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地质学的定义——与历史学的比较——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不可与创世论相混淆
地质学是研究自然界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所发生的连续变化的科学;同时也探讨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这些变化在改变地球表面和外部构造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了地球和寄居在它上面的生物在过去时期中经过的情况,我们才可以对它的现状求得更充分的知识,而对现在制约有机物和无机物发展的规律,也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概念。研究历史学的时候,我们用古今社会情况的比较方法,来较深入的了解人类本质。我们必须追溯逐渐造成目前形势的一系列事迹;用联系一切因果的方法,我们才能在思想中分析和记忆无数事件的复杂关系——民族性格的特点,道德和智力的修养,以及许多其他情况——如果没有历史的结合,一切都要变成索然无味,或者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各民族的现状,是许多以前变迁的结果,有些是远古的,有些是现代的,有些是渐进的,有些则是突变而剧烈的;自然界的状态也是一个长期一连串前后相继事变的结果;如果我们要增长对现代自然法则的知识,我们必须探讨它在过去时期中所造成的各种结果。
回忆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往往惊异地发觉,某一次战争的胜负,怎样影响了现在的千百万人民的命运,而这一次的战争,早被大多数人遗忘了。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大国的疆界,它的居民所用的语言,他们的特殊风俗、法律和宗教信仰,都与这次遥远事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如果我们追溯自然界的历史,我们所发现的关系,更可使人惊奇,竟至出人意料。海岸的形态、内陆的地形以及湖泊、河谷和山岳的存在与分布,往往可以追溯到以前盛行的地震和火山,而这些地方早已没有这一类的活动了。某些区域土壤的肥沃、另一区域土壤的贫瘠、陆地的升出海面、气候以及其他特征,都可以显明地归因于这些远古的激变。在另一方面,地面上的特殊地貌,往往可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缓慢而宁静的作用——湖泊或大洋中沉积物的逐渐堆积,或介壳和珊瑚的繁殖。
现在再选择一个例子:我们在某些地方看到含有植物物质的地下煤层;这些植物,以往像泥炭一样生长在沼泽里面,或被漂到湖海之中。这些湖海后来被填满了,生长森林的陆地,也沉没到水底而被新地层掩盖了,漂流植物的河流和潮水,也早已找不到了,而许多植物也是属于在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早已绝迹的物种。然而商业的繁荣和一国的强盛,主要有赖于古代情况所决定的燃料的局部分布。
儿子就是个数理化迷,每天不是捧着奥数,天文地理,就是物理化学,前几天提到了theory of relativity ,就嚷嚷着让买,四年级的孩子能看懂吗,先买中文的让他看看吧。书的质量非常好,纸张也很好,非常值得购买
评分朋友推荐的,东西很好哦。东西5颗星(满分5颗星),送货和售后要给5颗星+(如果可以爆灯)。送货服务和售后真的很有保障的京东,越用越顺手了。这种体验是谁用谁知道。听说评论之后有京豆,我就试试是不是真的。
评分经常京东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 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有了切身体会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
评分赫胥黎(1825-1895)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赫胥黎深为折服。次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在牛津大学开会时,他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了出色的辩护。此后他写了许多科普文章,扩大了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与伦理学》分导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导言阐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以生物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的材料说明物质世界是充满矛盾和变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化的,物竞天择是支配世界的法则。正文部分把进化论的观点应用于人类社会,论述伦理道德的演化,社会中的人和动物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评分很厚,比想象的好很多,正版书籍,内容可能不是最新的,但是一些经典的内容还是挺不错的
评分印刷纸张优良,字迹清晰,
评分体悟原汁原昧的科学发现。
评分通过把作为情绪反应的同情感引入哲学,并强调它们先于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而存在,不仅试图重新审视和改造哲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而且还进而试图重新考察和解释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今天的哲学传统及与之相关的神学传统,这显然是一条特别富有独创性的思路。本书收入舍勒关于同情感与他者的论述,极具学术启发性。通过把作为情绪反应的同情感引入哲学,并强调它们先于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而存在,不仅试图重新审视和改造哲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而且还进而试图重新考察和解释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今天的哲学传统及与之相关的神学传统,这显然是一条特别富有独创性的思路。本书收入舍勒关于同情感与他者的论述,极具学术启发性。马克思?舍勒(1874―1928),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价值伦理学、哲学人类学与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人,被视为现代德语学界传奇人物。在哲学、社会理论、伦理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海德格尔视其为“全部现代哲学最重要的力量”。早年执教耶拿大学、慕尼黑大学,参与现象学运动。1919―1927年,任科隆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28年,执教法兰克福大学不久,因中风猝然辞世。著有《同情的形式和本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实质价值伦理学》、《论人类的永恒性》、《价值的颠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今人编有《舍勒全集》,美国芝加哥大学设有舍勒研究所,德国成立了国际舍勒研究协会。马克思?舍勒(1874―1928),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价值伦理学、哲学人类学与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人,被视为现代德语学界传奇人物。在哲学、社会理论、伦理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海德格尔视其为“全部现代哲学最重要的力量”。早年执教耶拿大学、慕尼黑大学,参与现象学运动。1919―1927年,任科隆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28年,执教法兰克福大学不久,因中风猝然辞世。著有《同情的形式和本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实质价值伦理学》、《论人类的永恒性》、《价值的颠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今人编有《舍勒全集》,美国芝加哥大学设有舍勒研究所,德国成立了国际舍勒研究协会。舍勒认为,就认识的全部发展史而言,人们都是先对认识对象产生爱或者恨,之后才通过知性来对它们进行认知、分析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对于所有各种理论认识和思维来说,还是就所有各种实践立场而言,爱和恨在情感行为的集体范围内都是最原初的行为方式,它们还使理论生活和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并且能够使这两者永远保持统一的状态。本书选取作者论述羞感、懊悔与怨恨的精彩文字,使大家对此话题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还好,有点晦涩。
评分好书,质量很不错,值得购买。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