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品牌 英国出版社Dorling kindersley出版社重磅推出。
★视角独特 多幅高清精美摄影图片,用近镜头展示世界微小细节,呈现万物之联系
★全面覆盖 以主题形式编排,呈现宇宙、自然界、人体、地球、城市与国家、艺术与文化、历史、科学技术、太空等七大领域的精彩内容。
全景扫描,细部聚焦,以微观视角总览世间万物,小到小小的细胞,大到浩瀚的宇宙,自然界、人体、地球、城市与国家、艺术与文化、历史、科学技术、太空七大领域,多角度、全方位覆盖。每个主题下包含若干小标题,以一个大对开页呈现,以图框形式辅以细部介绍,形式新颖,是一部颇具特色的百科图书。
徐彬(1973―),供职于山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30余部,如《艺术宇宙》《宇宙传记》《我为什么离开高盛》等,题材涉及文学、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艺术、文化等多学科。另参与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研究所重大项目郭沫若全集(译文卷)校对和编纂工作。郭红梅(1971―)山东建筑大学英语教师。长期从事翻译实践活动,专著儿童文学及儿童科普图书的翻译,出版有《雷梦拉系列》(系列)、《淘气包亨利》(系列)、伊尼德冒险小说系列等译著。
08 自然
10 生态系统
12 软体动物
14 浮游生物
16 鱼
18 植物的生命
20 两栖动物
22 花
24 昆虫
26 真菌
28 进食
30 鸟类
32 运动
34 哺乳动物
36 群居生活
38 进攻与防御
40 爬行动物
42 人体
44 大脑和神经
46 骨骼和肌肉
48 耳朵
50 皮肤、头发和指甲
52 眼睛
54 身体侵略者
56 新生命
58 呼吸
60 血液
62 心脏
64 消化系统
66 味觉和嗅觉
68 细胞
70 地球
72 岛屿
74 火山
76 天气
78 地球
80 海洋
82 冰
84 山脉
86 河流
88 土壤
90 地震
92 板块构造论
94 气候带
96 岩石
98 化石
100 侵蚀
102 海岸
104 洞穴
106 人与地
108 城市
110 国家
112 大洲
114 地图
116 生活质量
118 工业
120 节日
122 旅游业
124 国家
126 经济
128 食物
130 旗帜
132 同盟
134 宗教
136 艺术与文化
138 艺术
140 建筑学
142 书籍
144 语言
146 舞蹈
148 电影
150 媒体
152 音乐
154 摄影
156 运动
158 设计
160 戏剧
162 历史
164 战争
166 最早的城市
168 人类的起源
170 早期的美洲
172 中华帝国
174 探索
176 古希腊
178 政治革命
180 工业革命
182 新思想
184 古埃及
186 非洲
188 印度
190 医药
192 古罗马
194 科学技术
196 能量
198 动力学
200 原子
202 光
204 材料
206 化学
208 热和冷
210 电信
212 声音
214 机器
216 物质的存在形式
218 机器人
220 电脑
222 电和磁
224 太空
226 仰望太空
228 月球
230 国际空间站
232 太空游客
234 岩态行星
236 太空探索
238 太阳
240 巨行星
242 彗星
244 恒星
246 星系
248 宇宙
250 术语表
252 索引
256 致谢
评价三:阅读体验与装帧工艺的个人感受 作为一名追求阅读质感的读者,我对于书籍的实体感受非常看重。这套精装版的外观设计称得上是“大气”二字。封面材质的触感温润而不失坚固,装帧的工艺一看就是经久耐用的类型,完全配得上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内页的印刷质量尤其值得称赞,全彩印刷效果极佳,色彩的还原度非常高,即便是最细微的色彩渐变和纹理也能清晰呈现。我曾尝试在不同的光线下阅读,即便是较暗的环境,由于纸张的反光处理得当,视觉疲劳感也明显减轻。这种高标准的制作,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任务。翻阅时,那种厚重而踏实的质感,会让人不自觉地放慢速度,细细品味每一页的内容。它更像是书架上的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快消的读物。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这种兼顾视觉愉悦和阅读舒适度的书籍,无疑是极大的慰藉。
评分评价二:对知识系统性和结构布局的赞赏 说实话,市面上科普读物汗牛充栋,但很多往往是东拉西扯,不成体系,读完后总觉得知识点散落一地,难以构建完整的认知框架。然而,这本百科全书在结构编排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从宏观的生态系统如何影响微观生物的生存,到具体物种的分类、习性、以及它们在进化链条中的位置,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我尤其喜欢它在跨领域知识连接上的处理方式。比如,在介绍某种原生动物的运动方式时,它会立刻关联到物理学的流体力学原理,而不是孤立地讲述生物学特性。这种全景式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理解边界。我能感受到编纂团队在组织这些海量信息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确保了即便是对科学背景知识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顺畅地跟上节奏。它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认知导航图,指引读者在微观世界中有效探索,让人读完后有种“豁然开朗”的充实感。
评分评价一:关于自然探索与细节观察的感悟 拿到这本精装大开本,首先被那厚实的纸张和饱满的色彩所吸引。我一直是个对自然界微小事物充满好奇的人,从花瓣上的绒毛到昆虫复眼的结构,总觉得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宇宙。这本书无疑是满足我这种“微观癖”的最佳伴侣。它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奇妙生命体。翻阅过程中,我特别欣赏它在图像处理上的用心,那些高倍放大的照片,清晰到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显微镜下的呼吸。比如,关于水滴中微生物的描绘,那些纤毛的摆动、细胞核的轮廓,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让人不得不惊叹于生命的精妙设计。这套书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艺术的观赏性完美结合,不再是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充满视觉冲击力的自然史诗。我甚至开始重新审视家里的花园,每一个泥土的颗粒、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因为这本书的启发,变得立体而富有故事性。它让“看”世界变成了一种深度体验,而不是走马观花。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挖掘,非常对我的胃口。
评分评价四:启发思考与激发探索欲的角度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影响,不是直接教会了我多少知识点,而是彻底点燃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它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展示了无数个等待解答的问题。比如,在看到某些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生存策略时,我开始思考:如果生命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演化出生存机制,那么在地球之外,宇宙其他角落的可能性又该有多大?这种由具体实例引发的哲学思辨,是任何死板的教材无法给予的。它鼓励读者去提问,去质疑,去尝试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命”这个宏大的概念。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带着一堆新的疑问,驱使我去进行更多的背景研究。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流,更是一种“思考的范式”——即科学探索精神的内核。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见的宏观世界,其实只是无数微观奇迹相互作用的宏大投影。
评分评价五:关于实用价值和送礼价值的综合评价 坦白说,最初购买这本书是出于自我提升的目的,但随着深入阅读,我发现它的适用范围比我想象的要广得多。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简直是无价之宝。比起那些图画幼稚的儿童读物,这本书的严谨性和深度能真正培养孩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尊重和细致的观察力。它不像那些内容过时的工具书,而是涵盖了持续更新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长效阅读价值。如果作为礼物赠送,它的分量和品质也绝对拿得出手,无论是送给热爱自然的朋友、还是送给求知欲强的学生,都能彰显赠送者的品味和用心。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和伴侣书的结合体,随时可以翻开任何一页,重新进入那个充满活力的微观领域。它的精装特性也保证了它能陪伴读者走过很多年,成为书架上一个可靠的知识后盾。
评分非常满意
评分孩子挺喜欢的
评分好
评分质量很好,值得收藏,大力推荐推荐!
评分从普通的事物中探究微观的神奇,不错。
评分宝贝真心很好,内容精彩丰富,简单易懂,印刷质量很好,孩子很喜欢,今后会推荐给朋友!
评分装订很精美,内容对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深奥
评分真的很好,又厚又重,还便宜,领券更便宜
评分很好的书籍,内容很不错,包装很好,孩子很喜欢。非常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