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儿童百问百答36:荒唐数学 [7-10岁]](https://pic.qciss.net/11702023/556ea5c5N4736b929.jpg) 
			 
				
“我的本科学漫画书 儿童百问百答”系列,囊括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丰富内容,可谓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规模的知识漫画书。无论是内容选择,还是形式设计都集中地体现了“贴近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编创理念,以漫画的形式来讲解科学知识,自出版以来就深受孩子的喜欢。该书到目前已出版了35册(后续产品将陆续推出),总销量已突破500万册。已然成为了少儿科普畅销书。
  用问答来学习荒唐离奇的数学故事!
  29能否变成20,只出现21的魔术的奥秘是什么,用6根铁丝制造4个正三角形的方法是什么,大家对这些问题都很好奇吧?
  通过淘气主人公身上发生的各种离奇事件,一边解答各种荒唐数学问题,一边来学习多种数学常识吧!
道奇胜,韩国知名科普漫画家,已经出版出版的书有《儿童百问百答·动物》、《儿童百问百答·人体》、《儿童百问百答·宇宙》、《儿童百问百答·发明与发现》等。
1 荒唐数学
怎么测量球的直径?�q16
能够测量箱子的对角线吗?�q22
为什么向后推的板车反而向前移动?�q26
两人是什么关系?�q30
哪里错了呢?�q34
如何捞出掉在洞里的球?�q38
怎么用三个正方形变出五个正方形?�q42
有没有只有一面的纸?�q46
将莫比乌斯环对半剪的话,会成为几个环?�q50
能否通过卡片上戳的洞?�q56
1到10 所有数字相加等于几?�q62
如何解开绕在一起的绳?�q68
怎样准确地将线二等分?�q72
怎样把所有的三角形都消除?�q78
如何快速数砖?�q82
1×11=111?�q88
5+5+5=550?�q94
谁的工资更高?�q98
解答荒唐的数学问题�q102
2 离谱数学
如何可以不留余数?�q106
大的是小的几倍?�q112
如何摆放三枚硬币?�q116
怎样在黑珠子中挑选白珠子?�q122
抛出的硬币会是哪一面朝上?�q128
如何平均分配三份礼物?�q132
谁在说谎?�q136
钻石在哪里?�q142
三篇文章分别是谁的?�q148
小儿子的名字是什么?�q154
能将29变成20吗?�q158
火之魔术的秘密是什么?�q162
只抽中短线的理由是什么?�q166
变出4个正三角形的方法是什么?�q170
不下水能够过江吗?�q174
如何装入奇数颗珠子?�q178
如何用4条直线连接所有点?�q182
解答离谱数学问题1�q186
解答离谱数学问题2�q188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妙,完全没有传统科普读物那种平铺直叙、让人昏昏欲睡的毛病。它更像是一部环环相扣的冒险故事,或者说,是一场充满了脑筋急转弯的解谜游戏。故事的推进不是靠死板的定义和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角色展开,这些角色会遇到各种光怪陆离的“数学难题”,然后通过一种非常生活化、甚至有点无厘头的方式去尝试解决它们。比如,书中为了解释某种排列组合的原理,居然设计了一个外星人要分配不同颜色帽子给不同身高外星人的场景,这个场景的荒诞性反而让那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异常具体和好记。作者似乎深谙儿童的认知特点,总能在关键时刻插入一句极具画面感的比喻,一下子就能打通孩子思维的壁垒。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这个成年人偶尔也会愣一下,然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这证明了它的逻辑链条既严谨又巧妙地隐藏在了趣味的表象之下,绝非简单的“哄小孩”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教科书的刻板印象。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并列,而是将文字、对话框、信息图表、甚至是一些动态感的线条和箭头,像拼贴画一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一页都有不同的信息密度和视觉焦点,避免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我注意到,当讲到一些需要视觉辅助的逻辑推导时,作者采用了类似“流程图”的漫画分解步骤,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引导视线,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思维的路径。而另一些需要展现“荒谬感”或“反差感”的地方,则会故意留出大片的留白,或者用夸张的字体和倾斜的版式来强调那种“出乎意料”的效果。这种精心设计的版面节奏,有效地模拟了大脑接收新信息时的兴奋点,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就把那些原本枯燥的数学结构内化为了清晰的图像记忆。
评分我必须要提一下它在语言运用上的那种大胆和灵动。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其口语化,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完全没有那种“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腔调。它更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爱开玩笑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跟小读者分享他们发现的秘密。词汇的选择非常贴合七到十岁孩子的日常语境,但又巧妙地引入了一些更高级、更具启发性的表达,潜移默化中拓宽了孩子的词汇量。更出色的是,它对复杂概念的解释,总是用一种近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问模式来构建,比如,当一个概念刚被抛出来时,书中总会立刻有一个小角色的声音跳出来质疑:“不对啊,这不合逻辑吧?”或者“如果换一种情况呢?”这种双向的对话感,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互动性和代入感,让孩子不会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去。这种对“为什么”的不断追问,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绝佳土壤。
评分从内容深度上来说,这本书的选材非常有眼光,它没有陷入那种只教孩子如何心算或者认识圆周率的低层次科普陷阱。它真正触及的是数学思维的“骨架”——逻辑、抽象和模式识别。它似乎在向小读者们传达一个核心信息:数学不是算术,而是一种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魔法”。比如,书中涉及到的一些关于概率的小游戏,它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孩子去思考“可能性”的区间,甚至鼓励他们去设计自己的实验来验证结论。这种将知识点转化为“可操作的探究活动”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内生的科学探究欲。它没有把数学包装成一种需要死记硬背的工具,而是呈现为一种充满创造力和趣味性的智力游戏。这种对思维方法的启蒙,比记住多少个公式重要得多,它真正培养的是孩子未来面对未知问题时,敢于尝试、善于分析的底层能力,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色彩搭配得非常亮眼,那种鲜活的红、黄、蓝的撞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插画风格是那种典型的日式漫画风,人物造型圆润可爱,表情夸张生动,即便是对科学主题感到畏惧的小朋友,看到这些轻松愉快的画面,也会立刻卸下心理防备。我特别喜欢作者在细节上处理的那些小彩蛋,比如背景里偷偷藏着一些拟人化的数学符号在做鬼脸,或者某个小角色的衣服上印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几何图案,这些都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枯燥地盯着文字看。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内页印刷清晰,油墨味道控制得很好,翻起来手感很舒服,感觉是那种可以经受住我家“小破坏王”反复蹂躏的耐用品。整体来说,光是视觉体验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成功地让“科学”和“漫画”这两个词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结合了起来,非常适合作为开启孩子对知识好奇心的大门。我敢肯定,这本书在书架上绝对是那种最容易被随手拿起来的那一本,它不是那种“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真正的“玩伴”。
评分自营迪士尼书包是假货
评分一如既往地快,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参加满减活动价格划算推荐
评分儿子自己购买的。
评分书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孩子非常喜欢这个,从漫画中学知识
评分是
评分很新,是正版,好评必须的!
评分挺好的,搞笑又趣味,宝宝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