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所著的《期权交易策略十讲》一 书,是为上交所高校期权精品课堂配套使用的参考讲 义。全书由浅入深,以股票期权为核心,全面系统地 介绍了期权交易的理论与实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 可以掌握股票期权定价原理、交易策略、做市交易模 型以及相关期权结构化产品设计理念,成为股票期权 的熟练使用者。
**讲 全球期权市场概览
本讲知识提示
1.1 期权的概念与功能
1.2 境外期权市场发展概述
1.3 我国股票期权市场发展与前景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2讲 期权基础知识
本讲知识提示
2.1 期权的定义和分类
2.2 期权合约要素
2.3 期权的风险
2.4 期权对投资者的用途
2.5 期权盈亏损益计算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3讲 基础组合策略
本讲知识提示
3.1 合成股票组合
3.2 牛市价差组合
3.3 熊市价差组合
3.4 日历价差组合
3.5 跨式组合
3.6 勒式组合
3.7 蝶式价差组合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4讲 期权的定价
本讲知识提示
4.1 期权定价概述
4.2 二叉树模型与风险中性定价法
4.3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5讲 希腊字母:期权风险参数
本讲知识提示
5.1 Delta(Δ)
5.2 Gamma(Γ)
5.3 Vega(υ)
5.4 Theta(Θ)
5.5 Rho(ρ)
5.6 组合策略希腊字母
5.7 期权的杠杆率
附录:期权价格的泰勒展式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6讲 波动率与波动率交易
本讲知识提示
6.1 什么是波动率
6.2 波动率分类
6.3 波动率曲面、波动率偏斜和波动率锥
6.4 波动率的特征与作用
6.5 波动率交易策略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7讲 套保与套利交易
本讲知识提示
7.1 套保交易
7.2 套利交易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8讲 做市商交易
本讲知识提示
8.1 做市商制度概述
8.2 做市商交易策略
8.3 做市商风险管理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第9讲 期权与结构化产品
本讲知识提示
9.1 结构化产品的概述
9.2 国外结构化产品的发展
9.3 股票挂钩结构化产品的设计
9.4 国内结构化产品的现状与展望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0讲 期权交易技巧
本讲知识提示
10.1 期权交易三十六计
10.2 期权投资规划
10.3 期权预测力
本讲小结
复习题
思考与应用
附录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期权交易制度介绍
复习题参考答案
后记
坦白说,在翻开《期权交易策略十讲》之前,我对“高阶文库”这几个字是有点犯怵的。我的期权知识基础只能算是个“入门选手”,总担心这本书会不会过于晦涩难懂,一看就头大。然而,这本书的编排思路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让我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和模型,而是从“期权交易的核心逻辑”入手,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层层递进地揭示了期权交易的本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时间价值”和“波动率”的讲解。以前总觉得这两个概念很抽象,但书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图示,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在期权定价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着期权价格的波动。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市场情境下的期权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它不仅仅是罗列策略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分析每种策略的适用条件、潜在收益和风险敞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比如,在市场单边上涨或下跌时,如何构建最有效的期权组合来博取超额收益;在市场震荡不明朗时,又该如何运用期权来锁定利润或对冲风险。书中提供的“跨式套利”和“勒式套利”策略,就让我对市场方向性判断不那么极致的交易有了新的理解。我之前总觉得期权交易需要精准预测方向,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期权还可以是“不依赖于方向”的交易工具,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交易思路。书中的案例也是我反复阅读的对象,它们就像是教科书上的例题,帮助我巩固理解,也让我开始尝试在模拟交易中进行验证。
评分我一直觉得,期权交易的魅力在于其“高度的杠杆效应”和“多样的风险收益特征”。《期权交易策略十讲》这本书,恰恰将这些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一直对“期权定价模型”感到好奇,但之前零散的学习总是让我觉得难以理解。这本书在“期权定价理论”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从“影响期权价格的五大要素”(标的资产价格、行权价、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波动率)入手,循序渐进地解释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期权价格的。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隐含波动率”的讲解。它让我明白,期权价格中包含着市场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期,而这种预期本身就蕴含着交易机会。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基本原理,虽然我不一定能完全掌握其中的数学推导,但通过书中直观的图示和案例分析,我能够理解这个模型是如何计算出期权的理论价值的,以及在实际交易中,如何利用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来寻找套利机会。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期权定价的偏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偏差来制定交易策略,这让我对期权定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我后续进行更精细化的交易打下了基础。
评分我一直认为,期权交易之所以令人着迷,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能提供的无限可能性,以及它所蕴含的精妙逻辑。《期权交易策略十讲》这本书,恰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点。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对“交易心理”的探讨。在期权的世界里,情绪的波动往往比价格的波动更加难以捉摸。我曾多次因为恐惧而错过机会,又因为贪婪而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一点,反而专门辟出章节来讨论如何在期权交易中保持理性,如何克服人性弱点,这一点让我感觉非常贴心。 接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期权希腊字母”的解读。我知道希腊字母是期权定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之前零散的学习总是让我觉得它们像是一堆难以理解的符号。这本书却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将Delta、Gamma、Theta、Vega这些希腊字母的含义、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梳理得条理分明。我特别喜欢它通过图表来展示不同希腊字母对期权价格的影响,这让我一下子就对这些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它解释Delta如何衡量期权价格相对于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敏感度,以及Gamma如何描述Delta的变化速度,这让我对如何管理期权的Delta风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还提到如何利用Theta来捕捉时间价值的衰减,以及Vega如何影响期权价格对隐含波动率变化的反应,这些都为我后续构建更复杂的期权组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真正有价值的期权交易书籍,应该能够帮助读者“跳出思维定势”,看到期权交易的更多可能性。《期权交易策略十讲》这本书,正是我一直寻找的那种能够“拓宽视野”的读物。我一直对“期权与其他衍生品”的联动感到好奇。这本书在这一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讲解期权本身的交易,更重要的是,它会分析期权与“期货”、“股票”、“ETF”等其他金融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关系来构建更复杂的交易组合。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跨市场套利”的章节。它让我明白,期权交易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与其他市场的机会相结合,来获取无风险或低风险的收益。书中举例分析了如何利用股票和股指期权之间的价差,构建套利组合;或者是在不同交易所上市的相同标的期权之间的价差,来寻找套利机会。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期权与权证”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利用期权来对冲权证的风险,这让我对这些衍生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交易期权,更是教你如何“利用”期权,将期权作为一种工具,去撬动更广阔的金融市场。
评分在我看来,期权交易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其“灵活性”和“多样性”。《期权交易策略十讲》这本书,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我一直觉得,期权交易不仅仅是买卖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艺术。这本书在“期权组合的构建与优化”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介绍几种经典的期权组合,更重要的是,它会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如何构建最优的组合。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到期日和行权价组合”的讲解。它让我明白,期权交易并非是简单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到期日和行权价的期权合约,来构建出满足特定交易需求的组合。比如,在分析标的资产的中长期走势时,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捕捉长期趋势的组合;而在进行短线交易时,又该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快速获利的组合。书中还提到了“动态调整期权组合”的概念,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期权交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市场行情的演变,对期权组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这些策略时,总是伴随着详细的图表和数据分析,这让我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能够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战中。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期权交易书籍,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应该能够指导实际操作。《期权交易策略十讲》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一直觉得期权交易中最令人困惑的部分,在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选择合适的策略,并且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策略的风险。这本书恰恰在这两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各种期权策略,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分析每种策略背后的逻辑,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多腿期权组合”的讲解。以前我总是孤立地看待期权买卖,很少去想如何将多个期权组合起来,以达到更精细化的交易目的。这本书通过对“蝶式价差”、“秃鹫价差”等经典多腿策略的详细解析,让我看到了期权交易的“艺术性”。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构建这些价差,更重要的是,它会分析不同价差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其盈利和亏损的边界,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期权合约的数量和行权价,来优化这些策略的风险收益比。书里还有一些关于“波动率交易”的章节,让我对如何从波动率的变化中寻找交易机会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一直觉得波动率太难捉摸,但这本书通过对隐含波动率和历史波动率的对比分析,以及如何利用波动率指标来构建交易策略,让我对这个“神秘”的领域不再那么畏惧。
评分我一直坚信,期权交易的最高境界,在于“驾驭不确定性”并从中获利。《期权交易策略十讲》这本书,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能够指引我达到这个境界的“明灯”。我一直对“期权交易的实战技巧”感到好奇。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讲解理论,更重要的是,它会给出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期权合约”、“如何设置交易指令”、“如何监控持仓”等等。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识别交易信号”的章节。它让我明白,期权交易并非是盲目的猜测,而是需要基于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对交易信号的识别。书中提供了多种识别交易信号的方法,比如“技术指标分析”、“基本面分析”以及“市场情绪分析”等,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将这些分析方法应用于期权交易。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个案例,分析了某只股票在发布重大利好消息后,其认购期权的成交量和价格是如何变化的,并最终预测了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势,这让我对如何捕捉“事件驱动型”的交易机会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理解期权,更是教你如何“运用”期权,将期权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去实现你的交易目标。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在期权交易上,总是感觉自己在“摸石头过河”,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期权交易策略十讲》这本书,就像是一本“通关秘籍”,让我看到了期权交易的清晰路径。我一直认为,在期权交易中,对“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讲解期权本身的交易,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分析期权交易的“微观结构”,比如“买卖价差”、“挂单深度”、“成交量变化”等因素,如何影响期权价格的波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发现交易机会。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成交量分析”的章节。它让我明白,成交量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更蕴含着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和“意图”。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成交量,比如“主动买入”、“主动卖出”等,我能够更好地判断市场的真实动向。书中还提到了“期权链”的解读,这让我对如何通过观察整个期权链的活跃度、持仓量变化等信息,来判断市场的“多空力量对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个案例,分析了某只股票期权交易的成交量异动,并最终预测了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势,这让我对期权成交量的分析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期权交易智慧,体现在对细节的把握和对风险的精细管理上。《期权交易策略十讲》这本书,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能够帮助我提升这些能力的宝典。我非常欣赏它在“期权风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如何盈利,却忽略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这往往是导致交易失败的关键。书中对“保证金制度”、“强行平仓”以及“极端行情下的风险应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对期权交易的潜在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设置止损、止盈,以及如何进行仓位管理,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风险对冲”时,所提供的具体方法。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期权可以用来对冲风险,更重要的是,它会给出具体的对冲模型和操作步骤。比如,在持有大量股票仓位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股指期权构建对冲组合,以规避系统性风险;或者是在面临不利的市场走势时,如何利用跨式套利或勒式套利来对冲潜在的亏损。书中的案例也非常丰富,它们来自于真实的交易场景,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风控策略在实战中的应用。此外,书中对“期权交易中的合规性”也进行了强调,这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它让我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也要时刻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规的交易者。
评分拿到这本《期权交易策略十讲/上海证券交易所期权高阶文库》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期权这东西,在我看来一直都像是藏在迷雾中的宝藏,神秘而又充满诱惑。我之前也零散地看过一些关于期权的资料,但总感觉抓不住重点,像是在海边捡贝壳,捡了一堆,却拼不成完整的项链。这次,《期权交易策略十讲》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期权学习的迷宫。 我最看重的是它“策略”二字。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期权有认购、认沽,有买卖,但真正到了实操层面,就会陷入“应该怎么做”的迷茫。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如同我期权知识体系中的第一块砖,它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模型,而是循序渐进地梳理了期权交易的基本逻辑和常见场景。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个策略时,都会伴随着具体的案例分析,这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理论堆砌,而是切实地告诉你,在什么市场环境下,使用哪种策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比如,它讲解的“备兑开仓”策略,就用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例子,说明了如何在持有股票的同时,通过卖出认购期权来增加收益,同时又规避了部分下跌风险。我当时就想,原来期权不只是投机工具,它还可以是“守财”的利器。书里对风险的控制也讲得非常到位,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的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它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是强调在实现收益的同时,如何合理地管理和控制潜在的亏损,这一点让我感觉这本书写得非常负责任,也让我对期权交易有了更理性、更审慎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