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精心選取近現代中國(晚清與民國)各類士人的日記、書信、奏牘、筆記、詩文集、詩話、詞話、序跋匯編等,為讀者提供宏大的中國近現代史敘事背後的曆史細節,展現大變革時代的個人生活圖景。第二輯十三種:《翁斌孫日記》、《張佩綸日記》、《吳兔床日記》、《趙元成日記(外一種)》、《1934-1935中緬邊界調查日記》、《十八國遊曆日記》、《潘德輿傢書與日記》等。《吳兔床日記》就是第二輯的一種。吳騫(1733--1813)字槎客,號兔床,清海寜人,諸生。是著名藏書傢,傢有拜經樓,據《海昌備誌》:吳騫"篤嗜典籍,遇善本傾囊購之弗惜。所得不下五萬捲,築拜經樓藏之。晨夕坐樓中,展誦摩挲,非同誌不得登也"。吳騫《愚榖文存·桐陰日省編》則自述藏書曰:"吾傢先世頗乏藏書,餘生平酷嗜典籍,幾寢饋以之。"自束發迄衰老,置得書萬本,性復喜厚帙,計不下四五萬捲。
評分乾支紀年、舊歷月日,皆有換作公歷作注。
評分自偁“予作《日譜》,亦在四十後”,則知其始離乾隆三十八年(1773)不遠。而今存始於1780,缺1781、1782兩年,或是遺失。
評分幫彆人下的單,沒問題
評分既曰稀見,便有不得不收之好奇也!
評分《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吳兔床日記》記載瞭吳騫中年至晚年的藏書、讀書、著述、交遊等一係列活動的情況。其記載吳氏讀書治學的內容,頗可見其勤奮,其讀書每遇到重要的材料即手錄於《日記》中,備檢閱。有所體悟及考證亦筆之於《日記》。如《日記》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廿九日條載:“李昕《九域誌>雲:‘錢塘在餘杭,初為潮水所損,州人華信自以私錢築塘捍海,因名錢塘。’”這是錄記“錢塘”名字的來源,頗可資見聞。下又載:“亡名氏《太康地記》雲:‘吳有太初宮,方三百丈,權所起也。昭明官方五百丈,皓所作也。”’並考證雲:“昭明宮即《國山碑>所雲大官。”此記其讀書時所得。這些材料及見解構成瞭這部日記的主體,它們無疑也奠定瞭吳騫日後著述的基礎。
評分京東老客,已是鑽石會員N多年。以前從來不去評價,不知道浪費多少京豆,自從知道京豆可以抵現金的時候,纔知道京豆的重要。後來我就把這段話復製瞭,走到哪,復製到哪,即能賺積分,還非常省事。貼瞭這段話說明對商品是滿意的
評分經典書籍,值得收藏
評分購物首選京東,宅男不用齣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