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史記》作為“前四史”之一,可謂古代史學經典,此版《史記》所用底本為現存的南宋黃善夫刻本,整理過程中汲取瞭學術界各方麵的研究成果,並參校瞭日本學者瀧川資言、水澤利忠的《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與中華書局版《史記》點校本,兼及其他相關書籍與資料。此版三傢注史記在完整呈現原典精華的同時,相應附有錶、誌,以備讀者參考。此版《史記》紙麵精裝,外帶函套,正文采用70剋全木漿紙,印刷精良,且字大疏朗、簡體橫排,很大限度滿足瞭一般讀者閱讀古籍的需求。
內容簡介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紀十二,錶十,書八,世傢三十,列傳七十。敘事上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終於漢武帝。全書編排以類相從,以人物為中心,“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為後世著史提供瞭良好範例。
作者簡介
司馬遷,字子長,中國古代著名史學傢,少時遊曆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跡,後繼承父業為太史令,其代錶作《史記》開我國紀傳體通史之先河,被魯迅譽為“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目錄
前言
捲一 五帝本紀第一
捲二 夏本紀第二
捲三 殷本紀第三
捲四 周本紀第四
捲五 秦本紀第五
捲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捲七 項羽本紀第七
捲八 高祖本紀第八
捲九 呂太後本紀第九
捲十 孝文本紀第十
捲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捲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捲十三 三代世錶第一
捲十四 十二諸侯年錶第二
捲十五 六國年錶第三
捲十六 秦楚之際月錶第四
捲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錶第五
捲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錶第六
捲十九 惠景閒侯者年錶第七
捲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錶第八
捲二十一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錶第九
捲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錶第十
捲二十三 禮書第一
捲二十四 樂書第二
捲二十五 律書第三
捲二十六 曆書第四
捲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捲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捲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捲三十 平準書第八
捲三十一 吳太伯世傢第一
捲三十二 齊太公世傢第二
捲三十三 魯周公世傢第三
捲三十四 燕召公世傢第四
捲三十五 管蔡世傢第五
捲三十六 陳杞世傢第六
捲三十七 衛康叔世傢第七
捲三十八 宋微子世傢第八
捲三十九 晉世傢第九
捲四十 楚世傢第十
捲四十一 越王句踐世傢第十一
捲四十二 鄭世傢第十二
捲四十三 趙世傢第十三
捲四十四 魏世傢第十四
捲四十五 韓世傢第十五
捲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傢第十六
捲四十七 孔子世傢第十七
捲四十八 陳涉世傢第十八
捲四十九 外戚世傢第十九
捲五十 楚元王世傢第二十
捲五十一 荊燕世傢第二十一
捲五十二 齊悼惠王世傢第二十二
捲五十三 蕭相國世傢第二十三
捲五十四 曹相國世傢第二十四
捲五十五 留侯世傢第二十五
捲五十六 陳丞相世傢第二十六
捲五十七 絳侯周勃世傢第二十七
捲五十八 梁孝王世傢第二十八
捲五十九 五宗世傢第二十九
捲六十 三王世傢第三十
捲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
捲六十二 管晏列傳第二
捲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捲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捲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捲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第六
捲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捲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捲六十九 蘇秦列傳第九
捲七十 張儀列傳第十
捲七十一 樗裏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捲七十二 穰侯列傳第十二
捲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捲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
史記集解序 裴駟
史記索隱序 司馬貞
史記索隱後序 司馬貞
史記正義序 張守節
史記正義 張守節
論史例
論注例
論字例
論音例
音字例
發字例
謚法解
列國分野
附錄
補《史記》序 司馬貞
三皇本紀 [唐]司馬貞撰並注
精彩書摘
七年正月,太後召趙王友。友以諸呂女為後,弗愛,愛他姬,諸呂女妒,怒去,讒之於太後,誣以罪過,曰“呂氏安得王!太後百歲後,吾必擊之。”太後怒,以故召趙王。趙王至,置邸不見,令衛圍守之,弗與食。其群臣或竊饋,輒捕論之。趙王餓,乃歌曰:“諸呂用事兮劉氏危,追脅王侯兮強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決中野兮蒼天舉直。①於嗟不可悔兮寜早自財。為王而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丁醜,趙王幽死,以民禮葬之長安民塚次。
①[集解]徐廣曰:“舉,一作與。”
己醜,日食,書晦。太後惡之,心不樂,乃謂左右曰:“此為我也。”
二月,徙梁王恢為趙王。呂王産徙為梁王,梁王不之國,為帝太傅。立皇子平昌侯太為呂王。更名梁曰呂,呂曰濟川。太後女弟呂簍①有女為營陵侯劉澤妻,澤為大將軍。太後王諸呂,恐即崩後劉將軍為害,乃以劉澤為琅邪王,以慰其心。
①[索隱]韋日雲:“樊噲妻,封林光侯。”
梁王恢之徙王趙,心懷不樂。太後以呂産女為趙王後。王後從官皆諸呂,擅權,微伺趙王,趙王不得自恣。王有所愛姬,王後使人鴆殺之。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殺。太後聞之,以為王用婦人棄宗廟禮,廢其嗣。
宣平侯張敖卒,以子偃為魯王,敖賜謚為魯元王。
鞦,太後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趙。代王謝,願守代邊。
太傅産、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呂祿①上侯,位次第一,②請立為趙王。太後許之,追尊祿父康侯為趙昭王。九月,燕靈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後使人殺之,無後,國除。
八年十月,立呂肅王子東平侯呂通為燕王,封通弟呂莊為東平侯。
①[集解]徐廣曰:“呂後兄子也。前封鬍陵侯,蓋號曰武信。”②[集解]如淳曰:“功大者位在上,《功臣侯錶》有第一第二之次也。”
三月中,呂後祓,①還過軹道,見物如蒼犬,據②高後掖,忽弗復見。蔔之,雲趙王如意為祟。高後遂病掖傷。
①[正義]祓,芳弗反,又音廢。後同。②[集解]徐廣曰:“音戟。”
高後為外孫魯元王偃年少,早失父母,孤弱,乃封張敖前姬兩子,侈為新都侯,壽為樂昌侯,①以輔魯元王偃。及封中大謁者張釋為建陵侯,②呂榮為祝茲侯。⑧諸中宦者令丞皆為關內侯,食邑五百戶。④
①[集解]徐廣曰:“食細陽之池陽鄉。”②[集解]徐廣曰:“一雲張釋卿”,駟案:如淳曰“《百官錶》‘謁者掌賓贊受事’,灌嬰為中謁者。後常以奄人為之,諸官加‘中’者多奄人也。”③[集解]徐廣曰:“呂後昆弟子。”④[集解]如淳曰:“列侯齣關就國,關內侯但爵其身,有加異者,與關內之邑,食其租稅也。《風俗通義》曰‘秦時六國未平,將帥皆傢關中,故稱關內侯’。”
……
前言/序言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縣)人,約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父司馬談,曆任太史令。司馬談卒後,司馬遷繼任太史令。他自幼生活在民間,二十歲起遊覽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跡,廣為搜集史料,為他日後撰寫《史記》,奠定瞭良好的基礎。司馬遷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被當局判處腐刑。齣獄後,擔任中書令。在此期間,他一直從事《史記》的寫作。直至武帝徵和二年(前91),纔基本完成全書的撰寫工作。他的卒年,約在完成《史記》以後的一二年或二三年,已無從查考。
《史記》是世界史學巨著,文學傑作,又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紀十二篇,錶十篇,書八篇,世傢三十篇,列傳七十篇。敘事起於傳說中的三皇五帝,迄於漢武帝,曆時約三韆年。據《漢書?司馬遷傳》:《史記》“十篇缺,有錄無書”。又據三國魏張晏注:“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錶》、《日者傳》、《三王世傢》、《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元、成之間褚先生(按:即褚少孫,漢博士)補缺作《武帝紀》、《三王世傢》、《龜策》、《日者列傳》,言辭鄙陋,非遷本意也。”曆來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看來張晏的話隻能作為參考,不過《史記》中確有後人補綴的文字,這是可想而知的。
《史記》的版本頗多,史文與注文亦各有不同。北京中華書局齣版的標點本,以清朝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刊行的《史記集解索隱正義閤刻本》為底本。這是一個比較完善的本子。還有清朝的武英殿本,也是較為通行的本子。我們此次釆用的是現存最早的南宋黃善夫刻本。這一刻本經商務印書館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中,是一個較好的本子。
南宋黃善夫本《史記》在內容編排上與金陵書局本、武英殿本略有不同。如金陵局本和殿本第六十一捲為《伯夷列傳》,而黃本則為《老子伯夷列傳》金陵局本和殿本第六十三捲為《老子韓非列傳》,而黃本則為《申不害韓非列傳》。另外,黃本和殿本收有唐司馬貞補的《三皇本紀》,而金陵局本則沒有。
黃善夫本《史記》的三傢注都排列在正文之下,此次整理標點時,都移到每段正文之後。裴駟《史記集解序》、司馬貞《史記索隱序》、《史記索隱後序》、張守節《史記正義序》、《史記正義》,以及司馬貞的《補史記序》、《三皇本紀》,原來都列於書前,現在都移至書後。
黃善夫本《史記》三傢注較金陵局本、殿本為簡,注文前後有重復者均刪去不用。
黃善夫本《史記》的正文與他本略有異同,凡有增刪,均不齣校記,隻給應刪的字加上圓括號,用較正文小一號字排齣;應增的字隻加上方括號,以資區彆。
三傢注中應增刪之處頗多,本書釆用兩種辦法處理:一是與正文作同樣處理,即加增刪符號以資區彆;二是據引書逕改,不加增刪號。對有些注碼的地位略作變動,一般是往下移至逗號或句號下麵。
無論正文或注文,有些脫誤或衍文,此次未便徑作改動,留待學者自行斟酌解決。
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是古籍整理的一項重要任務。以往國內外學者對《史記》多所研究,尤其在文字校訂方麵,成果頗豐。本書整理時盡可能地汲取瞭學術界各方麵的研究成果,參校瞭日人瀧川資言、水澤利忠的《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和中華書局齣版的《史記》點校本,以及其他有關書籍和資料,謹此錶示感謝。
標點符號釆取一般用法,按本叢書規定的統一體例進行。對於底本中因刊刻而改動的避諱字則徑改,但對作者寫作時使用的避諱字則大多未作改動。異體字則參照國傢頒發的整理錶加以統一。
史記(京東定製版,全國獨傢)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