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摄影书》的概念,是七年前在咖啡厅的阳光里晒出来的热情。三年前,爱摄影工社一版的《一本摄影书》正式推出,在这之前的四年中,我们采访过的人足够再出上三到四本这类型的图书。因此《一本摄影书》的内容,不仅是作者赵嘉的话,也不仅是我们作为编辑的话,而是几十名知名的摄影师、几百个一流高校的摄影专业学生、十几名编辑的思想共同碰撞、融合而形成的成果。而这一切也与我们的初衷相符合,《一本摄影书》是给中国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写一本好的入门指导书,让他们对摄影产生更大的兴趣。直至2015年10月,《一本摄影书》先后已经加印了数十次,约有二十万人购买并阅读过这本书,对于一本技术技法书,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褒奖。
当然,《一本摄影书》也并非完美,每次加印时我们都会针对读者的反馈对它进行适当的修改,但它依然不够完美,当然也永远不够完美。因此,在出版《一本摄影书II》时,我们便已经开始改版的计划,期间同样经历了多次的讨论和权衡,最终呈现为你所看到的《一本摄影书》(第2版)。此次改版我们在内容结构上做出了较大改动,总体来说更为强调对于基础知识和常用技巧的分析、讲解,加入更多有用的实例,调整一些过于专业化的技术知识,更为偏重于摄影入门的实用性。依然坚持干货满满、内容丰富的特点,但更易阅读。此外,我们还从原有的300余张照片中替换、增加了一些更加精彩的照片,如果这是你的一本摄影书,它将为你打开一个充满乐趣的摄影世界。
《一本摄影书(第2版)》的内容是由畅销书制作团队的十几名作者与编辑历时4年共同创作完成的。
这是一本真正从一线摄影师的视角向初级爱好者和有进阶需求的爱好者传授数码摄影技术、解答摄影疑问、提炼关键知识点的摄影书。本书的图片和文字来自全球200多位知名人文地理、新闻、婚礼、旅行摄影师,而更有吸引力的是他们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拍摄思路、实拍技巧与重点提示。这本摄影书,无论是器材知识的介绍,还是摄影技术的阐述,都会使读者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了解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观察、思考方法。相信本书会给摄影爱好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一本摄影书(第2版)》适合大众摄影爱好者及摄影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赵嘉,从事摄影及传媒相关工作。作为摄影师和摄影指导,与多家欧洲和国内的人文地理、时尚类杂志及相关机构合作;同时为媒体及高校进行摄影培训;长于纪实和报道专题,并喜欢尝试关于影像的各个领域;作为摄影器材领域的专家,文章见诸于各摄影刊物。作为多部热销图书的作者,创作的书籍涉及多个领域,近年出版的书籍包括:《兵书十二卷》《那时西藏》《EOS王朝》《佳能镜界》《Redemption》《一本摄影书》《经典尼康》《光的美学》《上帝之眼:旅行者的摄影书》《通往独立之路:摄影师生存手册》《摄影的骨头:高品质数码摄影流程》。
第1章:摄影,可以很简单 2
第2章:认识数码相机 10
器材与拍摄 11
数码相机结构 12
相机的种类 16
镜头参数中的学问 20
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 32
器材的维护与清洁 36
器材附件 38
第3章:摄影基础知识 52
曝光 53
测光 56
曝光操作 62
对焦 68
相机参数设定 71
拍摄清晰的照片 78
第4章:不同场景中的拍摄 84
基本摄影原则 85
十个常规拍摄实例 86
夜景的拍摄 99
如何拍摄焰火 108
雨天拍摄 111
雪天拍摄 112
雾天拍摄 116
高反差场景拍摄 117
第5章:风光摄影 122
引言 123
风光摄影的器材选择 123
拍风光要牢记 130
拍摄时间的选择 136
风光摄影构图 138
前景的选择和空间感的体现 144
如何利用不同天气 147
寻找细节 150
灰色彩的视觉享受 152
第6章:人像摄影 154
引言 156
人像摄影的器材选择 157
人像摄影构图 161
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163
模特姿态处理 165
塑形光线的分类 167
自然光线的运用 169
儿童拍摄指南 170
第7章:旅行摄影 178
行前准备 180
选择拍摄的内容 181
不要满足于“到此一游” 192
拍纪念照 194
第8章:婚礼摄影 198
引言 199
器材选择与拍摄技巧 199
前期准备很重要 200
婚礼现场 204
用光构图技巧 209
第9章:人文摄影 218
什么是人文摄影 220
器材的选用 222
相机的设置 223
拍摄方式的选择:抓拍还是等待 226
做渔夫还是做农夫 230
试着开始一个长期专题 230
第10章:简单后期 240
色彩管理 241
整理照片 243
明确自己的后期方向 251
认识直方图 253
第11章:拥有一双慧眼 260
从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做起 262
明确你为何而拍 269
观察训练法则 271
构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74
“决定性瞬间” 281
第12章:构建自己的数码摄影系统 290
器材的系统理念 291
与感光元件有关的高阶知识 291
专业镜头高阶知识 298
初学者要面对的各种平衡 301
器材的选择与推荐 304
性价比最高的器材推荐 316
第13章:摄影的要素 320
用光—— 光线性质和造型特点 321
色彩——关注生活中的色彩 326
第14章:学会使用闪光灯 330
闪光灯的前世今生 332
闪光灯的深度技巧 336
白天也带上你的闪光灯 341
影室闪光灯 343
第15章:影室人像与静物拍摄 350
基本技术条件 351
影室人像布光技巧 357
影棚静物布光 362
第16章:Lightroom初级应用 372
认识Lightroom 373
利用Lightroom处理照片 374
前 言
之前我们出过不少受欢迎的书,所以不时有朋友问我,如果我想学摄影,应该从哪一本看起呢?这时候我总是很犹豫,市场上有琳琅满目的摄影入门书,但是如果从摄影师的角度来看,确实会和别人有不同的角度。
他们总是说,要不你们做一本摄影书给我们吧。
于是,我们想尝试做一本这样的书。这还是爱摄影团队在2008年出版《EOS王朝》之前的事情,开始这个项目之后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摄影出版界的同仁商讨、向摄影教学领域的老师们请教,当然,更多的时间是和其他摄影师分析,哪些知识是摄影学习中最需要的,哪些技巧是最该优先掌握的,而还有哪些知识是超越技术技巧之外,能让学习者真正了解摄影的。
中间我们走过很多弯路,甚至出现过停顿,和我们谈论过这本书之后,出版社总是希望书能尽快做出来、上市销售。只有我们自己的团队,在一遍遍地修改目录,讨论和完善知识点。
我们很庆幸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合作加快了这本书的进程,使得这本做了4年的书可以最终脱稿。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
本书由爱摄影工社集体完成。初版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由杨磊先生、于然先生和我完成。第1版参与写作人员包括:于然先生、杜永乐先生、 唐山立先生、张玉薇女士、邓扬帆女士、李定华先生、倪晓兰女士、徐岩冰女士和我。最终由我和于然先生做整体的编辑统稿。徐岩冰女士完成图片编辑工作。设计指导为晏琳女士。内文设计在徐岩冰女士的领导下,由宋媛媛女士具体执行。沈筱微女士雪中送炭地帮助我们完成了终稿的排版工作。李新社先生和姜伟先生在前期为我们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在此我们一并感谢。
此外,我要特别感谢为我们这本书的出版提出大量建议和意见的摄影师,他们是陈仲元先生、刘世昭先生、傅兴先生、王建军先生、谢墨先生、奚志农先生、黎朗先生、马良先生、刘展耘先生、陈华琛先生、张千里先生、林怡君女士。
《一本摄影书》上市以后,深得读者厚爱,得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印,我们也得以借机不断完善、更新内容,到现在有几十次了。在这个过程中,李亚楠先生和吴穹先生分别负责了2014年和2015年两次大的修订工作。
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本来设定这本书是适合摄影爱好者学摄影的“唯一”的一本摄影书。上市之后《一本摄影书》成为市场上最受读者欢迎的摄影入门书之一。而且大量读者对我们表示他们有更多的学习热情,结果我们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摄影书II》作为本书的续篇。
我们希望这本书和我们之前出版的所有书一样,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始终保持进步,以适应读者的需求,因此,你有任何建议,欢迎告诉我们。
我们的微信公共号是:www.aisheying.com
我们的E-mail:aisheying@live.com
赵嘉/爱摄影工社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十足。封面那种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透露出一种沉稳而高级的审美,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那种微微带点纹理的哑光纸,完美地衬托出了作品的层次感,即便是色彩浓郁的图像,印出来也不会显得过于刺眼或失真。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种对细节的执着给吸引住了。它不仅仅是展示了一堆精美的照片,更像是在构建一个视觉叙事空间。作者的排版思路非常清晰,相邻页面的照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对话关系,你必须放慢速度去解读这种意图。我尤其欣赏它在留白上的处理,那些恰到好处的空白,反而让主体更加凸显,给予了观者喘息和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用密集的图片信息进行轰炸。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远超出了普通摄影集的一般水准。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汗牛充栋,很容易买到内容空洞、徒有其表的“大片集”。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结构性的。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你在观看每一张照片时,不自觉地进入一种“解构”模式。它不是告诉你“这张照片拍得好在哪里”,而是用一种非常克制的方式,让你自己去感受光影、构图、景深是如何协同作用来达成某种情绪表达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慢摄影”理念的探讨——如何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将时间本身作为一种创作媒介。那些描绘自然景观的作品,不再是简单的风光记录,而是时间的痕迹被具象化了,水流仿佛凝固的丝绸,云层如同油画般的笔触。这种对摄影本体论的探索,无疑将阅读体验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它要求的不只是眼力的投入,更是心力的参与。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当代视觉艺术动态的人来说,我发现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刁钻且深刻。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那些已经被讨论到烂熟的经典大师作品,而是将焦点投向了那些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探索的新锐力量。比如,其中有一组关于城市边缘人群的纪实系列,摄影师巧妙地运用了长曝光和多重曝光的技法,成功地捕捉到了现代生活中的那种疏离感和身份的流动性,那种无声的呐喊非常有冲击力。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穿插的几篇评论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观点犀利独到,它们没有落入空泛赞美的窠臼,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摄影作品背后的社会结构和心理动机。这使得整本书的厚度瞬间增加,不再只是图册,更像是对特定时代影像语言的一次有力论证。我甚至觉得,对于刚入行的新锐摄影师来说,研究这份选辑的目录和作者介绍,可能比翻阅任何教科书都来得实在。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案例分析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启发性,但其高明之处在于,它从未将这些技巧固化为教条。它更像是一个开放性的工具箱,展示了如何将不同的技术手段服务于特定的视觉目的。例如,书中对“色彩管理”的阐述,就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色彩平衡和曲线调整的范畴,它深入探讨了不同冲印介质对色彩心理学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展览空间来预设最终的视觉感受。我曾尝试模仿其中一个黑白肖像的布光思路,发现即便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灯光设备和模特,只要掌握了那种“光线塑造体积感”的核心理念,最终的质感依然能保持在极高的水准。这表明,这本书并非是提供了一套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灵活迁移的思维框架,它让学习者从“模仿”走向了“创造”,这种由内而外的能力提升,才是所有摄影学习者梦寐以求的成果。
评分对于我这种已经有十几年拍摄经验的老炮来说,要找到一本能真正“刷新认知”的摄影书籍越来越难了,大多是老生常谈的技巧复述。但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似乎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切入摄影观念的。我感觉作者群更侧重于探讨“观看”本身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和重塑。其中有一组非常抽象的室内静物系列,我起初完全看不懂,觉得构图怪异、光线刻意,但当我看到附带的艺术家自述后,我才恍然大悟,那是对消费主义美学的一种反讽和颠覆。它迫使我跳出自己固有的审美框架,去接纳那些看似“不完美”的、充满张力的视觉语言。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授你如何拍出漂亮的照片,而在于教会你如何“质疑”你所看到的一切影像,这种挑战性才是真正令人兴奋的阅读体验。
评分摄影小白,先买了这本书来学习一下,先前在学校图书馆看过,觉得还不错,就来京东买了。书本很不错,图文并茂,彩色印刷的也很好!
评分一共两册,内容文字偏多。感觉没有评价那么高。新手推荐美国纽约摄影教材吧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摄影书,质量很好,后期需要好好学习,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评分内容讲解得非常详细,图片清晰,很不错。
评分超级好,
评分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人共赏此宝。人皆赞叹不已,故生此宝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价比之慨,且赞吾独具慧眼与时尚品位。产品介绍果然句句实言,毫无夸大欺瞒之嫌。实乃大家之风范,忠义之商贾。
评分东西一级棒 京东好评 值得信赖。速度快 质量好。还会购买
评分一次性买了三百多的书,618活动减免,算下来大概3-4折,书都不错。买了国学书,摄影类,诗集,英语,医学等等。为什么医学的不降价,真是,学医真悲催,连书都不优惠。分次送来的书,就不全拍照了,几张意思意思吧
评分书中内容翔实,图片精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