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乐趣(王小波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思想的乐趣(王小波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小波 著
图书标签:
  • 王小波
  • 散文
  • 经典
  • 文学
  • 思想
  • 文化
  • 随笔
  • 精装
  • 插图
  • 名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17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19210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29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影响一个时代的经典
  收入王小波名篇《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独立特行的猪》等
  配精美插图

内容简介

  当代文坛独立特行的作家王小波代表性散文精选,包括《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独立特行的猪》等名篇,这些篇章影响极大,可谓影响了一代读者,是一代读者的精神的标识。

作者简介

  王小波,当代文坛异数,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声名显赫,其代表作有小说《黄金时代》等,散文《沉默的大多数》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思维的乐趣 1
沉默的大多数 11
一只独立特行的猪 25
《我的精神家园》序 28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32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39
我看国学 45
极端体验 49
智慧与国学 52
理想国与哲人王 59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64
我看文化热 69
文化之争 71
人为什么活着 75
孤独的灵魂多么寂寞啊 77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80
北京风情 83
写给新的一年(1996) 85
文化的园地 87
卖唱的人们 91
个人尊严 94
君子的尊严 98
有关贫穷 101
打工经历 104
工作与人生 107
域外杂谈 衣 110
域外杂谈 食 113
域外杂谈 住 116
域外杂谈 行 119
人性的逆转 122
肚子里的战争 129
体验生活 132
皇帝做习题 135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138
高考经历 141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144
我为什么要写作 147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152
欣赏经典 156
苏东坡和东坡肉 159
盛装舞步 162
我的精神家园 165
《怀疑三部曲》序 168
有关“伟大一族” 173
生活和小说 176
驴和人的新寓言 179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182
小说的艺术 186
与人交流 190
工作 使命 信心 189
关于文体 191
关于幽闭型小说 194
文明与反讽 197
关于“媚雅” 201
商业片与艺术片 204
明星与癫狂 207
卡拉OK和驴鸣镇 211
电影 韭菜 旧报纸 213
盖茨的紧身衣 217
有关“错误的故事” 220
科学与邪道 223
科学的美好 226

精彩书摘

  思维的乐趣本篇
  最初发表于1994年第9期《读书》杂志。
  一
  二十五年前,我到农村去插队时,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我们队里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了它,它的样子越来越糟。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倘若可看的书很多的话,《变形记》也不会这样悲惨地消失了。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我插队的地方有军代表管着我们,现在我认为,他们是一批单纯的好人,但我还认为,在我这一生里,再没有谁比他们使我更加痛苦过了。他们认为,所谓思想的乐趣,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毛泽东思想来占领,早上早请示,晚上晚汇报,假如有闲暇,就去看看说他们自己“亚古都”的歌舞。我对那些歌舞本身并无意见,但是看过二十遍以后就厌倦了。假如我们看书被他们看到了,就是一场灾难,甚至“著迅鲁”的书也不成——小红书当然例外。顺便说一句,还真有人因为带了旧版的鲁迅著作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有一个知识可能将来还有用处,就是把有趣的书换上无趣的皮。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得到思想的乐趣,所以一直郁郁寡欢。像这样的故事有些作者也写到过,比方说,茨威格写过一部以此为题材的小说《象棋》,可称是现代经典,但我不认为他把这种痛苦描写得十全十美了。这种痛苦的顶点不是被拘押在旅馆里没有书看、没有合格的谈话伙伴,而是被放在外面,感到天地之间同样寂寞,面对和你一样痛苦的同伴。在我们之前,生活过无数的大智者,比方说,罗素、牛顿、莎士比亚,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可以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但我们和他们的思想、著述,已经被隔绝了。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我承认,我在抵御这种痛苦方面的确是不够坚强,但我绝不是最差的一个。举例言之,罗素先生在五岁时,感到寂寞而凄凉,就想到:假如我能活到七十岁,那么我这不幸的一生才度过了十四分之一!但是等他稍大一点,接触到智者的思想的火花,就改变了想法。假设他被派去插队,很可能就要自杀了。
  谈到思想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体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结果他虽然热爱科学而且很努力,在一生中却没有得到思维的乐趣,只收获了无数的恐慌。他一生的探索,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收到一本名为《逻辑探索》的书里,在他身后出版。众所周知,他那一辈的学人,一辈子能留下一本书就不错。这正是因为在那些年代,有人想把中国人的思想搞得彻底无味。我们这个国家里,只有很少的人觉得思想会有乐趣,却有很多的人感受过思想带来的恐慌,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思想的味道就该是这样的。
  二
  “文化革命”后,我读到了徐迟先生写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那篇文章写得很浪漫。一个人写自己不懂得的事就容易这样浪漫。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能够和同行交流,是一种起码的乐趣。陈景润先生一个人在小房子里证数学题时,很需要有些国外的数学期刊可看,还需要有机会和数学界的同仁谈谈。但他没有,所以他未必是幸福的,当然他比没定理可证的人要快活。把一个定理证了十几年,就算证出时有绝大的乐趣,也不能平衡。但是在寂寞里枯坐就更加难熬。假如插队时,我懂得数论,必然会有陈先生的举动,而且就是最后什么都证不出也不后悔;但那个故事肯定比徐先生作品里描写的悲惨。然而,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我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我为那些被剥夺了“有趣”的人保留着。
  “文化革命”以后,我还读到了阿城先生写知青下棋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得也很浪漫。我这辈子下过的棋有五分之四是在插队时下的,同时我也从一个相当不错的棋手变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庸手。现在把下棋和插队两个词拉到一起,就能引起我生理上的反感。因为没事干而下棋,性质和手淫差不太多。我决不肯把这样无聊的事写进小说里。
  假如一个人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就值得我最大的同情。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械,乃是幸福的本源。老子说,要让大家“虚其心而实其腹”,我听了就不是很喜欢;汉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我看来是个很卑鄙的行为。摩尔爵士设想了一个细节完备的乌托邦,但我像罗素先生一样,决不肯到其中去生活。在这个名单的末尾是一些善良的军代表,他们想把一切从我头脑中驱除出去,只剩一本270页的小红书。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时期是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而且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这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得以了解先辈科学家的杰出智力。这就如和一位高明的棋手下棋,虽然自己总被击败,但也有机会领略妙招。在我的同学里,凡和我同等年龄、有同等经历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体验。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相比。艺术也能带来这样的快乐,但是必须产生于真正的大师,像牛顿、莱布尼兹、爱因斯坦那样级别的人物,时下中国的艺术家,尚没有一位达到这样的级别。恕我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

前言/序言


思想的乐趣 作者:王小波 版本:名家散文经典 精装插图版 引言 王小波,一个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独特印记的名字。他的文字,如同他的思想一样,跳脱、犀利、充满智慧的光芒,又带着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顽皮。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作家,他的笔触所到之处,总是能触及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用最质朴的语言,探讨最深刻的哲学命题。这本《思想的乐趣》精装插图版,集结了王小波 diversas 篇散文杰作,以精美的装帧和富有艺术感的插图,邀读者一同走进他那充满思辨与幽默的文字世界。 思想的力量:从怀疑出发的探索 王小波的散文,最鲜明的特质便是他对“思想”的推崇和对“乐趣”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乐趣,源于思想的自由驰骋,源于对世界万物的好奇与探究。他笔下的“思想”,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植根于生活,融汇于日常的感悟。他鼓励读者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不盲从,不迷信,敢于质疑,敢于独立思考。 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他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对“思考”本身的着迷。“我喜欢一个人走路,这个时候,我的脑子会变得很活跃。”这种对个体思考过程的细腻捕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者如何在寂静中寻觅真理,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他认为,思考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对抗平庸、对抗僵化的武器。 他的思考,常常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出发,然后层层剥茧,挖掘出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比如,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规矩”和“传统”的审视,他并非全盘否定,而是以一种近乎玩乐的态度,解构其合理性,揭示其潜在的局限性。他擅长用一种轻松、戏谑的语调,将严肃的议题变得引人入胜。他能从一个历史典故中看到现代社会的影子,也能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哲学的光辉。 自由的灵魂:对禁锢的嘲讽与反叛 王小波的思想,始终贯穿着对自由的呼唤,以及对一切形式的禁锢的嘲讽与反叛。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海外的学习和生活,让他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了深刻的体悟。他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想的解放程度和个体价值的实现方式。 他敏锐地观察到,在一些社会环境中,人们习惯于接受既定的观念,不愿意去挑战权威,去思考“为什么”。这种集体性的“沉默”和“服从”,在他看来,是对个体生命力的扼杀。他用辛辣的笔触,描绘那些僵化的思维模式,那些被“约定俗成”所束缚的灵魂。 他的反叛,并非激烈的情绪宣泄,而是一种智慧的对抗。他懂得,最有效的武器,有时是幽默和戏谑。他用这些来消解那些令人窒息的宏大叙事,用个体的视角,来挑战那些宏大叙事的合理性。他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失去自我。 他对“愚昧”和“无知”的厌恶,并非源于精英主义的傲慢,而是源于对人类智力潜能的珍视。他相信,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思想的乐趣,都能成为一个更加自由、更加独立的人。 幽默的智慧:笑声背后的洞察 王小波的文字,最大的魅力之一便是其独特的幽默感。他的幽默,并非简单的段子堆砌,而是源于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他能抓住事物荒谬的一面,用一种轻松、夸张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引发深刻的反思。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类比,将复杂的概念形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他的故事,常常充满了奇思妙想,充满了不合逻辑的细节,但这恰恰是他刻意为之,用以打破常规思维,引导读者跳出既有框架的工具。 比如,他对“性”的坦然谈论,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惊世骇俗的。他用一种近乎科学的严谨,又带着孩童般的直率,探讨这个被许多人视为禁忌的话题。他将“性”与“生存”、“自由”、“乐趣”等基本人性需求联系起来,挑战了社会对性的压抑和道德化的解读。他的这种坦诚,既是对社会陈规的挑战,也是对个体自由的肯定。 他的幽默,常常带有解构的色彩。他可以用戏谑的方式,处理那些曾经严肃、神圣的事物,从而暴露出其内在的虚伪和不合理。这种幽默,是一种清醒剂,一种解毒剂,它帮助我们摆脱那些虚假的崇拜,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 知识的魅力:通俗易懂的普及者 王小波的散文,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将复杂知识通俗化的能力。他涉猎广泛,从科学技术到文学艺术,从哲学历史到社会学,几乎无所不包。但他从不以“学者”的姿态居高临下,而是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一个热情的探索者,将那些晦涩的知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出来。 他尤其喜欢谈论科学,他曾提到,自己对科学的喜爱,源于科学中所蕴含的那种理性的光辉,那种逻辑的严谨,以及那种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精神。他能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看似高深的科学理论,用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解释清楚。他认为,科学思维,是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这种思维方式,并非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应该被每个人所拥有。 他对文学和艺术的评论,同样充满了真知灼见。他不是简单地赞美或批评,而是深入到作品的内在逻辑,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去探究作品的价值。他的评论,常常能为读者打开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认识那些熟悉的经典。 生命的韧性:在困境中保持乐观 尽管王小波的思想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但他的文字中始终洋溢着一种乐观和坚韧的精神。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在散文中,很少流露出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即使在谈论困境和挑战时,他也总能找到一种超然的态度,一种智慧的应对方式。他相信,个体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只要坚持思考,坚持探索,就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他笔下的许多人物,无论是他笔下的“我”,还是他描绘的形形色色的人,都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他们或许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依然追求着内心的自由。 精装插图版的意义 这本《思想的乐趣》精装插图版,在王小波文字的魅力之上,更增添了视觉上的享受。精心设计的插图,并非简单的图文结合,而是与王小波的文字精神相呼应,用画面语言,进一步延展和丰富了他的思想。这些插图,或许带有象征意义,或许是对文字意境的具象化,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文字与图像的交织中,更深刻地体会到王小波文字中的趣味与深度。 精装的装帧,也体现了出版者对这本书的重视,以及对王小波作品价值的认可。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结语 王小波的《思想的乐趣》,是一扇通往自由心灵的窗户。他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思想不仅仅是严肃的,它也可以是充满乐趣的;他用他的幽默,告诉我们,面对世界的荒谬,我们可以保持清醒与乐观;他用他的智慧,告诉我们,独立思考,是抵御平庸和禁锢的最好武器。 在这本精装插图版中,我们不仅能重温那些经典篇章,更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王小波的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它是一份邀请,邀请每一位读者,在纷繁的世界中,静下心来,去感受思想的乐趣,去拥抱自由的灵魂,去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老友,在你感到迷茫或懈怠的时候,轻轻敲击你的肩膀,用他那特有的、不带一丝矫揉造作的语言,唤醒你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直击人心的洞察力,他总能用最朴实无华的词语,揭示出事物最本质的一面,让你不禁拍案叫绝,感叹“原来是这样!”。 书中的每一篇散文,都像一颗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宝石,有的是对人性弱点的辛辣讽刺,有的是对社会现象的犀利剖析,还有的则是对自由精神的深情礼赞。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灵魂,他敢于质疑,敢于反抗,敢于以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去审视这个复杂的世界。这种勇气和智慧,是现代人常常会忽略却又无比珍贵的品质。

评分

作为一名对知识有着不懈追求的读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点亮我智慧火花的书籍,而这本《思想的乐趣》无疑就是这样一本宝藏。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作者思想的精华所在,充满了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深刻的见解。 我喜欢它那种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时而幽默风趣,时而严谨深刻,但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思考的姿态。无论是谈论科学、哲学,还是生活琐事,作者都能从中提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被启迪。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思考”本身可以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我们常常会为了生计而奔波,忽略了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真理的渴望。而这本书,就像一剂强心针,提醒我不要忘记思考,不要停止探索,要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发掘出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

评分

这本《思想的乐趣》实在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书。初拿到手时,就被其精美的精装设计所吸引,纸张的触感、书封的质感,都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厚实感,仿佛捧着的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翻开书页,那些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插图更是锦上添花,它们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与文字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捕捉并放大了作者的某种神韵,或是幽默,或是深邃,亦或是那份独特的叛逆。 我喜欢它带来的阅读体验,每一个字句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脑海中跳跃,引发我连绵不断的思考。作者笔下的世界,既有对日常生活琐碎的戏谑,也有对宏大哲学命题的探讨,但无论主题如何变化,贯穿始终的是那份特有的“乐趣”。这种乐趣并非简单的浅薄欢愉,而是一种在智慧碰撞中产生的深刻共鸣,一种在打破常规思维框架时获得的解放感。我常常会因为某个观点而会心一笑,又会因为某个洞察而陷入沉思,合上书页时,总觉得自己的思想被拓宽了不少,对世界的看法也多了一层新的维度。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能够激发我强烈求知欲、并提供深刻见解的读物,而《思想的乐趣》恰恰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它的装帧设计精美绝伦,一看就知是用心之作,送给任何人都会是极佳的选择。 我曾多次在阅读过程中,被作者那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所折服。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传统,用一种极其犀利却又充满智慧的笔触,剖析着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我们自身。这种挑战和反思,对于任何一个渴望独立思考的人来说,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书中那些关于人性的洞察,关于社会现象的解读,都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想法被精准地表达出来。我常常会因为读到某句话而感到由衷的赞同,仿佛作者是我失散多年的知音。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阅读一本好书最美妙的体验之一。

评分

拿到这本《思想的乐趣》时,我完全没有想到它会给我带来如此强烈的震撼。我以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谁知它却打开了我思维的一扇新窗口。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看似平缓,却能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你的内心,唤醒你沉睡已久的思考。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很多观点都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他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又一个精妙的比喻,引导你去独立思考,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加深刻和持久。 我常常会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后安静的时光里,捧着它静静地阅读。每当读到一个特别触动我的段落,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品味,甚至在脑海中勾勒出作者当时写作时的情景。那种与一位思想巨匠神交的体验,是如此的奇妙和令人着迷。

评分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

6个月以来,给孩子准备的书,全部来自于京东,全是正品,快递非常给力。加油!

评分

这本排版纸质都爱。

评分

封皮精美,很美的散文。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正版,很喜欢

评分

很唯美的一本书,漂亮的插画,温情的文字,值得入手。

评分

余光中是受欢迎的当代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壮阔铿锵,又细腻典雅,他的文字刚柔并济,兼具知性与感性,文言与白话交融,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奇葩。本书精选作者经典的散文,配以精美插图。

评分

我个人认为读散文还是要看女性的,席慕容也是佼佼者了,

评分

送货速度非常快,书是学校推荐阅读的,质量还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