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艦船誌

北洋海軍艦船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悅 著
圖書標籤:
  • 北洋海軍
  • 艦船
  • 軍事史
  • 海軍史
  • 清史
  • 近代史
  • 中國海軍
  • 艦船技術
  • 曆史
  • 戰爭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山東畫報齣版社
ISBN:9787547413876
版次:1
商品編碼:1164219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著名海軍史專傢陳悅成名力作,精裝新版,增加新發現的定遠艦購艦閤同等重要史料。
  研究海軍曆史,必然要研究軍艦,研究艦船的發展曆史。艦船誌,講軍艦的前世今生,講軍艦的各種性能參數,講軍艦的各種細節。這類書籍,歐美、日本齣得很多,印刷得極為精美,研究的水準很高,甚至也包括瞭中國曆史上的軍艦。但是同類作品,中國國內卻非常少,《北洋海軍艦船誌》是中國近代海軍研究書籍中第1本此類題材的作品。這本書既通俗可讀,同時又具有學術性,是海軍史研究者愛好者的一本北洋海軍艦船辭典。
  陳悅·中國近代艦船誌係列圖書
  北洋海軍艦船誌 2009年6月第一版
  北洋海軍艦船誌(修訂版) 2015年1月第一版
  近代國造艦船誌 2011年4月第一版
  清末海軍艦船誌 2012年5月第一版
  民國海軍艦船誌1912-1937 2013年9月第一版
  民國海軍艦船誌1937-1945 即將齣版

作者簡介

  陳悅,1978年生,江蘇靖江人,現居山東威海,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客座研究員,長期緻力於中國海軍史、甲午戰爭史的研究和普及,是上述領域青年一代領軍學者,主張在軍事史研究中引入軍事技術史和社會史研究作為輔助和支撐,研究中重視采用中外史料互為辯證。著有《近代國造艦船誌》、《清末海軍艦船誌》、《民國海軍艦船誌》、《中國軍艦圖誌》、《沉沒的甲午》、《甲午海戰》等,主編有《辛亥?海軍——辛亥革命海軍史料簡編》、《雪甲午恥——近代海軍稀見史料從書》等。主持和參與山東威海“定遠”艦復製工程、遼寜丹東“緻遠”艦復製工程,曾任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顧問、電視劇《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總顧問、電視紀錄片《北洋海軍興亡史》學術顧問、電視紀錄片《船政學堂》學術顧問。

目錄


迷途武士——北洋海軍裝備的蚊子船
引子
倫道爾式炮艇
“龍驤”、“虎威”;“飛霆”、“策電”
蚊子船熱
“鎮”字號蚊子船
龍旗飄零

紐卡斯爾的夢——“超勇”級撞擊巡洋艦
新式巡洋艦
“超勇”、“揚威”
遠航英倫
英國上空的黃龍旗
“超勇”、“揚威”的服役曆程

失落的輝煌——“定遠”級鐵甲艦
“鐵甲船不可不辦,倭人萬不可輕視”
“集二者之長,去二者之弊”
“遍地球一等鐵甲船”
迴國
鐵甲蹉跌

扭麯的利刃——“濟遠”級穹甲巡洋艦
從穹甲巡洋艦說起
“聰明諳練”的方伯謙
“濟遠”的戰鬥曆程
“濟遠”艦遺物打撈齣水小記

碧海忠魂——“緻遠”級穹甲巡洋艦
陰謀詭計
“英廠傑構”
“穹甲”與“裝甲”之辯
接艦迴國
惟公不生,惟公不死
最後的旗艦

鐵血驍騎——“經遠”級裝甲巡洋艦
“濟遠”後續艦
裝甲巡洋艦的誕生
“經遠”級巡洋艦的性能
“經遠”級的服役曆程

蹈海驚雷——北洋海軍裝備的魚雷艇
引子
魚雷和魚雷艇的誕生
魚雷艇進入中國
購艇活動的繼續
雷行北洋
蹈海驚雷

龍騰八閩——“平遠”(“龍威”)級近海防禦鐵甲艦
福建船政的創設
近海防禦鐵甲艦
“龍威”
“平遠”

異路同歸(上)——北洋海軍裝備的軍輔船
舊式炮艦
運輔艦隻
練習艦

異路同歸(下)——甲午戰爭期間北洋海軍的外援軍艦
粵海三艦
筱荃,少荃
夢斷黃海
外購南美軍艦

附錄
北洋海軍艦船綫圖
北洋海軍主要艦艇性能參數一覽錶
北洋海軍章程
北洋海軍練船章程
中國駐德大臣李與德國士旦丁伯雷度之伏耳鏗廠兩總辦訂定鐵艦閤同
伏耳鏗鋼麵鐵甲船身程式
德海部驗鐵章程
北洋海防艦船購造大事記
參考書目
後記
新版後記

精彩書摘

  《北洋海軍艦船誌》:
  
  龍旗飄零4艘“鎮北”級蚊子船以及之後並人的“鎮中”、“鎮邊”,在北洋水師裏統稱六鎮炮船。他們迴國之初,適逢北洋水師創辦,百事待舉,在幾乎沒有任何先進軍艦的北洋海防裏,用於近海防禦的蚊子船成瞭骨乾力量。而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等後來北洋海軍的高級將領,在被李鴻章從福建抽調到北洋的早期,大都齣任瞭各艘蚊子船的管帶職務。小小的蚊子船,為中國近代海將走嚮海洋,提供瞭曆練、磨礪的平颱。
  隨著1879年琉球事件、1884年中法戰爭的刺激,清政府對於海軍、海防又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很快看到早期購買的蚊子船對於艦種齊全的海軍大國,尚有守護海口,獨當一麵的意義。而像中國這樣幾乎沒有任何海軍基礎的國傢,花重金購買這批軍艦,並不能對增加國傢的海上力量尤其是遠海機動力量有多少幫助。
  潛移默化中,清政府的海防觀由近海守口防禦,悄然嚮遠海改變。先是嚮英國訂購瞭兩艘新型的撞擊巡洋艦“超勇”、“揚威”,之後更是購辦瞭威震東亞的大型鐵甲艦“定遠”、“鎮遠”。這些大型軍艦迴國後,中國海軍開始頻繁活躍在北起海參崴,南至新加坡的遼闊海域。隻能用於近海守口的蚊子船,逐漸顯得不再重要,為節省經費起見,北洋海防的6艘蚊子船每年隻維持兩艘在海上值勤,剩餘4艘則收入船塢封存,相關的人員並入鐵甲艦服役,昔日世界名艦的光彩逐漸黯淡。
  1894年夏,中日兩國爆發甲午戰爭。戰爭開始後不久,北洋所有蚊子船全部予以啓用,重新編製人員,再度活躍於近海,主要負責防護威海、旅順等要港。
  9月16日,護送陸軍前往鴨綠江口登陸的北洋海軍主力隊伍中,也有兩艘蚊子船“鎮中”、“鎮南”的身影。當時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守護在大東港口,防止日本艦隊偷襲入口,因而並未參加著名的黃海大東溝大戰,隻是在海戰後期曾響應“靖遠”艦掛齣的旗號,配閤北洋幸存各艦一起收隊。
  進入1895年,戰火逐漸蔓延到北洋海軍的重要基地威海劉公島。作為守港利器的6艘“鎮”字號蚊子船參與瞭慘烈的威海保衛戰,北洋海軍數度打退日本艦隊海上進攻的戰鬥中,蚊子船的作用功不可沒。然而,隨著威海灣陸地炮颱的接連失守,北洋海軍陷入四麵楚歌的睏境,大艦紛紛受創沉沒。
  2月12日上午8時,中國發展近代海軍最早努力的成果、曾經的“埃普西隆”號“鎮北”艦懸掛白旗,載著特使程璧光,緩緩駛嚮日本艦隊錨地接洽投降。
  兩天後,北洋海軍投降,全軍覆沒,全島官兵5124人被日軍遣返,殘存的6艘“鎮”字蚊子船承擔瞭部分運送島上官兵離島的悲慘任務。
  從此,“鎮”字號蚊子船被編入瞭日本海軍,長期充當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角色。
  1898年3月21日6艘蚊子船集體被定為二等炮艦級,1903年8月21日一同除籍成為雜役船。其中“鎮東”艦1906年6月8日報廢、1907年轉售;“鎮南”艦1908年5月15日報廢,於1913年轉售;“鎮西”艦於1908年5月23日轉歸文部省所有;“鎮北”艦1906年6月8日報廢,1909年轉售。“鎮中”與“鎮邊”兩艦由於船齡較新,在1900年庚子事變時作為八國聯軍海軍的成員被派在大沽口巡邏,兩艦最後同在1906年6月8日報廢,“鎮中”艦於1909年轉售,“鎮邊”艦同年7月16日改歸司法省所有。
  ……

前言/序言

  陳悅從威海來電,說《北洋海軍艦船誌》要在山東畫報齣版社齣版,囑我作序。我笑著說,我已經成瞭為你寫序的專業戶瞭。但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所以我還是應允下來。
  為瞭自己的摯愛,陳悅在北洋海軍的老營威海安瞭傢。在這個景色秀麗、日新月異的城市裏,他認認真真地工作,安安靜靜地做學問,眯縫的眼睛依然銳利地梭巡史料,修長的手指依然勤奮地敲打鍵盤。他自己,卻從一個北洋海軍曆史的愛好者穩健地步入骨灰級專傢的行列。
  研究海軍曆史,必然要研究軍艦,研究艦船的發展曆史。艦船誌,講軍艦的前世今生,講軍艦的各種性能參數,講軍艦的各種細節。這類書籍,歐美、日本齣得很多,印刷得極為精美,研究的水準很高,甚至也包括瞭中國曆史上的軍艦。但是同類作品,中國國內卻非常少,《北洋海軍艦船誌》是中國近代海軍研究書籍中第一本此類題材的作品。這本書既通俗可讀,同時又具有學術性,是海軍史研究者愛好者的一本北洋海軍艦船辭典。
  陳悅的研究在不斷取得新進展,相比三年前以《現代艦船》雜誌增刊形式的初版,現在每一篇的內容都做瞭不同程度的修改,增補瞭一些新發現的史實,例如“失落的輝煌”一章裏增補瞭新發現的“定遠”艦航試時發生主炮爆炸事故的史事;“蹈海驚雷”一章中新增瞭根據李鳳苞《使德日記》等資料發現的中國在英訂造第一號杆雷艇的情況。新史事的增加,使得全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完整,資料性更強。同時還針對第一版的配圖進行瞭優化調整,取消瞭一批關聯性不是特彆直接的圖片,增加瞭新發現的部分珍貴照片,如“揚威”接艦官兵的墓地、“濟遠”艦豐島海戰後的傷情、“靖遠”艦在英國的下水儀式等等,使得全書圖文並茂,某種意義上也成為北洋海軍艦船的一冊圖片匯總。此外,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對此前的一些錯誤進行瞭更正,最初增刊本中被略去的引注在本版中全部加上,方便瞭研究者的引用。
  這些年,北洋海軍史的研究一直很熱,在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曆史過程中,人們沒有忘記曾經經曆的挫摺和承受的苦難,許多年輕人願意從對昔日的剖析中,探索明天前進的路徑。前些時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齣版瞭84歲高齡的颱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王傢儉先生的大作《李鴻章與北洋艦隊》,受到廣泛的好評。《李鴻章與北洋艦隊》是王先生研究北洋海軍史四十年心血的結晶,也是我嚮三聯書店熱切推薦齣版的一本好書。王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輩學者,他的治學風格,開海軍史研究的風氣之先,一直為我所景仰。而在後輩學人中,陳悅無疑繼承瞭這種嚴謹學風,他史料收集務求全麵,考證事實務求精細,在利用互聯網的方式從全世界收集材料的本事上,國內曆史學界恐怕還沒有人能達到他的程度。我以前曾經說過,陳悅是業餘研究者,又是這個專題的癡迷者,通過對世界造艦曆史的介紹和對技術細節剖析,對北洋海軍軍艦曆史的重新梳理,他更清晰更冷靜地還原瞭曆史場景,恢復瞭曆史本來的麵貌,也為其他學者的研究,提供瞭一個很好的平颱。同時,對於為瞭評職稱而粗製濫造的“論文”和“專著”,《北洋海軍艦船誌》也給齣瞭一把很好的標尺。所以我認為,陳悅的研究成果,正是老一代學者開闢的研究方嚮的傳承之作。
  薑鳴 2009年3月29日
《風起北洋:近代中國海軍的崛起與沉浮》 內容簡介 一部波瀾壯闊的近代海軍史詩,一段帝國命運的抉擇與迴響。 在風雲激蕩的十九世紀末,古老的中華帝國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西方的堅船利炮叩開瞭國門,古老的陸地帝國在近代海洋力量的衝擊下步履維艱。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一股嶄新的力量——北洋海軍,應運而生。本書並非單純的艦船名錄,而是以宏大的曆史視角,深入剖析北洋海軍的組建、發展、鼎盛及其最終走嚮衰亡的麯摺曆程。它不僅僅講述瞭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戰艦,更描繪瞭在這片藍色疆域上,中國近代海軍的萌芽、成長,以及那些為瞭國傢富強而奮鬥的將領、士兵和技術人員的身影。 曆史的開端:近代海軍的曙光 本書的開篇,將帶領讀者穿越迴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我們將審視晚清政府為何在洋務運動的浪潮中,將目光投嚮瞭象徵著國傢力量的海洋。從最初模仿西方,引進技術,到逐步建立起一支擁有一定規模和戰鬥力的近代海軍,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挑戰與艱辛。本書將詳細梳理北洋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脈絡,追溯其背後復雜的政治、經濟、軍事動因。我們將看到,洋務派官員如李鴻章等,如何在內憂外患的夾縫中,力排眾議,力主購建海防,為中國近代海軍的建立奠定瞭基石。 艦隊的鑄造: shipbuilding 的裏程碑 北洋海軍的建立,離不開當時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艦船設計。本書將深入探究當時各國海軍的艦船發展趨勢,以及北洋海軍在引進和選擇艦船時所麵臨的決策過程。我們將介紹那些構成北洋海軍骨乾的艦船,例如來自英國、德國、法國等國的巡洋艦、炮艦、魚雷艇等。對於這些艦船,本書將不隻是簡單列齣名稱和噸位,而是力求還原它們的曆史真實麵貌:它們的建造背景,主要性能參數,裝備的武器係統,以及它們在服役期間承擔的各項任務。通過對這些艦船的詳細解讀,讀者將能更直觀地感受到近代海軍裝備的威力,以及中國在學習和掌握先進軍事技術方麵所付齣的努力。 人纔的培養:海軍的靈魂 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需要先進的艦船,更需要高素質的指揮人纔和專業技術人員。本書將重點關注北洋海軍在人纔培養方麵所做的努力。我們將迴顧從福州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等軍事院校的建立,到派遣海軍留學生齣國深造的曆程。這些學堂培養齣的年輕一代海軍軍官,他們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理論、航海技術和戰術思想,成為瞭北洋海軍的中堅力量。我們將深入描繪丁汝昌、琅威理(Lindemann)、薩鎮冰、劉步蟾、方伯謙等一批傑齣的海軍將領的生平和功績,展現他們在指揮艦隊、訓練部隊、參與實戰中的智慧與勇氣。 海軍的輝煌:鼎盛時期的力量 在經曆瞭多年的建設與磨礪後,北洋海軍一度成為東亞海域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本書將詳細描繪北洋海軍鼎盛時期的風貌。我們將看到,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艦隊,如何在海上進行操練,展示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決心。我們也會探討,在當時的國際局勢下,北洋海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瞭威懾作用,並在某些外交事件中發揮瞭獨特的作用。這段時期,是中國近代海軍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也是國傢自信心的一次體現。 榮耀與危機:甲午海戰的血與火 然而,曆史的軌跡並非一帆風順。當日本的野心日益膨脹,蓄謀侵略中國時,北洋海軍迎來瞭它命運的嚴峻考驗。本書將以史詩般的筆觸,重現甲午海戰這一改變中國曆史走嚮的關鍵戰役。我們將詳細分析海戰的起因、雙方的戰略部署、以及關鍵戰役的進程。對於黃海海戰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每一艘艦船的英勇錶現,以及每一位將領的艱難抉擇,本書都將進行細緻入微的刻畫。 在描繪戰役的同時,本書將深入探討導緻北洋海軍最終失敗的深層原因。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差距,更是體製上的弊端、戰略上的失誤、政治上的腐敗以及戰略物資的短缺等一係列復雜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們將剖析朝廷的短視與無能,陸軍與海軍之間的配閤不暢,以及在戰爭進程中齣現的一係列令人扼腕的決策。本書不會迴避曆史的殘酷,而是力求還原一個真實而深刻的甲午海戰,讓讀者理解這場戰役對中國近代史産生的深遠影響。 沉浮的悲歌:海軍的衰亡與反思 甲午海戰的慘敗,標誌著北洋海軍的覆滅,也給中華民族帶來瞭深重的創傷。本書將繼續追溯戰敗後的曆史。我們將看到,幸存的艦船的命運,以及海軍將士們的結局。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引導讀者進行深刻的反思。北洋海軍的興衰,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縮影。它的崛起,曾承載著民族復興的希望;它的覆滅,則暴露瞭積貧積弱的根源。 本書將探討,這場失敗留下的曆史教訓是什麼?它對後來的中國海軍建設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從這段曆史中汲取智慧,警示後人,避免重蹈覆轍?本書旨在通過對北洋海軍曆史的梳理與分析,引發讀者對國傢命運、軍事力量、以及民族復興之路的深入思考。 獨特的視角與豐富的細節 《風起北洋:近代中國海軍的崛起與沉浮》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它融閤瞭紮實的史料考證與生動的敘事技巧。本書的特點在於: 宏觀與微觀結閤: 在宏大的曆史背景下,穿插描繪具體艦船的故事、人物的命運,讓曆史鮮活起來。 多方資料互證: 廣泛參考國內外史料、檔案文獻、迴憶錄、報刊記載等,力求還原曆史真相。 深入的軍事分析: 對艦船性能、戰術運用、戰略思想等進行深入解讀,展現近代海軍的軍事魅力。 人文關懷的注入: 關注在曆史洪流中,那些普通士兵、技術人員的付齣與犧牲,以及將領們的睏境與抉擇,賦予曆史溫度。 地圖與插圖的輔助: (若有)精選曆史地圖、珍貴照片、艦船復原圖等,增強閱讀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本書的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所有對中國近代史、軍事史、海軍史感興趣的讀者。它既是瞭解中國近代海軍發展史的入門讀物,也是深入研究這一時期曆史的參考佳作。閱讀本書,你將不僅僅是在瞭解一段曆史,更是在感受一個民族在追求獨立自主、富國強兵道路上的探索、奮鬥與陣痛。 《風起北洋:近代中國海軍的崛起與沉浮》是一部關於勇氣、智慧、犧牲與反思的史詩。它將帶領你穿越百年時空,親曆那段波瀾壯闊的海軍歲月,感受那股曾經激蕩在東海、黃海之上的壯闊力量,以及它最終歸於沉寂時的曆史迴響。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北洋海軍艦船誌》簡直是打開瞭我對那個時代海軍的一扇窗戶!我一直對近代史,特彆是那段波瀾壯闊的晚清時期頗感興趣,而海軍又是其中一個我感到有些神秘和模糊的部分。翻開這本書,我第一感覺是它的厚重感,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實,更是內容上那種紮實、詳盡的感覺。書中的插圖非常精美,很多都是首次得見,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戰艦,在靜態的畫麵中依然能感受到它們曾經的威嚴。作者顯然在這上麵下瞭苦功,不僅僅是列齣艦船的名字和參數,更重要的是,他將每一艘艦船都置於曆史的洪流中,講述瞭它的誕生、服役、乃至最終的命運。讀到“緻遠”艦的沉沒,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瞭那種悲壯,那種“寜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書中的考證也非常嚴謹,參考文獻詳盡,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部興趣之作,更是一部嚴謹的曆史著作。即使是對軍事史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通過這本書對北洋海軍的整體實力、艦船的配置、以及海戰的策略有一個非常直觀的瞭解。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時期海軍政策和發展方嚮的分析,這讓我對當時國傢命運的走嚮有瞭更深的思考。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近代的軍事發展史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北洋海軍,這個名字總是伴隨著復雜的情感。拿到這本《北洋海軍艦船誌》,我原本是抱著學習曆史知識的心態,但沒想到它帶來的震撼遠超預期。這本書並非那種乾巴巴的技術手冊,而是將一艘艘戰艦的故事娓娓道來。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水手,正在嚮你講述他當年在大洋上叱吒風雲的經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每艘艦船的“生平”介紹,從它的建造背景、技術特點,到它在曆次海戰中的錶現,甚至是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都被挖掘得淋灕盡緻。當我讀到“經遠”艦的故事時,我能感受到那種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那種即使麵對絕對劣勢,也要奮勇嚮前的不畏犧牲。書中的圖片和資料非常翔實,很多都是我從未見過的珍貴史料,這讓我對那個時代的艦船有瞭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記錄瞭戰艦,更在於它記錄瞭那個時代國傢海軍的崛起與沉浮,記錄瞭一代人的青春與熱血。

評分

對於像我這樣對中國近代史,特彆是海軍史一直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北洋海軍艦船誌》無疑是一份極其珍貴的禮物。它不僅僅是一本艦船的圖鑒,更是一部充滿故事的曆史畫捲。作者以極其詳盡的考證和嚴謹的態度,為我們呈現瞭北洋海軍的輝煌與悲壯。書中對每一艘艦船的介紹都非常細緻,從它的設計、建造、動力係統、武器裝備,到它的服役生涯、在曆次海戰中的錶現,甚至是一些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都被作者一一挖掘齣來,仿佛要把這些曾經活躍在海上的戰艦“復活”一般。我尤其喜歡書中穿插的對當時國際海軍發展趨勢的分析,這使得對北洋海軍的理解更加立體和宏觀。當我讀到“超勇”和“揚威”這兩艘排水量較小的巡洋艦,在麵對強大的敵艦時,依然毫不畏懼地衝鋒陷陣,直至壯烈沉沒,我內心湧起瞭難以言說的悲痛和敬意。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為我們展示瞭“物”,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看到瞭“人”——那些在有限條件下,為國傢海軍建設嘔心瀝血的軍官和士兵們。它讓我們深刻地反思那個時代,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強大海軍。

評分

老實說,一開始我對《北洋海軍艦船誌》這個名字,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軍事裝備介紹。但當我真正翻開它,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這本書寫得太有意思瞭!作者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講解員,帶著你穿越時空,近距離觀察那些曾經的海上巨獸。他不僅僅是告訴你艦船有多大、有多快,更重要的是,他把這些冰冷的鋼鐵賦予瞭靈魂。你讀到“定遠”艦,仿佛能聽到它沉重的炮聲;你讀到“來遠”艦,仿佛能感受到它在海浪中航行的矯健。書中對每艘艦船的來龍去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從它的設計理念,到它參與的具體戰役,再到它的最終結局,都寫得有條有理,引人入勝。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寫戰鬥場麵時,那種客觀而又不失激情的筆調,既有戰術上的分析,又不乏對將士們英勇事跡的贊頌。這本書讓我對北洋海軍的印象不再是教科書上那些模糊的詞句,而是變成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它讓我意識到,這些艦船不僅僅是戰爭的工具,更是那個時代中國海軍力量的象徵,承載著民族的希望和屈辱。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像是走進瞭一個巨大的、塵封已久的海軍博物館。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展廳,裏麵陳列著一艘艘精心修復的戰艦模型。我原本以為這隻是簡單羅列艦船的圖冊,但讀進去纔發現,它的內容遠不止於此。作者用一種非常平實的語言,卻描繪齣瞭一個波瀾壯闊的海洋史詩。他並沒有刻意去渲染悲情,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命運,卻深深地打動瞭我。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艦船細節的描寫,比如它的火炮口徑、裝甲厚度,甚至是船艙的布局,這些信息勾勒齣瞭那個時代造船工業的水平,以及海軍官兵們的日常。當我讀到關於“定遠”艦的介紹時,那種巨艦的壓迫感撲麵而來,讓我對當時清政府傾盡國力打造這支艦隊的決心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也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一些外國技術和中國本土力量的結閤,這是一種曆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一種民族工業的萌芽。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曆史讀物,適閤所有對中國近代海軍史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

新版本,買一本收藏,嗬嗬挺好的書

評分

很好很滿意,就是十天纔到貨很惱火!

評分

著名海軍史專傢陳悅成名力作,精裝新版,增加最新發現的定遠艦購艦閤同等重要史料。

評分

不忘國恥

評分

事關甲午的書,好好看看!

評分

最近,山東畫報齣版社推齣瞭陳悅先生的新作《清末海軍艦船誌》。對於我而言,這是一本盼望已久的佳作。

評分

好書,值得購買收藏。

評分

沒啥說的,北洋海軍文獻考證必備的書,再配一本圖冊集就完美瞭

評分

北洋海軍艦船誌(修訂版) 2015年1月第一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