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共分9章50节,以图表的形式、以实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聚酰胺、热塑性聚酯、聚碳酸酯和部分热固性塑料等各种改性塑料的配方组成、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内容全面翔实,数据准确,语言简练,图表丰富便查,是整个塑料改性生产技术的浓缩体,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是塑料改性研究、生产加工、营销、管理人员等案头常备工具书。
《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适合从事改性塑料生产、销售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塑料改性企业的培训教材使用。
齐贵亮,中国兵器集团第五三研究所研究员。
第一部分 聚乙烯改性
第二部分 聚丙希(PP)改性
第三部分 聚氯乙烯(PVC)改性
第四部分 聚苯乙烯(PS)改性
第五部分 ABS改性
第六部分 聚酰胺(PA)改性
第七部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改性
第八部分 聚碳酸酯(PC)改性
第九部分 热固性塑料改性
参考文献
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塑料改性的书籍和资料已经很多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案例太过陈旧,与当前的生产实践脱节。但是,《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惊喜。它的最大亮点在于“速查”这两个字,而且是“360例”,这说明它涵盖了非常广泛的改性领域和应用场景。我是一个主要负责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改性方案,这就要求我必须快速掌握各种改性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与之匹配的工艺。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我最近在为一个汽车零部件客户开发一款耐高温、高强度的尼龙材料。通过查阅这本书,我找到了几个关于PA66增强增韧的经典案例,其中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增强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增韧剂(如POE、EPDM)的复配方案,以及相应的混炼工艺参数。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评估改性效果的标准,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我也很欣赏书中关于“色彩母粒在改性塑料中的应用”这一章节,它不仅介绍了不同颜色母粒的特性,还提供了与基材相容性好的选择建议,以及如何避免在混炼过程中出现色差。这对于追求产品美观度的客户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使是那些看似简单的物理改性,比如利用纳米材料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书中也给出了具体的配方比例和工艺参数,这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微观层面的改性,也能带来宏观性能的显著提升。
评分我是一个刚刚接触塑料改性不久的新手,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尤其是面对各种不同的塑料基材和改性需求时,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偶然间,我朋友推荐了这本《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当时我还有点犹豫,觉得会不会太专业,不适合我。但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直白易懂,而且每一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图表和数据,让我这个新手也能看得明明白白。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的章节,其中有很多关于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的调整建议,这对于解决我之前常常遇到的缩痕、气泡、翘曲等问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我记得我最近在尝试改性一种PBT材料,想要提高它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之前尝试了几种方案,效果都不理想。翻看这本书,我找到了一个关于PBT与磷系阻燃剂复配的案例,书中详细介绍了添加剂的种类、比例,以及具体的混炼和注塑工艺参数。我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仅阻燃等级达到了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我还会经常参考书中关于“不同填料对聚烯烃性能影响”的部分,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了解如何通过调整填料的种类和用量,来获得我们想要的功能。即使是那些我以前认为很基础的改性,比如加入滑石粉来提高刚性,这本书也提供了非常细致的工艺指导,让我明白了原来细微的参数调整也能带来很大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其实挺吸引人的,那个“速查360例”的字样,立刻就给人一种实用、高效的感觉,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秘籍一样,让人想立刻翻开一探究竟。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翻了几页,虽然还没完全深入进去,但光是目录就让我看到了希望。作为一个在塑料改性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一个好的配方和工艺有多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成本,甚至生产的顺畅度。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并非无解,而是缺乏一个快速、准确的参照,或者说,是缺乏“别人是怎么做的”这个关键信息。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大段大段的理论空谈,而是直击核心,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增强增韧方面的内容,因为这是目前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很多时候,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了,但韧性却下降了,或者反之,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一个技术活。看到这本书列举了各种增强剂、增韧剂的添加比例和工艺参数,真的像是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而且,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不同材料体系下,改性效果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选择最适合的改性方案非常有指导意义。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提到的那些具体案例,比如针对PC/ABS合金的阻燃改性,或者PA66的耐磨改性,应用到我们实际的生产线上,看看是否能带来惊喜。即使是那些我们已经熟悉的基本改性,比如填充石英砂、玻璃纤维等,书中也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工艺参数设置,这对于新入行的同事来说,绝对是宝贵的财富。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我们车间日常工作的“案头必备”,遇到任何关于塑料改性的疑难杂症,都可以翻出来查阅一下,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
评分我之前一直以为,塑料改性是一个非常“看天吃饭”的事情,很多时候需要大量的试错才能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配方。但是,当我读完这本《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后,我才发现,原来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都有规律可循,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案例驱动”模式,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直接给出360个实际的改性案例,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聚合物、各种不同的改性目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热塑性弹性体(TPE)的改性”的章节。我之前在开发一款需要高回弹性和良好耐磨性的TPE产品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通过查阅这本书,我找到了几个关于通过添加特定增韧剂和补强填料来提高TPE材料性能的案例。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增韧剂的类型、添加量,以及相关的混炼工艺参数。我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仅回弹性达到了要求,耐磨性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本书就像一个“问题解决大全”,无论你遇到什么改性难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灵感和答案。我还很欣赏书中关于“聚碳酸酯(PC)的抗紫外线和抗划伤改性”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以及抗划伤助剂来提高PC材料的耐候性和表面硬度,并且给出了具体的配方比例和工艺参数。
评分我一直觉得,在塑料改性这个领域,实践经验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往往会走弯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本《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这本书,就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了一起,而且是以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我最欣赏它的地方是,它没有罗列那些过于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而是直接给出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答案。我之前在研究一种新的导电塑料,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导电填料和最佳的添加比例。通过查阅这本书,我找到了几个关于碳纳米管和炭黑在不同聚合物中应用的案例。书中不仅给出了具体的填料种类和粒径,还详细说明了混炼工艺的温度、转速以及停留时间等关键参数。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测试来评估材料导电性能的方法,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我的配方是否成功。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磨改性”的案例,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添加二硫化钼、石墨等固体润滑剂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加工工艺参数。这对于我们正在开发高耐磨性产品的部门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即使是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物理改性,比如用玻璃纤维来提高尼龙的强度,这本书也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指导,包括纤维的长度、表面处理以及在混炼过程中的分散性如何影响最终的力学性能。
评分我是一名在塑料改性领域工作了多年的技术人员,深知“经验”二字在行业中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改性技术和材料层出不穷,个人的经验积累总有局限。这本《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将360个实用的改性案例集结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最看重的是书中提供的“工艺参数”的指导,因为很多时候,即使配方正确,如果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最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例如,在进行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的改性时,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在不同温度、不同螺杆转速下的混炼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获得最佳的分散性和力学性能。我之前在尝试一种新的PA66改性方案时,遇到了纤维取向不均的问题,导致材料的各项异性非常明显。我翻阅了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关于优化挤出螺杆构型的案例,通过调整螺杆的剪切和输送区域,有效地改善了纤维的分散性和取向,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均匀性。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颜料和填料在聚烯烃中的应用”的章节,它不仅列举了各种常用的颜料和填料,还详细说明了它们在聚烯烃中的分散性、着色效果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助剂来满足特定的外观和功能需求非常有用。
评分这本《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绝对是我近几年来读过的最实用的一本专业书籍。我是一名在塑料改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深知一本好的参考资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的“速查”特性,360个详实的案例,涵盖了从通用塑料到工程塑料,从物理改性到化学改性,几乎所有常见的改性需求都得到了体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聚酰胺(PA)材料的增强和增韧改性”的章节。我们最近正在开发一款需要高强度和高韧性的PA66材料,用于汽车发动机舱内的某个关键部件。在查找相关资料时,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并找到了几个关于PA66增强增韧的案例。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增强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增韧剂(如POE、EPDM)的复配方案,以及相应的混炼和注塑工艺参数。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评估改性效果的标准,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配方,更在于它深入到了工艺层面,提供了详细的参数设置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这些实际操作人员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是一个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工程师,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塑料改性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感觉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而《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理论教材,而是一本真正贴近生产实际的工具书。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的那些“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某款ABS材料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的缩水率不均,导致产品尺寸不稳定。我翻遍了手头的资料,都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后来,我灵机一动,查阅了这本书,果然在关于ABS改性的部分,找到了几个关于控制缩水率的案例。其中一个案例,就是通过添加特定类型的填料和调整注塑工艺参数,有效地解决了缩水率不均的问题。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进行了试验,结果非常成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配方,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完整的工艺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设置。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生产线上操作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应该配备到每一个注塑车间,让每一个操作工都能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找到解决方案。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助剂对聚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的章节,它详细列举了各种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加工助剂等的添加方式和效果,让我对这些看似微小的添加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塑料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技术人员,我深知一个好的材料配方和工艺流程,对于产品的最终性能和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过去,我们在选择改性方案时,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效率非常低下。而这本《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它就像一个“万能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各种改性方案的大门。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阻燃改性”的章节,尤其是在一些高分子材料中实现环保型无卤阻燃的案例。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阻燃剂(如磷系、氮系)的特性,以及它们与不同聚合物基材的相容性,并且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添加比例和加工工艺。我最近在为一款电子产品外壳设计一款耐候性好、阻燃等级高的PC/ABS材料。通过查阅这本书,我找到了一系列关于PC/ABS合金的阻燃改性案例,其中涵盖了多种无卤阻燃体系的配方和工艺参数。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试验,我们成功地开发出了一款性能优异的材料,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不同增强纤维对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这一部分,它不仅列举了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常见的增强材料,还详细分析了它们在不同聚合物基材中的改性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纤维的长度、直径和表面处理来优化材料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评分坦白讲,作为一名在塑料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已经看过不少关于塑料改性的书籍和资料,很多时候感觉内容雷同,缺乏新意。然而,这本《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却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真正做到了“速查”,而且“360例”的规模也相当可观。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聚丙烯(PP)的抗老化和耐候性改性”的案例。我们经常接到客户的订单,要求PP材料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紫外线和抗氧化性能。在过去,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筛选合适的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过程繁琐且耗时。而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几个关于PP抗老化改性的经典案例,其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抗老化剂(如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的复配方案,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添加量和加工工艺来优化材料的耐候性。我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不仅材料的耐候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且产品的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怎么做”,而且是从实际生产经验出发,提供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指导。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应该作为每一个塑料改性从业者的“标配”,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快递太慢了!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无论纸张,编排,印刷都非常好
评分快递太慢了!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无论纸张,编排,印刷都非常好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有点灰尘,没大问题。
评分好好,很好!喜欢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