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软件开发人员撰写,浓缩作者多年的OpenCL使用经验和异构编程心得,系统讲述OpenCL的核心概念、技术及实用技巧
从软件开发人员的角度,深入剖析OpenCL异构并行编程技术,通过50多个OpenCL技巧案例及大量示例代码,加速掌握异构并行编程技术并理解高性能计算
OpenCL是一个免版税的标准,适用于对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手机和嵌入式设备中的现代处理器进行跨平台的并行编程。
本书可大致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OpenCL并行开发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则给出各种算法。每一部分都包含许多代码示例和图解,以便演示各种概念。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到:
OpenCL的使用方式
OpenCL中的数据划分和传送
OpenCL数据类型
OpenCL的各种函数,包括数学、原子、线程模型、数据传送等
在OpenCL中开发直方图
在OpenCL中开发索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
在OpenCL中实现矩阵乘法和稀疏矩阵向量乘法
在OpenCL中实现双调排序和基数排序
并行编程的相关知识
资深软件开发人员撰写,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深入剖析OpenCL异构并行编程技术,系统讲述OpenCL的核心概念、技术及实用技巧,融合作者多年OpenCL使用经验和异构编程心得,包含大量示例代码,有助于软件开发人员快速掌握异构并行编程技术并理解高性能计算。
本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使用OpenCL的目的,并概述OpenCL的核心概念;第2章讨论OpenCL中的缓冲区对象以及划分数据的策略;第3章解释OpenCL提供的两种常规数据类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类型解决不同的问题;第4章讨论OpenCL提供的各种函数,以及如何使用对应的向量化函数加快执行速度;第5章给出典型OpenCL开发的生命周期及一些数据划分策略;第6章讨论如何开发索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第7章讲述如何使用OpenCL实现矩阵乘法;第8章讨论如何在OpenCL中实现稀疏矩阵向量乘法;第9章介绍如何使用OpenCL开发双调排序;第10章介绍使用OpenCL开发基数排序。
Raymond Tay,资深软件开发者,拥有非常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精通Scala、Haskell、C和C++等编程语言。Raymond于2008年开始接触GPGPU技术,最初使用的是NVIDIA提供的CUDA工具箱和AMD提供的OpenCL工具箱,然后使用的是Intel工具箱。他参与了多个使用CUDA和OpenCL中所提供GPGPU技术与技巧的项目,同时对云计算中的函数编程范例和相关应用充满热情,并研究通过使用GPGPU技术和函数编程范例加速云中应用程序的各种途径。
作者简介
审校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使用OpenCL 1
1.1 引言 1
1.2 查询OpenCL平台 7
1.3 查询平台上的OpenCL设备 10
1.4 查询OpenCL设备扩展 14
1.5 查询OpenCL上下文 16
1.6 查询OpenCL程序 20
1.7 创建OpenCL内核 25
1.8 创建命令队列以及对OpenCL内核排队 28
第2章 理解OpenCL数据传送与划分 32
2.1 引言 32
2.2 创建OpenCL缓冲对象 33
2.3 检索关于OpenCL缓冲对象的信息 39
2.4 创建OpenCL子缓冲对象 41
2.5 检索关于OpenCL子缓冲对象的信息 45
2.6 理解事件和事件同步 47
2.7 在存储对象之间复制数据 50
2.8 使用工作项划分数据 55
第3章 理解OpenCL数据类型 62
3.1 引言 62
3.2 初始化OpenCL标量数据类型 63
3.3 初始化OpenCL向量数据类型 65
3.4 使用OpenCL标量类型 67
3.5 理解OpenCL向量类型 69
3.6 向量和标量地址空间 80
3.7 配置OpenCL项目以启用double数据类型 83
第4章 使用OpenCL函数 87
4.1 引言 87
4.2 将向量存储到数组中 88
4.3 从数组加载向量 91
4.4 使用几何函数 94
4.5 使用整型函数 97
4.6 使用浮点函数 99
4.7 使用三角函数 101
4.8 OpenCL中的算术和舍入 104
4.9 使用OpenCL中的shuffle函数 107
4.10 使用OpenCL中的select函数 109
第5章 开发直方图OpenCL程序 112
5.1 引言 112
5.2 在C/C++中实现直方图 112
5.3 直方图的OpenCL实现 115
5.4 工作项同步 124
第6章 开发索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 126
6.1 引言 126
6.2 理解卷积理论 127
6.3 理解一维卷积 128
6.4 理解二维卷积 130
6.5 索贝尔边缘滤波器的OpenCL实现 132
6.6 理解OpenCL中的剖析 137
第7章 使用OpenCL实现矩阵乘法 140
7.1 引言 140
7.2 理解矩阵乘法 141
7.3 矩阵乘法的OpenCL实现 144
7.4 通过线程粗化获得矩阵乘法的更快速OpenCL实现 147
7.5 通过寄存器分块获得矩阵乘法的更快速OpenCL实现 150
7.6 通过矩阵乘法中的共享内存数据预取减少全局内存 152
第8章 在OpenCL中实现稀疏矩阵向量乘法 157
8.1 引言 157
8.2 使用共轭梯度方法对SpMV求解 158
8.3 理解各种SpMV数据存储格式,包括ELLPACK、ELLPACK-R、COO和CSR 162
8.4 理解如何使用ELLPACK-R格式解决SpMV问题 166
8.5 理解如何使用CSR格式解决SpMV问题 168
8.6 理解如何使用VexCL格式解决SpMV问题 176
第9章 使用OpenCL实现双调排序 179
9.1 引言 179
9.2 了解排序网络 180
9.3 了解双调排序 182
9.4 在OpenCL中开发双调排序 187
第10章 使用OpenCL实现基数排序 196
10.1 引言 196
10.2 了解基数排序 196
10.3 了解MSD和LSD基数排序 198
10.4 了解归约 200
10.5 在OpenCL中开发基数排序 207
这本书的定价,在我看来,绝对是物超所值,甚至可以说是良心之作。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技术书籍,价格高昂的并不少见,但很多时候却内容空泛,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满足真正需要深入学习的读者。然而,这本《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的定价却非常亲民,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传递出一种“知识不应是奢侈品”的理念,让更多有志于掌握OpenCL技术的开发者能够轻松获得学习的资源。我愿意为一本能够提供扎实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支付合理的价格,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更何况,考虑到市面上同类书籍的稀缺性,以及其在异构计算领域的重要性,这个价格更是显得尤为突出。我毫不犹豫地入手,是因为我相信,对于这样一个专业且实用的主题,能够以这样的价格获得这样一本厚重且精心编排的书籍,绝对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从它的文字风格中,我感受到一种亲切而专业的引导。作者并非高高在上地宣讲理论,而是如同与读者进行一次深入的技术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原理。我相信,即便是对OpenCL接触不多的新手,也能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其中的奥秘。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而言,书中可能还会分享一些业界前沿的优化技巧和独到的见解,这些往往是仅凭个人摸索难以获得的宝贵经验。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陷阱”提示和“坑”的规避方法,这能大大节省开发者在实践中走弯路的时间。总的来说,这本书传递出的信息是:它不仅会告诉你“是什么”,更会告诉你“怎么做”,并且会告诉你“如何做得更好”。
评分我是一名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心的程序开发者,常常会面临如何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上最大化计算效率的挑战。OpenCL作为一种通用的并行计算框架,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我了解到这本书的标题中就包含了“异构并行编程实战”几个字,这无疑正是我所急需的。我猜测书中会详细讲解如何利用CPU、GPU等多种计算单元协同工作,以达到性能的突破。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内存管理、任务调度、线程同步等关键技术的深入指导。在我看来,掌握这些底层细节是写出高效、健壮的OpenCL代码的关键。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硬件平台上的OpenCL特性差异,以及如何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也可能会有所涉及。这对于我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和部署OpenCL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定位与我的技术需求高度契合,让我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沉稳而不失活力,标题“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几个大字醒目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技术的力量和挑战。我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扉页,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瞬间让我心生宁静,准备在这场技术探索之旅中沉浸其中。书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触感温润,厚度适中,非常适合长时间翻阅。装订工艺也十分精良,每一页都牢牢地粘合在一起,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散页的尴尬情况。我特别喜欢这种注重细节的出版态度,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让人倍感珍惜。从外观上来说,它已经成功地吸引了我,并激发了我深入了解其内容的强烈欲望。我开始幻想书中是否会包含大量精美的插图、清晰的流程图,亦或是代码示例的排版也同样赏心悦目,这些都是提升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封面和整体的制作工艺,为我对内容的期待值增添了不少分数。
评分在翻阅过程中,我被书中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递进深深吸引。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从基础的OpenCL原理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更复杂的编程实践。我可以预见到,每一个章节都像一块精心打磨的基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编排方式非常有利于初学者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了碎片化学习的弊端。同时,我也注意到书中在引入新概念时,都会有详实的背景介绍和应用场景的阐述,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尤其期待书中对各种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入剖析,比如在图像处理、科学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的OpenCL实现案例。这样的实战演练,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帮助读者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而言,其内容的组织结构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良好印象。
评分还不错
评分~~~~~~~~~~~::~:~现在这类书还不多
评分入门好书,主要针对gpu的
评分还不错
评分前三本都买了,这是第四本,但我还是不喜欢OpenCL。
评分讲得十分清楚,不过感觉更适合于对OpenCL有初步了解的
评分书籍不错,值得推荐,可以考虑
评分¥47.50
评分目前讲解opencl的最好的书,中文译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