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

历代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陈邦瞻<撰>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94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832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历代纪事本末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套装数量:1
字数:1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元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主要取材于《元史》, 明朝官修的《续通鉴纲目》和薛应旗的《宋元通鉴》, 将元朝的重大事件编为二十七目(篇) , 约十万字。本书保存了元朝的许多典章制度, 对元史记载有详有略,突出历法、科学和水利,并对红巾军起义立专目记述。

内容简介

  《元史纪事本末》二十七篇,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陈邦瞻继《宋史纪事本末》而编写的另一部心事件为中心的史书。其中《律令之定》一篇为臧懋循补撰。本书对于元代政治、经济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特别是与明代有关联的问题,能扼要明确地加以介绍。此外还全文收录了欧阳玄的《至正河防记》,这是我国水利史上一篇很重要的资料。

作者简介

  (明)陈邦瞻(1557-1623),字德远,号匡左,江西高安荷岭镇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南京吏部郎中,出为浙江参政。进福建按察使,迁右布政使。改补河南,分理彰德诸府。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王朝交鲁
卷二 桓王伐郑
卷三 王臣之事王朝交列国
卷四 王室庶孽之祸

卷五 鲁隐公嗣国桓公篡弑附
卷六 鲁舆列国通好宋卫共姬之节
卷七 鲁文姜之乱庄公忘雠附
卷八 列卿嗣世孟孙
卷九 三桓弱公室
卷十 鲁陪臣交叛南蒯
卷十一 鲁与邾莒构怨鲁伐灭小国附
卷十二 小国交鲁戎狄兵好俱附
卷十三 郊祀雩祭旱而不雩见
卷十四 城筑蒐狩
卷十五 孔子仕鲁仲由

卷十六 齐灭纪
卷十七 齐襄公之弑
卷十八 齐桓公之伯
卷十九 齐五公子争立
卷二十 灵景经略小国晏子相齐附
卷二十一 崔庆之乱
卷二十二 陈氏倾齐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明史纪事本未》可以和《明史》相互佐证,对照阅读,可以更全面多方位了解整个明朝历史。但《明史》繁琐冗长,没有时间观看阅读,所以这本书是了解明朝历史的最佳选择。

评分

中华书局的书趁搞活动可以多收点

评分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清高士奇编著。该书是以章冲所做《春秋左传是类始末》为基础,加以补充扩展而成的。他以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为中心,在每个国家之内,把重大事件标目成篇。

评分

记事体史书读起来更清晰一点。记传体的较专一,但历史逻辑性差。编年体的时间顺序清晰,但史事之间易割裂。

评分

这本书是不错的,我想买他已经很久了,截止目前,已经将纪事本末全部购齐了,感谢京东快递小哥王振将书送到我家里。感谢京东商城,感谢中华书局。

评分

 《宋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套装共3册)》古代汉族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零九卷,继《通鉴纪事本末》以后,用纪事本末的体裁,记述宋代(960-1279年),三百一十九年历史的大概轮廓和社会的重要事件。本书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纸张字体均不错,半天到货!不错不错

评分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评分

京东包装越来越好了,起码有纸箱而不只是袋子!金史四个角都还在,封膜也完好!未在阅读计划中故未拆阅!以后再讲吧!

评分

投递包装需改进一下,不能就一个薄塑料袋,这样及易损坏,倒换起来麻烦&hellip;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