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谱丛书: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

象棋谱丛书: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少龙,段雅丽,杜彬 等 编
图书标签:
  • 象棋
  • 中炮
  • 直车
  • 七兵
  • 反宫马
  • 棋谱
  • 对局
  • 开局
  • 战术
  • 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349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414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象棋谱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0
字数:20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具有初、中级水平的棋友,如何提高棋力?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是观摩象棋大师实战对局,细心观察大师在开局阶段怎样舒展子力、部署阵型,争夺先手;在中局阶段怎样进攻防御,谋子取势、攻杀入局;在残局阶段怎样运子,决战决胜,或者巧妙求和。从大师对局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二是把大师对局按照开局阵式分类罗列,比较不同阵式的特点、利弊及对中局以至残局的影响,从中领悟开局的规律及其对全盘棋的重要性。由于这些对局是大师们经过研究的作品,所以对我们有很实用的价值,是学习的捷径。
  《象棋谱丛书: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就是为满足广大棋友的需要,按上述思路编写的。全套丛书以开局分类共51册,每册一种开局阵式。读者可以选择先学某册开局,并在自己对弈实践中体会有关变化,对照大师对局的弈法找出优劣关键,就会提高开局功力,然后选择另一册,照此办理。这样一册一册学下去,掌握越来越多的开局知识,你的开局水平定会大为提高,赢棋就多起来。
  《象棋谱丛书: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以宏大的气魄,把象棋开局及其后续变化的巨大篇幅展示在读者面前,是棋谱出版的创举,也是广大棋友研究象棋的好教材,相信必将得到棋友们的喜爱。

作者简介

  黄少龙,中国象棋大师,南开大学教授。1984年创办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历任天津市棋类运动协会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协会主席、中国大学生象模协会秘书长等职。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以后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及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获伦敦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铜奖。1997年参加象棋个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2008年应邀赴新加坡,担任亚洲象棋赛棋局讲评。曾出版《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对策论》、《象棋秘诀丛书》、《象棋大全》等60多部著作,多次获全国象棋图书一等奖。
  
  段雅丽,女,1961年生,天津市人。自幼喜好象棋,获得少儿象棋赛奖。20世纪80年代,多次蝉联天津市成年女子象棋冠军,达到一级棋士标准。曾获全国女子象棋赛第13名以及棋友杯全国业余女子赛冠军。多年来,热心投身象棋教育工作,曾任天津市松生棋牌艺术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天津市高等棋友联谊会秘书长等职。近年致力于象棋写作,著有《象棋速通探秘》、《象棋残局攻杀法》、《怎样成为象棋高手》、《儿童棋类教学丛书》等,均己正式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五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
第1局 洪智胜王跃飞
第2局 柯善林负龚晓民
第3局 陈钊荣负王天
第4局 褚泉林负胡荣华
第5局 唐丹胜王琳娜
第6局 苗永鹏胜陈启明
第7局 吴贵临负赵汝权
第8局 胡荣华胜徐天利
第9局 郭长顺负于幼华
第10局 吕钦胜胡荣华
第11局 郭福人负李来群
第12局 张惠民负赵国荣
第13局 李来群胜于幼华
第14局 赵鑫鑫胜张江
第15局 李晓辉负王跃飞
第16局 邓颂宏胜邬正伟
第17局 王嘉良负李来群
第18局 黄海林胜刘宗泽
第19局 张申宏负蒋川
第20局 廖二平胜董旭斌
第21局 郑乃东负李艾东
第22局 苗利明胜汤卓光
第23局 蔡忠诚胜李智屏
第24局 于幼华负李来群
第25局 郭裕隆负胡荣华
第26局 王跃飞胜薛文强
第27局 言穆江胜徐天利
第28局 陆伟韬胜程吉俊
第29局 陈孝堃胜吕钦
第30局 王斌胜程吉俊
第31局 吕钦胜胡荣华
第32局 孙勇征胜陶汉明
第33局 徐天红负许银川
第34局 孟辰胜王跃飞
第35局 蒋川负孙勇征
第36局 赵鑫鑫胜程进超
第37局 王嘉良胜臧如意
第38局 蒋川胜陶汉明
第39局 徐天红胜于幼华
第40局 张学潮胜靳玉砚
第41局 赵国荣负胡荣华
第42局 李家华胜林宏敏
第43局 臧如意负徐天红
第44局 杨德琪负许银川
第45局 陈孝堃负李望祥
第46局 杨剑负于幼华
第47局 廖二平胜庄玉庭
第48局 刘伯良负李来群
第49局 徐天红胜胡荣华
第50局 刘凤军胜何永祥
第51局 王跃飞胜许银川
第52局 孙勇征胜徐天红
第53局 柳大华负孙庆利
第54局 王嘉良胜陈孝堃
第55局 万春林胜汤卓光
第56局 陈孝堃胜于幼华
第57局 梁文斌负蔡福如
第58局 王斌胜胡荣华
第59局 张元启负孟昭忠
……

第二章 五八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
第三章 中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反宫马
第四章 其他

前言/序言


象棋谱丛书: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 引言 象棋,这一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博弈,历经千年沉淀,其精妙的战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仍吸引着无数爱好者。棋盘上的刀光剑影,瞬息万变的局势,无不考验着棋手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和心理素质。在中国象棋的广阔谱系中,各种开局、中局、残局的经典套路层出不穷,其中“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变化,成为无数棋手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本套图书,将深入浅出地剖析“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这一经典对局的方方面面。我们力求从实战出发,结合理论分析,为广大象棋爱好者,特别是致力于提高中局攻防水平的棋手,提供一套全面、系统、易于理解的学习资料。本书不仅是棋谱的罗列,更是对弈思想的深度挖掘,对战术意图的精准解读,对变化应对的详尽梳理。 第一部分:中炮直车进七兵的精髓 “中炮”是中国象棋最常见且极具攻击性的开局之一。它以中路炮为主要攻击力量,辅以车、马、兵、士、象的配合,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对方阵型发起猛烈冲击,争取主动权。而“进七兵”,则是中炮开局中一种非常具有侵略性的变例。黑方若未能妥善应对,往往会在开局阶段就陷入被动。 本书将详细解析中炮直车进七兵的多种常用走法和核心思路。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开局目标与战略意图: 深入分析中炮直车进七兵开局阶段的根本目标,包括快速出动子力、抢占要点、限制对方空间、以及为后续的攻击打下基础。 子力部署与配合: 详细讲解在这种开局下,我方如何合理地部署炮、车、马、兵等子力,以及它们之间的联动配合,形成有效的攻击体系。例如,如何让中路炮与边路车形成夹击,如何利用马的跳跃特性迂回攻击等。 关键节点与变化: 针对“进七兵”这一核心变化,我们将梳理出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几种走法,并对每一种走法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包括: 黑方应对的几种常见局面: 例如,黑方选择退守、反击、还是稳健防御。 红方应对策略: 针对黑方的不同选择,红方应如何调整战术,继续施压或转化为其他攻击模式。 兵的进退与作用: 重点分析“进七兵”后,这个兵在后续的攻防中所扮演的角色,它如何起到牵制、阻碍、甚至成为攻击尖兵的作用。 实战例证: 结合历代名局和现代高水平对局,选取大量运用中炮直车进七兵的精彩对局,通过实战演练,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战术的运用和变化。我们会详细解析这些对局中的精彩着法,以及作者如何应对对方的攻势。 第二部分:反宫马的应对之道 “反宫马”是黑方在面对中炮开局时,一种非常具有韧性和反击能力的应对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将马沉入肋部,形成一个难以攻破的防御阵型,并伺机发动反击。与被动挨打不同,反宫马往往能将局面拉入胶着状态,迫使红方陷入艰难的思考。 本书将系统地阐述应对反宫马的策略与技巧,重点关注如何在不轻易丢弃主动权的情况下,有效地瓦解对方的防御体系。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反宫马的结构与优势: 深入分析反宫马阵型的特点,包括其坚固的防御体系,以及马在肋部所能发挥的牵制和反击作用。理解其优势,才能更好地找到破解之道。 中炮对反宫马的攻防策略: 打破僵局的思路: 讲解如何通过一些具有穿透力的手段,例如边线攻击、快速调动车马等,来寻求打破反宫马的防御。 牵制与消耗: 分析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调子,牵制对方关键子力,消耗对方阵型,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条件。 化被动为主动: 即使在反宫马的坚固防御下,也要学会寻找机会,将被动局面转化为主动。例如,如何通过弃子换位,打开突破口。 关键变例的应对: 针对反宫马出现的各种常见变例,本书将提供详尽的应对方法: 车马炮的组合攻击: 分析如何利用车、马、炮的协同,形成多点攻击,压迫反宫马的阵型。 兵的运用: 探讨在反宫马的攻防中,兵的运用策略,包括进兵压迫、弃兵开路等。 士象的配合: 解析如何在反宫马的防御中,合理地利用士和象来巩固阵型,保护要害,并适时支援攻击。 克服反宫马的心理素质: 反宫马往往使局面变得复杂且漫长,要求棋手具备良好的耐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本书将融入一些关于心理调适的建议。 第三部分:中局搏杀与残局精要 “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的对局,往往在中局阶段进入最激烈的搏杀。双方子力调动频繁,战术变化多端,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因此,本书将重点解析这一对局中的中局攻防要点。 兵家必争之地: 详细分析棋盘上的关键要点,如底线、肋道、中心要地等,以及双方如何争夺这些要点。 弃子战术的应用: 深入探讨在各种复杂局面下,何时可以考虑弃子,弃子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弃子后如何发挥子力优势。 子力兑换的得失: 分析在对局过程中,如何权衡子力兑换的利弊,选择最有利的兑换时机。 陷阱与妙手: 揭示棋局中隐藏的战术陷阱,以及如何识别和利用对方的失误。同时,也将收录一些经典妙手,供读者学习借鉴。 残局过渡: 即使在中局搏杀中占据优势,也要为进入残局做好准备。本书将简要介绍如何从激烈的攻防中,干净利落地过渡到优势残局,并争取最终的胜利。 第四部分:实战演练与进阶提升 理论的再丰富,最终也要回归到实践。本书的每一章都将穿插大量的实战例证,并配以详细的讲解。 经典名局赏析: 精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的经典对局,由名家进行点评,分析其高明之处和制胜之道。 实战疑难解答: 针对棋友在实战中常遇到的疑问和困境,本书将给出针对性的解答和建议。 练习题与解题思路: 每章节末将附带一些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涵盖各种局面和战术考点,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进阶思路指导: 对于已经掌握基本理论的读者,本书还将提供一些进阶的战术思路和训练方法,引导读者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运用“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 结语 “象棋谱丛书:中炮直车进七兵对反宫马”不仅是一本棋谱,更是一本象棋智慧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广大象棋爱好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经典对局的精髓,掌握应对的策略与技巧,从而提升实战水平,体验象棋的无穷魅力。愿本书成为您在象棋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与您一同探索棋盘上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布局奇经:立意与谋篇》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宏大的感觉,它不像其他布局书那样聚焦于某几个具体的开局变化,而是着眼于“战略构筑”的层面。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布局的精髓在于“立意”,即在落子之前,就要对中局、残局的形态有一个清晰的预判。书中将布局的类型划分为“阵地战型”、“闪电战型”和“牵制消耗型”,并详细分析了每种类型对应的最佳兵力部署。我特别欣赏它对“厚薄之辩”的阐述,不再是简单的“厚实为佳”或“轻灵为妙”,而是结合双方的子力结构,分析哪一方的“薄弱点”更有利于在未来被攻击或被利用。阅读此书,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很多内容需要结合棋局的整体走向来理解,但一旦领悟,你会在开局阶段就占据了主动权。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布局不是简单的“走棋”,而是“设计未来”的过程。

评分

《兵种战术演义:步步为营的艺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卒”这个兵种的认知。此前,我总觉得卒子是开局的铺垫,中局的冗余,残局的牺牲品。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卒子在中局乃至残局中爆发出的巨大能量。作者巧妙地将不同地域的作战风格融入到卒子的推进策略中,比如“西南急进流”和“北方固守派”的差异,读起来酣畅淋漓。书中很多关于“通路兵”的构建方法,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走,更是在教你如何“思考”卒子的潜在价值。我尤其喜欢它对“双兵对单象”等经典局面进行的微观分析,那些看似毫厘之差的走法,背后蕴含的却是对全局态势的深刻洞察。这本书让原本被忽视的“小卒”,成为了棋盘上真正意义上的“灵魂”,读完后,我在对局中对卒子的运用明显细腻了许多,简直是棋艺的一次“质的飞跃”。

评分

这本《妙手偶得:制胜的灵感火花》与其说是一本棋谱,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创意”和“直觉”的哲学探讨。它收录的对局大多不是那些被反复研究的“标准定式”,而是那些充满灵光一现、让人拍案叫绝的“非主流”招法。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轻松活泼,他擅长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晦涩的战术概念,比如将“飞刀”比作“夜莺的歌声”,引人入胜却又暗藏杀机。阅读此书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聊天,他没有刻意教你招法,而是通过分享他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精彩瞬间,引导你打开思维的枷锁。书中对于“弃子取势”的探讨尤其深刻,它强调的不是牺牲的合理性,而是牺牲后如何迅速将“势”转化为“利”的转化速度和效率。对于那些感觉自己思维陷入僵局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能瞬间点燃你对变化的热情。

评分

我拿到这本《残局精论:最后的搏杀》时,原本以为又是一本老生常谈的“攻防转换”教材,但翻开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真正做到了将残局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将死”或“兑子取胜”层面,而是专注于分析那些看似均势,实则暗流涌动的复杂残局。书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来探讨“时间”在残局中的价值,比如如何通过看似浪费一手的“虚着”,来迫使对手陷入被动。特别是关于象车残局中的“炮位”与“底线”的控制,描述得简直如诗如画,每一个车马的移动都充满了张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章对“弃子争先”的论述,作者通过两个典型的对局,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准的计算,将优势转化为胜势,那种果敢与精确,让人拍案叫绝。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在劣势中寻找生机,在优势中稳固胜利,是一本极具实战指导意义的杰作。

评分

这本《古谱撷英:弈林秘籍》简直是棋道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沉迷于研究各种古老的棋谱,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它并非那种枯燥地罗列招法的教科书,而是通过精选的历史对局,巧妙地融入了对不同时期棋风演变的深刻见解。作者对于“活棋”与“死棋”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捕捉转瞬即逝的先机,描述得极为细腻。尤其让我佩服的是,书中对于那些被后世棋手视为“定式”的开局,却能挖掘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哲理,比如如何通过一个看似平稳的调动,实则暗藏着对对方心性的试探。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在棋盘上反复推演书中提到的变化,每深入一步,都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力和对棋局的掌控力,仿佛与那些古代的对弈高手隔空对话一般。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考究,图文并茂,注解详实,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领会其中的精髓,而资深棋手更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实在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传世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