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緣傳(套裝上下冊)

醒世姻緣傳(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周生 著
圖書標籤:
  • 醒世姻緣傳
  • 古典小說
  • 明清小說
  • 鴛鴦蝴蝶派
  • 纔子佳人
  • 愛情
  • 婚姻
  • 社會風俗
  • 文學名著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06448
版次:1
商品編碼:11711292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足本全貌名傢詳注《醒世姻緣傳》
  與《金瓶梅》比肩的世情小說經典

內容簡介

  《醒世姻緣傳(套裝上下冊)》是明末清初産生的一部傑齣的世情小說,全書100迴。全書以明代前期(正統至成化年間)為背景,寫瞭一個兩世姻緣、輪迴報應的故事。前二十二迴寫晁源攜妓女珍哥打獵,射死一隻仙狐並剝瞭皮,後娶珍哥為妾,虐待妻計氏,使之自縊而死,此是前生故事。二十三迴以後是後世故事:晁源托生為狄希陳,仙狐托生為其妻薛素姐,計氏托生為其妾童寄姐。在後世姻緣中,狄希陳變成一個極端怕老婆的人,而薛、童則變成極端悍潑的女人。她們想齣種種稀奇古怪的殘忍辦法來摺磨丈夫:把他綁在床腳上、用棒子痛打、用針刺、用炭火從他的衣領中倒進去,燒得他皮焦肉爛。而狄希陳隻是一味忍受。後有高僧鬍無翳點明瞭他們的前世因果,又教狄希陳念《金剛經》一萬遍,纔得消除冤業。《醒世姻緣傳(套裝上下冊)》對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會黑暗的兩大癥狀——腐敗的官場和淺薄的世風作瞭鞭闢入裏的解剖,是一部非常傑齣的中國古代世情小說,其在塑造人物、梳理故事等手法方麵都是同類小說的傑齣者。

作者簡介

  西周生,清小說傢。山東人,真實姓名和生平事跡至今不詳。

精彩書評

  ★我可以預言: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社會風俗史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教育史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經濟史(如糧食價格、如災荒、如捐官價格等等)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政治腐敗、民生苦痛、宗教生活的學者,也必定要研究這部書。
  ——鬍適《<醒世姻緣傳>考證》

  ★你看他一枝筆就像是最新的電影,不但活動,而且有十二分的聲色。
  他把中下社會的各色人等的骨髓都挑瞭齣來供我們鑒賞,但他卻從不露一點枯涸或竭蹶的神情,永遠是他那從容,他那閑暇。
  他是把人情世故看爛透瞭。他的材料全是平常,全是腐臭,但一經他的演梁,全都變瞭神奇的瞭。
  他的畫幅幾乎和人生的麵目有同等的寬廣。
  ——徐誌摩《<醒世姻緣傳>序》

  ★《醒世姻緣》和《海上花》一個寫得濃,一個寫得淡,但是同樣是最好的寫實的作品。我常常替它們不平,總覺得它們應當是世界名著……我一直有一個誌願,希望將來能把《海上花》和《醒世姻緣》譯成英文。
  ——張愛玲“緻鬍適信”

目錄

前 言
醒世姻緣傳弁語
醒世姻緣傳凡例
題識
姻緣傳引起
第一迴 晁大捨圍場射獵 狐仙姑被箭傷生
第二迴 晁大捨傷狐緻病 楊郎中鹵莽行醫
第三迴 老學究兩番托夢 大官人一意投親
第四迴 童山人脅肩諂笑 施珍哥縱欲崩胎
第五迴 明府行賄典方州 戲子恃權驅吏部
第六迴 小珍哥在寓私奴 晁大捨赴京納粟
第七迴 老夫人愛子納娼 大官人棄親避難
第八迴 長舌妾狐媚惑主 昏監生鶻突休妻
第九迴 匹婦含冤惟自縊 老鰥報怨狠投詞
第十迴 恃富監生行賄賂 作威縣令受苞苴
第十一迴 晁大嫂顯魂附話 貪酷吏見鬼生瘡
第十二迴 李觀察巡行收狀 褚推官執法翻招
第十三迴 理刑廳成招解審 兵巡道允罪批詳
第十四迴 囹圄中起蓋福堂 死囚牢大開壽宴
第十五迴 刻薄人焚林撥草 負義漢反麵傷情
第十六迴 義士必全始全終 哲母能知亡知敗
第十七迴 病瘧漢心虛見鬼 黷貨吏褫職還鄉
第十八迴 富傢顯宦倒提親 上捨官人雙齣殯
第十九迴 大官人智奸匹婦 小鴉兒勇割雙頭
第二十迴 晁上捨迴傢托夢 徐大尹過路除凶
第二十一迴 片雲僧投胎報德 春鶯女誕子延宗
第二十二迴 晁宜人分田睦族 徐大尹懸扁旌賢
第二十三迴 綉江縣無儇薄俗 明水鎮有古淳風
第二十四迴 善氣世迴芳淑景 好人天報太平時
第二十五迴 薛教授山中占籍 狄員外店內聯姻
第二十六迴 作孽眾生填惡貫 輕狂物類鑿良心
第二十七迴 禍患無突如之理 鬼神有先泄之機
第二十八迴 關大帝泥胎顯聖 許真君撮土救人
第二十九迴 馮夷神受符放水 六甲將按部巡堤
第三十迴 計氏托姑求度脫 寶光遇鬼報冤仇
第三十一迴 縣大夫沿門持鉢 守錢虜閉戶封財
第三十二迴 女菩薩賤糶賑飢 眾鄉宦愧心慕義
第三十三迴 劣書生廁上修樁 程學究裩中遺便
第三十四迴 狄義士掘金還主 貪鄉約婪物消災
第三十五迴 無行生賴牆爭館 明縣令理枉伸冤
第三十六迴 瀋節婦操心守誌 晁孝子刲股療親
第三十七迴 連春元論文擇婿 孫蘭姬愛俊招郎
第三十八迴 連舉人擬題入彀 狄學生唾手遊庠
第三十九迴 劣秀纔天奪其魄 忤逆子孽報於親
第四十迴 義方母督臨愛子 募銅尼備說前因
第四十一迴 陳哥思妓哭亡師 魏氏齣喪做新婦
第四十二迴 妖狐假惡鬼行凶 鄉約報村農援例
第四十三迴 提牢書辦火燒監 大闢囚姬蟬脫殼
第四十四迴 夢換心方成惡婦 聽撒帳早是癡郎
第四十五迴 薛素姐酒醉疏防 狄希陳乘機取鼎
第四十六迴 徐宗師歲考東昌 邢中丞賜環北部
第四十七迴 因詐錢牛欄認犢 為剪惡犀燭降魔
第四十八迴 不賢婦逆姑毆婿 護短母吃腳遭拳
第四十九迴 小秀纔畢姻戀母 老夫人含飴弄孫
第五十迴 狄貢士換錢遇舊 臧主簿瞎話欺人
第五十一迴 程犯人釜魚漏網 施囚婦狡兔投羅
第五十二迴 名禦史旌賢風世 悍妒婦怙惡乖倫
第五十三迴 期絕戶本婦盜財 逞英雄遭人捆打
第五十四迴 狄生客中遇賢主 天爺鞦裏殛凶人
第五十五迴 狄員外饔飱食店 童奶奶慫恿皰人
第五十六迴 狄員外納妾代庖 薛素姐毆夫生氣
第五十七迴 孤兒將死遇恩人 凶老禱神逢惡報
第五十八迴 多心婦屬垣著耳 淡嘴漢圈眼遊營
第五十九迴 孝女於歸全四德 悍妻逞毒害雙親
第六十迴 相妗子痛打甥婦 薛素姐監禁夫君
第六十一迴 狄希陳飛星算命 鄧蒲風設計誆財
第六十二迴 張茂實信嘲毆婦 狄希陳誑語辱身
第六十三迴 智姐假手報冤仇 如卞托鷹懲悍潑
第六十四迴 薛素姐延僧懺罪 白姑子造孽漁財
第六十五迴 狄生遭打又陪錢 張子報仇兼射利
第六十六迴 嘴尖監打還傷臂 心狠賠酒又挨椎
第六十七迴 艾迴子打脫主顧 陳少潭舉薦良醫
第六十八迴 侯道婆夥倡邪教 狄監生自控妻驢
第六十九迴 招商店素姐投師 蒿裏山希陳哭母
第七十迴 狠漢貪心遭主逐 賢妻巧嘴脫夫災
第七十一迴 陳太監周全夥計 宋主事逼死商人
第七十二迴 狄員外自造生墳 薛素姐夥遊遠廟
第七十三迴 眾婦女閤群上廟 諸惡少結黨攔橋
第七十四迴 明太守不準歪狀 悍婆娘超度生夫
第七十五迴 狄希陳奉文赴監 薛素姐咒罵餞行
第七十六迴 狄希陳兩頭娶大 薛素姐獨股吞財
第七十七迴 饞小廝爭嘴唆人 風老婆撒極上吊
第七十八迴 陸好善害怕賠錢 寜承古詐財挨打
第七十九迴 希陳誤認武陵源 寄姐大鬧葡萄架
第八十迴 童寄姐報冤前世 小珍珠償命今生
第八十一迴 兩公差憤抱不平 狄希陳代投訴狀
第八十二迴 童寄姐喪婢經官 劉振白失銀走妾
第八十三迴 費三韆援納中書 降一級調齣外用
第八十四迴 童奶奶指授方略 駱舅舅舉薦幕賓
第八十五迴 狄經曆脫身赴任 薛素姐被賺留傢
第八十六迴 呂廚子迴傢學舌 薛素姐沿路趕船
第八十七迴 童寄姐撒潑投河 權奶奶爭風吃醋
第八十八迴 薛素姐送迴明水 呂廚子配死高郵
第八十九迴 薛素姐謗夫造反 顧大嫂代眾降魔
第九十迴 善女人死後登仙 純孝子病中得藥
第九十一迴 狄經司受製嬖妾 吳推府 考察屬官
第九十二迴 義徒從厚待師母 逆婦假手殺親兒
第九十三迴 晁孝子兩口焚修 嶧山神三番顯聖
第九十四迴 薛素姐萬裏親徵 狄希陳一驚緻病
第九十五迴 素姐泄數年積恨 希陳挨六百沉椎
第九十六迴 兩道婆騙去人財 眾衙役奪迴官物
第九十七迴 狄經曆惹火燒身 周相公醍醐灌頂
第九十八迴 周相公勸人為善 薛素姐假意乞憐
第九十九迴 郭將軍奉旨賜環 狄經曆迴傢緻仕
第一百迴 狄希陳難星退捨 薛素姐惡貫滿盈

精彩書摘

  《四書》中孟夫子說道:君子有三件至樂的事。即使在那極貧極賤的時候,忽然有人要把一個皇帝禪與他做,這也是從天開地闢以來絕無僅有的奇遇,人生快樂,那得還有過於此者?不知君子那三件至樂的事,另有心怡神悅形容不到的田地。那忽然得做皇帝的快樂,不過是勢分之榮,倏聚倏散的泡影,不在那君子三樂之中。那君子的三樂,憑你甚麼大勢劫他不來,憑你甚麼大錢買他不得。憑是甚麼神人、聖人、賢人、哲人,有這三樂固是完全,若不遇這三樂,彆的至道盛德、懿行純修,都可憑得造詣,下得功夫,隻是這三樂裏邊遇不著,便是闕略。所以至聖至神的莫過於唐堯、虞舜、禹、湯、文、武、周公、至聖先師孔子,都不曾嘗著那三樂的至趣。這般難到的遭逢,那王天下豈是這個之內?
  你道那三件樂?
  第一樂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試想一個身子濛父母生將下來,那嬰孩就如草木的萌蘖一樣,易於摧摺,難於培養。那父母時時刻刻,念念心心,隻怕那萌芽遇有狂風,遭著驟雨,用盡多少心神,方成保護那不識不知的心性。悲啼疾病,苦父母的憂思;乳哺懷耽,勞父母的鞠育;真是恩同罔極。孩提的時候沒有力量,報不得父母深恩;貧賤的時節財力限住,菽水尚且艱難,又不能報其罔極。及至年紀長成,傢富身貴,可以報恩的時勢,偏那父母不肯等待,或先喪父後喪母,或是先喪母後喪父,或是父母雙亡。想到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光景,你總做到王侯帝主,提起那羽泉之魂,這個田地是苦是樂?
  兄弟本是閤爹共娘生的,不過分瞭個先後,原是一脈同氣的,多有為分財不均,爭立奪位,以緻同氣相殘。當時勢同騎虎,絕義相持,豈無平旦良心?你總做到極品高官,提起那東山之斧,這個光景是苦是樂?
  若能父母壽而且安,雙雙俱在堂上,兄弟你愛我敬,和和美美,都在父母膝前,處富貴有那處富貴的光顯,處貧賤有那處貧賤的聚順,這個天倫之樂,真是在側陋可以傲至尊,在顓濛可以傲神聖。所以說“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那第二件的樂處,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若尋常人看起來,怎比那做皇帝的樂處?然想到皇帝動有風雷之儆,雨暘薄蝕之愆,“顧左右而言他”,“吾甚慚於孟子”。想這個仰愧俯怍的光景,雖是做皇帝至尊無對,這個中心忸怩也覺道難受。怎如匹夫獨行顧影,獨寢顧衾,不蛆心攪肚,不利己害人,不貪財衊義,不瞞心昧己,不忤逆不忠,種種公平正直,件件正大光明?真是見青天而不懼,聞雷霆而不驚,任你半夜敲門,正好安眠穩睡。試想漢高後鴆死趙王如意,酷殺戚氏夫人,忽然見日食也不由的害怕,不覺得自己說道:“此天變蓋為我也!”待瞭不多幾月,也就死瞭。秦檜做到拜相封王,嶽武穆萬古元功,脫不得死他手內,一見瞭那風和尚,也便彌縫遮蓋,恨不得有一條地縫鑽將進去。較量起來,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豈不是第二件的樂處?
  那第三件樂,說“得天下英纔而教育之”。這是君子以道統為重,勢分為輕,雖然還讓那第一第二的樂處,必竟還在王天下之先。
  但是依我議論,還得再添一樂,居於那三樂之前,方可成就那三樂的事。若不添此一樂,總然父母俱存,攪亂的那父母生不如死;總然兄弟目下無故,將來必竟成瞭仇讎;也做不得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品格,也教育不得那天下的英纔。
  看官聽說:你道再添那一件?第一要緊再添一個賢德妻房,可纔成就那三件樂事。
  父母在堂,那兒子必定多在外,少在裏,委麯體貼,全要一個孝順媳婦支持。趙五娘說的好:“怕汙瞭他的名兒,左右與他相迴護。”豈不是有瞭賢妻,方可父母俱存得住?
  兄弟們日久歲長,那得不言差語錯?那賢德的婦人在男子枕傍,不惟不肯乘機挑激,且能委麯調停。那中人的性格,彆人說話不肯依,老婆解勸偏肯信,挑一挑固能起火,按一按亦自冰消。孫融妻說得好:“無事世人親,有事兄弟急。”豈不是有瞭賢妻,方使兄弟無故得成?
  男子人做齣那無天滅理的事來,外邊瞞得眾人,傢中瞞不得妻子。即使齊人這等登壟乞墦,瞞得妻子鐵桶相似,必竟疑他沒有富貴人來往,早起跟隨,看破瞭他的行徑。若是不賢的妻子,那管他討飯不討飯,且隻管他醉飽罷瞭。他卻相泣中庭,激語相訕,齊人也就從此不做瞭這行生意。
  陳仲子嫌其兄居室飲食大約從不義中得來,避齣於於陵,織鞋糊口,以求不愧不怍。若是遇著個不賢妻子,嫌貧惡賤,終日鬧炒,怕那陳仲子不同食萬鍾之粟,不同居蓋邑之房,怕他不與兄戴同做那愧天怍人的事?那知這等異人,偏偏撞著個異婦,心意相投,同挨貧苦;夫能織屨,他偏會闢纑。一日,齊王玄纁束帛,駟馬高車,來聘陳仲子為相。仲子已是辭卻去瞭,其妻負薪方歸,見門前許多車馬腳跡,問知所以,恐怕復來聘他,同夫連夜往深山逃避。這豈不是有瞭賢妻,方可做不愧天不怍人的事?
  遇著個不賢之婦,今日要衣裳,明日要首飾,少柴沒米,稱醬打油,激聒得你眼花撩亂,意擾心煩。你就像顔迴好學,也不得在書館中坐得安穩,莫說教不成天下的英纔,就是自己的工夫也漸日消月減瞭。樂羊子齣外遊學,慮恐傢中日用無資,迴傢看望。其妻正在機中織布,見夫棄學迴傢,將刀把機上的布來割斷,說道:“為學不成,即是此機織不就!”樂羊子奮激讀書,後成名士。這豈不是有瞭賢妻,方得英纔教育?
  但從古來賢妻不是容易遭著的,這也即如“王者興,名世齣”的道理一般。人隻知道夫妻是前生注定,月下老將赤繩把男女的腳暗中牽住,你總然海角天涯,寇仇吳越,不怕你不湊閤攏來。依瞭這等說起來,人間夫妻都該搭配均勻,情諧意美纔是,如何十個人中倒有八九個不甚相宜?或是巧拙不同,或是媸妍不一;或做丈夫的憎嫌妻子,或是妻子淩虐丈夫;或是丈夫棄妻包妓,或是妻子背婿淫人;種種乖離,各難枚舉。正是:
  夫妻本是同林鳥,心變翻為異國人。
  看官你試想來,這段因果卻是怎地生成?這都盡是前生前世的事,冥冥中暗暗造就,定盤星半點不差。隻見某人的妻子善會持傢,孝順翁姑,敬待夫子,和睦妯娌,諸凡處事,井井有條。這等夫妻,乃是前世中或是同心閤意的朋友,或是恩愛相閤的知己,或是義俠來報我之恩,或是負逋來償我之債,或前生原是夫妻,或異世本來兄弟。這等匹偶將來,這叫做好姻緣,自然恩情美滿,妻淑夫賢,如魚得水,似漆投膠。又有那前世中以強欺弱,弱者飲恨吞聲;以眾暴寡,寡者莫敢誰何;或設計以圖財,或使奸而陷命。大怨大讎,勢不能報,今世皆配為夫妻。
  看官你想,如此等冤孽寇讎,反如何配瞭夫婦?難道夫婦之間沒有一些情義,報泄得冤讎不成?不知人世間和好的莫過於夫婦,雖是父母兄弟是天閤之親,其中必竟有許多行不去、說不齣的話,不可告父母兄弟,在夫妻間可以麯緻。所以人世間和好的莫過於夫妻,又人世仇恨的也莫過於夫妻。
  君臣之中,萬一有桀紂的皇帝,我不齣去做官,他也難為我不著。萬一有瞽叟的父母,不過是在日裏使我完廩,使我浚井,那夜間也有逃躲的時候。所以冤傢相聚,亡論稠人中報復得他不暢快;即是那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際,也還報復得他不大快人。唯有那夫妻之中,就如脖項上癭袋一樣,去瞭愈要傷命,留著大是苦人;日間無處可逃,夜間更是難受。官府之法莫加,父母之威不濟,兄弟不能相幫,鄉裏徒操月旦。即被他罵死,也無一個來解紛;即便[被]他打死,也無一個勸鬥。你說要生,他偏要處置你死;你說要死,他偏要教你生,將一把纍世不磨的鈍刀在你頸上鋸來鋸去,教你零敲碎受。這等報復,豈不勝如那閆王的刀山、劍樹、磑搗、磨挨、十八重阿鼻地獄?
  看官,你道為何把這夫妻一事說這許多言語?隻因本朝正統年間曾有人傢一對夫妻,卻是前世傷生害命,結下大仇。那個被殺的托生瞭女身,殺物的那人托生瞭男子,配為夫婦。那人間世又寵妾淩妻,其妻也轉世托生瞭女人,今世來反與那人做瞭妻妾。俱善淩虐夫主,敗壞體麵,做齣奇奇怪怪的事來。若不是被一個有道的真僧從空看齣,也隻道是人間尋常悍妾惡妻,那知道有如此因由果報?這便是惡姻緣。但要知其中徹底的根原,當細說從先的事故。
  婦去夫無傢,夫去婦無主。本是赤繩牽,雎逑相守聚。異體閤形骸,兩心連肺腑。夜則鴛央眠,晝效鸞鳳舞。
  有等薄幸夫,情乖連理樹。終朝起暴風,逐雞愛野鶩。婦鬱處中閨,生嫌逢彼怒。或作《白頭吟》,或買《長門賦》。
  又有不賢妻,單慕陳門柳。司晨發吼聲,行動掣夫肘。惡語侵祖宗,詬誶淩姑舅。去如癭附身,留則言恐醜。
  名雖伉儷緣,實是冤傢到。前生懷宿仇,撮閤成顯報。同床睡大蟲,共枕棲強盜。此皆天使令,順受兩毋躁。拈齣通俗言,於以醒世道。
  又詩曰:
  關關匹鳥下河洲,文後當年應好逑。豈特母儀能化國,更兼婦德且開周。情同魚水諧鴛侶,義切鸞膠葉鳳儔。漫道姻緣皆夙契,內多伉儷是仇讎。
  ……

前言/序言

  《醒世姻緣傳》是《金瓶梅詞話》之後又一部用山東方言寫成的長篇白話小說,全書一百迴,七十七萬餘字。
  與《金瓶梅詞話》一樣,《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寫現實人生的書。這部小說寫的是一個兩世姻緣的故事。前世姻緣敘寫的是山東武城縣一個官宦子弟晁源,停妻娶妾,縱妾虐妻,緻使妻子計氏投繯身死,晁源後來也因為與彆人的妻子通奸,被女人的丈夫殺死。後世姻緣,故事地點轉移到瞭山東綉江縣。所謂綉江縣,實際上指的是濟南以東的章丘縣。章丘縣有一條綉江,源頭就在縣治以南四十裏明水鎮的百脈泉。小說寫綉江縣明水鎮一個富傢之子狄希陳是晁源的後身,他娶瞭前世被晁源射死的狐狸變成的女子薛素姐為妻,又娶瞭晁源妻子計氏轉生的京師女子童寄姐為妾,所以,薛素姐、童寄姐這一妻一妾反過來淩虐狄希陳,以報前世被殺被虐之仇。後來被高僧點化,因為虔誦佛經,使得冤孽得釋。
  從情節來看,《醒世姻緣傳》不過是一個冤冤相報的因果報應故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小說真實地反映瞭明代末年的社會現實,為我們瞭解明代的社會生活狀況提供瞭真實可靠的第一手史料。正因為如此,鬍適曾在《<醒世姻緣傳>考證》一文中鄭重地推薦這部小說。他說:
  我可以預言: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社會風俗史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教育史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經濟史(如糧食價格、如災荒、如捐官價格等等)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政治腐敗、民生苦痛、宗教生活的學者,也必定要研究這部書。
  早在20世紀30年代,現代詩人徐誌摩曾為上海亞東圖書館齣版的《醒世姻緣傳》寫序,其中談到瞭自己讀這部小說的感受:
  我一看入港,連病也忘瞭,天熱也忘瞭,終日看,通宵看,眼酸也不管,還不時打連珠的哈哈。太太看我這瘋樣,先是勸,再來是罵,最後簡直過來搶書。
  徐誌摩談到自己讀這部小說愛不釋手的原因和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它是我們五名內的一部大小說;
  第二,它是一個時代的社會寫生;
  第三,它是以“怕老婆”作主乾的一部大書。
  誌摩先生是從文學鑒賞的角度來評價《醒世姻緣傳》的。從小說史的角度看,《醒世姻緣傳》同樣具有它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在中國小說史上,《金瓶梅詞話》是一個偉大的開端。它開啓瞭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由曆史和神怪故事轉嚮世情內容的新時期。這位不露名姓的蘭陵笑笑生筆下的世界,已不再是帝王將相的興亡圖霸,英雄豪傑的義膽俠風,也不再是神仙魔怪的爭勝鬥法。他施濃墨酣筆於日常習見的世俗生活的鋪敘描摹之中,浸淫執著在平淡無奇的現實人生的體味感發之內。蘭陵笑笑生在中國16世紀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嚮我們展示瞭一幅以西門慶的傢庭生活和經商活動為中心的社會曆史的長捲,一幅五光十色的社會風情畫捲。
  《醒世姻緣傳》的創作受到《金瓶梅詞話》一書的影響是一個顯見的事實,研究者對此多有評述。作為一部後齣的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更是顯著地體現瞭世情小說的發展與創新。
  《金瓶梅詞話》的作者立意要寫的是一個世俗的“風情故事”。他以百萬言的篇幅來展現瞭這一構思,這可以說是小說創作中一個巨步的前進。與蘭陵笑笑生不同的是,西周生已不再滿足於一個“風情故事”香艷內容的敘述,他要探索的是一個世俗生活中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問題,即人間的夫妻生活為什麼會齣現種種“乖離”的現象。《醒世姻緣傳》這部小說不僅僅是一種夫妻生活現象的描述,也不止於作齣一種道德的勸誡,作者還試圖以他所接受的時代觀念來解釋這一人生現象的真諦。宥於當時的時代意識,作者的答案不免膚淺而且荒唐,但由“描寫世情,盡其情僞”的《金瓶梅詞話》到自覺探求人生基本問題的《醒世姻緣傳》,則反映瞭世情小說的創作思想逐步深化的過程,錶現齣瞭中國長篇白話小說的發展與進步。
  就世情小說的發展而言,《醒世姻緣傳》裏齣現瞭中國文學中中下層普通婦女全新的形象。這部小說所描繪的薛素姐,是一個集潑、悍、妒、惡於一身的女性。擯除作者注於這一形象中的宿命成分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種種行為偏離都錶現齣病態人格的特徵。作為一個妾齣的女性,她的母親在社會上和傢庭中同樣地被人輕賤。正由於對生母的地位和自己的齣身有著類似阿Q忌談頭上疤痕那樣的心理禁忌,她對輕賤自己生母的人懷有一種潛在的仇恨。她對丈夫的種種變態的酷虐又多是由妒而生的,在一個男子可以有多個侍妾而且可以閤法地公開地嫖妓,而女子則必須謹守“不妒之德”的社會裏,這種女性妒情在某種意義上又錶現為對女性禁錮與男性放縱的社會道德的不平與抗爭。毋庸諱言,在某些時候,薛素姐的所作所為正體現瞭一種人類的惡德。正由於社會的、心理的諸種因素匯聚到一起,纔塑成瞭這樣一個人性扭麯的變態的人。可以這樣說,《醒世姻緣傳》中薛素姐、計氏等形象的齣現,進一步豐富瞭古代中國的文學形象畫廊,從而創造齣瞭其他作品不可替代的文學價值與審美價值。
  美國學者韓南(PatrickHanan)教授在他的力作《〈金瓶梅〉探源》中,對《金瓶梅詞話》引錄其他作品的情況作瞭認真詳盡的考察。他指齣,《金瓶梅詞話》的大多數情節都被“安插在《水滸傳》中原本是一個簡單故事的框架之內”。不僅如此,即使不算清麯,至少也有二十種以上的作品被引錄到小說之中。“作者有時要有相當長的創作纔能將某一較早作品的片段引進正文。有時作者隻是為瞭微不足道的描寫、人物和事件的細節而求助於早期作品。有關之處極為微細,為瞭前後銜接又需要費盡心思。常常是這樣的情況,自己撰寫反而更簡捷可行。”韓南對此所作的結論是:“作者抑仗過去文學經驗的程度遠勝於他自己的個人觀察。”
  與《金瓶梅詞話》藉用《水滸傳》原有的框架結撰作者時代的故事不同,《醒世姻緣傳》雖然也托為明代正統至成化年間的史事,但並不以前代作品作為自己創作的起點。《醒世姻緣傳》也有引鑒前人作品的內容,但總的來說,它與《金瓶梅詞話》大量引錄其他作品來結撰故事的情況已有瞭根本的不同。二者的區彆在於:《金瓶梅詞話》是有意識地引錄其他作品以豐富小說的內容,而《醒世姻緣傳》對於前代作品,則隻是興之所至的偶而取用。《醒世姻緣傳凡例》中有這樣的話:“本傳其事有據,其人可徵”;“本傳凡懿行淑舉,皆用本名”;“本傳晁源、狄宗[羽]、童姬、薛媼,皆非本姓”。孫楷第先生曾考得小說中的李粹然實有其人,曾任淄川令、濟南道。筆者在考證《醒世姻緣傳》寫作年代的一篇文章中也曾指齣,明末清初的史學傢談遷在《棗林雜俎》和集《藉屍脫囚》條記載的明崇禎五年(1632)的一件奇聞,正為書中施珍哥故事之所本。以上事實可以說明,中國古代的世情小說由在傳統題材的基礎上融入現實生活結撰新作發展到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題材的獨立自覺的個人創作,並不始於《金瓶梅詞話》以及它的續書《玉嬌麗》、《續金瓶梅》,而是以《醒世姻緣傳》為之發端。《金瓶梅詞話》和《續金瓶梅》等小說的存在,乃是一個由存在前代背景的傳統題材型作品嚮無所依傍的個人獨立創作發展的曆史性過渡,而《醒世姻緣傳》的齣現,則標誌著世情小說中真正獨立的個人創作的開始。從這種意義上說,清代初年問世的《醒世姻緣傳》,在整個世情小說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一部裏程碑式的重要作品。
  《醒世姻緣傳》的成書年代,分彆有明末崇禎年間說、清初順治年間說、清代康熙年間說和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間說四種說法。與諸說不同,筆者認為這部小說的寫作跨越瞭明清兩代,寫成於明崇禎至清順治年間。
  首先對《醒世姻緣傳》的成書問題進行探討的是鬍適先生。他在1931年寫成,1933年發錶的《<醒世姻緣傳>考證》中提齣瞭這樣的看法:《醒世姻緣傳》的作者是蒲鬆齡,它的成書時間在康熙四十三年之後。
  鬍適之後,孫楷第先生寫瞭《一封考證〈醒世姻緣〉的信》支持鬍適的觀點,與鬍適的論文一同發錶。到瞭70年代,颱灣的一位研究生硃燕靜女士印行瞭她的碩士論文《〈醒世姻緣傳〉研究》;80年代,山東學者李永祥教授寫瞭論文;他們都為鬍適提齣的《醒世姻緣傳》康熙年間成書說補充瞭新的證據和資料。
  筆者因為研究蒲鬆齡和他的著作,曾對鬍適等人康熙年間成書說的各種證據進行考察。我認為他們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他們提齣的所有證據都不能支持他們的結論。1989年,我發錶瞭《〈醒世姻緣傳〉康熙成書說駁議》一文,較為全麵地考辨瞭鬍適等人提齣的證據不能證明他們的觀點的問題,指齣《醒世姻緣傳》康熙年間成書說是難以成立的。2010年,筆者的一位朋友又舉齣瞭一些新的證據,再次主張康熙年間成書說。我因此又寫過一篇論文對這位朋友提齣的新證據逐一進行辨正,以說明這些新證據同樣無一能夠證明《醒世姻緣傳》康熙年間成書說是可以成立的。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王守義、曹大為、段江麗等先生先後提齣瞭明末崇禎說,認為《醒世姻緣傳》的性質是明人寫明事,它的成書應該在明代滅亡之前。
  《醒世姻緣傳》裏確實有較多的明代人寫明代事的內容,特彆是崇禎一朝的許多時事,這位作者說起來可以說是如數傢珍。但是,提齣《醒世姻緣傳》明末崇禎說的研究者忽略瞭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這部小說裏存在著鑿然可考的清代史實。
  徐復嶺先生在1990年提齣瞭《醒世姻緣傳》成書於清初順治年間的說法,他關於《醒世姻緣傳》的論文,後來匯集成《醒世姻緣傳作者和語言考論》一書齣版。
  徐復嶺提齣順治年間成書說,舉齣的關鍵的證據有兩條。一條是小說第五十七迴,有這樣一句話:
  那人慘白鬍須,打著辮子。
  打著辮子,這是清代人發式的特徵,因為明代的男子是束發的,不是辮發。
  第二條證據,是他在《顔氏傢藏尺牘》中發現的一條《醒世姻緣傳》刊刻印行的史料。明末清初的官員兼齣版傢周亮工的兒子周在浚,寫過一封給他的朋友麯阜顔光敏的信劄,這封信是這樣寫的:
  聞颱駕有真州及句麯之行,故未敢走候,此時想已歸矣。天氣漸爽,稍遲尚期作郊外之遊也。《惡姻緣》小說,前呈五冊,想已閱畢,幸付來價。因吳門近已梓完,來藉一對,欲寄往耳。諸容麵教,不一。修翁老先生。晚在浚頓首。
  “修翁老先生”指稱是康熙年間的進士、先後任職於禮部和吏部的詩人顔光敏,因為顔光敏字修來。
  信裏所說的《惡姻緣》,應該就是《醒世姻緣傳》。這部小說幾種刻本捲首都載有東嶺學道人的《弁言》,這《弁言》裏說道:
  原書本名《惡姻緣》……因書《凡例》之後,勸將來君子開捲便醒,乃名之曰《醒世姻緣傳》。
  也就是說,《醒世姻緣傳》這個書名是寫瞭“弁言”的東嶺學道人改的,在他改名之前,《醒世姻緣傳》本名《惡姻緣》。
  顔光敏卒於康熙二十五年。徐復嶺因此推論,這封周在浚寫給他的信大約寫於康熙二十年前後。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舉齣其他證據說明《醒世姻緣傳》最後成書於清順治年間,此事容在後文中詳論。
  《醒世姻緣傳》成書於清代乾隆年間的說法,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齣,但缺少過硬的證據。後來,夏薇女士在她的《〈醒世姻緣傳〉研究》一書中,正式提齣瞭《醒世姻緣傳》的成書年代在清雍正四年至乾隆五十七年之間的說法。
  有這樣一條證據,可以否定《醒世姻緣傳》成書於雍正年間之後的說法。
  孫楷第先生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在著錄《醒世姻緣傳》的時候記載瞭這樣一條資料:
  日本享保十三年(清雍正六年)《舶載書目》有《醒世姻緣傳》,所記序跋、凡例與今通行本同。
  數十年之後,劉世德也在日本見到瞭這份《舶載書目》。他在為夏薇的《〈醒世姻緣傳〉研究》所寫的《序言》中談到:
  日本的《商舶載來書目》(日本國會圖書館藏)著錄瞭享保十三年(即雍正六年,1728)進入日本的書籍,其中有《醒世姻緣傳》“一部十八本”。
  這份日本國會圖書館收藏的《商舶載來書目》,是在中國清雍正六年的時候,日本人記載當時圖書進口情況的一份書目。既然在清雍正六年《醒世姻緣傳》就已經齣口到瞭日本,它自然也就沒有在雍正年間或者之後的乾隆年間成書的道理。
  這個道理應該說是顯而易見的。但劉世德先生在為夏薇的書所寫的《序言》裏說瞭這樣的話:
  這(按指日本《商舶載來書目》所著錄的《醒世姻緣傳》在清雍正六年已齣口日本之事)和夏薇在書中所判斷的《醒世姻緣傳》成書年代的上限(雍正四年,1726)隻差兩年,它們毫無矛盾可言。
  “成書年代的上限”是什麼意思?是一部作品開始創作的時間。我們說,第一,雍正四年已經齣口到日本,那麼《醒世姻緣傳》肯定不會成書於夏薇所說的乾隆年間;第二,就成書年代而言,一部一百迴、七十七萬餘字的長篇小說,能在開始寫作兩年的時間裏就完成、付刻並且齣口到日本嗎?這同樣是不可能的。
  《醒世姻緣傳》的現代整理工作,始於上海亞東圖書館1933年1月齣版的汪乃剛校點本。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後齣現瞭多種校注本和校點本。就此前齣版的校注本而論,較為重要的有以下四種:
  (1)黃肅鞦校注本,上海古籍齣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
  (2)童萬周校注本,中州書畫社(後改稱中州古籍齣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3)袁世碩、鄒宗良校注本,颱灣三民書局2000年2月初版。
  (4)李國慶校注本,中華書局2005年9月第1版。
  這四種校注本共同的特點,是選用底本較為審慎,同時使用瞭較多的參校本參與文字校訂,內容相對較為可靠;注釋的文字雖側重點各有不同,但一般都較為通俗翔實,便於當代讀者閱讀。存在的問題是或不齣校記,或校記甚為簡略,讀者一般閱讀瀏覽自無障礙,但據以從事相關研究,則既不知某些文字改訂的依據何在,也難以得窺其所用底本的曆史麵貌;注釋文字也間有不夠準確之處。


《醒世姻緣傳》(套裝上下冊)圖書簡介 一、 時代背景與社會風貌的宏大畫捲 《醒世姻緣傳》並非一部孤立的文學作品,它深深植根於明末清初這一波瀾壯闊的曆史時期。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舊的封建秩序搖搖欲墜,新的思想觀念暗流湧動。官方正統的儒傢思想雖然依舊占據主導,但民間卻湧現齣無數充滿活力和反思的聲音。社會的各個階層,從高高在上的權貴仕宦,到辛勤耕作的平民百姓,再到營營商賈、風流文人,都在這變革的洪流中掙紮、浮沉,各自上演著悲歡離閤。 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當時社會的眾生相。繁華都市的喧囂熱鬧,鄉村田園的淳樸寜靜,官場的爾虞我詐,商場的爾吞我吐,文人的風流雅集,甚至市井小民的雞毛蒜皮,都被描繪得活靈活現。讀者仿佛能聞到市井街頭傳來的油煙味,聽到市井小販的叫賣聲,感受到貴族府邸的奢華與壓抑,體會到普通百姓生活的艱辛與無奈。書中對社會習俗、服飾禮儀、飲食習慣、節日慶典等細節的描摹,更是為我們還原瞭一個生動鮮活的明清時代,成為研究當時社會風貌的寶貴資料。 更深層次地,作品也觸及瞭那個時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機。在傳統價值觀受到挑戰,社會倫理秩序麵臨重塑的背景下,人們對命運、對人性、對因果報應的思考變得尤為迫切。《醒世姻緣傳》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其獨特的視角,探討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人與命運的抗爭,以及個體在宏大社會背景下的生存狀態。 二、 錯綜復雜的人物群像,洞察人性的幽微之處 《醒世姻緣傳》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塑造的眾多性格鮮明、命運跌宕的人物。這些人物並非臉譜化的符號,而是擁有復雜情感和內心世界的鮮活個體。 故事的核心,圍繞著幾個主要人物展開。(此處應略去主角具體名字和情節,以保持簡介的普適性) 他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構成瞭作品跌宕起伏的情節主綫。人物之間的關係錯綜復雜,既有血脈親情,也有愛恨情仇,更有利益糾葛和權力鬥爭。 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他善於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甚至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評價,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無論是高高在上的達官貴人,還是卑微底層的販夫走卒,都被賦予瞭復雜的人性。他們有優點,也有缺點;有善良的一麵,也有陰暗的角落;有對真摯情感的渴望,也有被欲望驅使的迷失。 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尤為值得關注。她們在男權社會中,或為命運的玩偶,或為愛情的殉道者,或為生存而掙紮,或為傢族而犧牲。她們的喜怒哀樂,她們的隱忍與反抗,都展現瞭那個時代女性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也摺射齣社會對女性的壓抑與束縛。 同時,作品也塑造瞭一係列令人難忘的配角。他們或許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人物,或許是襯托主角命運的陪襯,但無論如何,他們都以其獨特的個性,豐富瞭作品的藝術內涵,讓整個故事更加立體飽滿。通過這些人物的悲歡離閤,讀者可以深入洞察人性的幽微之處,反思自身的行為與選擇。 三、 故事的張力與敘事技巧:麯摺情節與深刻寓意 《醒世姻緣傳》並非一篇簡單的敘事作品,它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將讀者帶入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之中。作品的情節設計巧妙,跌宕起伏,充滿瞭戲劇性的轉摺。看似平靜的日常,常常暗藏著危機;看似難以逾越的睏境,又常常有柳暗花明的希望。 作者善於運用鋪墊、伏筆、懸念等敘事技巧,使得故事的發展充滿瞭吸引力。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被深深吸引,想要一探究竟,瞭解人物的命運走嚮,以及事件的真相。作品的敘事節奏張弛有度,既有細膩的心理描寫,也有緊張激烈的衝突場麵,讓讀者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醒世姻緣傳》並非僅僅追求故事的麯摺離奇,它更蘊含著深刻的社會寓意和人生哲理。作品通過對人物命運的描繪,對世態炎涼的揭示,對人情冷暖的展現,引發讀者對人生、對社會、對命運的思考。 書中的“醒世”二字,點明瞭作品的主題。它旨在通過展現人間的種種無奈與悲劇,警醒世人,讓他們認識到人生的虛幻與無常,看清世間的醜惡與虛僞,從而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齣明智的選擇。作品中所探討的因果報應、命運輪迴等觀念,也體現瞭當時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但作者的處理方式,則更加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 四、 語言風格與藝術成就:通俗生動與雅俗共賞 《醒世姻緣傳》在語言風格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高度的藝術成就。作品采用的是當時的白話文,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充滿瞭市井氣息。這使得作品能夠廣泛地傳播,被不同階層的讀者所接受和喜愛。 作者的語言駕馭能力極強,他能夠根據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情境,運用恰當的語言。他能寫齣官場文章的官腔官調,也能寫齣文人墨客的風流倜儻,更能寫齣市井小民的俚俗粗話,而且各種語言風格都運用得恰到好處,栩栩如生。 書中大量的對話描寫,更是作品的一大亮點。人物的對話充滿瞭生活氣息,既有幽默詼諧的調侃,也有尖酸刻薄的諷刺,還有真誠感人的傾訴。這些對話不僅推動瞭情節的發展,更展現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 此外,作品中還穿插瞭大量的詩詞歌賦、俗語諺語,這些都增添瞭作品的文學色彩和文化底蘊。作者的敘述語言則細膩傳神,能夠將復雜的情感和微妙的心理變化描繪得淋灕盡緻。 總而言之,《醒世姻緣傳》以其宏大的時代背景、復雜的人物刻畫、麯摺的情節設計、深刻的社會寓意以及通俗生動的語言風格,成為中國古典小說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不僅為我們展現瞭一幅生動的明清社會畫捲,更以其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人生哲理的獨特思考,對後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閱讀此書,既能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也能從中獲得深刻的人生啓迪。

用戶評價

評分

《聊齋誌異》,蒲鬆齡老先生的這本短篇集,是另一番彆樣的風味。它不同於前幾部巨著的波瀾壯闊,而是以精巧的筆觸,描繪瞭一個光怪陸離、亦真亦幻的誌怪世界。書中的狐仙、花妖、精怪,往往比現實中的人更具情義和靈性,她們與人類的愛恨糾葛,總是帶著一種淒美而超脫的色彩。我非常欣賞作者藉鬼狐故事來諷刺現實社會黑暗與世態炎涼的手法,那些狐女的善良與人類的貪婪、虛僞形成瞭強烈的對比,使作品的批判性極強。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顆精心打磨的寶石,短小精悍卻光彩奪目,情節設置巧妙,結局往往齣人意料,引人迴味。讀它的時候,仿佛在昏黃的燈光下,聽著一位老先生娓娓道來那些奇談異聞,既感到一絲陰森的寒意,又被其中蘊含的對真摯情感的追求所深深打動,是夜讀的絕佳良伴。

評分

這本《紅樓夢》,真是讓人欲罷不能的一部曠世奇書。曹雪芹的筆觸細膩入微,仿佛能將讀者瞬間拉入那個金陵的鍾鳴鼎食之傢。初讀時,我會被賈寶玉那份對世俗的格格不入和對女兒世界的偏愛所吸引,覺得他身上有一種超脫塵世的靈氣。而林黛玉的敏感、纔情與孤傲,更是讓人心疼不已,她與寶玉之間的那份“木石前盟”,讀來讓人扼腕嘆息,深感命運的捉弄。我尤其欣賞作者對詩詞歌賦的運用,那些穿插在情節中的詩句,不僅是人物心境的寫照,更是提升瞭整部作品的藝術高度。它不僅僅是一個傢族的興衰史,更是一部封建社會末世的百科全書,從衣食住行到人情世故,無不描摹得淋灕盡緻。每一次重讀,都能發掘齣新的感悟,那些曾經不解的細節,在閱曆增長後,似乎豁然開朗。書中的每一個丫鬟、小廝,都有其鮮明的性格,絕無臉譜化之嫌,足見作者功力之深厚。看完後,心裏總會殘留著一絲淡淡的哀愁,那份繁華落盡後的蒼涼感,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

讀完《三國演義》,我不得不驚嘆於羅貫中的敘事魄力和對曆史的把握。這本書的宏大敘事結構,將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波瀾壯闊展現得淋灕盡緻。我最著迷的便是那些精彩絕倫的謀略對決,赤壁之戰的火光衝天,空城計的險象環生,每一次讀到這些情節,都讓人心跳加速,仿佛身臨其境。書中塑造的群像也極其成功,曹操的雄纔大略與奸詐多疑,劉備的仁厚與隱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與鞠躬盡瘁,個個形象鮮明,躍然紙上。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義”字的推崇,桃園結義的兄弟情深,關羽的忠義無雙,都是那個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雖然其中不乏民間傳說和藝術加工的成分,但這更添瞭故事的傳奇色彩和可讀性。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小說,更是一部兵法寶典和為人處世的教科書。閤上書捲時,腦海中迴蕩的,是金戈鐵馬的聲響和英雄豪傑的慨嘆,讓人對那個英雄輩齣的時代充滿無限的嚮往和敬意。

評分

《西遊記》簡直就是一部充滿奇思妙想的冒險史詩,它成功地將神話、宗教、民間傳說熔於一爐,創造齣瞭一個瑰麗奇絕的神魔世界。孫悟空這個角色,無疑是全書最亮眼的星,他的桀驁不馴、七十二變、火眼金睛,代錶著一種挑戰權威、追求自由的精神內核,讓人讀來酣暢淋灕。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都充滿瞭象徵意義,是對人性弱點和外部誘惑的考驗。我尤其喜歡那些妖魔鬼怪的設計,造型韆奇百怪,法力各異,但最終都難逃火眼金睛的製裁。吳承恩的幽默感也是一流的,豬八戒的貪吃好色,沙僧的憨厚老實,與唐僧的迂腐善良形成鮮明對比,讓緊張的取經路上充滿瞭笑料,使得這部“大部頭”讀起來毫無負擔,輕鬆愉快。它教會我們,真正的成功需要堅定的信念、不懈的毅力和團隊的協作,是一部老少鹹宜的經典之作。

評分

說到《水滸傳》,那股子草莽英雄的豪氣和替天行道的憤懣之氣,撲麵而來,讓人熱血沸騰。梁山一百單八將,形形色色,各有各的脾氣和故事,他們或因官逼民反,或因義氣相投,最終匯聚於水泊梁山,構成瞭一幅生動的農民起義群像圖。我佩服李逵的直率魯莽,也理解武鬆景陽岡打虎的蓋世神勇,更對宋江那看似忠義實則矛盾重重的復雜內心有著深刻的體會。這部作品的精彩之處在於,它毫不避諱地展現瞭社會底層人民的疾苦和他們反抗的必然性,筆法粗獷有力,充滿瞭市井氣息和江湖味道。每一次讀到英雄好漢們仗義疏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情節,總會激起內心深處對“俠”的嚮往。然而,故事的後半段,尤其是在接受招安之後,那種由盛轉衰的悲劇感,又讓人不禁扼腕,英雄末路的無奈與心酸,令人深思。

評分

人文的這套書真心不錯,排版用紙還有插圖,就是真心的貴啊。

評分

裝幀樸素大方,世情小說之一,不能算一流,但張愛玲很推崇

評分

人民文學社的版本值得信賴,值得推薦!

評分

清代的小說,可以看看,內容很好。

評分

&mdash;&mdash;右調《賀新郎》

評分

人文社的經典書籍,必須收藏。感謝快遞小哥。

評分

送得很快

評分

可以的

評分

人文社的經典書籍,必須收藏。感謝快遞小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