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UG NX 10.0在“智能化设计”方面的应用。如今的CAD/CAM软件越来越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体现UG NX 10.0在钣金设计中的先进性。我特别想知道,UG NX 10.0的钣金模块是如何通过参数化和关联性,实现设计变更的快速响应。例如,当我修改一个零件的尺寸或者特征时,展开后的平面图是否能够自动更新?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利用UG NX 10.0的知识库或者规则库,来实现设计的自动化,比如自动选择合适的折弯半径、自动进行材料浪费的优化等?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示一些利用UG NX 10.0进行“参数化钣金设计”的案例,通过驱动少数关键参数,就可以生成一系列不同规格的钣金零件。另外,关于“装配体”中的钣金件设计,这本书是否有提及?如何在大型装配体中进行钣金件的设计和干涉检查,以及如何实现整体零件的统一管理和展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UG NX 10.0是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钣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让我能够站在技术的前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点在于其在“难点”攻关方面的实用性。在实际的钣金设计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标准”的零件,这些零件的几何形状可能非常复杂,或者存在一些特殊的工艺要求,使得传统的钣金展开方法难以奏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针对这些“难点”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UG NX 10.0环境下。例如,对于那些包含复杂曲面拼接或者需要进行抽壳处理的钣金件,UG NX 10.0的曲面建模和钣金功能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处理“不可展开”区域的技巧,比如通过增加筋条、分割曲面或者进行后期的手工调整来解决?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曲面与钣金特征的转换”的讲解,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复杂的曲面造型开始,然后将其转化为可展开的钣金件。这本书在这方面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示一些通过UG NX 10.0的特定命令或工作流程,来高效地处理这些复杂钣金件的案例,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描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解决实际钣金设计难题的“工具箱”,让我能够更有信心面对各种挑战性的项目,并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评分我是一名初次接触UG NX 10.0钣金设计的学生,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入门的向导。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解释UG NX 10.0钣金模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非常基础但却至关重要的内容,比如如何在一个空白的模型中创建第一个钣金基体,如何进行拉伸、翻边、折弯、倒角等基本操作。对于“折弯”这个核心功能,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折弯(如直线折弯、曲线折弯、V型折弯、U型折弯等),以及如何设置折弯半径、折弯角度、折弯方向等参数。另外,关于“展开”功能,我希望它能解释清楚UG NX 10.0是如何识别钣金特征并将其自动展开成平面的,以及在展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我还需要了解如何为展开后的零件添加标注、孔位信息、物料清单等,以便于后续的生产加工。这本书是否会包含一些实际案例,让我能够跟着步骤一步步地学习?我希望书中使用的案例能够贴近实际生产,让我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UG NX 10.0钣金设计的初步认识,并为我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自信地开始我的第一个钣金设计项目。
评分拿到这本《钣金展开实用技术手册(UG NX 10.0版)》之后,我最感兴趣的并非是书中可能涉及的软件操作教程,而是它在工艺方面的思考。我是一名资深的钣金工艺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UG NX 10.0这个强大的建模软件中,更好地将我的工艺经验和工程实践融入到设计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加工设备(比如激光切割机、数控冲床、折弯机等)和材料特性(如钢板、不锈钢、铝合金等),在UG NX 10.0中进行最优的展开和排版。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如何设置合理的切割路径,以减少刀具损耗和加工时间?对于某些需要进行压筋、冲孔、沉头等复杂工序的零件,UG NX 10.0的钣金模块是否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建模来预留这些工艺需求?我特别希望看到书中关于“模具补偿”和“回弹补偿”的讲解,这两个环节直接关系到钣金件的最终精度和尺寸。例如,是否会介绍如何在UG NX 10.0中根据材料和折弯角度,自动计算并应用回弹补偿值,以确保折弯后的角度准确无误?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将UG NX 10.0从一个单纯的建模工具,提升为一个能够深度参与到钣金生产流程中的智能设计助手。我想了解,作者是如何利用UG NX 10.0的参数化设计能力,实现钣金零件设计与工艺流程的无缝对接,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错误,提高生产效率。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工具说明书”的补充。虽然我能够熟练使用UG NX 10.0进行建模,但在钣金展开方面,我总觉得还有一些“卡顿”的地方,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解决这些实际操作中的痛点。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UG NX 10.0中与钣金展开相关的“高级设置”和“个性化配置”,以更好地适应我个人的工作习惯和项目需求。例如,如何自定义“折弯表”的格式和内容,以便于直接导出到生产部门?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利用UG NX 10.0的“宏”或“脚本”功能,来实现某些重复性操作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我一直对UG NX 10.0在“公差分析”和“误差控制”方面的能力感到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钣金设计和展开过程中,考虑并控制公差的方法,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精度。另外,对于“曲面造型”向“钣金零件”的转换,这本书是否有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规则的曲面,UG NX 10.0是如何处理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掌握一些UG NX 10.0在钣金展开方面更深入的技巧,让我的设计工作更加顺畅和高效。
评分我是一名来自制造业一线的钣金加工师傅,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更贴近“实际生产”的内容。虽然书名是“UG NX 10.0版”,但我更关注它能否解决我们在生产线上遇到的具体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下料”的排版效率来优化零件设计的信息。例如,如何通过UG NX 10.0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对材料浪费的影响,并选择最优方案?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冲孔”和“压铆”的钣金件,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在UG NX 10.0中精确设置孔的直径、位置以及压铆的深度和形状?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模具设计”与UG NX 10.0钣金展开的结合。例如,如何在UG NX 10.0中模拟折弯模具的工作过程,并根据模拟结果来调整零件的设计?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疑难解答”类型的章节,集中解决一些常见的钣金展开问题,比如“出现自相交”、“展开不完全”等,并给出UG NX 10.0的解决方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参考手册”,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并能更准确地指导生产加工。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能力进阶”的教材。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从一个基础的UG NX 10.0钣金使用者,成长为一个能够解决更复杂问题的“专家”。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UG NX 10.0的“高级建模技巧”在钣金设计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利用“自由曲面”和“混合建模”技术来创建一些非标准、异形的钣金零件。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UG NX 10.0“曲面分析”工具的详细教程,比如如何利用“曲率分析”、“拔模分析”来优化曲面造型,使其更容易被转换为钣金件。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装配体设计”与钣金零件之间的集成和交互。例如,如何在大型装配体中进行钣金件的协同设计,如何处理零件之间的干涉,以及如何实现装配体中所有钣金零件的统一展开和物料管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最佳实践”案例,分享作者在处理复杂项目时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掌握UG NX 10.0钣金设计领域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让我能够应对更具挑战性的设计任务,并在钣金设计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评分这本书终于到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虽然书名是“钣金展开实用技术手册(UG NX 10.0版)”,但我最期待的并不是那些基础的展开技巧,而是书中对复杂曲面钣金件处理的深度解析。我一直觉得,钣金展开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往往不是那些简单的圆柱体或圆锥体,而是那些有着复杂扭曲、多重曲率的曲面。这些曲面在现实制造中非常常见,比如汽车的车身面板,航空器的蒙皮,以及一些精密的仪器外壳。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突破性的方法和思路,不仅仅是简单的“拉平”操作,而是能够理解这些复杂曲面背后几何学原理,并能巧妙地运用UG NX 10.0的强大功能来解决问题。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通过曲面分析工具,识别出易于展开的区域和难以展开的区域?是否会讲解如何通过分段、组合曲面等方式,将一个原本难以处理的复杂曲面拆解成若干个可控的、易于展开的子曲面?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拔模斜度”、“最小折弯半径”等在实际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参数,是如何在UG NX 10.0中被精确控制和验证的。我甚至希望能看到一些通过仿真模拟来验证展开结果的方法,以确保展开后的工件在下料和折弯过程中不会出现材料过度拉伸、压溃或者变形的情况。这本书的作者在UG NX 10.0环境下,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些高难度的钣金展开的,我对此充满了好奇,并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独门秘籍”。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做”,更能让我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真正提升我的钣金设计和制造能力。
评分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钣金设计工程师,但对UG NX 10.0这个特定版本并不十分熟悉,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UG NX 10.0在钣金展开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操作方法。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UG NX 10.0的“模型基准”和“特征识别”机制,这些对于精确的钣金展开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利用UG NX 10.0的“钣金环境”来快速创建和编辑钣金零件,并且能够详细说明如何进行各种钣金特征的创建,例如凸台、筋条、斜接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UG NX 10.0“展开”功能的深入解析,包括如何设置折弯补偿、如何处理圆角以及如何处理重叠的边。我曾经使用过其他CAD软件进行钣金设计,但我听说UG NX 10.0在处理复杂形状和曲面钣金件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秘诀”。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项目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UG NX 10.0在钣金展开应用中的强大能力,并且能够学到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快速上手UG NX 10.0,并将其应用到我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提升我的设计水平。
评分我是一名对3D打印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对这本书的关注点在于UG NX 10.0在“复杂形状”和“非传统钣金”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向3D打印模型转换的过程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示UG NX 10.0如何处理那些并非由传统折弯形成的复杂几何形状,比如一些艺术品、雕塑或者定制化的结构件。我希望能了解UG NX 10.0是否能够将这些复杂的造型直接转化为可用于3D打印的实体模型,并在转换过程中保持其精度和完整性。书中是否会提及UG NX 10.0在“表面处理”和“纹理映射”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最终的3D打印效果非常重要。我更感兴趣的是,UG NX 10.0是否能够通过参数化设计,实现一些“参数化雕塑”或者“生长式结构”的钣金件设计,这些在3D打印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突破传统钣金设计的范畴,展示UG NX 10.0在创意设计和新兴制造技术中的应用可能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灵感,让我能够将UG NX 10.0的强大建模能力,应用到我探索3D打印创作的道路上。
评分书收到了,用的都是非常简单的模型,易学易懂。但是一点不值得买这本书,因为买书之前我已经摸索到这么多了。书等于没买。建议多一些分析原理剖析和功能应用的配合。而不是仅仅做一些简单案例,却不带原理剖析
评分纸张不错,发货速度快,第二天就收到了。物流也好!
评分钣金我比较少接触,看看能不能学到一点了。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遇上京东活动,加上工作也需要。
评分确实不错,很实用,视频简洁明了。赞
评分刚收到,有空去看看。 满意
评分这套书都还不错,就是光盘内容是8.0的
评分不错不错,还没来得及看,光盘内容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