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

电路原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Peter Basis 著,苏育挺 等 译
图书标签:
  • 电路原理
  • 电路分析
  • 电子技术
  • 基础电子学
  • 模拟电路
  • 电气工程
  • 大学教材
  • 理工科
  • 电路基础
  • 电工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33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8851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外电子与电气工程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书200多个实例帮助读者掌握基本概念,近400道习题帮助读者掌握电路应用。本书部分章节还包括了Multisim软件和仿真。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易于理解的语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电路原理、概念、应用以读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阐述,内容包括直流和交流两部分。本书提出了一个通式,通过输入的初始和终条件,读者可以推导瞬变的每一个方程,全书200多个实例帮助读者掌握基本概念,近400道习题帮助读者掌握电路应用。本书部分章节还包括了Multisim软件和仿真。

目录

出版者的话译者序前言第0章电子行业及相关职业简介10.1电子行业概况10.2工作和职业1第1章引言31.1历史背景31.2国际标准单位制41.3科学计数法与工程符号51.4系统的定义7第2章基本电量92.1电荷和库仑定律92.2原子结构102.3电流122.4电压132.5导体、绝缘体、半导体142.6电阻142.7导线的电阻152.8电阻色码162.9电导182.10基本的电路测量18第3章欧姆定律和功率223.1欧姆定律223.2分压器和变阻器243.3功率243.4能量253.5效率26第4章串联和并联电路304.1定义304.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304.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324.4理想电压源334.5理想电流源344.6串联电路344.7并联电路384.8实例424.9Multisim 仿真45第5章关于电源的更多内容525.1电源等效525.2理想电源的串联和并联535.3实际电源545.4电压调整率56第6章串并联电路596.1串并联电路596.2惠斯通电桥606.3电气主接线图616.4应用实例616.5Multisim仿真63第7章基本测量仪的构造677.1安培表677.2伏特表687.3欧姆表707.4瓦特表70第8章网络定理728.1线性定理728.2叠加定理738.3戴维南定理778.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808.5直流负载线828.6Multisim仿真82第9章电容器899.1电容899.2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919.3电压限制条件939.4初值和终值939.5时间常数959.6电容器的暂态969.7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1029.8Multisim仿真102第10章电感器10810.1磁场10810.2电感10910.3电感器的串联和并联11010.4电流限制条件11010.5初值和终值11010.6时间常数11210.7电感器的暂态11310.8电感器中存储的能量11810.9Multisim仿真118第11章半导体基础知识12311.1半导体理论12311.2二极管12511.3整流器12711.4特殊二极管12911.5电源基础12911.6双极结型晶体管介绍13011.7实际例子13111.8Multisim仿真133第12章交流电波形:基本参量13812.1基本定义13812.2相位关系14012.3平均值14312.4方均根值或有效值14512.5复数14712.6复数代数15012.7相量15112.8R、L和C在电路中的作用152第13章串联和并联交流电路16113.1阻抗16113.2交流电源及其等效16213.3受控源16413.4串联电路16413.5导纳16613.6并联电路16713.7等效电路16913.8Multisim仿真170第14章交流电路串并联17514.1串并联电路17514.2三角形和星形变换17714.3Multisim仿真179第15章交流功率18315.1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18315.2无功功率18415.3视在功率18715.4功率三角形和复功率18715.5总平均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18915.6功率因数校正190第16章交流电路的网络定理19316.1叠加原理19316.2戴维南定理19416.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9616.4Multisim仿真197第17章滤波器和波特图20317.1RC滤波器20317.2RL滤波器20817.3波特图21117.4Multisim仿真217第18章谐振22518.1串联谐振22518.2并联谐振22918.3Multisim仿真234第19章变压器24119.1互感24119.2各种变换24219.3变压器的应用244第20章非正弦波形24820.1傅里叶级数24820.2输入为非正弦波的电路分析25220.3Multisim仿真253第21章电线和电缆25821.1电线的种类和规格25821.2电缆的种类259第22章故障诊断26322.1故障诊断的步骤26322.2直流/交流电路的故障诊断方法263附录A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推导267附录BMultisim仿真程序268附录C示波器的XYZ轴轨迹279附录D函数发生器的XYZ轴轨迹291附录E练习答案300附录F自测题答案305附录G习题答案307

前言/序言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轻松地掌握电路理论。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就是目前电路分析领域的一些权威书籍的表述太过复杂晦涩,市面上没有一本书能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把电路原理讲清楚。本书是一本电路知识入门教材,使用了网站www.esyst.org中概述的系统方法。它可以用于工科学校、职业学校以及两年制的大学授课中。eSyst从系统角度强调了电子技术教育所需要的内容。  本书特色如下。  简洁明了的主题。  每道例题都包含需要读者去完成的练习。  每一章结尾都有本章小结、重要公式、自测题、简答题。  一些章节中包含Multisim仿真。  附录包括Multisim仿真、示波器以及函数发生器(均使用Tektronix公司产品)的使用方法,以及自测题、练习以及每章结尾的习题的答案。  本书内容安排如下。  第0章概述电子行业的各种职业。  第1章指出历史上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知名人物,同时定义了系统。  第2章介绍库仑定律,并介绍电流、电压以及电阻。  第3章介绍欧姆定律、功率、能量及效率。  第4章介绍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求解方法及复杂电路的实例。  第5章完整地介绍电源。  第6章给出一个复杂电路的实例。  第7章完整地介绍模拟仪表的基本构造。  第8章介绍线性系统和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以及直流负载线。  第9章介绍直流电路电容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已知初始条件和最终状态,电容暂态响应的公式。  第10章同样介绍直流电路中电感储存能量和能量衰减的暂态响应公式。  第11章介绍半导体理论,包括半导体理论、二极管、晶体管以及晶体管偏置的基础知识。  第12章简要说明复数和复数代数运算。  第13章给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求解方法,还介绍等效电路。  第14章介绍串并联电路和△�脖浠弧�  第15章介绍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第16章介绍交流电路的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17章通过角频率ω给出低通和高通RC和RL滤波器,包括波特图。  第18章介绍理想和实际电路以及近似电路。  第19章介绍电压、电流以及阻抗变换。  第20章为使非正弦波的内容更容易掌握,利用一个较简单的方法,避开复杂的积分运算而采用“诀窍”的形式,更便于读者理解。  第21章介绍不同类型的电线和电缆以及它们的特性。  第22章介绍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故障排除方法。  配套资源  本书的实验手册由Massimo Mitolo和Fabio Freschi编写,ISBN:0132954788。  ●TestGen(计算机化测试库):测试习题的电子库可以用于开发定制的测验、测试等。  ●在线幻灯片演示文稿。  ●在线教师资源手册。  为获得配套资源,教师需要先获取教师访问码。在www.pearsonhighered.com/ire注册即可获得教师访问码。注册后48小时之内,你将会收到一封确认的电子邮件,其中包含教师访问码。一旦收到了访问码,就可登录网站并下载所需材料。  致谢  首先,感谢妻子Jenny Hantzios Basis的耐心和对手稿的帮助,感谢女儿Helen Basis理解我在这本书上所花费的时间,感谢我好朋友Henry Kiel和Massino Mitolo博士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Code Blue的Daniel Mabrito和John Borgia。最后一点同样很重要,感谢建议我写这本书的老朋友和同事George Paulos。  感谢Pearson教育出版团队给予我写本书的机会。特别感谢在Pearson工作的Wyatt Morris、Daniel Trudden、Lindsey Gill(Prudhomme)以及Rex Davidson,还要感谢Peggy Kellar和Marianne L’Abbate。这本书的成功出版离不开这些人的努力。
《信号与系统》 深入探索信号与系统的奥秘,构建理解现代工程的坚实基石 在蓬勃发展的现代科技浪潮中,从通信、控制到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几乎所有涉及信息传递与处理的领域,都离不开对“信号”和“系统”的深刻理解。它们是连接现实世界现象与工程实现之间的桥梁。本书《信号与系统》正是为了系统地、深入地揭示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本质、性质、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而编撰。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严谨且富有洞察力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挑战。 全景式知识架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本书的编写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更复杂、更高级的理论和应用。我们的课程体系由以下几个核心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信号基础与分类 信号的定义与表示: 我们将首先定义什么是信号,它作为物理量或抽象概念的载体,如何承载信息。本书将介绍信号的多种表示形式,包括数学表达式、图形表示以及物理意义的解读。 基本信号的特性: 学习一系列基础信号,如单位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指数信号、正弦信号和三角信号。理解它们的数学形式、图形特征以及它们在描述物理现象时的作用。 信号的分类: 深入探讨信号的各种分类方式,例如: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区分时间和取值性质不同的信号,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掌握判断信号周期性的方法,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奇信号与偶信号: 学习信号分解为奇偶分量的技巧,以及它们在分析中的重要性。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理解信号能量和功率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信号分类和分析中的意义。 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 区分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信号,为后续的随机信号分析奠定基础。 信号的基本运算: 介绍信号的加法、乘法、标量乘法、时间位移、尺度变换、翻转等基本运算,以及这些运算如何影响信号的特征。 第二部分:系统基础与分类 系统的定义与输入-输出模型: 将系统视为对输入信号进行某种变换的“黑箱”,理解其输入、输出以及内部状态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分类: 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系统,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系统特性: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重点阐述线性系统的叠加性和齐次性原理,这是分析的基础。 时不变系统与时变系统: 理解系统特性是否随时间变化的判断标准。 因果系统与非因果系统: 区分系统的输出是否仅依赖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 稳定性系统与不稳定性系统: 学习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理解其对工程应用的重要性。 记忆系统与无记忆系统: 区分系统输出是否仅依赖于当前输入。 累加系统与差分系统: 理解积分和差分运算在系统中的作用。 系统的基本性质: 深入研究线性时不变(LTI)系统,这是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核心。 第三部分:时域分析:卷积与差分方程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卷积和: 详细讲解卷积和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LTI离散时间系统响应计算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大量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卷积和求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差分方程: 介绍描述LTI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学习如何求解差分方程,以及差分方程与卷积和之间的关系。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卷积积分: 详细讲解卷积积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LTI连续时间系统响应计算中的核心地位。演示如何利用卷积积分求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微分方程: 介绍描述LTI连续时间系统的微分方程,学习如何求解微分方程,以及微分方程与卷积积分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探讨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作为系统特征的表征,以及它们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频域分析: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 傅里叶级数: 深入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表示,学习计算傅里叶级数,以及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与系统频率响应的关系。 傅里叶变换: 扩展到非周期信号,学习傅里叶变换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掌握如何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揭示信号的频谱构成。 帕斯瓦尔定理: 理解能量在时域和频域的守恒关系。 傅里叶变换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频率响应: 学习如何分析LTI系统的频率响应,理解系统如何影响不同频率分量的信号。 滤波: 探讨傅里叶变换在设计和分析各种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中的作用,理解滤波器如何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止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 信号调制与解调: 讲解傅里叶变换在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应用,如何利用频域特性进行信号的传输。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学习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方法,以及DFT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引入更通用的分析工具——拉普拉斯变换,学习其定义、收敛域(ROC)以及一系列重要的性质,如线性性、时移、尺度变换、积分、微分等。 拉普拉斯逆变换: 学习如何从拉普拉斯域转换回时域。 拉普拉斯变换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求解微分方程: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简化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 系统函数(传递函数): 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理解其与系统冲激响应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传递函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等。 极点与零点分析: 学习利用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来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 进一步巩固利用拉普拉斯变换进行系统稳定性判定的方法。 第六部分:Z变换及其应用 Z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学习用于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的Z变换,掌握其定义、收敛域(ROC)和重要性质。 Z逆变换: 学习如何从Z域转换回时域。 Z变换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求解差分方程: 利用Z变换简化求解差分方程。 系统函数: 定义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理解其与系统脉冲响应的关系。 极点与零点分析: 学习利用Z域的极点和零点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 巩固利用Z变换进行离散时间系统稳定性判定的方法。 第七部分:状态空间分析 状态空间表示: 引入一种更强大的系统描述方法——状态空间表示,学习如何用一阶微分方程(连续系统)或差分方程(离散系统)来描述系统,并理解状态向量的意义。 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掌握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数学形式。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 学习描述LTI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状态空间分析的应用: 探讨状态空间方法在分析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非线性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优势。 本书的独特价值与特色 理论严谨,深度与广度并重: 本书在确保数学严谨性的同时,力求概念的清晰阐释和理论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介绍了基础理论,更拓展到了一些高级概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知识图谱。 丰富的工程实例: 每一个理论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贴合实际的工程案例,例如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机制、音频处理中的滤波器设计等。这些实例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应用场景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清晰的数学推导与图示: 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让读者理解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同时,大量精美的图示被用于直观地展示信号的波形、系统的特性、频域表示等,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可视性和易懂性。 循序渐进的难度设置: 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引入更复杂的理论,确保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顺利入门并逐步深入。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紧密,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链条。 强调计算技巧与应用: 书中不仅讲解理论,还注重实际计算方法的训练,例如如何快速求解卷积、如何利用拉普拉斯/Z变换进行系统分析等。这些技巧对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至关重要。 配套习题与解答: 每章末尾都精心设计了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习题,覆盖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部分习题的详细解答,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学习本书将获得的收获 通过对《信号与系统》的学习,您将能够: 准确描述和理解各种信号的特性, 识别信号的本质信息。 掌握分析和分类不同类型系统的基本方法, 尤其能够深入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行为。 熟练运用时域分析工具, 如卷积和、卷积积分,精确计算系统的输出响应。 精通频域分析, 运用傅里叶变换揭示信号和系统的频谱特性,理解滤波、调制等基本原理。 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 成为解决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问题的强大工具。 初步了解状态空间分析, 为更高级的系统建模和控制理论打下基础。 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为从事更广泛的工程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理论、机器学习等专业课程奠定关键性的理论基础。 本书适合的对象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工程和科学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教材。同时,对于任何希望系统性学习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的工程师、研究人员或自学者,本书都将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开启您的信号与系统探索之旅 本书将带您走进一个充满数学之美与工程智慧的世界。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化理解,都将在这里找到宝藏。让我们一起,通过《信号与系统》,解锁理解现代科技的密码,为未来的创新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第四段 《电磁场与电磁波》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探索未知宇宙奥秘的奇妙旅程!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仿佛带着读者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电磁力的神奇。从静电场和静磁场的基本概念,到麦克斯韦方程组这座宏伟的理论殿堂,再到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物理现象的直观解释,避免了过于生涩的数学推导,而是通过类比和形象的描述,让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关于电位和磁位的讲解,作者用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让我立刻就明白了它们的作用。而对电磁波的讲解,更是让我惊叹于它的速度和穿透力,从收音机到手机通讯,再到雷达和医疗成像,电磁波的身影无处不在。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我对物理世界的无限好奇心。

评分

第五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电子技术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讲解风格非常务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能快速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中。从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器件的特性分析,到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经典电路的原理剖析,书中都给出了清晰、详尽的讲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部分,它就像是模拟电路中的“瑞士军刀”,功能强大,应用广泛。书中提供的电路图都非常规范,配合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参数说明,让我仿佛能亲手搭建这些电路。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指导,用万用表测量了一些实际电路的参数,得到了与书本理论非常接近的结果,这让我对模拟电路的信心倍增。这本书不仅让我掌握了扎实的模拟电路基础,更培养了我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评分

第三段 《数字逻辑设计》这本书,绝对是我电子工程学习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这本书的编写思路非常清晰,从最基本的逻辑门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卡诺图和奎因-麦克拉斯基方法的讲解,它们是化简逻辑函数的重要工具,书中的步骤示范非常详细,即使是复杂的逻辑表达式,通过这些方法也能轻松化简。而对于时序逻辑电路,书中对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的讲解更是细致入微,让我 thoroughly 掌握了状态机的设计原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结合了 VHDL/Verilog 语言进行数字电路的仿真和实现,这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完美结合。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例子,用 Quartus II 软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交通灯控制器,成功实现了预期的功能,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不仅让我掌握了数字电路的设计技能,更培养了我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评分

第一段 这本《电力系统分析》简直是电网运行的百科全书!初次翻开,就被其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案例深深吸引。书中对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暂态稳定分析等核心内容的讲解,犹如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将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原理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理论推导上的清晰和直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顺着思路一步步理解。更难得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印证了理论的实用性,也让我们窥见了电力工程师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那些图表和数据分析,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让我这个门外汉也感受到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强大与精妙。看完这本书,我对国家电网的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评分

第二段 《信号与系统》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信号处理是个遥不可及的神秘领域,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对话。他从最基础的信号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逐步引入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核心工具。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图示,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特别是关于卷积的讲解,之前我一直对它感到困惑,但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它在系统响应中的关键作用。书中的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基础的巩固,也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让我能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通信、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极好的

评分

努力打卡中,新的一年多多读书

评分

还可以,包装很好,快递给力。。。

评分

还行,就是纸张太薄了点。。。。

评分

一直在京东买书,还不错了。

评分

一直在京东买书,还不错了。

评分

好书!

评分

努力打卡中,新的一年多多读书

评分

刚到手,还没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