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精选
《给孩子的古诗词》是中国诗词界大家叶嘉莹先生的新力作,叶先生以其七十载古典诗词教学经验与功力,为孩子精心遴选出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将诗词中蓄积的所有伟大心灵、智慧、品格与襟抱,汇集成一部给孩子的好作品。封面、内文图选用艺术家徐冰作品《芥子园山水卷》局部,高雅脱俗。
★引领体悟
《给孩子的古诗词》回归“诗教”传统,用古典诗词千载之下生生不已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启悟孩子的感知力,引领孩子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美境界。
★韵律之美
《给孩子的古诗词》所选篇目注重韵律,尤其适于孩子记诵、阅读,让家长与孩子在诗词的韵律之美中共同亲近古典文学,获得生命的滋养。
★心灵成长
《给孩子的古诗词》凝聚叶嘉莹先生一生心力与热情,以“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作为编选标准,所选诗词均为提升孩子心灵品质之作,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
★经典流传
在中国及海外,叶嘉莹是当今传播中华古典诗词具影响力的人,凭借其古典文学的修养及在古典诗词界的公信力,《给孩子的古诗词》这部选本必将以其品质的优秀和独到,在汉语世界产生持久而巨大的影响。
叶嘉莹,号迦陵。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七十余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她教的学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大学博士,从青年到老年,有教无类。她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诗人、作家,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现居香港。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作品被译为三十余种文字出版。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
李陀,1939年出生。原名孟克勤,作家、文学批评家。曾用笔名孟辉,杜雨。达斡尔族,内蒙莫力达瓦旗人。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赴美国,先后于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校担任访问学者。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著有短篇小说《自由落体》《七奶奶》《愿你听到这支歌》。创作有电影文学剧本《李四光》《沙鸥》。曾主编《中国寻根小说选》《中国实验小说选》《中国新写实小说选》《大众文化研究译丛》《视界》《中国前卫艺术》《七十年代》。
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叶嘉莹
★一个人发蒙阶段读过的诗,很可能影响到一生的文学观念,因此北岛编《给孩子的诗》,“不仅仅是一个诗歌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文学的问题,还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意义怎么放大都不为过。”
——《东方早报》
★孩子该读什么样的诗?《给孩子的诗》奠定了孩子对诗歌的认知,体现了北岛的美学眼光。
——《晶报》
《给孩子的古诗词》
序
诗
诗经·秦风·蒹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陶渊明
饮酒二十首【其四】
饮酒二十首【其五】
敕勒歌
陆凯
赠范晔
王勃
山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宋之问
渡汉江
贺知章
回乡偶书【其一】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张旭
山中留客
张九龄
感遇
望月怀远
王之涣
凉州词
登鹳雀楼
孟浩然
春晓
宿建德江
过故人庄
王翰
凉州词【其一】
王昌龄
出塞【其一】
从军行【其四】
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
山中送别
杂诗三首【其二】
鸟鸣涧
竹里馆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使至塞上
裴迪
华子冈
李白
静夜思
独坐敬亭山
夜宿山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望庐山瀑布
春夜洛城闻笛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
峨眉山月歌
黄鹤楼闻笛
山中答问
送友人
关山月
月下独酌
长干行二首【其一】
崔颢
长干行【其一】
黄鹤楼
高适
别董大【其一】
杜甫
绝句二首【其一】
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四首【其一】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江南逢李龟年
赠花卿
望岳
房兵曹胡马
春日忆李白
除架
春夜喜雨
春望
月夜
旅夜书怀
月夜忆舍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缚鸡行
缪氏子
赋新月
岑参
逢入京使
韩翃
寒食
张继
枫桥夜泊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弹琴
司空曙
江村即事
刘方平
夜月
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
张籍
秋思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戴叔伦
过三闾大夫庙
韦应物
秋夜寄邱员外
滁州西涧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卢纶
塞下曲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孟郊
游子吟
杨巨源
城东早春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晚春
春雪
崔护
题都城南庄
刘禹锡
秋词
乌衣巷
李绅
悯农二首【其二】
白居易
问刘十九
观游鱼
暮江吟
大林寺桃花
赋得古原草送别
钱塘湖春行
柳宗元
零陵早春
江雪
渔翁
贾岛
寻隐者不遇
刘皂
渡桑干
杜牧
秋夕
山行
清明
江南春
登乐游原
泊秦淮
陈陶
陇西行四首【其二】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嫦娥
霜月
登乐游原
无题
高骈
山亭夏日
韦庄
台城
王驾
雨晴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无名氏
杂诗
钱珝
江行无题
范仲淹
江上渔者
欧阳修
画眉鸟
王安石
题何氏宅园亭
南荡
封舒国公三首【其二】
北陂杏花
北山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赠外孙
江上
游钟山
松江
泊船瓜洲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题西林壁
望湖楼晚景
李清照
夏日绝句
陆游
秋思三首【其一】
示儿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杨万里
春日六绝句
二月十一日夜梦作东都早春绝句
道旁竹
宿新市徐公店【其一】
雨后田间杂纪【其二】
舟过安仁【其三】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小雨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入常山界二首【其二】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三】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其一】
万安道中书事【其二】
桂源铺
朱熹
春日
观书有感【其一】
林升
题临安邸
叶绍翁
游园不值
翁卷
乡村四月
戴复古
江村晚眺
赵师秀
约客
文天祥
过零丁洋
王冕
墨梅
张羽
咏兰花
袁枚
十二月十五夜
郑燮
竹石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雨后田间杂纪【其二】
高鼎
村居
词
白居易
忆江南
张志和 渔歌子
温庭筠 望江南
李煜
相见欢
相见欢
浪淘沙令
虞美人
晏殊
浣溪沙
浣溪沙
欧阳修
玉楼春
浪淘沙
采桑子 十首【其二】
采桑子 十首【其四】
采桑子 十首【其五】
采桑子 十首【其六】
采桑子 十首【其七】
苏轼
定风波
水调歌头
秦观 浣溪沙
周邦彦 浣溪沙
李清照
如梦令
如梦令
南歌子
岳飞
满江红
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诉衷情
辛弃疾
鹧鸪天
西江月
鹧鸪天·博山寺
清平乐·村居
西江月·遣兴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丑奴儿
生查子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蒋捷 霜天晓角
杨慎 临江仙
纳兰性德 长相思
《给孩子的散文》
致读者 李陀北岛
鲁迅
好的故事
雪
夏丏尊
白马湖之冬
竺可桢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郭沫若
卖书
叶圣陶
没有秋虫的地方
张恨水
对照情境
郁达夫
江南的冬景
丰子恺
野外理发处
朱自清
匆匆
老舍
四位先生
闻一多
贾岛
俞平伯
记在清宫所见朱元璋的谕旨
废名
蝇
沈从文
滕回生堂今昔
梁实秋
火车
巴金
一个车夫
冯至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傅雷
傅雷书信: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夜
萧红
饿
孙犁
报纸的故事
饶宗颐
金字塔外:死与蜜糖
陈从周
小有亭台亦耐看
——网师园
黄裳
怀素《食鱼帖》
汪曾祺
散文四篇
黄永玉
米修士,你在哪里呀!
——怀廖冰兄
新凤霞
左撇子
高尔泰
月色淡淡
西西
羊吃草
李零
史学中的文学力量
张承志
杭盖怀李陵
北岛
北京的味儿
史铁生
我的梦想
贾平凹
黄土高原
韩少功
月夜(外二篇)
冯象
太初
王安忆
窗外与窗里
莫言
卖白菜
顾城
学诗笔记
余华
麦田里
刘亮程
寒风吹彻
苏童
三棵树
格非
胡河清
孟晖
妙饮沉香一缕烟
毛尖
表弟
李娟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编辑说明
“序
我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从小就喜欢读诗、背诗,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也已经七十年了。这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
其实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自然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多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决意回国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这本《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其中包括177首诗和41首词,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只以刻画工巧取胜者不予选录,超出孩子认知水平者亦不选录,所选诸诗对时代、作家、体裁等数量之比例也没有限制。我因为年老事忙往往精力不济,感谢张静,她为此书倾注了大量的心力。
曾有人问我: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迦陵
2015年8月31日凌晨于温哥华家中
作为一个家长,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我的孩子真正爱上阅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任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套《给孩子的古诗词+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诗(套装共3册)》,它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这套书将古诗词、散文和现代诗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阅读体系。我儿子(8岁)对《给孩子的古诗词》非常着迷,他之前对古诗词只是模糊的印象,这本书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插图,让他觉得古诗词就像一个个小故事,充满趣味。而《给孩子的散文》则展现了文字的另一种魅力,那些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最让我意外的是《给孩子的诗》,它让孩子看到了诗歌的无限可能,既有古老的韵味,也有现代的活力。他甚至会尝试着模仿,写一些简单的句子。这套书不仅提升了他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帮助他建立了一种对文字、对生活、对世界的美好感知。我看到了他眼神中的光芒,那是一种因为读到好书而产生的快乐和满足。
评分说实话,我给儿子挑书一向是比较谨慎的,尤其是一些“素质教育”类的书籍,我担心会太过刻意,反而适得其反。这套《给孩子的古诗词+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诗(套装共3册)》是朋友推荐的,我看了看目录,感觉挺符合我的期望,就入手了。我最看重的是《给孩子的诗》这一册。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接触到真正有生命力的诗歌,而不是那些成人视角下的“儿童诗”。这本诗集做的非常棒,它收录的诗歌,既有我们熟知的经典,也有一些近代的优秀作品,风格多样,主题也丰富。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歌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孩子们能够轻松地进入诗歌的世界。我儿子读到一些充满画面感的诗句时,会兴奋地给我讲他脑海里出现的景象。比如,读到关于星星的诗,他就会拉着我出去看星星,然后指着天上的星星说,“妈妈,你看,这颗星星就像诗里说的那样在眨眼睛!” 这种将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宝贵啊!这本书没有强行灌输,而是用诗歌的美丽,一点点地唤醒孩子心中对美的感知和对世界的探索欲。
评分我女儿今年九岁,比她哥哥“挑剔”多了,她对文字的要求很高,不喜欢那种华而不实的句子,也不喜欢太说教的内容。所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来了这套《给孩子的古诗词+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诗(套装共3册)》,特别是《给孩子的散文》这一册,我本来没报太大希望。但结果再一次让我惊喜!这本书里的散文,篇篇都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的心灵。它不是那种生硬的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或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来传递一些非常宝贵的情感和道理。比如,有写关于友谊的小故事,有描绘四季变化的优美文字,还有一些关于生命力的感悟。女儿读完之后,会时不时地跟我分享她的感受,比如她会说,“妈妈,那个小男孩好勇敢,为了朋友……” 或者,“我喜欢那段描写秋天的句子,感觉真的能闻到落叶的味道。” 这种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共鸣,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而且,书中的语言也特别优美,遣词造句非常讲究,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于培养孩子的语感非常有帮助。我发现,她现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渐渐开始注意语言的运用,不再是干巴巴的流水账了。
评分我发现我家女儿(9岁)最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套《给孩子的古诗词+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诗(套装共3册)》。尤其是《给孩子的散文》和《给孩子的诗》这两本,对她影响太大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会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事物,而是开始尝试用更丰富、更形象的语言。我有时候会发现她对着窗外发呆,然后跑来跟我说,“妈妈,今天的天空就像书上说的那样,‘如洗’!” 这种对词语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真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的。我特别喜欢《给孩子的诗》里的选篇,它里面有很多诗歌都非常适合孩子去品味,既有想象力,又有情感的深度。女儿常常会把诗歌里的句子背下来,然后学以致用,用在自己的说话和写作中。她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小猫的日记,里面就巧妙地化用了诗歌中的一个意象,让我惊叹不已。这套书不仅仅是提供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它为孩子构建了一个美的语言环境,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用更美好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去感受世界。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家娃的“文学之门”!我儿子今年八岁,平时对阅读兴趣不算特别浓厚,尤其是一些比较“古老”的东西,他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但是收到这套《给孩子的古诗词+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诗(套装共3册)》之后,情况有了惊人的改变。我先从《给孩子的古诗词》开始给他读,本来我以为他会像以前一样,听几句就开始走神,没想到他竟然听得津津有味!书里的古诗词都选得特别好,不全是那些特别难懂的,很多都是脍炙人口、意境优美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每首诗后面都配有非常浅显易懂的解释,还有有趣的插图,把那些古人笔下的山水、人物、情感都变得活灵活现,好像就在眼前一样。儿子时不时会指着图问我,“妈妈,这个人在做什么呀?”、“这首诗里的月亮真的有这么圆吗?”。我能感觉到,他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在理解和感受诗句的美。有一天,他甚至自己主动翻开书,指着一首诗说,“妈妈,我想学这首!” 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对传统文化一种亲切的接触,让我觉得,选择这套书真是太对了!
评分书的质量还不错,如果箱让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概率很低了,因为文字多,图片少。不过还是5分。
评分设计的很好,宝宝很喜欢,买的很划算!
评分《给孩子的散文》将震动整个汉语世界因编者李陀和北岛的眼光与公信力,这部选本以其品质的优秀和独到,势必在汉语世界产生持久而巨大的影响
评分故事合集,全文字无图书,字体排版间距还好,能接受,某书单推荐,不错
评分很不错,留着孩子读,自己也要看看,文章很美
评分《给孩子的动物寓言》是黄永玉人生的智慧结晶,包含对生命、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通透的人生观,与漫画相配,一句充满机锋的短语或段落,或精辟、或讽刺、或俏皮,或温馨,在幽默中引发孩子对人生、世界的智性思考。
评分好书很不错,很适合宝宝看吧!
评分、 轻松学地理,告别死记硬背
评分就是我要的!还没有看,应该很好!等我看完再给孩子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