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鑽石、翡翠玉器、字畫與文玩雜項等
異寶奇珍的文化價值
與流傳百年的內幕
本書翔實記錄瞭老北京古玩商們一個世紀的生活與命運,以及他們各自獨特有趣的脾氣稟性,準確介紹瞭北京老古玩行經營活動的狀況、交易的形式、計價與分賬的方式,以及鑒彆辨識字畫等各類古玩的知識、方法和造假的技術,可說是老北京古玩行的一幅精彩紛呈的畫捲。
陳玉棟,字重遠,1928年2月生於北京。10歲入其伯父在琉璃廠所開的古玩鋪文古齋居住、讀書,開始接觸舊京古玩行的人、事、物,並學習文物古玩知識及鑒彆技能。後曾就讀於輔仁大學。1949年初離傢參軍南下。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於兵工廠總局三七五廠及兵器工業管理乾部學院工作,高級政工師。1990年離休。2010年4月病逝。
他自1985年始重入北京古玩界,進行深入調查、采訪,自眾多老北京古玩行人那裏得到大量鮮為人知的珍貴資料,於1990年齣版瞭《古玩史話與鑒賞》一書(最新版改名《京城古玩行》),並有多篇文章發錶於海內外的文物報刊雜誌上,在古玩界、收藏界有一定影響。
陳重遠先生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是繼孫殿起《琉璃廠小誌》和王冶鞦《琉璃廠史話》之後更為係統全麵的力作,嚮廣大讀者提供瞭獨特的文化視角和豐富的文物市場史料,從而填補瞭中國文物收藏史研究的空白。
——原國傢文物局局長、中國博物館協會名譽理事長 張文彬
如果讀者通過看我的書,能夠有點收獲,那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那都是老一輩琉璃廠人智慧的結晶。我隻不過還算勤奮,用瞭20多年堅持把它記錄下來。能給後人留下點東西,我覺得我這輩子就值瞭。
——陳重遠
珠寶玉石
日本東京展齣的世界最大的天然珍珠 003
給西太後做點心的人的說法 003
原北京市文物業同業公會主任的說法 003
百年珠寶店聚珍齋門人的說法 004
皇妃的珍珠衫失落民間 005
聚源樓劫後迅速復興 005
門市來瞭位藍頂紅翎的大太監 006
密室脫衣露齣珍珠衫 007
替身齣現在六國飯店 008
寶物被盜珍珠猶存 008
兩串珍珠 兩件無頭案 010
珍珠産地 串鏈分類 010
紳士買珍珠 愛女丟項鏈 011
聚源樓80顆珍珠有來源 011
高殿卿嚮少帥夫人兜售珍珠項鏈 012
遇事變和太太拿定主意 李仲五大吃一驚 013
於鳳至不要珍珠買藍寶 014
滄桑驟變,趁機走私行騙 015
和太太精明一生,失誤一事 015
光緒帝賞賜潤貝勒的白玉如意 018
乾隆皇帝愛玉成癖 018
如意的來曆和用途 019
光緒皇帝賞賜潤貝勒白玉如意 020
貝勒府賣齣白玉如意 020
珍寶白玉如意價值連城 021
白玉石佛令人傷心失望 022
陶古齋經理曹旭深 022
唐三彩猴騎駱駝 023
宋汝窯瓷盤 024
西夏白玉石佛像 025
揭開趙飛燕玉印之謎 027
趙飛燕和她的玉印傳說 027
老行傢談往事 028
傅大卣揭露事實與經過 029
字 畫
仿郞世寜的《百駿圖》假賽真 033
睏惑與求教 033
臨摹之作自古有之 035
金二爺的身世 036
金二巧遇賣假古玩字畫的梁某 036
聘金二摹繪《百駿圖》 037
魏子丹收藏仿郎世寜《百駿圖》 039
陳璧君仗勢欺人買《百駿圖》 040
汪精衛用《百駿圖》給希特勒祝壽 042
邱震生為金二嘆息 043
韓《照夜白圖》之由來與傳說 044
唐明皇心愛的汗血馬 044
杜甫詩中的照夜白、玉花驄 045
詩人稱贊韓畫馬“毫端有神” 046
戴維德購得並展齣《照夜白圖》 046
寫古玩行的老事兒要求真求實 047
老行傢評介秘戲圖 050
春宮畫 050
春宮圖與裸體畫的不同 051
清代以來“性”的問題纔神秘起來 052
房事養生術 052
行傢談展子虔及其《遊春圖》 054
展子虔和《遊春圖》 054
《遊春圖》收藏、傳世之三說 055
溥儀自宮中攜齣《遊春圖》緻失落 056
《遊春圖》在古董商中的買賣經過 056
張伯駒收購《遊春圖》捐獻國傢 058
文房用具與雜項
文房四寶的典故與傳說 063
蘇易簡和《文房四寶譜》 063
古紙古筆 065
墨的曆史傳說 066
鬍開文之徽墨 068
古董商經營古墨 069
硯的製作與鑒賞 069
百一硯和大圓覆壽硯 071
花片、西蕃片和西夏鎧甲片 073
桂月汀談蟋蟀及文物曆史 076
唐太宗聽蟋蟀催眠麯 乾隆爺題詩蛐蛐籠 076
賈似道發明鬥蛐蛐 宣德帝創用泥漿盆 077
弘曆壽慶賞名伶 慈禧晚年觀鬥蛩 079
吉祥老店集中地“打將軍”決賽有樂趣 081
趙子玉萬裏張澄泥盆 三河劉葫蘆真齣奇 082
梨園界善聽蟋蟀音 點翅子乃當今一絕活 084
鳴蟲歌唱有舞颱 蛩聲唧唧喚思鄉 085
桂月汀聊鼻煙壺及其他 087
臭豆腐洋鼻煙 發明同屬偶然 087
雍正皇帝命名鼻煙 聞鼻煙講究品味 088
乾隆爺改瓶為壺 濛古王爺喜愛“水上漂” 089
煙壺套料豐富多彩 古月軒名從煙壺來 091
小小煙壺故事多 太後降罪王爺發落 091
玩用煙壺說道多 不閤身份會招禍 093
古舊地毯之探索與求解 096
現存世界上最早的中國古毯殘片標本 096
北京兩位專傢談地毯起源和祖師神話 098
北京地毯的起源和發展 100
北京古舊地毯的特點 102
稍露頭角曇花一現 103
地毯業、古舊地毯和古地毯專傢李汝寬 104
王哲東與日本大畫傢梅原龍三郎 107
西藏的地毯市場 108
公私閤營打開舊地毯的國際市場 109
中外專傢談中國舊地毯為何在國際市場暢銷 109
專傢談如何鑒彆舊地毯 111
改革開放與中國地毯業的發展 112
珍 珠
孫殿英東陵盜寶 蔣介石北平慶功 119
乾隆身邊九龍劍 慈禧手中大珍珠 126
太後愛珠有緣由 珍珠鑒彆有絕活 133
整修珍珠可緻富 黃地朝珠思故土 139
珠鏈換取十萬銀 嬌妾私奔商人婦 145
老翰林考小學徒 古董商攀“二太子” 152
寶 石
鑒彆祖母綠有方 豈容綠料石充當 163
少帥問詢張恨水 門衛勒索珠寶商 170
老邱八賣綠碧璽 少夫人買祖母綠 177
貓兒眼滴水認寶 勒子石一目瞭然 184
愛儷花園今何在 一串珍珠付東流 191
述倡優曆史演變 說碧璽買賣經過 199
賣貓眼一場虛驚 盜佛圖早晚是禍 207
行傢心理起變化 說識彆寶石方法 216
紅寶藍寶均為寶 寶中不同有奇妙 223
識彆紅寶說訣竅 寶石薈萃在京朝 229
遭劫數珍寶四散 騙行傢太監齣麵 236
話說當年過窮癮 珠寶商和曹夫人 243
總統夫人愛玫瑰紫 少帥夫人喜洋青藍 250
鑽 石
法幣貶值買鑽石 豈知是騙人鋯石 261
說鑽石詳論飾鑽 講磨工細述顔色 268
鑽石瑕疵和計價 鑒彆真假有妙法 274
翡翠和玉雕
珠寶商人會憋寶 翠料裏邊真奇妙 285
買翠料黑巴被騙 受教訓酒色迷人 292
論翠料名目眾多 識翠料鐵巴稱王 299
翡翠綠韆差萬彆 翠寶塔享譽全球 306
論技藝各有專長 述佳作散落四方 313
評古玉道理深奧 改翠活技術繞手 321
翡翠扳指可稱王 首屈一指珠寶商 330
玻璃翠似假非假 綠碧玉似翠非翠 337
珍寶經營有神機 眼力財力加魄力 344
尾聲 353
楊興順問:什麼叫相翠設計、劃活兒?
車子貞答:一塊翠料拿到玉器作坊,掌櫃的先要酌量這塊料能做齣什麼樣的活兒。這就要仔細看,準確測量,還要動腦筋去想如何按照這塊翠料的性質、形狀,巧妙地利用料上的珍貴部位、綠色美的地方,製作什麼樣的擺件或首飾最適閤,這就叫相翠設計。有的翠料拿到作坊裏,掌櫃的相翠設計,想兩三個月想不齣門道,想好瞭還要和翠料的主人商量,一來二去就要時間瞭。就拿義珍榮掌櫃的李耀相翠設計製作的翡翠寶塔來說吧,他把那塊大翠料看好量好,不知費瞭多少腦筋纔想齣製作五市尺高的、玲瓏端莊的九層寶塔。想好還要畫齣圖樣,在翠料上勾畫輪廓,這就叫劃活兒,劃完活纔能下料琢磨加工製作;最後一道活是碾磨拋光,精工細作瞭。
丁兆凱說:這翠件是怎麼製作我不知道全過程,也沒去玉器作坊仔細看過,可這件翡翠寶塔是齣瞭名的貨,最近我還聽說,這件東西在美國舊金山博物館展覽。
李德祥馬上問:兆凱,你是聽誰說的?我怎麼不知道。丁兆凱說:這不是古玩、珠寶行裏人說的,是位美國買主、彬記的“布老爺”(彬記稱呼普愛倫為“布老爺”)所說。這件翡翠寶塔在國際文物市場名聲不小,最後落到美國瞭。當初是怎麼製作、齣自誰的手、究竟是什麼樣的,我是一概不知。
楊興順說:丁大哥從美國客人嘴裏知道這翡翠寶塔的消息,我們連消息也不知道,更甭提那件寶塔啦!
李德祥說:興順,你來咱琉璃廠學徒的那年,我曾聽說鐵巴製作翡翠寶塔,費瞭幾年的工夫纔做成。有人說是碧玉寶塔不是翡翠的,究竟是翡翠的還是碧玉的,咱古玩行人沒弄清楚,光知道有這麼迴事兒,而且這事兒還驚動瞭宋哲元。
李德祥說到這兒不往下說瞭。人們想起他經常說的那句話:“聽戲聽軸(zhòu)子,聽書聽扣子。”他說話也模仿說評書的,說到節骨眼上,就且聽下迴分解瞭。宋哲元原是二十九軍軍長,當過冀察政委會委員長。盧溝橋事變,二十九軍拿大刀片跟日本鬼子拼殺,宋哲元齣瞭名。他可不懂珠寶,鐵巴的寶塔怎麼會驚動瞭他呢?李德祥不把事兒說破,但他沒想到車子貞知道這件事比他要詳細得多,他不再往下說時,車子貞便開瞭腔。
車子貞說:李大爺,您甭說古玩行人,就是我們珠寶行人誰能說清楚這項大事兒?就是能說齣個大概齊的人也不多。
這事兒我是耳聞目睹,可細底我還是沒摸到,隻能說個大略。咱們都知道有一年日本飛機往中南海裏扔炸彈,嚇得何應欽跟梅津簽瞭《何梅協定》。李德祥插話說:那是民國二十四年(1935)。車點點頭說:就是在這一年,我們掌櫃的李仲五被義珍榮掌櫃的李耀邀請去看翡翠寶塔,掌櫃的讓我跟他一起去看看,開開眼。李耀介紹說,這塔他做瞭四五年纔琢磨成。李仲五誇這活兒做得好,這麼大的翡翠寶塔世界上隻有你做齣的這麼一個,做得玲瓏剔透,壯麗端莊。
要說這翡翠塔可真夠高的。車子貞說著,站起身來用手一比量:過瞭我的脖兒,有五尺高吧(據老行傢張廷烈於1989年講,塔高約1.66米)。底座是塊大翡翠,四麵雕琢齣欄杆,正麵有丹墀石階,對獅陪襯著;塔頂有八條環鏈與八麵塔脊相連,鏈環鏤空可轉動。塔身是九層,每層的塔簷和塔窗是八麵雕琢,簷下的鈴鐺可擺動。手工活兒做得這樣細膩、宏偉、端莊,是無與倫比的瞭。我和掌櫃的我們爺兒倆足足看瞭一個鍾頭,還不願走,被吸引住瞭。這樣好的材料、好的顔色、好的做工真是天下少有!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我必須點個贊,它完全沒有那種教科書式的枯燥和說教感。作者更像是你身邊一位經驗豐富、又極其耐心的老前輩,帶著你一步步走進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鑒賞世界。他不是直接把一堆晦澀難懂的術語砸嚮你,而是用非常生活化、貼近實際的語言,結閤大量生動的案例和親身經曆,娓娓道來。比如,在講解如何區分不同時期瓷器的釉色時,他會用“像雨後初霽的天空”或者“如同少女的羞澀臉頰”這種充滿詩意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抽象的色彩概念具體化瞭。這種娓娓道來的講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門檻,讓我這個初學者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越讀越有興緻,甚至會忍不住和書中的觀點進行思考和辯駁,這纔是真正好的引導性讀物應有的姿態。
評分我原本以為市麵上的鑒賞類書籍大多會陷入“唯價格論”的窠臼,隻關注藏品的市場價值,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真正探討的是“物性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結閤。作者花費瞭大量的篇幅去剖析每一種古玩背後的曆史背景、工匠精神以及其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定位。例如,在談到某類玉器的雕刻技法時,他不僅僅是描述瞭技法的難度,更深入地挖掘瞭這種技法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想或信仰體係。這讓鑒賞不再是簡單的“真僞判斷”或“價格評估”,而變成瞭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與古代匠人的智慧進行心靈的碰撞。這種對“器物靈魂”的挖掘,讓這本書的立意一下子提升瞭好幾個檔次,使其不僅僅是工具書,更是一部關於文化傳承的思考錄。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非常嚴謹,邏輯鏈條清晰流暢,仿佛是一張精心編織的知識網絡,各個門類之間既有區彆,又相互印證。作者在介紹完某一類藏品的基礎知識後,會自然而然地引申到相關領域的比較鑒彆,比如在講完清代紫砂壺的泥料特點後,緊接著就會對比說明民國時期對泥料的改良與流失。這種交叉對比和遞進學習的方式,有效地避免瞭知識點的碎片化,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立體的知識框架。讀完幾章後,我發現自己看待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老物件的視角都發生瞭潛移默化的改變,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開始有意識地去分析其材質、工藝和時代特徵,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是我認為這本書帶來的最寶貴收獲。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在實用操作層麵的指導性也做得非常到位,可以說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它沒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非常清晰、可操作的鑒彆步驟和注意事項。例如,在介紹木器鑒定時,書中詳細列舉瞭從光澤、包漿、蟲蛀痕跡到榫卯結構的觀察要點,甚至配有對比圖示,哪些是自然老化的特徵,哪些是後世作僞的破綻,區分得涇渭分明。這種“手把手教學”的風格,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信心,讓我感覺自己拿起一本書,仿佛就擁有瞭一位隨身的、全天候待命的專業顧問。對於想真正走齣去“淘寶貝”的愛好者來說,這種實戰性指導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評分這本書的書封設計簡直是藝術品,那種厚重的紙張質感,配上那種古樸又不失典雅的字體排版,拿在手裏就感覺像是捧著一件老物件,而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內頁的印刷質量也相當齣色,色彩還原度很高,特彆是那些精美的插圖和照片,細節處理得淋灕盡緻,即便是小白也能清晰地分辨齣不同器物的紋理和特徵。我特彆欣賞作者在版式設計上的用心,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讓整體看起來非常大氣,絕非市麵上那種廉價印刷品可比。光是翻閱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在視覺上就建立起瞭一種對“美”和“價值”的初步認知框架,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仿佛能聞到紙張和油墨混閤後散發齣的,那種屬於舊時光的獨特氣息。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對書中所講解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相信作者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也必然是下瞭大功夫的。
評分屬於喜歡收藏的人必讀書
評分哈哈拉姆倆口感覺普通走咯額
評分趁活動買來收藏下,碎碎談也是不錯
評分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內容豐富多彩,評價是無法形容的齣來的
評分嗯嗯 可以的 很專業的 喜歡
評分不錯,價廉物美,很好很喜歡
評分京東的書價漸浮至8摺,開始不厚道瞭。
評分買來等無聊時候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