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的标题让我误以为它会深入探讨如何将漫画创作的创意过程与严谨的项目管理流程相结合,比如如何规划故事板的迭代、如何管理跨职能的艺术家和编剧团队,甚至是如何利用敏捷方法来应对故事走向的不确定性。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时,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聚焦于传统的软件开发或工程项目的管理框架。它详细阐述了WBS(工作分解结构)、甘特图的应用、风险评估矩阵的构建,以及PMP认证的关键知识领域。书中对“范围蔓延”的定义和规避策略分析得非常透彻,但这些分析是基于企业级IT系统的实施案例,与我期待中那种围绕IP孵化、IP授权、以及IP生命周期管理的独特视角格格不入。我原本设想的是,书中会包含诸如“如何量化一个角色的商业潜力”或者“优化三视图绘制进度的排期技巧”等实用内容,但这些期待完全落空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标准的项目管理教科书,只是封面恰好印上了“漫画项目”这几个字,造成了巨大的误导。对于一个真正的漫画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工具箱里装满了扳手和螺丝刀,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画笔和墨水。它对沟通管理和干系人分析的讲解是扎实的,但所有的案例都围绕着服务器迁移或ERP系统上线,缺乏对创意产业特有的人员激励和非线性进度的处理。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和图表制作水平非常专业,配色沉稳,图例清晰,这确实给它增添了一层“权威性”的光环。然而,这种专业的包装掩盖了其内容在特定行业应用上的局限性。书中引用的成功案例几乎都来自成熟的、流程高度标准化的制造业或金融业。如果作者真的想让这本书对漫画领域有所助益,他应该探讨如何管理“非正式沟通”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例如,一次深夜的头脑风暴会议可能抵得上数周的正式会议,但这种价值在传统项目管理中是无法被量化的。书中关于“变更控制流程”的描述极其严格,要求所有变更都必须通过正式的变更请求表(CR)审批,并记录详细的影响分析。对于一个需要根据读者的实时反馈或灵感突现来调整下一章节剧情的漫画家而言,这种流程本身就是一种阻碍,它会扼杀掉那些可能带来突破的“非授权创新”。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严谨的、关于如何“建造桥梁”的指南,但我们需要的却是如何“绘制星空”的地图。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认知失调。我原以为作者会提供一套革命性的、专为视觉叙事项目量身定制的管理哲学,也许是借鉴了某些好莱坞制片厂的流程,或者是日本漫画行业的高效协作模式。期待中,书中会用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创意枯竭”的风险对进度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一个既能保证艺术自由度又不至于拖垮整体进度的灵活时间线。书中或许会引入一些关于版权和内容分发渠道的知识,因为这些都是漫画项目成功的关键外部因素。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的“通用”,以至于它几乎适用于任何可以被切割成小任务的流程,从建筑设计到市场营销活动的执行。它详细描述了挣值管理(EVM)的计算公式,并提供了大量的表格模板,这些内容对于一个需要管理从脚本创作到印刷发行的复杂多阶段流程的独立漫画工作室来说,显得过于僵化和繁琐。它仿佛在对一个正在追求突破性艺术表达的团队说:“请把你们的灵感也量化成挣值吧!”这种对流程的绝对崇拜,与漫画创作本身那种内在的、非线性的驱动力形成了鲜明的冲突。我需要的不是如何更好地管理一个“项目”,而是如何更好地引导一个“创造性劳动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学院派,充满了大量的术语定义和流程图,读起来非常费劲,需要不停地地查阅附录来理解那些缩写词的真正含义。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些“反向工程”的案例——即如何从一个宏大的、模糊的最终目标(比如“成为年度最畅销的奇幻漫画”)出发,逆向推导出各个阶段可行的里程碑和资源分配。这本书则完全是自底向上的,从最小的任务单元开始,一步步向上堆叠,试图构建一个稳固的结构。这种方法在对物理结构有明确预设的领域或许有效,但在处理“角色动机是否足够令人信服”这类主观问题时,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使用关键路径法(CPM)来确定项目工期,并强调了哪些任务是“浮动时间”最小的关键任务。我尝试将一个长篇连载的脚本创作过程套入这个模型,结果发现,脚本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作者的心情和研究深度,这些都无法被有效地标记为具有固定工期的任务。这本书像是在用一把尺子去测量一条河流的波浪,它测量了宽度和流速的某些方面,却完全忽略了水本身——即创造力的本质。
评分我花了大量时间试图在书中找到关于“创意资产复用”或“跨媒体授权管理”的内容。毕竟,现代漫画项目往往伴随着动画、周边或游戏化的可能性。一个优秀的漫画项目管理指南,理应包含如何设计一个模块化、可扩展的故事世界结构,以便于不同媒介的开发人员能够高效地使用已有的设定资料,同时避免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冲突。这本书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的。它所有的资源分配讨论都围绕着“人力资源”和“物料采购”,聚焦于如何确保画师按时交稿,以及油墨和纸张的库存是否充足。这种关注点显得过于基础和陈旧。它仿佛是写给一个1980年代的印刷厂经理看的,而不是给一个在数字时代运营IP矩阵的现代内容制作人。章节布局也极其刻板,总是在固定地重复“规划-执行-监控-收尾”的循环,缺乏对“迭代反馈”和“粉丝社区参与”在项目周期中扮演的动态角色的深入分析。这种僵硬的结构,恰恰是扼杀创意流程的最大元凶之一。
评分正版,618价格优惠,送货快,科普读物,浅显易懂。
评分很喜欢这一系列的图书
评分书很好,换了一种学习方式,讲解寓教于乐,通俗易懂。
评分真是本好书,让我重燃了对微积分的兴趣,跑题了,用漫画的形式对流体力学的介绍真是浅显易懂啊,对初学者和想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知识的人(不分年龄)来说真不错,我有想把这套书都买下来的想法了
评分书的内容和质量不错,慢慢看。
评分不错的书,也适合大人看,不错的书,也适合大人看
评分我只想要京东豆,是中文的书
评分读了几十页,形式新颖,但不及预期
评分nice,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