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管明祥 编
图书标签:
  • 通信工程
  • 线路施工
  • 线路维护
  • 通信技术
  • 工程技术
  • 教材
  • 通信线路
  • 工程建设
  • 实践操作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487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6785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介绍了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的基本方法、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本书分为8章,主要介绍通信传输线路基础、管道杆路光缆的施工要求、杆路建筑、管道建筑、光(电)缆线路施工、通信线路维护、通信线路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规程,最后介绍了通信线路工程中常用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另外,全书还举例说明了目前通信线路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质量、安全问题及竣工文本的编制方法。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光(电)缆线路工程维护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通信传输线路基础 1
1.1 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及特性 1
1.1.1 通信电缆的分类及用途 1
1.1.2 全色谱全塑双绞通信电缆的结构与类型 1
1.1.3 同轴电缆及数据通信中的对绞电缆 7
1.2 光纤的结构、类型及特性 11
1.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11
1.2.2 光纤的光学特性 12
1.2.3 光纤的传输特性 13
1.3 光缆的结构、类型及特性 15
1.3.1 光缆的种类 15
1.3.2 光缆的特性 17
1.3.3 光缆的端别 17
1.3.4 光纤的纤序色谱 18
1.3.5 光缆的型号和应用 19
1.3.6 对光缆传输器实物的了解 24
本章小结 25
思考与练习 25

第2章 管道杆路光缆的施工要求 27
2.1 管道的施工要求 27
2.1.1 PVC管、蜂窝管通信管道施工要求 27
2.1.2 回填土 28
2.1.3 人(手)孔规格适用管孔容量 28
2.1.4 手孔及管道建筑要求 28
2.1.5 施工注意事项 29
2.2 杆路的施工要求 29
2.2.1 杆路选定 29
2.2.2 材料的选用 30
2.2.3 吊线的终端与拉线制作方式 30
2.2.4 电杆与拉线地锚坑的埋深 30
2.2.5 杆路施工要求 31
2.3 光缆的施工要求 31
2.3.1 复测 31
2.3.2 光缆留长 31
2.3.3 光缆检验 31
2.3.4 光缆敷设 32
2.3.5 光缆的保护 32
2.3.6 站内光缆 32
2.3.7 光缆的接续及安装 32
本章小结 33
思考与练习 33

第3章 杆路建筑 34
3.1 架空杆路及材料认识 34
3.1.1 终端杆 34
3.1.2 引上钢管 35
3.1.3 吊线中间接点 35
3.1.4 中间吊线杆 36
3.1.5 光缆接头盒 36
3.1.6 中间杆预留弯 37
3.1.7 撑杆 37
3.1.8 电力保护 38
3.1.9 中间杆 39
3.1.10 吊板拉线(卡固法) 39
3.1.11 拉线(夹板式) 40
3.1.12 跨路保护 40
3.1.13 墙壁吊线 41
3.1.14 光缆标牌 41
3.2 杆路工程施工规范 42
3.2.1 路由复测 42
3.2.2 立杆 42
3.2.3 拉线 43
3.2.4 避雷线和地线的技术要求 46
3.2.5 号杆 47
3.2.6 架空吊线 47
3.3 杆路施工方法 48
3.3.1 布放吊线 48
3.3.2 吊线接续 48
3.3.3 收紧吊线 48
3.3.4 吊线的连结 49
3.3.5 非自承式架空电缆的布放与保护 49
3.4 通信杆路测量的一般原则 51
3.4.1 杆路测量的要求 51
3.4.2 杆位选择原则 51
3.4.3 几种测量方法 51
3.4.4 测量工作注意事项 51
本章小结 52
思考与练习 52

第4章 管道建筑 53
4.1 管道的平面设计 53
4.1.1 路由选择原则 53
4.1.2 资料收集 54
4.1.3 通信管道埋设位置 54
4.1.4 城市管道人(手)孔位置 55
4.1.5 引上通信管道的处理 56
4.2 通信管道的剖面设计 57
4.2.1 通信管道和人(手)孔的埋深 57
4.2.2 通信管道沟设计 58
4.2.3 通信管道地基处理 60
4.2.4 管道的基础设计 60
4.2.5 通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的处理 62
4.3 人孔、手孔和通道的建筑 67
4.3.1 人孔的种类、形式及使用 67
4.3.2 通道建筑 68
本章小结 71
思考与练习 71

第5章 光(电)缆线路施工 72
5.1 光缆施工步骤 72
5.1.1 准备工作 72
5.1.2 路由工程 72
5.1.3 光缆敷设 73
5.1.4 光缆接续 74
5.2 光缆施工实操 74
5.2.1 光缆布放与光缆保护 75
5.2.2 分线箱安装 78
5.2.3 光缆接续(成端)与测试 80
5.3 FTTH施工 82
5.3.1 挂墙光配线箱(或光交接箱) 82
5.3.2 FTTH分光器端子与用户地址对应表 82
5.3.3 用户皮线光缆区和分光器区 82
5.3.4 标签示例 84
5.3.5 光配线器箱的接地 85
5.3.6 提示牌 85
5.4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指导 86
5.4.1 光缆线路工程概述 86
5.4.2 通信光缆线路的施工程序 86
5.4.3 光纤光缆储运注意事项 87
5.4.4 光缆的常见敷设方式 87
5.4.5 架空光缆敷设 88
5.4.6 管道光缆敷设 91
5.4.7 直埋光缆敷设 92
5.4.8 建筑物内光缆敷设 95
5.4.9 光缆接续 95
5.4.10 通信光缆线路的防护 96
5.5 通信电缆线路工程施工指导 96
5.5.1 架空电缆的敷设 96
5.5.2 管道电缆的敷设 100
5.5.3 埋式电缆的敷设 101
5.5.4 墙壁和室内电缆的敷设 103
5.5.5 分线设备的安装 104
5.5.6 通信线路的引入装置 104
5.5.7 通信线路的修理与拆除 105
5.5.8 全塑电缆的敷设 107
5.5.9 全塑电缆的芯线接续 107
5.5.10 全塑电缆接头封合 109
5.5.11 全塑电缆分线设备和交接箱的安装 109
5.5.12 全塑电缆的成端制作 110
5.5.13 全塑电缆充气设备安装及堵塞 111
5.5.14 全塑电缆施工障碍的处理 111
5.5.15 电缆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 112
5.5.16 通信电缆工程验收 112
本章小结 112
思考与练习 113

第6章 通信线路维护 114
6.1 通信线路维护的基本任务和特点 114
6.2 光缆线路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115
6.2.1 光缆线路故障的分类 116
6.2.2 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 116
6.2.3 故障处理原则 116
6.2.4 制定线路应急调度预案 117
6.2.5 光缆线路故障修复流程 117
6.2.6 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 119
6.2.7 光缆故障判断和处理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21
6.3 光纤的熔接与测试 121
6.3.1 光纤接续 121
6.3.2 光纤测试 122
6.3.3 光缆成端 123
6.4 通信光缆的维护及防护要求 124
6.4.1 通信光缆的运行维护 124
6.4.2 通信光缆的防雷 124
6.4.3 通信光缆的防强电 125
6.4.4 通信光缆的防蚀、防鼠害、防白蚁 127
6.5 通信电缆线路维护 128
6.5.1 电缆线路维护技术要求与障碍的排除 128
6.5.2 电缆线路改(割)接 129
本章小结 134
思考与练习 135

第7章 通信线路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规程 136
7.1 质量控制点 136
7.1.1 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点 136
7.1.2 线路工程质量控制点 137
7.1.3 管道工程质量控制点 138
7.2 线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39
7.2.1 现场作业 139
7.2.2 工具和仪表使用的安全规范 143
7.2.3 器材储运 150
7.2.4 架空线路(光缆、电缆) 152
7.2.5 地下及水底光(电)缆 156
7.2.6 地下管道 159
7.3 施工安全生产案例及经验教训 161
7.3.1 项目安全管理案例 161
7.3.2 登高作业案例 162
7.3.3 涉电作业安全管理案例 163
7.3.4 现网作业案例 164
7.3.5 经验教训 164
本章小结 164
思考与练习 165

第8章 测试步骤及仪器仪表使用 166
8.1 光缆熔接(接头盒) 166
8.1.1 常用设备工具 166
8.1.2 光纤熔接前准备工作 171
8.1.3 熔接 172
8.2 光缆熔接(成端) 175
8.3 光缆线路常用仪表 181
8.3.1 光纤熔接机 181
8.3.2 光时域反射仪(OTDR) 183
8.3.3 光源和光功率计 186
8.3.4 光万用表 187
8.3.5 地阻仪 187
8.3.6 光缆故障探测仪 188
8.3.7 PMD(偏振模色散)测试仪 189
8.3.8 其他光通信仪表 190
本章小结 190
思考与练习 190

参考文献 192

前言/序言


通信线路的基石:从铺设到长效守护的深度解析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浪潮中,通信线路作为连接世界的血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最初的电报线路到如今光纤网络遍布城乡,通信线路的演进史就是一部技术革新与工程智慧的交织史。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的各个环节,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技术挑战以及保障通信畅通无阻的关键要素。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经济运行的系统工程。 一、 通信线路施工:打下坚实的信息通路 通信线路的施工是一项集规划、设计、材料选择、现场作业于一体的复杂工程。其核心目标是在复杂多变的地质、地形、环境条件下,安全、高效、可靠地铺设通信线路,为信息的传输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勘察与设计:科学规划,运筹帷幄 线路勘察: 这是施工的前置环节,至关重要。勘察团队需要实地考察预定线路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山地、平原、河流、沼泽等)、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岩石结构、地下水位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降水量、风速、冰雪覆盖情况等)、现有地下管线和地上构筑物(电缆、管道、建筑物、道路、铁路、河流等),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线路的走向、敷设方式、设备选型和施工难度。 路由选择: 基于勘察结果,工程师需要精心规划线路的走向。理想的路由应尽量避开自然障碍(如陡峭山坡、沼泽、地质不稳定区域)、人为障碍(如主要交通干道、高密度建筑区、军事禁区),并考虑未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变化。同时,还需要兼顾线路长度、施工成本、维护便利性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 敷设方式设计: 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线路类型,选择最适宜的敷设方式。常见的敷设方式包括: 直埋敷设: 将通信电缆直接埋入地下。这是最经济的方式之一,但对土壤电阻率、腐蚀性、机械损伤防护要求较高。需要精确计算埋深、防护层厚度等。 管道敷设: 将电缆穿入预先铺设好的管道内。管道可以提供良好的机械保护和防潮、防鼠咬等功能。管道可分为塑料管道、金属管道等,常用于城市密集区域、穿越道路、河流等复杂环境。 架空敷设: 将电缆通过杆塔架设在空中。适用于地形复杂、地下条件差或需要跨越河流、山谷等区域。架空敷设需要考虑线路的耐张力、抗风、抗冰雪能力,以及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 水下敷设: 通过海底、河床等铺设电缆。对电缆的耐压、耐腐蚀、抗水流冲刷能力要求极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隧道敷设: 在城市地下或山体中修建隧道,将电缆敷设其中。适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通信线路,提供极佳的防护。 设备选型与设计: 根据通信系统的要求和敷设方式,选择合适的通信线缆(如光纤光缆、铜缆)、接续盒、终端设备、防护材料、支撑结构(如杆塔、托架)等。同时,需要设计电缆的路径、弯曲半径、固定方式、接地保护等细节。 2. 材料选择与准备:品质是生命线 线缆选择: 光纤光缆: 采用玻璃或塑料纤维传输光信号,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损耗低、抗电磁干扰强等优点,是现代通信的主流。需要根据传输距离、速率要求选择不同类型(单模、多模)、不同芯数、不同结构(松套管式、带状式)的光缆。 铜缆: 仍用于部分领域,如电话线、短距离数据传输。需要考虑其导电性能、屏蔽性能、绝缘性能。 附件选择: 包括接续盒、连接器、保护管、密封材料、铠装层、牵引工具等。这些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线路的整体性能和寿命。例如,接续盒的密封性是防止水分侵入的关键,连接器的损耗是影响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 辅助材料: 如填充物、支撑物、标识牌、警示带等。 质量检验: 所有进场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3. 现场施工:精工细作,安全第一 开挖与铺设(直埋、管道): 放线: 根据设计好的路由,精确标定线路位置,进行开挖。开挖深度、宽度、边坡防护等需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管道铺设: 将管道按照预定坡度和方向铺设,连接牢固,确保不漏水、不塌陷。 电缆牵引: 使用专业的牵引设备(如牵引机、绞车),控制牵引速度和张力,避免对电缆造成损伤。对于光缆,特别要注意避免过大的拉力,以免光纤断裂或性能下降。 回填与压实: 铺设完成后,按照要求进行回填,分层夯实,保证管道和电缆的稳固性,并根据需要设置警示标志。 架设与固定(架空): 杆塔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挖基坑、浇筑混凝土,稳固安装杆塔。杆塔之间距离、倾斜度、垂直度都需精确控制。 放线与张力控制: 将电缆沿杆塔依次架设,并根据设计要求施加合适的张力。张力过大可能导致电缆断裂,张力过小则容易出现下垂,影响美观和安全。 线路固定: 使用耐候性强的挂钩、夹具将电缆牢固固定在杆塔上,并留有适当的余量以适应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 接续与终端处理: 光缆接续: 这是光缆施工中最关键、最复杂的技术环节之一。需要使用熔接机(光纤熔接机)将两段光纤精确对准,通过电弧熔接,使之融为一体,接头损耗越低越好。操作环境必须洁净,操作人员技术娴熟。 铜缆接续: 使用压接、焊接或专用接头进行连接,确保接触良好,电阻小。 终端处理: 将光缆或铜缆连接到设备端(如机房、用户终端)。光缆终端需要进行剥纤、清洁、盘纤、安装连接器等操作。铜缆终端则需要剥绝缘层、压接端子等。 接地与防雷: 所有金属构件、电缆铠装层、管道等都需要可靠接地,以防雷击和静电损害。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有效导流。 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做好交通疏导,尤其是在人流、车流密集区域。 二、 通信线路维护:保障信息畅通的生命线 通信线路的维护工作旨在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预防潜在隐患,确保通信线路长期稳定运行。这是一项持续、细致、需要高度专业性的工作。 1. 巡检与监测: 日常巡检: 定期对线路进行现场巡查,检查杆塔是否倾斜、损坏,电缆是否 exposed、被压、被腐蚀,接头盒是否完好,线路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如树枝、施工活动)等。 定期巡检: 按照计划,对线路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包括线路的电气性能测试、光损耗测试、接头质量检查等。 智能监测: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光纤监测系统(OTDR)、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GPS定位系统等,对线路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便于及时处理。 2. 故障诊断与定位: 故障现象分析: 收集用户反馈、系统告警信息,分析故障表现(如信号中断、速率下降、噪声增大等)。 测试与测量: 利用各种测试仪表(如OTDR、网线测试仪、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对线路进行测试,精确定位故障点。OTDR是光纤故障定位的利器,能够测量光纤的衰耗、反射点、曲折点等,从而确定故障位置和性质。 原因分析: 结合现场情况,分析故障原因,是由于自然因素(如雷击、地陷、潮湿)、人为因素(如施工破坏、挖断)、设备老化还是设计缺陷等。 3. 故障抢修: 应急响应: 故障发生后,维护人员必须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安全保障: 在抢修现场,首先要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设置警戒区域,疏导交通。 精确修复: 根据故障诊断结果,迅速进行修复。光缆故障可能需要重新熔接,损坏的接头盒需要更换,被破坏的线缆需要重新敷设或更换。 抢修记录: 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修复过程、修复结果等信息,为今后的维护提供参考。 测试验收: 修复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的测试,确认通信恢复正常,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4. 预防性维护: 设备老化更新: 对使用年限较长、性能下降的设备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换。 环境改造: 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线路段进行加固或改变敷设方式。例如,对沿海地区线路加强防腐蚀措施,对易发滑坡的山区线路进行地质监测和加固。 定期维护保养: 对接续盒、终端盒等进行定期检查和密封处理,对架空线路的杆塔进行除锈、涂漆、紧固。 防鼠、防虫、防破坏: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老鼠、昆虫啃咬电缆,防止人为破坏(如挖掘、砍伐)。 优化与升级: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现有线路进行优化和升级,例如,增加线路容量、提升传输速率、改进防护措施等。 三、 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技术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革新: 智能施工与监测: 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在线路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自动化施工设备、无人机巡检、物联网传感器等正在逐步普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新材料与新工艺: 高性能、环保型线缆材料的研发,新型防护材料的应用,以及更高效、环保的施工工艺(如定向钻孔、微型沟槽等),都在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光纤传感技术: 将通信光纤同时用作传感介质,实现对温度、应力、振动等环境参数的监测,为线路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5G与未来网络: 5G网络的高密度基站、海量连接需求,对通信线路的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精细化的规划、更快速的部署和更可靠的维护。未来,更高带宽、更低时延的网络需求将继续推动通信线路技术的进步。 结语 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是信息时代不为人知的基石工程。它需要精密的科学计算、严谨的技术执行、细致的现场管理以及持续的创新精神。从茫茫戈壁到繁华都市,从巍峨山川到辽阔海洋,每一条通信线路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建设者和维护者的辛勤汗水与智慧。它们默默地承载着海量的信息,连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支撑着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理解和重视这一领域,就是理解和重视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的命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需要大量查阅与通信线路施工相关的资料,以确保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起初,我浏览了很多网络上的资料,但总感觉不够系统和权威。《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这本书,则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以一种非常严谨和专业的视角,梳理了通信线路从设计、施工到维护的全过程。书中对各种通信线路的类型、结构、技术指标的阐述,清晰明了,让我对不同线路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在关于线路规划和选址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影响线路敷设的各种因素,如地形地貌、电磁干扰、以及法律法规等,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模型,这对于我进行论文中的线路优化设计部分,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此外,书中对线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策略的分析,也非常到位,它不仅仅列举了常见的故障现象,更重要的是,它将故障的成因与相应的检测手段紧密结合,使得读者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问题所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相当不错,既有专业性,又不失可读性,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炼的图表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我一开始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买的,因为我所在的通信站,设备老化,技术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惊喜!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那些看起来很复杂、很头疼的施工和维护问题,一点一点地掰开了揉碎了讲。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故障排查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哪个设备坏了就换哪个”,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故障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去逐一排查,直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书中列举的许多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工作,比如在介绍光缆线路的保护时,书中提到的几种常见的保护措施,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平时靠经验摸索才知道的东西。还有关于设备的日常维护,书中给出的详细检查清单和维护周期建议,简直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行动手册”,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对于我们一线工作人员来说,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通信线路施工领域的一本宝藏!作为一个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枯燥的理论书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真正遇到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但《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这本书,真的做到了将理论讲得透彻,又将实践应用得具体。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一些复杂原理时,没有直接丢出晦涩难懂的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辅助理解。例如,在介绍光缆接续时,书中不仅仅罗列了各种熔接机的参数和操作步骤,更深入地分析了不同环境下接续损耗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通过精细的操作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许多技巧和注意事项,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反复验证过的“真经”,比如关于野外施工环境保护的提示,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设备维护的要点,这些细节往往是其他书籍所忽略的。而且,它并不是一本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施工图表、设备型号、甚至是一些应急预案的范例,对于新入行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份保姆式的入门指南。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所标明的价格,它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在未来无数次的线路施工和维护中,会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

评分

我是一名通信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工程师,经常需要与客户沟通,解答他们在通信线路施工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后盾。在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客户咨询关于线路的选型、施工工艺、以及维护方案的问题,而这本书恰好涵盖了这些领域。书中对各种通信线路(如光纤、同轴电缆、架空线等)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施工难点的分析,非常透彻。我能够从中学习到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以便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解释一些技术细节时,书中详细的图解和规范的术语,帮助我能够更准确、更清晰地与客户沟通,避免因为技术理解上的偏差而产生误会。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善,从宏观的线路规划,到微观的接续工艺,再到日常的维护管理,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把握通信线路的生命周期,并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展现出更高的专业素养。

评分

作为一名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我一直非常注重项目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这本书,在我管理项目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系统地梳理了通信线路施工和维护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的勘察设计,到中期的施工组织,再到后期的验收和运维,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书中关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的章节,对于我如何合理安排工期、调配资源、以及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路。例如,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介绍,让我能够更好地预见和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风险。此外,书中对线路维护策略的讲解,也让我能够更有效地指导运维团队,确保通信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减少故障率,提高服务质量。这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全面,语言简洁明了,非常适合作为项目管理人员的参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线路工程的本质,从而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评分

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适合入门学习。职工教材,好。

评分

不错,就是速度有点慢,两年才送到

评分

不错

评分

ok

评分

不错,就是速度有点慢,两年才送到

评分

挺好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不错,就是速度有点慢,两年才送到

评分

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适合入门学习。职工教材,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