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 [Max et la Revolution francaise]

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 [Max et la Revolution francais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傅勒 著,硃學平 譯
圖書標籤:
  • 馬剋思
  • 法國大革命
  • 曆史
  • 政治
  • 哲學
  • 社會學
  • 18世紀
  • 革命
  • 思想史
  • 歐洲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388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3832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
外文名稱:Max et la Revolution francaise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4
字數:160000
正文語種:中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近代以來,英國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等幾場重大革命形塑瞭當代世界的基本麵貌,對現實世界和觀念世界的影響至深至巨。在前述革命中,影響極大、討論最多、爭論最為激烈的,當屬法國革命。
2.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革命源自馬剋思的無産階級革命,而馬剋思的無産階級革命又是建立在他對法國革命的深刻反思之上。我們要理解共和國的曆史和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必須理解馬剋思對法國大革命的接受、批判與改造。

內容簡介

法國大革命構成瞭馬剋思革命思想的最重要的來源,但對此問題的專門研究極其罕見。弗朗索瓦·傅勒的《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可謂是國外目前所僅見的這一方麵的著作。以傅勒的身份來著作此書,從兩個方麵彰顯齣此書之非凡價值:一,馬剋思與法國革命關係這一問題之重要,以緻於連傅勒這樣的世界一流的法國大革命史傢、思想傢,也不能掉以輕心;二,傅勒這樣的大傢親自操刀,實難找到更好的著作人選瞭。
《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由兩部分組成。前部分(“導言”)為傅勒對馬剋思與法國革命之間關係的係統論述,後部分(“馬剋思論法國大革命”)為按照時間順序做齣的對馬剋思有關法國革命的論述的一個全麵係統的輯錄。

作者簡介

作者
傅勒(François Furet ,1927-1997),法國當代著名法國大革命史學傢。早年就讀於巴黎大學,後到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法國大革命,1966年到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工作,並於1977-1985年擔任該院院長。1985年擔任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教授,並成為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1990年獲得托剋維爾終身成就奬。1996年獲得歐洲社會科學奬和漢娜·阿倫特政治思想奬。1997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主要著作除《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以外,還有《法國革命史》(與裏歇閤著,1965)、《思考法國大革命》(1978)、《一個幻想的往事:20世紀的共産主義觀念》等。
譯者
硃學平,男,湖南桃源人,哲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政治哲學和法哲學研究。齣版有專著《古典與現代的衝突與融閤——青年黑格爾思想的形成與演進》(2010年),譯有拉茲《實踐理性與規範》(2011年)、阿維納裏《黑格爾的現代國傢理論》(即齣)、羅森《哲學進入城邦——柏拉圖<理想國>義疏》(即齣)等。

目錄

中譯本說明/1
前言/1

第一部分 導言
一、青年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5
二、1848年的馬剋思直麵1789年法國革命/38
三、馬剋思與法國之謎(1851-1871年)/77

第二部分 馬剋思論法國大革命
1曆史法學派的哲學宣言/115
2《德法年鑒》上馬剋思緻盧格的兩封信/116
3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20
4論猶太人問題/122
5《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33
6評一個普魯士人的《普魯士國王和社會改革》一文/142
7神聖傢族,或者對批判的批判的批判/149
8馬剋思《1845年筆記》摘錄/158
9德意誌意識形態/160
10格律恩的《法國和比利時的社會運動》或者“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曆史編纂學/180
11哲學的貧睏/183
12《萊茵觀察傢》的共産主義/185
13批判的道德化和批判的道德:德國文化史導言——駁海因岑/191
14共産黨宣言/196
15在1846年2月22日波蘭革命兩周年紀念大會上的演說/199
16廢除封建義務的法案/203
17資産階級和反革命/207
18評基佐的“英國革命為什麼會成功?英國革命史討論”1850年巴黎版/210
19 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212
20共産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告同盟書/218
21 1850年9月15日的中央委員會會議/220
22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221
23馬剋思緻恩格斯(1854年7月27日)/228
24馬剋思緻恩格斯(1856年12月2日)/229
25剩餘價值理論/230
26馬剋思緻恩格斯(1865年1月30日)/232
27資本論(第一捲)/233
28馬剋思緻拉德勞(1869年4月10日)/234
29馬剋思緻巴普(1870年9月14日)/235
30法蘭西內戰/236
31馬剋思緻紐文鬍斯(1881年2月22日)/245

索引/247

精彩書摘

青年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節選)

按照定義,建立在這種時代錯亂之上的政權不可能持久,因為社會擁有最後的發言權。實際上,正是在羅伯斯庇爾倒颱之後,並且正因為如此,法國革命的真理纔將其自身揭示齣來:政治讓位於社會。在督政府時代,

盡管恐怖主義想要為古典古代政治生活而犧牲資産階級社會,革命本身還是把資産階級社會從封建的桎梏中解放齣來,並正式承認瞭這個社會,

資産階級社會

在洶湧澎湃的生活浪潮中迅速崛起。(見選文7)

伴隨著熱月政變,啓濛運動開始“質樸平淡地”實現其自身。資産階級比以往更為全麵地主宰著社會和國傢,因為“革命的巨錘”已經把它從封建社會的全部結構中解放齣來;而且,人權——人的著名權利,最終成為現實,這看似偶然,但這是因為它們得到那種與社會相一緻的政治國傢的保障,國傢與人權都建立在社會的基礎上。
但是,這種重新發現的、如此完美的和諧在霧月十八日被粉碎瞭。波拿巴終結瞭資産階級代錶和領導的資産階級社會:

在霧月十八日成為拿破侖的俘獲物的,決不……是整個革命運動,而是自由資産階級。(見選文7)

馬剋思的意思是,國傢從市民社會中恢復瞭一定程度的自主。當然,拿破侖明白後革命時代國傢的本質以及國傢對資産階級利益所負的全部責任;而且他在國傢中發行瞭大量股票——這是帝國的新主子(nouveau propriétaire)的方麵。但與此同時,如有必要,他毫不猶豫地犧牲資産階級及其代錶——不論是實業傢還是理論傢——的物質和道德利益。拿破侖強加於資産階級之上的國傢具有不同於資産階級利益的目的,具有它自己的目的,或者說得更清楚些,它以自身為目的,市民社會僅僅是國傢的“司庫”而已。拿破侖通過這種方式重新發現瞭恐怖的意義,即政治脫離社會的假設的自主。但在重新製造恐怖的過程中,拿破侖以徵服代德性,從而賦予它不同的內容:“他用不斷的戰爭來代替不斷的革命,從而實施瞭恐怖主義”(見選文7)。帝國專政是行政形式的恐怖,其目標則有所變化。
[23]因此,與布魯諾·鮑威爾相反,青年馬剋思接受瞭曆史編纂學傳統,這種傳統從羅伯斯庇爾主義與波拿巴主義的直接關係齣發對二者進行分析。在馬剋思看來,這兩種政體的特徵均為國傢獨立於市民社會。在前者即德性的不斷革命的政體那裏,這種獨立錶現瞭與舊製度相對立的現代政治的興起,但它卻被引證的古代史例掩蓋瞭。在後者那裏,波拿巴主義仍然延續瞭革命循環的典型特徵,它宣告終結不斷的革命,但卻轉嚮不斷的戰爭:對國傢本身的膜拜取代瞭德性。
由此,革命國傢的曆史仍舊不同於市民社會史,而且它本身便構成這段時期所特有的本質內容。對青年馬剋思來說,法國革命是現代國傢的産生。雖然市民社會的變化過去是、現在依舊是歐洲曆史的基本特徵,但對法國革命的研究則揭示齣瞭這種變化的另一麵,這一麵既依賴又獨立於第一個方麵:民主公民權的誕生及其幻想。在馬剋思看來,法國資産階級直到1830年纔重獲它在法國革命期間——僅為從熱月政變至霧月18日這段時期——所起的政治作用。(在1815年至1830年期間,法國資産階級發現自己處於“反革命”的統治之下。)它之所以能重獲這種作用,隻是因為它從那時起放棄瞭實現普遍的國傢理想這種要求,這種理想被委以實現人類最終目的的重任。資産階級最終把1830年的國傢接受為“自己的獨占權力的正式錶現,看做對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政治上的承認。”(見選文7)。在馬剋思寫作《神聖傢族》時,法國曆史已重新采納瞭歐洲諸國的普通法——即僅僅是市民社會的産物的立憲君主製。
因此,在1843-44年的馬剋思看來,法國革命史在國傢與市民社會的辯證法中行進。[24] 社會的發展是法國革命的源頭,革命本身源自下列對立,即一方麵資産階級被排斥於政治之外,另一方麵資産階級享有經濟與社會權力。馬剋思離開黑格爾後,在這一點上也接近於他非常熟悉的法國革命史傢。但革命本身一旦發動,就不再受其起源的約束。它的特徵是政治脫離其所産生的條件而導緻的暫時膨脹:這種傾嚮錶現在它宣稱它代錶瞭人的普遍解放,錶現在對包含訴諸恐怖在內的政治意誌主義的信仰,還錶現在運用藉自古代的時代錯亂的意識形態——它們構成瞭政治膨脹的諸特徵,並以三種不同的形式揭示瞭資産階級社會與革命國傢之間的同一種分離。在這段時期之後,隨著羅伯斯庇爾的倒颱,數年間,資産階級恢復瞭它的利益的自由運轉以及它的“平淡”統治,直到霧月18日,資産階級纔又重新失去這一切,並讓位於一種新的革命恐怖形式,即行政的和徵服一切的恐怖。直到1830年7月,資産階級纔恢復瞭它的統治——顯然,馬剋思在1844年錯誤地相信,並在這點上接受瞭一個普遍流行的幻想——並明確同意其本身曆史使命的限度。處於西哀士(Sieyès)和基佐之間的這個決定性的四十年被認為是資産階級接受教化的年代。
從1789到1830年這段時間,一方麵時間跨度很長,同時也隻有這段時間纔最終揭示齣瞭法國革命的意義,由此法國革命既是一場曆史的勝利,也是一場曆史的失敗。之所以是勝利,是因為它突破重重睏難建立瞭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資産階級的利益最終成為這場劇變的唯一受益者,這符閤曆史事件的真理。確實,資産階級的利益“決不是不成功的”,它“壓倒瞭”一切,並獲得瞭“實際成效”,從誕生的“激情”和辭令中幸存瞭下來:“這種利益是如此強大有力,以至順利地徵服瞭馬拉的筆、恐怖黨的斷頭颱、拿破侖的劍,以及教會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純血統。” 通過這種方式,馬剋思用他自己的語言構想瞭一部革命史,它十分類似於基佐的革命史:它以社會對政治的最終優先性 [25] 為基礎,認為與市民社會的現實相一緻,在經曆瞭恐怖、帝國和復闢的插麯之後,資産階級必然重新占有國傢。

前言/序言

中譯本說明(硃學平)

近代以來,英國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等幾場重大革命(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還有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形塑瞭當代世界的基本麵貌,對現實世界和觀念世界的影響至深至巨。自上述諸次革命爆發以來,迄今為止,不同時代、不同國傢的思想傢們無不殫思竭慮,試圖破解這些革命的真實意義。在前述革命中,影響最大、討論最多、爭論最為激烈的,當非法國革命莫屬。這種討論或爭論,並非隻有學術或者曆史的意義,而且也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對於我們來說,一個極端重要然而並未得到真正深入探討的事實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革命源自馬剋思的無産階級革命,而馬剋思的無産階級革命又是建立在他對法國革命的深刻反思之上的。由此,我國的現實實際上也就通過馬剋思而與法國革命發生瞭一種內在的聯係。我們要理解共和國的曆史和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首先須理解馬剋思對法國大革命的接受、批判與改造。
然而,誠如本書作者傅勒所言,“盡管馬剋思一生多次評論法國大革命,也多次提及這一重大事件,但他確實從未寫過一本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書”(英文本,“前言”,XI),因此,係統搜集馬剋思有關法國革命的論述並且予以思考和評論,意義自然非同凡響。這種意義不僅限於一時一地,而且超乎時空之上。20世紀首屈一指的法國大革命史傢、思想傢親自操刀,完成這一偉業,一方麵彰顯瞭其意義之重大(實際上,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傅勒編撰此書的意義絕不亞於他的《思考法國大革命》一書)。另一方麵,馬剋思的論述和傅勒的評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渾然一體,亦誠為學術史上之美事也。馬翁泉下有知,亦當含笑。
  傅勒原書法文版由法國著名的弗拉瑪裏翁齣版社於1986年齣版(Marx et la Révolution fran�揳ise, Flammarion 1986),兩年後,芝加哥大學齣版社即迅速推齣瞭傅勒夫人黛博拉?坎?傅勒(Deborah Kan Furet)翻譯的英譯本(Marx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因譯者不懂法文,眼前的這個中譯本遂迻譯自傅勒夫人的英譯本。
  另外尚需說明的是,本書第二部分馬剋思論述法國大革命的原文,基本摘自人民齣版社齣版的《馬剋思恩格斯全集》和《馬剋思恩格斯選集》,並且盡量摘引最新的譯文,在英譯本標明每一選文齣處的後麵,同樣指明所摘引的中譯文的相應齣處。幾處沒有現成中譯文的段落,則根據英譯文原文譯成中文,並在腳注中一一標明。
此書中譯本能夠麵世,首先要感謝中山大學哲學係劉森林教授。大約兩三年前,劉教授欣然同意將此書納入他所主持的“馬剋思與西方傳統”係列,直接促成譯者下定決心翻譯此書。此書亦為本人主持的國傢社科基金項目“馬剋思早期政治哲學思想研究”部分成果,另外,此書英文本由我的同事張善根博士復印自復旦大學圖書館,在此一並緻謝。譯者以前的研究生何俊毅、王興賽、黃鈺洲、嚮往、趙偉、硃福華等人均為此書的翻譯做齣瞭貢獻,特此緻謝。
但願此書的齣版能夠引發我國學界對於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這一重大的曆史和現實問題的高度關注和深切反思。


硃學平
2014年9月16日
於重慶渝北寶聖湖畔

用戶評價

評分

這一套書都是很不錯的 喜歡讀 也喜歡買

評分

希望京東多搞一些活動 多給一些京豆

評分

希望京東多搞一些活動 多給一些京豆

評分

好書,分析得很深入,是做相關研究的好的參考

評分

希望京東多搞一些活動 多給一些京豆

評分

很好的書, 購買方便, 送貨上門

評分

習慣在京東上買東西瞭,方便快捷。

評分

專業領域研究內的書籍。

評分

馬剋思學作品,資料非常翔實,應該是不錯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