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恋、懵懂爱、闪婚、出轨、贤妻、家暴男、凤凰男、同性爱……
女人这一生中所面对的所有情感困惑,几乎都可以浓缩在本书中所甄选的24个案例之中。本书文风亲和,观点又不失犀利,在看似“家长里短”的纷繁小事中,展现了当今社会情感乱象的一隅,为有情感困惑的年轻人打开一扇窗,去看看那些人、那些事,与自己的遭遇有何不同,也就此反思:究竟是这个社会怎么了,还是自己怎么了?
20岁,纯恋,懵懂爱
夏天的飞鸟,
飞到我的窗前唱歌,
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
它们没有什么可唱,
只叹息一声,
飞落在那里。
——泰戈尔《飞鸟集》
我不知道你们20岁时在做什么。我20岁时,在憧憬爱情,生活于幽闭。开始逐渐“承认”自己的长相,并勇敢地在大学里开启找寻社团的第一步。因为不太成功的恋爱经历,以及暂时解不开的人生结点,我一次将自己作为个案主角供社会学研究使用。
接纳我这个个案的,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系的一位老师。原谅我突然想不起她的名字。我的专业是社会学分支学科“社会工作”,作为应用社会学部分,这个学科教会我的第一课,就是正确面对过去,剖析自我。
潘幸知,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CEO,携手数百位心理咨询师,创办24小时贴身情感陪护平台“幸知在线”,帮助华人女性实现精神独立和财富自由。
CHAPTER·1
20 岁,纯恋,懵懂爱
我引以为傲的,原来只不过是曾经/ 011
21 岁的我,需不需要扮演好“妻子”?/ 023
我能否把“第一次”给陌生男人?/ 032
医学博士与美甲师的爱情,靠谱吗?/ 043
为什么女人会情不自禁爱上坏男人?/ 049
CHAPTER·2
婚姻抉择期:母亲,爱人,准婆婆/·060
成为大龄剩女不是我一个人的错/ 063
年轻 A 男成熟 B 男,我该如何抉择?/ 078
5 年了,这个男人我到底要不要嫁?/ 089
有的人,注定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往/ 097
缺乏安全感又渴望结婚的我,怎么办?/ 109
爱上富家子弟,准婆婆极力反对终分手/ 121
32 岁的我要求情感独立,却屡遭男友父母挑剔/ 132
CHAPTER·3
七年之痒,无处可逃的忧伤/·146
闪婚七年,虚假幸福无以为继/ 150
精神出轨,他还会回来爱我吗?/ 162
饱暖之后,一定会思淫欲吗?/ 178
老公嫖娼,我该离开还是继续?/ 194
我是佛吗?他真的爱我吗?/ 218
我如此本分,为何在婚姻中受伤害?/ 230
CHAPTER·4
生活,在爱与痛的边缘游走/·242
与家暴男的婚姻让我人财两空/ 245
当凤凰男的霸占欲肆意疯长/ 260
性不和谐,20 年婚姻走到尽头/ 279
同性爱:45 岁的我爱上 60 岁的他/ 289
小三的爱情,就这么容易崩塌吗?/ 299
母亲出轨,作为女儿的我该如何规劝?/ 309
后记:·亲爱的,这世界上本没有对的人/·316
为何会有情感医生潘幸知?
一切“无意”都是“有意”造成的结果。
我曾以为,我的第一本书,会是诗歌。我出生以后看的第一本书,是《田地诗选》,至今还记得里面“老鼠嫁新娘”的段子。有很多年少时的练习本,里面写满了我的诗。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确实是我的第一本书,写给自己看。
我曾以为,我会因为写小说而成为年度人物。2004年,《海峡》的吴晨骏刊发了我的《三生》,那诗化的小说,是我黯淡生命里唯一的光亮。而世界又是那么的巧合,2008年时,因为一场诗歌盛宴,我与他重逢。挨着《三生》的一篇小说,内容关于同性恋,印象颇深。2009年,我与这个小说的作者成为同事。
我最终没能成为作家,但也不会嘲笑年少时自己“井底之蛙”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写作高手,因为不擅长故事的起承转合,但是我懂自己最深处的特质,于是陆陆续续学了六年社会学,那是我感兴趣的学科。我喜欢一切调研,唯一的本能是“洞察力”。因为没放弃这个天赋,所以,才有你们今天看到的情感医生潘幸知。
2013年,我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Sharpshow。关于Sharpshow的故事,很长。简单说,我曾想把它做成一档黑色幽默三分钟新闻脱口秀。我相信,如果不是因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体制内,Sharpshow会成为一档在小圈子内风靡的脱口秀节目品牌。不过Sharpshow最终没能成为脱口秀节目品牌,它成了情感医生潘幸知的衍生符号。
很多人佩服我的能耐,在2014年上半年,个人公众号能做到拥有十万粉丝用户的毕竟是少数。明星除外,别拿我跟杨幂比。
也有很多人觉得,我能做成Sharpshow,是一种巧合。从新闻人到情感医生的角色蜕变,不过是一年时间。但是他们忽略了,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公众号,我稳稳地做了8年,我对用户需求的感知已经内化为一种直觉。我有六年社会学背景,写过好几年女性情感专栏,只是换了个名字出现在各个媒体。我曾在医院心理科工作,也曾在自杀干预中心,我相信我的体验与共鸣。我还有与生俱来的洞察力,能够从一封邮件、一个角色的自说自话中,研判出夫妻矛盾的根本所在,在咨询者的来电中找到上下词语的逻辑,从而理顺家庭问题,就像我在采写新闻时,从来无须录音而能飞速写出文章。
很多人更忽略了,做Sharpshow的一年时间里,我接受上万个咨询案例。那些Excel文档罗列在我的文件夹里,每一段咨询笔记,都是成长历史。
我是一个很好的情感医生,但一定不是最优秀的。中国转型人群面临的情感困境,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多很多。中国有很多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建立各种各样的疗伤方式,也有很多以情感达人身份存在的网络红人,他们也建立威望,树立个人品牌,开着自己的淘宝店,过着富足的小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我一样,把“情感社群”做到极致。因为,这确实是一种很苦逼的活。我感谢我的助理们,在这本书里,你也会看到他们的踪迹。
我所能做的,不仅仅在此。拜移动互联网所赐,通过微信公众号,我圆满地完成了一场与社群有关的初级调研。而这本书,将为各位展现中国当代纷繁复杂的情感乱象一隅。最重要的,是给有情感困惑的年轻人,打开一扇窗户。如果你20岁,看这本书,也许可以避免30岁时犯下错;如果你30岁,看这本书,可能可以避免40岁时犯下错。她们今天所面对的困惑,或许你明天就有可能遇到。所以,现在看它,为时不晚。有这样一本枕边毒言,时刻提醒你在情感中少犯错,提醒你,做女人,要终身成长。这不是我的妄言,这本书对你的价值,是终生的。这,也是微信公众号Sharpshow的宗旨。
这是我的第二本书。感谢我的助理咨询师,感谢信任我的用户们,感谢与我合作的出版社。这本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感类图书。它不是好看的口述实录,只满足你简单的窥私欲;它也不是一本名人的心灵鸡汤,供你意淫那看得见摸不着的成功;它更不是四处抄袭、七拼八凑的恋爱约会指导书。它不只是一本书,它是见证中国移动互联网历史的产物。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情感医生潘幸知,产生了我与各位,包括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的链接。
这本书耗时一年,在断断续续的写作过程中,我到达了人生的新阶段,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新的自我圆满。我们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完善、不断规划并进入新阶段的过程。
现在的潘幸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硕大的平台——“幸知在线”,现在有百位,未来还会有千千万万位咨询师入驻这里。你们在这本书里看到的助理咨询师对于个案的发言讨论,就是目前幸知在线独家品牌“情感私董会”的雏形。
这是连接你我情感关系的纽带。真正的小我,永远是你们的好朋友,一个在未来世界搭台唱戏的幕后工作人员。
你的私人情感医生 幸知
2015年3月31日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并非来自其宏大的叙事或是激烈的冲突,而是它所营造出的一种氛围,一种对“关系”的深刻洞察。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连接,尤其是在爱情、亲情和友情之中,那些无形的纽带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维系,甚至是如何在不经意间断裂。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误解”的描写。很多人际关系中的裂痕,并非源于恶意,而是源于沟通的缺失,或是表达方式的偏差。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展现了即使是亲近的人,也可能因为彼此认知上的差异,而陷入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有趣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描绘关系的脆弱,而是更多地探讨了如何去修复,如何去理解。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信息:即使关系曾经出现裂痕,只要双方都愿意付出努力,去倾听,去包容,去重新建立连接,那么很多看似无法挽回的局面,都有可能得到转机。这种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真实呈现,以及对修复关系的希望,让我读来既感到一丝心痛,又充满力量。它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足,也给了我们改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就像是冬日午后洒进窗户的阳光,温暖而宁静,却又蕴含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每一个字句都仿佛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散发出一种历久弥新的韵味。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变化”的描绘。作者并没有将变化视为洪水猛兽,而是以一种更加平和的态度去审视它。他告诉我,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流动和变化,接受这种变化,顺应这种变化,并从中汲取力量,才是生活的智慧。书中有不少关于“告别”的片段,无论是告别一段关系,告别一段时光,还是告别曾经的自己,作者都处理得极其温柔而又不失力量。他让我明白,告别并非终结,而是新的开始,是将过去的美好珍藏,然后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过程的尊重,让我读来深感治愈。它没有给我虚假的安慰,却给了我一种面对生活风雨的勇气和韧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内心更加平静,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恒不变,而在于如何在这变幻的世界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舒缓而又富有哲理的节奏,引导我去思考“自我”的边界和可能性。作者并没有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如何成为更好自己”的模板,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感悟,展现了“自我”的流动性和多样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确定性”的探讨。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渴望掌控一切,害怕未知,但这本书却鼓励我们拥抱不确定性,将它视为成长的契机。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焦虑和不安,正是因为我们试图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僵化的框架里,不愿意去尝试新的可能性。书中关于“放下”的篇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些过往的执念,那些不愿放手的过去,往往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作者并没有用说教的方式来劝诫,而是通过一些充满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放下”之后,心灵所能获得的轻盈和自由。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涤,那些曾经困扰我的执念,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阔和包容的心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某个久违的老朋友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既熟悉又略带陌生的情感交织。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而更像是打散的花瓣,随风飘散,却又能在不经意间组合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书中有很多关于“选择”的片段,但并非那种非此即彼的艰难抉择,而是描绘了在无数个岔路口,我们是如何在种种不确定性中,一步步塑造了现在的自己的。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生并非由少数几个决定性的时刻构成,更多的是由无数个微小的、看似无关紧要的决定累积而成。而且,这些决定往往并非源于理性的计算,而是受到当时的情绪、环境,甚至是潜意识的影响。作者并没有试图去评判这些选择的对错,而是以一种近乎于观察者的视角,呈现了这些选择背后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读到这里,我忍不住回想起自己人生中的一些关键节点,那些当时觉得天大的事情,如今看来,似乎都有了另一种解读。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不必为过去的每一个“错误”耿耿于怀,因为正是那些不完美的经历,才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们。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过去,一种释然和接受。
评分读到一本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书,它像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潮水,缓缓漫过心底,带来温柔的触感,也带来深刻的思考。这本书的开篇,并没有上来就抛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而是像朋友间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从一些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切入,比如清晨醒来时床头的那杯水,下雨天一个人在家时无声的陪伴,甚至是街角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飘出的咖啡香气。作者用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细微之处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一开始我甚至有点疑惑,这样的叙述要指向何方?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被这种平静的文字所吸引,它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那种力量来自于对平凡生活的尊重,对日常点滴的珍视。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瞬间,原来都承载着如此丰富的情感。作者似乎总能准确地捕捉到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然后用最恰当的词语将其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共鸣,一种即使从未经历过,也能感同身受的理解。这本书仿佛是一个温柔的指南,指引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那些被时间冲刷得黯淡的温暖。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苦苦追寻的答案,可能就藏在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里,只是我们太匆忙,没有停下来好好看看。
评分没看
评分爱情是一种玄妙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以为是爱,却带来了伤害;有时候我们以为是冷漠,其实内心埋藏着真正的在意。世间所有的爱,原本都是为了在一起,至于在一起以后会发生什么,就看两个人的恋爱课各修了多少学分。爱的人可能会离开,不爱的人却也能不离不弃。必须婚姻,总有太多难以说清的因缘,不管怎样,幸福就好。
评分挺好
评分名字很好,书也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值得购买,十分精彩。
评分商品不错!物流很给力!快递员服务很好!
评分速度真的很快,而且书很便宜,快递员很有礼貌的
评分不错的一本书,就是太少了,不够我看的,嘿嘿
评分书质量好,快递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