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训教程

电子实训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华 编
图书标签:
  • 电子技术
  • 实训
  • 教程
  • 电路
  • 实验
  • 电子制作
  • DIY
  • 技能
  • 实践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930051
版次:1
商品编码:1038369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5
字数:32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子实训教程》是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对“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编写的。
全书共8章,第1~3章简要介绍了有关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知识,第4~8章主要介绍了电子工艺实训中所涉及的安全用电、常用电子元器件、EDA设计软件、电子产品技术文件、手工装配技术与表面安装技术等。在内容编排上,既强调了电子工艺的基础知识,又体现了现代电子工艺的新方法与新工艺,使得《电子实训教程》内容翔实、信息丰富;具有较好的可读性与实用性。《电子实训教程》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参加电子工艺实训的教材,亦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应专业的实践教材,同时也可供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电子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1.2 电子实训的内容及要求
1.3 电子实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4 电子产品的研制过程和生产过程
1.5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1.6 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1.7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的基本知识
1.8 电子产品的设计文件及工艺文件
1.9 电子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结构

2 电子技术基础
2.1 半导体二极管电路设计
2.2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设计
2.3 模拟集成电路
2.4 直流电源
2.5 高频模拟电子电路
2.6 逻辑门电路(LogicGateCircuit)
2.7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CombinationalLogicCircuitDesign)
2.8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SequentialLogicCircuitDesign)
2.9 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
思考题

3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3.1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3.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3.3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3.4 开发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3.5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例
思考题

4 电子技术安全知识
4.1 触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4.2 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护
4.3 安全常识
思考题

5 常用电器元器件
5.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
5.2 常用电子元器件简介
思考题

6 EDA设计软件
6.1 ProtelDXP设计与仿真
6.2 Multisim设计与仿真
6.3 单片机仿真设计
思考题

7 现代电子产品制造工艺
7.1 电子产品制造的基本概念
7.2 电子工艺研究范围
7.3 电子工艺学的特点
7.4 电子工艺的发展与工艺技术教育
7.5 焊接的基本原理
7.6 手工焊接技术
思考题

8 电子技术文件
8.1 电子技术文件概述
8.2 电子产品的设计文件
8.3 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
8.4 图形符号及说明
8.5 产品设计图
8.6 工艺图
8.7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4口电子技术安全知识
“有了电,真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电力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是现代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同时,电气事故又是现代社会不可忽略的灾害之一。因此,“安全用电,性命攸关”。
电子技术安全是研究如何预防用电事故及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一门综合技术。在电子产品焊接、装配及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器、仪器等设备,同时要接触到220V的电压或危险的高压,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操作中缺乏足够的警惕,就可能发生人身、设备事故。为此,必须了解电子技术操作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4.1触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是从事电类工作时刻不能忘记的危险事件。触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内部组织的损坏乃至死亡的触电事故。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例如由于电的热效应而引起的灼伤,由电流的机械和化学效应引起的电烙伤。
绝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电流途径及电流性质有关。
4.1.1安全电压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强烈,致命的危害也就越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及人体本身的电阻。

前言/序言


《星海漫游者》 引言 在一个星辰大海般的宇宙中,人类文明的足迹如同微尘般渺小,却又蕴含着无限的可能。自古以来,对未知的探索就如同烙印般镌刻在人类的基因之中,驱使着我们仰望星空,追寻那遥远的光芒。当地球的资源逐渐枯竭,当人类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一方蓝色的星球,《星海漫游者》的故事便由此拉开了序幕。这不是一本关于科技原理的枯燥讲解,也不是一本关于航行技术的生硬说明,而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探索与生存的史诗。它描绘了一群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先驱者,如何凭借人类的智慧和坚韧,在浩瀚的宇宙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书写文明的新篇章。 第一章:启航之歌 公元2342年,地球的资源已近乎耗尽,环境污染触目惊心,人类文明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星际探索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迫在眉睫的生存需求。在一个名为“曙光计划”的宏大工程下,集结了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探险家,他们肩负着寻找新家园、延续人类文明的重任。 故事的主角,艾伦·沃克,一位经验丰富的星际导航员,曾参与过多次近地轨道探索任务。他冷静、果断,拥有着对星辰大海的敬畏与渴望。这次,他将担任“探索者号”——一艘集先进科技与未来设想于一身的超级星舰的舰长。艾伦的团队也各具特色:有着“星际语言学家”之称的莉娜·陈,她能够解读宇宙中未知的信号;性格沉稳、技术精湛的机械工程师马克·约翰逊,他能让“探索者号”在任何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转;还有乐观开朗,但拥有敏锐洞察力的生物学家索菲亚·罗德里格斯,她的任务是在新星球上寻找生命存在的迹象。 “探索者号”的最终目的地是一个位于天鹅座旋臂边缘,代号为“伊甸园”的行星。根据远程探测,“伊甸园”拥有丰富的液态水资源,适宜的大气成分,以及疑似的生命迹象。然而,前往“伊甸园”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他们需要穿越一片被称为“幽灵星云”的危险区域,那里充斥着高能辐射和不规则的引力场,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飞船粉身碎骨。 启航的那一天,地球上无数双眼睛都凝望着天空中那颗即将升空的巨型飞船。“探索者号”的引擎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巨大的蓝色等离子体束瞬间点亮了寂静的夜空。艾伦在舰桥上,紧握着操纵杆,眼神坚定。“女士们,先生们,”他的声音在舰桥上回响,“这是我们文明的第二次机会。让我们为人类的未来而战!” 第二章:星云迷航 “探索者号”顺利脱离了地球引力,开始了它漫长的星际旅程。然而,“幽灵星云”的挑战很快便摆在了眼前。当飞船驶入星云的边缘,周围的景象瞬间变得诡异而迷离。厚重的尘埃云遮蔽了星光,飞船上的传感器受到了强烈的干扰,一切数据都变得模糊不清。 “舰长,能量读数异常!”马克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引力场不稳定,我们正在被一股未知的引力拉扯!”莉娜迅速报告。 艾伦保持着冷静,他迅速调动飞船的防御系统,并命令马克开启备用导航系统。然而,“幽灵星云”仿佛拥有自己的意识,它不断地改变着形态,试图将“探索者号”吞噬。飞船剧烈地摇晃着,警报声此起彼伏。 就在飞船面临失控的危险之际,莉娜突然发现了一丝异常。“舰长,我在星云的深处捕捉到了一种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信号!”她兴奋地说,“这种信号的频率非常独特,不像是任何已知的宇宙现象。” 艾伦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逃离星云的关键。“马克,能否根据这个信号的源头,进行精确导航?” “有风险,舰长。信号源的方向充满了高能粒子流。”马克回答。 “我们别无选择。”艾伦果断下令。 在马克精湛的技术操控下,“探索者号”冒着巨大的风险,艰难地在星云中穿梭。每一次转向,每一次加速,都充满了惊险。终于,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后,飞船冲出了“幽灵星云”。当璀璨的星光再次映入眼帘时,整个舰桥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们做到了!”索菲亚激动地喊道。 艾伦望着窗外,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团队的信任。这次星云的经历,不仅是对他们技术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意志的磨砺。 第三章:异星探秘 经过数月的航行,“探索者号”终于抵达了“伊甸园”星系。巨大的绿色星球在漆黑的宇宙中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它比预期的更加美丽。当飞船进入行星轨道,传感器立刻传回了更加详尽的数据:大气成分与地球高度相似,地表温度适宜,更重要的是,探测器在星球的表面发现了大面积的液态水体,以及复杂的有机分子。 “难以置信!”索菲亚激动地几乎跳了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艾伦命令飞船进入更低的轨道,并锁定了一个位于赤道附近,地势平坦的区域作为着陆点。然而,在着陆过程中,他们又遭遇了一个小插曲。当飞船穿过大气层时,一股强烈的电磁干扰突然袭来,导致飞船的下降速度一度失控。 “保持住!”艾伦大声指挥,同时紧握着操纵杆,凭借丰富的经验试图稳定飞船。 最终,“探索者号”在一阵剧烈的颠簸中,成功降落在“伊甸园”的土地上。舱门缓缓打开,一股清新而略带泥土芬芳的空气扑面而来。窗外,是一片广袤的绿色平原,远处有起伏的山峦,天空是淡蓝色的,两颗小小的卫星在缓缓移动。 索菲亚第一个冲了出去,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眼中泛起了泪光。“我们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艾伦也走下飞船,他跪在地上,感受着脚下坚实的土地。这不是地球,却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他和他的团队,成为了第一批踏上这片新大陆的人类。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开始了对“伊甸园”的详细勘探。索菲亚和她的生物团队发现了各种奇特的植物和微生物,虽然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截然不同,但却都遵循着基本的生命规律。莉娜则在研究一种奇怪的能量波动,这种波动似乎与星球的某种古老文明有关。而马克则致力于研究“伊甸园”的矿产资源,为未来建立基地做准备。 然而,探索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也遭遇了一些危险的生物,以及一些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但每一次挑战,都让他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定了在这片新土地上生存下去的决心。 第四章:文明的曙光 随着勘探的深入,一个惊人的发现逐渐浮出水面。在星球的某个偏远地区,他们发现了一座古老而宏伟的遗迹,这座遗迹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智慧与艺术感,其建造的精密度远超目前的科技水平。通过莉娜对遗迹中模糊符号的解读,他们得知,这里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家园。 这个名为“泽诺斯”的文明,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星际航行的技术,并在这颗星球上繁衍生息。然而,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他们的文明最终走向了衰落,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遗迹中保存下来的信息,不仅揭示了“泽诺斯”文明的辉煌,也为“探索者号”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泽诺斯”文明遗留下的科技,虽然早已失传,但其哲学思想和对宇宙的理解,却让艾伦和他的团队受益匪浅。他们从中了解到,真正的强大,并非仅仅在于科技的先进,更在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受到“泽诺斯”文明的启发,艾伦和他的团队决定,要在这里建立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他们不再仅仅是征服者,更是新家园的守护者。他们开始利用“伊甸园”丰富的资源,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基地,学习“泽诺斯”文明的智慧,并尝试与这颗星球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探索者号”的故事,并没有以找到新家园而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他们将在“伊甸园”上,创造属于人类的新文明,将人类的火种,在星辰大海中,继续点燃。 结语 《星海漫游者》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太空探索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人类精神的赞歌。它告诉我们,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险,无论宇宙多么浩瀚,只要我们怀揣着勇气、智慧与希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这个故事,也正是对我们心中那份永恒的探索精神的呼唤,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去发现,去创造,去书写人类文明更加壮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拿到这本《电子实训教程》,说实话,我最开始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的。毕竟现在很多电子类的书籍,要么就是理论讲得云里雾里,要么就是实操部分过于简化,真正能学到点东西的,还真不多。我一直觉得,电子技术这玩意儿,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动手能力才是王道。所以,当我看到“实训教程”这四个字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真实世界的电子实验环境,不仅仅是讲解理论,更重要的是告诉我怎么去搭建、怎么去测试、怎么去调试。

评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实操部分的讲解非常细致。从元器件的选择、电路的搭建,到测量工具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分析,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示波器使用方法的讲解,这部分的内容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难点,但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演示了如何正确地使用示波器来观察和分析信号,这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晰和自信。感觉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一样,让我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之前不敢尝试的实验。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扎实、实用、而且非常具有指导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子技术的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能够从中学到很多在其他地方很难学到的经验和技巧,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未来的电子学习和工作都将大有裨益。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子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样,希望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电子世界的学习者。

评分

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基础的电路元件介绍,以及一些非常实用的实验案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一些基础概念时,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定义,而是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讲解电阻的时候,作者不仅列举了不同阻值的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还举了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为什么在某个地方需要用某个阻值的电阻,这样一来,我就能更清晰地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重要性,而不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抽象的概念。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电子技术,最怕的就是“纸上谈兵”。很多书上讲的理论,到了实际操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元件不匹配、接线错误、甚至是根本就无法正常工作。而这本《电子实训教程》在这方面做得就相当到位。它在每个实验案例的最后,都附带了详细的故障排除指南,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建立了我继续探索的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