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家书(套装上下册)》由曾国藩研究名家、著名作家、学者唐浩明搜集整理。该书据湖南图书馆提供的曾氏家藏原件、抄件及光绪五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训》编辑,并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补苴校正。所据底本优质可靠,整理点校规范审慎,Z大限度呈现曾国藩的人生经验、治学做人、家教家风。
2.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家书(套装上下册)》收录家书近1500通,100余万字,涵盖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曾国藩家书,是迄今为止收录家书数量Z多、Z完整的《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被誉为立功、立言、立德的卓越“完人”,其写给自己家人的家书因为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因而在笔法上少了诸多顾虑,多了许多真性情,饱含着他的人生哲学、为政治军的方法以及治国安邦之策。早在清光绪年间,曾国藩逝世短短数年之后,《曾文正公家书》便单独成书面世了。一两百年来,该书不断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价值世所公认。
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家书》由曾国藩研究专家、著名作家、学者唐浩明先生搜集整理,共计100余万字,收录曾国藩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兄弟、妻子、儿子所写的家书近1500通,涵盖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曾国藩家书,是迄今为止收录家书数量Z多、Z完整的家书全集。
《曾国藩家书(套装上下册)》据湖南图书馆提供的曾氏家藏原件、抄件及光绪五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训》编辑,并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补苴校正。非上述来源的家书,其出处则以脚注置于本页末。
为保存文献本来面目,凡遇倒讹衍脱之处一仍其旧,而于其后加方括号标出正字或作简单说明。原件缺字用△表示,漫漶难以辨识之字用□表示,补字以尖括号标识。须特别说明的,则以脚注置于页末。
唐浩明,1946年生,汉族,衡阳市人,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毕业于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入岳麓书社工作;现任岳麓书社首席编辑。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彭玉麟》、《杨度》、《张之洞》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杨度》获国家图书奖,《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道光二十年
001.禀父母二月初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
002.禀祖父四月十七日
003.禀父五月十八日
004.禀祖父六月初七日
005.禀祖父六月二十九日
006.禀父八月初三日
007.禀父母八月十七日
008.禀叔父八月十七日
009.禀父母九月十五日
010.禀父母十月十九日
011.禀祖父母十一月十九日
012.禀父母十二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二年
013.禀父正月初七日
014.禀父母正月十八日
015.禀父母二月二十四日
016.禀父母三月十一日
017.禀祖父母四月二十七日
018.禀祖父母六月初十日
019.禀父母七月初四日
020.禀祖父母八月初一日
021.禀父母八月十二日
022.禀祖父母九月十七日
023.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九月十八日
024.禀父母十月二十六日
025.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月二十六日
026.禀父母十一月十七日
027.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一月十七日
028.禀父母十二月二十日
029.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
030.禀父母正月十七日
031.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正月十七日
032.禀父母二月十九日
033.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三月十九日
034.禀祖父母三月二十三日
035.禀父母四月——+日
036.禀祖父母六月初六日
037.致温弟六月初六日
038.致澄弟沅弟季弟六月初六日
……
本书为《曾国藩全集家书(修订版)》之单行本,收录曾国藩给其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兄弟、妻及儿子所写的家书。
本书据湖南图书馆提供的曾氏家藏原件、抄件及光绪五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训》编辑,并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补苴校正。非上述来源的家书,其出处,则以脚注置于本页末。
为保存文献本来面目,凡遇倒讹衍脱之处一仍其旧,而于其后加方括号标出正字或作简单说明。原件缺字用△表示,漫漶难以辨识之字用□表示,补字以尖括号标识。须特别说明的,则以脚注置于页末。
人名索引以篇号为识。
本书整理校勘者为唐浩明。
这本《清代官场风云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作者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政治生态有着极其细腻的描摹。它不像一般的历史正剧那样,只聚焦于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而是深入到了中下层官僚群体的生存哲学。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人情练达”的剖析,那种在僵硬的体制内,如何通过微妙的礼尚往来、得体的言行举止来斡旋复杂关系,简直是一门艺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一场漫长的“官场修行”,明白了许多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也适用的底层逻辑——如何看清形势、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在不触犯底线的前提下争取利益。书中的案例选取非常精彩,每一个小故事背后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灰色地带和人性的幽微之处,让人在拍案叫绝的同时,又感到一丝寒意。它没有提供简单的成功秘诀,而是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权力的运作规律和人性的复杂性,读来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评分我最近读到的这本《道家思想与魏晋风度:一种审美政治学的考察》风格极其飘逸,充满了哲学思辨的色彩。它将魏晋时期玄学思潮的兴起,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审美政治”框架下进行考察。作者认为,士人们对“自然”、“无为”的追求,并非简单的逃避现实,而是在汉末政治高压下,一种高明的、带有精英主义色彩的生存策略和价值重塑。书中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大量引用了竹林七贤的言行,将他们的“狂放不羁”解读为一种对僵化礼教的无声反抗。阅读过程就像是在品味一壶陈年的老酒,需要慢慢体会其后劲。它不是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学术专著,而是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思考的境界,去体会那种在极端环境下,知识分子如何通过重塑自我形象来对抗外部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
评分与其说这是一本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江南商帮兴衰史”的社会学著作,书名是《富甲一方:明末清初的晋商传奇》。我原本以为会看到很多关于财富积累的“干货”,结果却沉浸在那个时代特有的商业伦理和家族治理的细致描绘中。作者对晋商的“义利观”的探讨尤其深刻,他们如何在“重义”的道德约束下,建立起超越地域和血缘的严密组织网络,并且成功地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书中穿插的诸多轶闻,比如关于票号内部的防火墙设计、对伙计时采用的激励机制,都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展现了一种超越了单纯金钱交易的“信任资本”是如何运作的。读完此书,我深感在现代管理学中,许多看似前沿的组织架构和激励理论,在数百年前的这些古老商帮中已经有了雏形,只是载体不同罢了。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中国古代的士人与权力结构》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定位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它彻底打破了我过去那种“士人皆以天下为己任,高风亮节”的刻板印象。作者以扎实的文献考据为基础,揭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士人阶层是如何与当权者进行博弈、妥协乃至依附的。书中详述了从魏晋风度到宋明理学的演变过程中,知识分子群体为了维持自身阶层地位和文化传承,所采取的策略变化。最让我震撼的是对“清流”现象的批判性分析,原来那些看似清高孤傲的文人,其背后的经济来源和政治诉求,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现实得多。这本书的论述逻辑严密,引用了大量不常见的史料,阅读起来虽然需要集中精神,但每一次深入,都能挖掘出新的理解层次。它迫使我重新审视我们文化基因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文人操守”究竟是何物。
评分这本《论中国传统家庭的内在张力》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的视角,解剖了中国传统家庭内部那些难以言说的权力分配和情感流动。它关注的焦点不是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的仪式、话语权和财产继承的规则如何塑造了家族的命运。我特别被其中关于“孝道”的辩证分析所吸引。作者指出,孝道在维护家族稳定性的同时,也是压抑个体自由和情感表达的强大工具。书中引用的案例大多来自地方志和民间文书,真实得让人心惊。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一个女性或一个不受宠的儿子,如何在既定的规则下艰难求生。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沉静、克制,但其揭示出的社会现实却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读后令人对“家”这个概念有了更复杂、更具历史纵深的理解。
评分质量挺好,内容,印刷和包装都不错
评分一直想买本介绍元史的书,选来选去还是选这本,名家之作,作为知识了解一下!
评分要细细品读,才能升华!京东的书活动还是给力啊!买了很多本了!
评分书店看了京东买,优惠不少
评分还是很不错的,好东西就应该大家分享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装帧设计内容都不错的,非常喜欢!
评分书籍不错,物流也是一如既往的快,就是包装差点,希望以后能够有所提高
评分书特别好,质量也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感觉作者功力不够,或者在本书里没有发挥实力出来,书写的有点浅,一般看看可以,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