的探索以及跨学科的艺术融合,帮助孩子建立起对音乐的整体认知框架。 目标读者: 3至8岁儿童的家长、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师,以及所有希望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接触音乐的教育工作者。 内容深度解析: 第一部分:声音的奇妙旅程——音乐基础概念的感知 本部分旨在打破“乐理枯燥”的传统观念,通过游戏和情境体验,让幼儿自然而然地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1. 听觉的放大镜:节奏与速度的探索 “小小指挥家”的游戏: 不直接教授五线谱上的节拍,而是通过身体律动(拍手、跺脚、走路)来感受“快”与“慢”、“长”与“短”的听觉差异。书中提供了大量模仿自然界声音(如小鸟唱歌、大象走路、滴答的钟表)的节奏模仿练习。 强弱的对比艺术: 引入“悄悄话声音”和“大声喊叫”的概念,让孩子理解力度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通过对比古典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力度表现,培养其对音乐表情的敏感度。 2. 音高的彩色画板:旋律与音色的感知 “上坡路”与“下坡路”: 运用视觉化的比喻,引导孩子体会旋律的走向,而非仅仅记忆音名。例如,用爬楼梯和滑滑梯的动作来模拟音高的变化。 乐器大家族的名片: 详细介绍木管、铜管、弦乐和打击乐器的基本特征和音色,重点在于让孩子“听出”它们的区别。例如,小提琴的“歌唱性”、大鼓的“震撼感”。书中配有大量的音频二维码,可以直接播放不同乐器独奏片段进行对比。 3. 音乐的情绪密码:调性与和声的初探 快乐的C大调与忧伤的小调(概念化): 不提及复杂的和弦构成,而是通过对比已有的儿童歌曲片段,让孩子体会“明亮”与“柔和”的听觉感受,理解音乐是如何表达喜悦、宁静或好奇等情绪的。 第二部分:音乐的文化地图——跨越时空的聆听之旅 本部分将音乐学习拓展到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激发孩子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好奇心。 1. 环球音乐之旅:世界音乐的窗口 精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代表性民间音乐片段。例如,体验非洲鼓的复杂节奏、学习简单的日本儿歌旋律、感受爱尔兰传统音乐的活力。 强调音乐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让孩子知道音乐是人们表达生活、庆祝节日的重要方式。 2. 经典音乐的故事会 选取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选段),不进行专业的分析,而是将这些音乐片段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场景。例如,描述《彼得与狼》中不同角色的出场与追逐。 引导孩子进行“音乐想象画”,让他们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描绘画面。 3. 音乐与生活:我们的“背景音乐” 探讨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影配乐如何烘托紧张气氛、广告音乐如何吸引注意、摇篮曲如何带来安宁。帮助孩子认识到音乐无处不在,并学会主动聆听环境中的声音。 第三部分:创造的火花——音乐实践与表达 本书的实践部分着重于“玩音乐”而非“学乐理”,鼓励孩子使用一切可用的媒介进行创造性表达。 1. 身体即是乐器:律动与即兴表演 “我的身体交响乐团”: 教授如何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手指敲击、膝盖拍打、跺脚)组合出多层次的节奏型。 即兴的自由表达: 鼓励孩子在听到一段简单的音乐后,用舞蹈、动作或自创的短句来回应音乐,强调表达的流畅性而非准确性。 2. 自制与探索:简单的音乐工坊 提供清晰的图文步骤,指导家长和孩子利用家庭常见材料(米粒、豆子、罐头盒、皮筋)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简易鼓。 介绍如何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基础录音或音乐制作APP(仅作为示例提及APP功能,不进行具体操作教学),让他们体验声音采集和排列的乐趣。 3. 音乐游戏与故事创作 设计了大量“听写故事接龙”的游戏,孩子们轮流为故事的某个场景即兴配上简单的旋律或节奏型,训练他们的即兴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书的独特价值: 《音乐的魔法之钥》旨在打破传统乐器教学中对“正确性”的过分强调,转而聚焦于“兴趣的激发”和“听觉的敏感度培养”。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音乐探索平台,帮助他们在未来无论是选择学习任何乐器(包括钢琴),还是仅仅作为一位热爱音乐的听众,都能拥有扎实、开放和充满乐趣的音乐基础。本书是一把钥匙,打开的不是某一把锁,而是通往整个音乐殿堂的大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上)》简直是为我家那个刚满五岁、对声音充满好奇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我本来还担心启蒙教材会不会太枯燥,毕竟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识谱和枯燥的练习曲简直是“劝退神器”。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首先,它的色彩运用极其大胆和和谐,每一页的插图都像是在讲述一个活泼的小故事,而不是冰冷的乐理符号。比如,用来表示高音谱号的那个小小的、优雅的卷曲,在书里被描绘成一只正在向上飞翔的彩色蝴蝶,而低音谱号则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小海螺,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节奏引入方式,它不是直接给出复杂的节拍,而是通过“拍手游戏”和“跺脚小动物”的形式,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概念融入到互动中。孩子在学C大调音阶时,书里会配上一个“爬楼梯的小精灵”的图示,C音就是第一级台阶,D音是第二级,这种具象化的教学法,让原本抽象的音高概念变得清晰可见。我家的宝贝现在已经能跟着书里的指示,一边唱着编好的简单口诀,一边找到琴键上的位置了,学习的积极性比我预想的高出太多。这本书的编排节奏非常稳健,循序渐进,绝不贪多求快,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尤其是其数字化延伸的整合,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单一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家长的需求了。这本《七彩音符》似乎深谙此道,它在内页清晰地标注了配套的音频和视频资源入口。我下载了配套的App后,发现里面的资源极其丰富,不仅仅是教材中的练习曲的示范演奏,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慢速跟弹”和“节奏跟打”的互动模式。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自己不懂钢琴,以往只能靠购买昂贵的陪练服务,但现在,App里的专业教师示范可以作为即时的“虚拟陪练”。孩子可以在App中选择曲目,如果弹错了,App会用温柔的语音提示进行纠正,而不是直接打断练习的流畅性。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弥补了家庭教学中缺乏专业指导的短板。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让这本入门教材从一个“工具书”升级为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幼儿钢琴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简直可以用“精美”来形容,完全达到了收藏级别的标准。纸张的质感非常厚实,即便是活泼好动的小朋友经常翻阅和触摸,也不会轻易出现折痕或破损,这对于经常需要反复使用的入门教材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特别注意到,书本的装订方式采用了非常平整的胶装,打开时可以完全摊平在钢琴架上,孩子在弹奏时不用费力去按住书页的中间部分,极大地提高了练习的便利性。更不用提那些插画了,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教学辅助工具。例如,教材中介绍五线谱时,并不是直接印出黑白的五线谱,而是将五线谱的线条用不同深浅的绿色绘制出来,像一条蜿蜒的林间小径,而音符则被描绘成不同颜色的小鸟停在不同的“树枝”上。这种视觉上的引导,让孩子在看谱时,视线会自然地被吸引到音符的位置上,减少了他们对传统五线谱的恐惧感。总而言之,从材料选择到细节设计,处处体现出出版方对用户体验的深度考量,让人感到物超所值。

评分

我对比了我家哥哥当年用的那套教材,感觉这本《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上)》在针对“手指独立性”的训练上,思路要更加现代和巧妙。传统教材常常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的五指练习来强制性地训练手指力量,这对初学者来说,很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而这本教材巧妙地将其融入到了“手指小故事”中。比如,在练习时,教材会配有一个小故事,关于“大力士拇指”、“灵活的小妹妹食指”以及“细心的二哥中指”等等,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任务。练习曲本身是小段落的、旋律性很强的乐句,而不是枯燥的音阶琶音。比如,某个练习曲要求用食指和无名指交替演奏,书上会将其解释为“小兔子在草地上跳跃”,需要两个不同力量的跳跃动作。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方式,孩子更容易理解并记住每个手指在键盘上的功能差异,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和力度控制,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评分

作为一名接受过古典音乐训练的成年人,我习惯了传统的、严谨的钢琴教材结构,所以初次翻阅这本入门教材时,我带着一种审视和挑剔的眼光。说实话,最初的几页,那种略显夸张的卡通风格让我有点不适应,我心想,这种“幼教化”会不会牺牲掉扎实的音乐基础训练?然而,当我深入到对基本乐理的介绍部分时,我发现编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用最柔软的方式包裹了最坚硬的骨架。例如,关于“时值”的讲解,它没有使用传统教材中冷冰冰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定义,而是引入了“长长的云朵”、“跑得快的兔子”来比喻,但这种比喻后面紧跟着的练习曲,却严格遵循了相应的节奏型。最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第一册的末尾,就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引入了简单的和弦概念,但不是以“功能和声”的方式,而是以“和弦的颜色”来描述——比如C和弦是温暖的黄色,G和弦是明亮的蓝色。这种对听觉的感官训练,比单纯的指法练习要高级得多。它成功地建立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幼儿直观的感官世界与严谨的音乐结构,这在我过去接触的许多教材中是少见的。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评分

简单易学 适合小朋友 初学者

评分

简单易学 适合小朋友 初学者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简单易学 适合小朋友 初学者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简单易学 适合小朋友 初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