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妈妈,小宝宝的每一声喷嚏和咳嗽,你是否都会感到紧张;孩子怎么了?问题严重否?该怎么办?可是人满为患的医院里,医生除了开药方,很难细致解答你的所有疑问。
这本书放在手边,能供你随时查阅。当你觉得孩子有任何不舒服时,本书都会分6步细致解答你对宝宝健康的所有疑惑。婴儿体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父母应该做什么?何时应向医生请教?应进行怎样的检查?其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治疗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哪些?
2006年,超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在美国参加会议时的一个偶然机会中,意外的从当地书店发现了本书的原版。为了与中国医生分享,与中国家长分享,以便更好地解除中国家长心中的疑惑和担忧,崔玉涛医生与他的老朋友—《父母必读》杂志合作,并由崔玉涛医生亲自执笔翻译的《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一书于2006年与广大中国家长及与儿童健康相关的医学人员见面,全方位细致地解答了0 ~12个月婴儿常见的健康问题,在当时对帮助家长养育一个从头到脚健康的宝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今,为了再度唤起社会、家庭、父母、儿童健康工作者,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婴儿,崔玉涛医生与《父母必读》杂志再度联手,重新翻译并修订此书,以期为婴儿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健康身体基石。
重新翻译修订后,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产院,主要包括分娩婴儿的方式、分娩前胎宝宝常见的问题、新生儿问题3个方面;第二部分:从头到脚了解婴儿,主要包括皮肤颜色和纹理、头形、眼睛、耳朵、鼻子、口腔、颈部、胸廓和肺部等有关婴儿健康的18个方面内容;第三部分:常见的检查和疫苗,主要讲解了与婴儿健康有关的化验和X线检查、婴儿出生后就需要接受的检测和治疗以及婴儿疫苗接种。有关婴儿从头到脚的健康问题,本书三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细致地、贴心地分为婴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父母应该做什么、何时应向医生请教、应进行怎样的检查及其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治疗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哪些,分6步解答了家长们关心的0 ~12个月婴儿常见的健康问题。
卡拉·泛米莲·纳特松
医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完成了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现就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的第十街儿童中心。在撰写本书期间,她与丈夫保罗非常欣喜地迎来了他们的宝贝泰利亚的降生。
崔玉涛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在29年的工作实践中先后参加过《实用儿科急诊医学》等专业书籍的编撰,同时在《父母必读》杂志开办《崔玉涛大夫诊室》栏目已14年,并出版了《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崔玉涛谈自然养育 理解生长的奥秘》等多部畅销育儿著作。受到大众青睐,微博粉丝达450多万。
第1部分 在产院
第1章 分娩胎儿的方式
经阴道分娩
剖宫产分娩
第2章 分娩前胎宝宝常见问题
脐带绕颈
子宫内出现胎粪
临产时妈妈出现发热
分娩时妈妈使用了麻醉药
过期产儿
第3章 新生儿问题
新生儿出生状况的评分
巨大儿
小样儿
早产儿
第2部分 从头到脚了解婴儿
第4章 皮肤颜色和纹理
皮疹:中毒性红斑、婴儿痤疮和粟粒疹
鹳吻痕(天使之吻)
胎记
血管瘤
葡萄酒斑
胎痣
干皮肤(湿疹)
尿布疹
黄染(黄疸)
第5章 头形
尖头——颅骨塑形
扁头或偏头
枕秃
囟门
第6章 眼睛
散视
对眼
眼睛分泌物和红眼睛
角膜擦伤
第7章 耳朵
耳部小窝和皮赘
外耳卷曲
揪耳朵
第8章 鼻子
鼻塞和打鼾
第9章 口腔
舌系带过短
鹅口疮
吸吮小疱
出牙
第10章 颈部
斜颈
气道狭窄和喉鸣
颈部皮褶
第11章 胸廓和肺部
呼吸困难和喘息
乳房小结
胸廓形态异常
胸廓上骨性凸起——剑突
第12章 肚脐
脐带未脱
脐窝内黏性分泌物
肚脐发红——脐炎
脐疝
肚脐色素沉着
第13章 胃肠道
新生儿体重丢失和重获
过度喂养
正常变异大便
便秘
腹泻
大便带血
反流
溢奶、呕吐和幽门狭窄
生长障碍
第14章 髋部
关节出声和脱位
第15章 膀胱和泌尿道
粉红色尿
红色尿
结晶尿
尿路感染
第16章 阴茎和阴囊
包皮环切
阴茎和包皮相关的问题
睾丸未降
疝气
阴囊肿胀
睾丸扭转
第17章 外阴
外阴肿胀
阴道分泌物
阴道皮赘
阴唇粘连
第18章 下背部和肛门
肛裂
骶尾部小凹、小坑和多毛
第19章 下肢
罗圈腿
畸形脚
第20章 神经系统
阵挛性发作和惊厥
第21章 全身问题
发热
哭闹不止
脱水
睡眠
皮肤发青
第3部分 常见检查和疫苗接种
第22章 化验和X线检查
胆红素的测定
血培养
血气分析
全血细胞计数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库姆斯试验
电解质测定
血糖检测
核磁共振成像
脉搏血氧饱和度
脑脊液穿刺检查
超声波检查
尿常规
尿培养
X线检查
第23章 婴儿出生后就需接受的检测和治疗
强制性检测
选择性扩展检测
听力筛查
注射维生素K
抗生素眼膏的应用
第24章 疫苗
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
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流感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水痘疫苗
相关资料
译者序:
刚做医生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用医学术语和医学逻辑向家长解释孩子的病情,其目的是使家长尽可能“准确”地了解孩子当时的状况。有时在自己非常“得意”的时候,却发现家长仿佛还在云雾中徘徊。这使我发现,通过医生似乎完美准确的解释之后,家长不但没有更加明白、更加了解孩子的病情,反而更加疑惑、更加担心、更加恐惧了。随着工作实践的积累,随着不断与家长的接触,我逐渐掌握了向家长解释孩子病情的技巧,在拥有专业医学知识的自己和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家长之间找到了一种“实用”的沟通方式。
在与小病人的接触中,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特别是治愈孩子身体的疾病后,我的工作逐渐得到众多家长的认可。在得到认可的同时,家长希望我能帮助他们解除孩子更多与健康有关的小问题。有时也可以说,解决家长更多的忧虑。这些小问题虽与婴儿健康有关,却涉及面极广。这些处于正常与疾病之间的众多“小问题”,却经常使我手足无措。“正常”与“异常”、“有病”与“无病”这些词汇已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而目前,国内出版的很多关于婴幼儿健康方面的书籍,多是以婴幼儿疾病作为主线,却忽略了对于家长十分关心的非疾病性问题的解释。
在一次前往美国参加会议的偶然机会,我意外地从当地书店发现了这本书。读着读着我突然间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觉得应该把此书翻译成中文,与中国的医生共享,与中国的家长分享,以便更好地解除家长心中的疑惑和担忧。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我想到了我的老朋友——《父母必读》杂志。多年来,这个具有专业背景的团队一直支持我为众多的家长解释他们最关心的儿童健康与医疗问题。我对这本杂志的办刊理念和她们的敬业精神非常了解。同时,我也相信将这本书加入“父母必读养育系列图书”,一定能使更多的家长从中受益。
本书的作者也是一名儿科医生,这本书的很多问题和解答都来自于她的医疗工作实践。因此,本书不仅适用于广大的中国家长,也适用于中国的儿科医生,特别适用于儿童保健部门的医学工作人员。虽然书中有些理念带有西方的色彩,但不会影响大家对婴幼儿常见问题的理解。
在此,衷心希望本书能够解除家长积存多时的烦恼和担忧,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与儿童健康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帮助家长判断和解决孩子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
在此,衷心祝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再版序:
10年后再次翻译、修订此书,不仅是为了把以前的工作再次呈现给大家,更主要的是再度唤起社会和家庭,唤起每一位父母,唤起每一位儿童工作者,全面且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婴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婴儿,尊重婴儿生长和发育,正确认识可能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合理理解和适宜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快速纠正和治疗。尊重婴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石。
我是一名在职妈妈,工作挺忙的,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本来就不多,所以特别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给孩子最好的。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套《父母必读养育系列》,尤其是《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这本,简直是我的育儿“指南针”。我之前也看了一些育儿文章和视频,但总是感觉零散,缺乏系统性。这本书就不同了,它从宝宝出生前的准备,一直讲到一岁,内容涵盖了宝宝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比如,在宝宝的喂养部分,它详细讲解了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技巧,以及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也给出了不同月龄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食谱建议,我再也不用为宝宝吃什么、怎么吃而发愁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宝宝的感官发展和早期启蒙的内容。书里介绍了如何通过游戏、亲子互动来促进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发展,还推荐了一些适合不同月龄宝宝的益智玩具和亲子活动,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能高效地陪伴孩子,促进他的全面发展。这本书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而是一段充满乐趣和探索的旅程。它教会我如何观察宝宝的需求,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和宝宝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内容也良莠不齐。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容非常扎实,而且真正是从0到12个月这个关键时期,把所有宝宝可能遇到的、需要父母关注的问题都梳理了一遍。比如,关于宝宝的皮肤护理,从新生儿的娇嫩皮肤如何清洁、保湿,到应对湿疹、痱子等常见皮肤问题,书中都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而且强调了天然、温和的护理原则,这让我非常放心。更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宝宝的睡眠模式和规律的建立。我知道很多新手父母都为宝宝的睡眠问题而困扰,这本书不仅解释了宝宝为什么会这样睡,还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比如如何打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何进行睡前仪式,如何应对夜醒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科学的育儿理念,而且非常接地气,容易实践。我按照书中的建议,给我的宝宝建立了一套规律的作息,现在宝宝晚上睡得越来越好了,白天精神也更充沛,这让我省心了不少。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实用信息的育儿宝典,它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而是充满了智慧和力量。
评分我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已经上小学了,老二才刚满周岁。有了照顾老大的经验,我以为自己已经是个“老母亲”了,对育儿之道了如指掌。但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养育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这不,看到《父母必读养育系列》的这本《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想着给自己充充电。果不其然,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于我这个二胎妈妈来说,它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比如,在处理宝宝的肠绞痛问题上,这本书提供了比我第一次养育经验更全面的分析和更有效的缓解方法,这让我对老二的哭闹不再那么恐慌。而且,书中对于宝宝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从身高体重到大运动、精细动作的发展,都给出了详细的参考范围和评估方法,让我能更准确地了解老二的成长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关注了宝宝的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这一点在我的育儿观中是越来越重要的。它提供的建议,比如如何建立安全感,如何引导宝宝认识和表达情绪,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导师,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最恰当的指导,让我能够更从容、更自信地面对育儿的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育儿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学、有爱地引导他们成长。当我看到《父母必读养育系列》里的《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毕竟,从头到脚,这几乎涵盖了宝宝成长的所有细节。拿到书后,我更是爱不释手。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不仅关注宝宝的生理健康,还非常重视宝宝的心理发展和早期教育。比如,在关于宝宝的语言发展部分,它详细介绍了不同月龄宝宝的语言能力特点,以及如何通过亲子对话、讲故事、唱歌等方式来促进宝宝的语言启蒙,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和宝宝说话,还有这么多学问。书中还提到了“情绪安抚”的重要性,教我如何识别宝宝的情绪信号,以及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去回应和安抚,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此外,这本书还对宝宝的运动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抬头、翻身到爬行、站立,都给出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宝宝完成各项发展里程碑,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百科,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顾问”,它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指引着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得孩子、更懂得育儿的父母,让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新手爸妈的救星!我刚怀孕的时候,就被身边的朋友安利了这套《父母必读养育系列》,特别是这一本《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简直是我孕期和产后必备的宝典。怀孕那会儿,我对各种孕期反应、营养补充、胎儿发育都一无所知,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解释,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心里也踏实了不少。生完宝宝之后,更是离不开它了。看着小小的婴儿,从喂养、睡眠,到洗澡、换尿布,再到各种小病小痛的处理,我总是手忙脚乱。但是,有了这本书,我简直就像有了定海神针。比如,宝宝第一次出现红屁屁,我当时吓得不行,赶紧翻开书,里面关于尿布疹的预防和护理写得非常具体,从选择尿布到清洁方法,再到涂抹药膏,一步步教我怎么做,宝宝很快就好了。还有关于宝宝睡眠的章节,我家宝宝曾经有段时间特别爱闹夜,我尝试了书里提到的几种哄睡方法,比如建立规律的作息,睡前仪式,慢慢地,宝宝的睡眠质量就提高了很多。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让我觉得非常贴近生活,操作性很强。而且,它使用的语言也很通俗易懂,不像有些育儿书那么专业,读起来不会有压力。每次遇到育儿难题,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本书,几乎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充满了信心。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感恩崔神
评分对于一岁以内宝宝常见问题有所帮助
评分正版书,质量很好,内容也很实用~
评分怀孕中,买来学习的,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到了就先看了,实用,值得买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感恩崔神
评分朋友说崔大神的书还是值得看的?
评分有帮忙,上次宝宝拉肚子看了书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期护理宝宝肯定会更加小心的
评分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宝宝出生后可能的疾病和处理方法,比较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