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大辉 著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办公室健身
  • 健康养生
  • 武术
  • 传统文化
  • 运动保健
  • 舒缓压力
  • 养生功法
  • 职场健康
  • 身心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5231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93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5
字数: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办公室太极拳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专有的概念。为此,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对之都有一个专门的定义,称之为一种慢运动。这是现代职业人群在当前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在焦躁多虑、体质欠佳的前提下,对身心健康状况渴望有所救赎的一种诉求。
  太极拳运动,由来已久,源头说法多种。较为采信的说法取自近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的研究成果-1919年出版的《太极拳学》。孙禄堂先生认为,太极拳创立于元代张三丰(1247年生)先生。以后辗转相传至明代王宗岳先生,王宗岳先生著《太极拳论》。后经陈清平先生(1795-1868)传至武禹襄先生(1812-1880),又传至李亦畲先生(1832-1892),再传至郝为真先生(1849-1920)。郝为真先生传孙禄堂先生(1860-1933)。孙禄堂先生融合以往所学形意、八卦诸拳技,创编孙式太极拳。

作者简介

  张大辉先生,1964年生。孙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孙剑云弟子。蒙古密法专家。蒙古族,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七世孙阿勒坦汗(又称俺答汗,明朝封顺义王)后裔。内蒙古赤峰人,现居北京。1988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体协太极文化顾问,中国武术五段。现任中航工业制造所所长助理、太极协会会长。同时兼任内蒙古赤峰、山西大同、江苏常州中简科技、浙江建德、京城控股等多地多家孙式太极拳和蒙古密法研究机构负责人或名誉负责人。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概述
第一节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拳式及要素名称
第二节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行拳要领总说

第二章 拳式图文解析
第一式 无极式
第二式 太极式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开合手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云手
第七式 三体式
第八式 八卦式
第九式 手挥琵琶
第十式 抱虎推山
第十一式 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退步跨虎
第十三式 双撞捶
第十四式 阴阳混
第十五式 无极还原

第三章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连续图谱

第四章 太极文化精要
第一节 《太极文化的七步九点论》摘要
第二节 《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及《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摘要
第三节 《蒙古密法简介》摘要
第四节 《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说》摘要
第五节 太极功法要点
第六节 气质说
第七节 医说
第八节 兵说
第九节 师说
第十节 将论
第十一节 局说
第十二节 万象法结
第十三节 世说新语

第五章 太极宗师语录
第一节 王宗岳先生语录
第二节 武禹襄先生语录(1812-1880)
第三节 李亦畲先生语录(1832-1892)
第四节 郝为真先生语录(1849-1920)(孙禄堂先生整理)
第五节 孙禄堂先生语录(1860-1933)
第六节 孙存周先生语录(1893-1963)
第七节 孙剑云先生语录(1914-2003)

第六章 作者文章选编
第一节 恬淡静泊,志存高远——忆先师孙剑云先生
第二节 蒙古密法简介
第三节 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
第四节 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说
第五节 太极文化的七步九点论
第六节 孙式太极拳变拳实践-一望图生文兼作人生感悟点滴
第七节 太极拳修习学案教学法——孙式张支太极拳俱乐部太极文化传习录之
第八节 孙式太极拳道功研究初步

第七章 太极文化三友论丛
第一节 赤峰市孙式太极拳协会成立两周年有感(作者张卫民)
第二节 密因了义阐中和大象无形理太极——孙式太极拳传人张大辉侧记(作者张建峰)
第三节 一次孙式太极拳变拳实践之引言(作者胡凌清姚静李红军)
第四节 太极三友言论摘要(张大辉整理)
附录
附录一 孙式张支孙式太极拳及相关太极文化传承人名录(部分)
附录二 孙式张支孙式太极拳传播机构

前言/序言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在忙碌中寻回身心平衡的智慧 在现代社会,办公室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时间的伏案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僵硬、精神疲惫,正日益成为困扰都市人群的普遍问题。“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应运而生,它并非是一套传统意义上需要广阔场地、花费大量时间的拳法,而是专为办公室环境量身打造的一套改良式太极拳。这套拳法巧妙地将太极拳的核心精髓——“以柔克刚”、“内外兼修”、“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让你在方寸之地,也能体验到太极的博大精深,找回久违的身心平衡。 一、 核心理念:化繁为简,将太极融入职场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的核心理念在于“化繁为简”。传统的太极拳动作繁复,需要长期的系统学习。而办公室环境受限,时间碎片化,这使得传统太极难以普及。本书的作者,深谙太极之道,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对现代职场人群的深入洞察,精选了十五个最能体现太极原理、最易于学习和练习、同时又能在狭小空间完成的动作。这些动作,每一个都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养生智慧,既注重身体的舒展与放松,又强调精神的宁静与专注。 本书的出现,旨在打破“太极是老年人、闲暇人的专利”的刻板印象。它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何种职业,无论你有多么忙碌,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练习,获得太极带来的益处。这是一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的尝试,是一种在快节奏中寻求慢生活的智慧体现。 二、 目标人群:都市白领、伏案工作者、长期久坐人群 这套“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是为所有在办公室中辛勤耕耘的你而设计。 都市白领: 长期面对电脑,颈椎、腰椎承受巨大压力,肩背僵硬,眼睛干涩,精神易疲劳。本书的动作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疏通经络,舒缓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身体负担。 伏案工作者: 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身体局部气血不畅,引发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等问题。本书的练习能够帮助打开身体关节,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消除淤滞。 长期久坐人群: 久坐不仅对身体造成形变,还会影响新陈代谢,甚至引发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问题。本书的动作强调身体的整体协调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激活身体机能,提升身体的活力。 寻求身心平衡者: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压力山大,很多人感到焦虑、失眠、情绪不稳定。“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不仅仅是身体的练习,更是心灵的修炼。通过专注地完成每一个动作,配合深长的呼吸,能够帮助平息杂念,减轻压力,提升情绪稳定性,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三、 核心内容:精选十五式,科学编排,易学易练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的详细讲解。这十五个动作并非随意组合,而是经过科学的编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练习体系。从头部到脚部,从内到外,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确保练习的效果最大化。 每一式太极拳,都将配以: 动作名称及寓意: 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形象生动的名称,并解释其背后的太极原理和养生寓意,让你在练习中不仅知道“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精确的动作分解: 对每一个动作的起势、转换、定势进行详细的图文分解,配以真人示范的精美插图,确保动作的准确性,避免因姿势不当而产生的练习风险。 要点提示与注意事项: 针对每个动作的关键点进行强调,例如呼吸的配合、意念的引导、身体的放松程度等,并给出常见的错误示范和纠正方法,帮助练习者少走弯路。 呼吸与意念的配合: 太极拳讲究“内外兼修”,呼吸和意念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本书将详细指导如何在每个动作中配合呼吸的深长、匀细,以及如何引导意念集中,从而达到更佳的养生效果。 适合的练习时机与环境: 针对办公室环境的特点,本书会提供最佳的练习时间建议,例如午休时间、工作间隙、下班后等,以及如何在工位、茶水间等狭小空间进行练习的技巧。 练习效果的预期: 阐述每一式练习后可能带来的身体感受和健康益处,让你对练习的效果有清晰的认知,增强练习的动力。 虽然具体是哪十五式,本书将在后续章节中一一揭晓。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动作将涵盖: 头部与颈部的舒展: 例如,仿如“祥云捧月”般地转动颈部,舒缓颈椎;“白鹤亮翅”式的头部轻柔摆动,放松眼部肌肉。 肩部与手臂的打开: 如“金刚捣碓”式的肩部活动,疏通肩关节;“搬拦捶”的简化动作,打开胸腔,舒展手臂。 腰腹的旋转与收放: 仿如“搂膝拗步”的简化腰部转动,按摩腹腔器官,缓解腰部僵硬。 腿部与足部的锻炼: 如“独立步”的简化,锻炼平衡能力;“蹬脚”动作,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整体的协调与放松: 强调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以及全身心的放松,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境界。 四、 独特性与创新性:打破界限,开创办公室养生新篇章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的独特性在于其“打破界限”的创新精神。 空间创新: 将传统太极的舒展空间压缩到极致,使之能在高密度办公空间中实现。 时间创新: 针对现代人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设计短时高效的练习模式,几分钟即可完成一套动作。 人群创新: 突破了太极拳的传统年龄和职业界限,让办公室人群也能轻松受益。 理念创新: 将太极的养生哲学与职场减压、健康管理相结合,赋予了太极拳新的时代意义。 本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一套动作,更是希望通过这套“办公室太极拳”,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健康并非遥不可及,养生也并非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一种在忙碌中自我关怀的实践。 五、 结语:为你的职场生活注入东方智慧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是一扇通往健康与宁静的大门,它邀请你走进太极的智慧世界。无论你是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还是身经百战的职场精英,无论你是健康状况良好,还是正遭受亚健康的困扰,这套拳法都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象一下,在紧张的工作间隙,你起身,舒展身体,完成一套轻柔舒缓的太极动作,感受身体的舒畅,内心的平静。工作效率因此提升,精神状态焕然一新。下班后,不再是疲惫不堪,而是带着一份安宁和活力回归家庭。 本书将是你职场健康管理的贴心伙伴,是你身心平衡的秘密武器。它将用东方智慧,点亮你的职场生活,让你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也能活出健康、活出精彩、活出从容。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奇妙的“办公室太极”之旅,发现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有意思了,那种水墨晕染的背景,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太极拳这种运动知之甚少,总觉得它更像是一种老年人的专利,或者是一种需要长期打坐才能领悟的哲学。可这本书的标题“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立刻让我产生了好奇心——办公室?太极拳?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是如何结合起来的呢?这不就是为我们这些整天窝在格子间里,肩颈僵硬,腰酸背痛的上班族量身定制的吗?光是光看书名和封面,我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轻松和实用性,仿佛在告诉我,你不需要去宽敞的公园或者专业的道馆,你的工位旁,甚至在茶水间,就能找到放松身心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现代和接地气的角度,它打破了我对传统养生书籍的刻板印象,让我有信心翻开内页,去探索这些“十五式”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仔仔细细地研读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特别是关于“呼吸法”和“基础站桩”的那几章。作者的文字功力非常深厚,他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来故弄玄虚,而是用非常生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动作的要领。比如,他描述“松肩沉肘”时,竟然比喻成“像水滴顺着柳枝自然滑落”,这个比喻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立刻让我的肩膀放松了下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意念”的强调,他不是简单地说“你要想象”,而是引导你去感受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去体会地心引力如何作用于你的脚底。读完这部分,我立马在椅子上试着做了几次简单的放松练习,虽然只是意念上的调整,但那种久违的、身体深处传来的舒展感,真的非常奇妙。这本书的讲解逻辑清晰,循序渐进,完全不像一些武术书籍那样让人望而生畏,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教练在耳边轻声指导。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它对“时间管理”和“健康投入”的重新定义。过去我总认为,要锻炼身体,就必须牺牲掉一部分工作时间,比如早起去健身房,或者晚上加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课。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作者在导论中提到,最好的锻炼不是“挤时间”,而是“融入时间”。他将十五式设计得非常精炼,有的动作甚至可以在接听电话、等待电脑开机、或者会议间隙的短暂休息中完成。这种“碎片化整合”的理念,对我这个时间焦虑症患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明白,健康并非是额外的负担,而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石。我开始尝试在等待电梯时做几组简单的“提踵沉气”,效果立竿见影,至少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的心态都变得平和了许多。

评分

我必须承认,刚开始翻阅这本书时,我内心深处还是存着一丝疑虑: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真的能对常年伏案工作的我产生实质性的改善吗?毕竟,我们的颈椎和腰椎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然而,在坚持练习了近一个月之后,我不得不为这本书的有效性点赞。最明显的变化是,下午三四点钟那种习惯性的全身酸软和困倦感减轻了许多。我发现,以前经常需要起身去倒水、伸懒腰,现在很多时候只需要在椅子上调整一下坐姿,配合书里提到的某个“收束”动作,就能重新找回核心的稳定感。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让你练成一套完整的拳法,而在于提供了一套即学即用、随时随地的“身体维护工具箱”。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身体的关系,不再是“被动忍受”,而是“主动调理”。对于所有渴望在繁忙工作中寻得一丝平衡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珍藏的实用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以前买过几本运动指导类的书籍,很多要么是图太小,看不清细节,要么是动作分解得太快,让人抓不住重点。但《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到位。每一个“式”的分解步骤,都配有高质量的、多角度的摄影图片,有些关键的受力点和关节角度,甚至还用箭头和阴影做了特别标注。更绝的是,作者似乎考虑到了我们在办公室的实际操作环境,很多练习的图例,背景都是简约的白墙或者标准的办公场景,而不是那种飘渺的山水之间,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读者的代入感。我甚至可以想象,在午休时间,只需要跟着书里的图解,就能在工位旁完成一套完整的放松流程,完全不需要担心旁人的侧目,因为这看起来就像是在做一套非常科学的拉伸运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