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與世界的思考
·中國構成軍事威脅嗎?
我堅持認為:中國對其他國傢不構成軍事威脅。中國的軍事雄心驚人地剋製,特彆是鑒於美國人在東亞、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中亞的軍事力量那麼強大,就更是如此。
·俄國靠嚮誰?
俄國不會與美國、中國和歐洲在同一個水平上活動。從中期看,俄國究竟更多靠嚮歐洲還是更多靠嚮中國,將是一個令人矚目的問題。從文化相近的角度看,將更多靠嚮歐洲;從戰略上的考慮看,將更多靠嚮中國。
·日本與美國
如果日本不和鄰國建立友好關係,30年後,這個國傢在世界政治中就不再會有多大分量。日本人將依附於美國。
·重新振作的民族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古波斯人、印加人、瑪雅人、阿茲特剋人,像中國那樣曆史悠久,能在曆經瞭一百年的慘然衰落和奇恥大辱之後重新振作起來……
《施密特:與中國為鄰》施密特以其特有的直率,從曆史與現實的多維視角,迴答瞭麵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引發的周邊世界的種種焦慮及質疑。對國際社會一些對中國的傲慢無知給以迴駁。施密特堅持認為:中國對其他國傢不構成軍事威脅。中國的軍事雄心驚人地剋製,特彆是鑒於美國人在東亞、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中亞的軍事力量那麼強大,就更是如此。
施密特同時希望中國讀者把書中的某些批評視作“一個朋友的建議”。
赫爾穆特·施密特,德國前總理,德國和世界政壇備受尊重的前輩政治傢。施密特1975年應周恩來之邀來到中國,結識瞭毛澤東,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見過麵的德國總理。1990年5月,西方國傢製裁中國後同鄧小平進行瞭私下談話。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鬍錦濤,一直到今天的中國國傢主席——數十年來,施密特同北京領導人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政見交換,並持續不斷地跟蹤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大國的進程。
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認為是在經濟政策上卓有建樹的“偉人”,政治、軍事上“傑齣的戰略思想傢”。
赫爾穆特·施密特——早已離開瞭國傢權力的中心,但他發齣的聲音依然備受世界的尊重,所做齣的預言也仍然不斷被這個世界印證。
他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領袖,但沒有哪個西方政治傢像他這樣關注中國的發展與進步,也沒有哪個西方領導者如他一樣客觀地思考中國。
梅兆榮,中國駐德國前大使、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資深翻譯傢。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任黨和國傢領導人首席德語翻譯。也是施密特先生的老朋友。
現為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副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所長、上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歐洲研究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主席。翻譯並校訂的著作有《西德外交風雲紀實》《我的特殊使命》《施密特傳》《政治局》《施密特:大國和它的領導者》《施密特:與中國為鄰》《施密特:未來強國》。
作者新版前言(2014年8月)赫爾穆特·施密特
譯者齣版感言(2014年9月)梅兆榮 1中文版序言赫爾穆特·施密特
譯者的話梅兆榮
作者德文版前言赫爾穆特·施密特
第一章 中國的復興
拜訪毛澤東
與鄧小平的談話
通過接班人保持連續性
第二章 中國與世界
中國與美國
中國的軍備潛力
颱灣問題
同日本的睏難關係
同俄羅斯的平衡術
亞洲--一個有前途的大陸
中國與歐洲
第三章 巨大的挑戰
石油和燃氣
環境危害
貧窮和富裕
民族主義
法製
金融和銀行體製
第四章 儒學的傳統
第五章 前景
第四段評價: “施密特:與中國為鄰”這個書名,像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開端,勾起瞭我對於二戰後歐洲政治格局以及中德關係演變的好奇心。Helmut Schmidt,他不僅僅是一位德國前總理,更是那個時代歐洲政治智慧的象徵。而“與中國為鄰”的錶述,則讓我聯想到兩國之間那種復雜而又微妙的互動關係,即使地理上並不相鄰,但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層麵,雙方卻有著深刻的交織。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揭示Schmidt是如何看待中國這個在他政治生涯中不斷發展的國傢。 Frank Sieren,我對他並不陌生,他是一位對中國有著敏銳洞察力的記者,他的文字總是能直擊要害,發人深省。 我猜測,Sieren的提問會非常有深度,他不會滿足於泛泛而談,而是會引導Schmidt深入探討中國的發展道路,以及德國和歐洲在麵對中國崛起時應有的態度和策略。 我對Schmidt如何看待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影響力,以及他對於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的理解非常感興趣。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提供一種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視角,去理解一位西方資深政治傢對中國的真實想法。 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Schmidt在具體國際事件中,如何處理與中國相關議題的案例分析。比如,他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開放政策?他如何評估中國在國際安全事務中的作用?這本書的魅力,可能就在於它讓我們能夠通過一位經驗豐富、思想深邃的歐洲政治傢的視角,去解讀一個正在重塑全球秩序的中國。
評分第三段評價: “施密特:與中國為鄰”這個書名,光是聽起來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現實的緊迫感。Helmut Schmidt,這位經曆過兩次世界大戰洗禮的政治傢,他所擁有的曆史視角和對全球事務的深刻理解,是當今很多領導人所無法比擬的。而“與中國為鄰”則將他的目光聚焦在中國,這個在Schmidt的時代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並在後來成為世界舞颱上舉足輕重力量的國傢。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Schmidt是如何從一個歐洲政治傢的角度,理解和評價中國的崛起。 Frank Sieren 作為訪談者,本身就是一位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多年的資深記者,他對中國的社會、經濟和政治都有著非常細緻的觀察。我猜測,Sieren的提問不會僅僅停留在錶麵的外交辭令,而是會深入到Schmidt對中國發展模式、文化特質、以及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等方麵的思考。 我對於Schmidt如何看待中國在國際秩序中的定位,以及他對東西方文明交流的理解非常感興趣。這本書,或許能讓我們一窺Schmidt這位“老歐洲”代錶,是如何在冷戰結束、全球化加速的時代,理解並適應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 我希望書中能有對 Schmidt 個人在思考中國問題時的一些“ aha moments”(頓悟時刻),他是否曾有過因為中國某些方麵的變化而感到驚訝?他對中國的未來發展路徑,以及中國可能對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又有著怎樣的預測?這本書的吸引力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能夠通過一位偉大的政治傢的眼睛,去審視一個正在改變世界的力量。
評分第五段評價: “施密特:與中國為鄰”這個書名,給我一種直觀的感受,即一位歐洲政治巨頭將他的目光投嚮瞭這個東方國度,並以一種“鄰居”般的關係來審視。Helmut Schmidt,他的人生經曆和政治生涯橫跨瞭冷戰、兩德統一以及全球化浪潮的關鍵時期,他所擁有的曆史深度和戰略眼光是毋庸置疑的。而“與中國為鄰”這個錶述,則暗示瞭一種近距離的觀察和思考,一種對中國如何融入世界、以及如何影響世界的深入探究。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Schmidt對中國復雜性的理解,以及他對中國未來發展軌跡的判斷。 Frank Sieren,作為本書的訪談者,他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對中國問題的深刻研究和持續關注。我猜測,Sieren的提問風格會非常直接和富有洞察力,他會挑戰Schmidt的一些既有觀點,也會引導Schmidt去闡述那些隱藏在政治考量之下的真實想法。 我對Schmidt如何看待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以及他如何評估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力非常感興趣。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理解一位偉大的歐洲政治傢,是如何在變化的世界格局中,定義他與中國的“鄰裏關係”。 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Schmidt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在世界各地活動的看法。他是否認為中國文化的特質會影響其國際行為?他對中國在科技、教育等領域的進步又有著怎樣的評價?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讓一位充滿智慧的歐洲政治傢,與一位深諳中國之道的新聞記者進行一場關於中國未來的思想對話,這場對話,必將是信息量巨大且充滿啓發性的。
評分第一段評價: “施密特:與中國為鄰”這個書名本身就點燃瞭我對這本書的好奇心。 Helmut Schmidt,這位德國政壇的傳奇人物,他的智慧和遠見在國際關係領域一直備受推崇。而“與中國為鄰”則讓我立刻聯想到他如何看待這個崛起中的東方巨龍。我一直對大國之間的互動,特彆是歐洲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非常感興趣,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Schmidt 在冷戰時期曾是西方世界的重要決策者,他如何在那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理解並處理與當時還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的關係,這是我迫切想知道的。更何況,這本書是由 Frank Sieren 擔任訪談者,Sieren 本身就是一位對中國有著深刻洞察的德國記者,他的提問方式和Schmidt的迴答,勢必會碰撞齣不少火花。我期待的不僅僅是曆史的迴顧,更是Schmidt對地緣政治、全球化、以及未來中國在全球格局中扮演角色的深邃思考。這本書也許會揭示齣一些我之前未曾想過的角度,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當今世界復雜的多邊關係,特彆是歐洲和中國之間那種既閤作又充滿挑戰的獨特聯係。我甚至希望書中能觸及Schmidt對於不同政治體製下國傢治理的比較,以及他如何看待意識形態差異在國際交往中的影響。
評分第二段評價: 讀到“施密特:與中國為鄰”這本書的標題,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Schmidt在國際舞颱上那種沉穩而睿智的形象。他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政客,而是以其深思熟慮的分析和務實的政治手腕著稱。我非常好奇,當他與Frank Sieren這樣一位對中國有著長期深入觀察的記者對話時,會産生怎樣的思想碰撞。Sieren 的敏銳和Schmidt的經驗結閤,我相信能挖掘齣許多關於中德關係、乃至中歐關係背後不為人知的細節和深刻的見解。 我個人對Schmidt在處理復雜國際局勢時的策略非常著迷,尤其是他如何平衡國傢利益和國際責任。這本書,我猜測,會深入探討Schmidt對中國經濟崛起、政治體製以及其在國際事務中不斷增強的影響力的看法。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鄰裏關係”的故事,更可能是一場關於全球秩序重塑的思想對話。 我期待書中能有對 Schmidt 個人經曆與中國接觸的迴顧,他是否有過與中國領導人直接交流的經曆?那些經曆又對他形成瞭怎樣的認知? 而且,Sieren 的提問方式是否會像他一貫的風格那樣,直接且富有挑戰性,能夠促使Schmidt拋開政治客套,給齣更真誠和深刻的迴答?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瞭解一位西方政治巨頭如何看待中國這個關鍵角色的獨特窗口,而這個窗口,是由另一位對中國有著深刻理解的媒體人開啓的。
評分快
評分很好,不錯……
評分很好的……
評分很好的一本讀本,確實值得一讀。
評分重的經濟衰退,這為我們活躍課堂討論提供瞭諸多話題和例子。奧巴馬的當選以及他麵對龐大的財政赤字而推動的醫療和金融改革政策,引發瞭保守派的反擊。對“相信變革”的過分信任很快轉變為對奧巴馬的經濟政策和高失業率的過分失望。憤怒的茶黨(Tea Party)發誓要阻撓奧巴馬的一切努力。
評分挺喜歡這本書的,送貨速度很快
評分德國前總理,關於中國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很好
評分非常不錯,值得購買,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