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授权、推*珍藏版本,“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王小波精选集,收录王小波书信、随笔、小说代表作一百余万字。
海报:
本套王小波精选珍藏集,由李银河授权,共六卷,收录王小波书信、随笔、小说代表作一百余万字,包括三部随笔书信作品《爱你就像爱生命》《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以及三部小说作品《黄金时代》《万寿寺》《红拂夜奔》。
王小波(1952.5—1997.4):当代 小说家、思想家,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理科学生,后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5年以中篇小说《黄金时代》成名,作品被广泛阅读,经久不衰。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 社会学家,女社会学家,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影响力的人物。著有《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王小波合著)《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的名字当成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李银河
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柴静
他代表的精神中国很缺乏。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刘瑜
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有趣味。这一点非常基本的阅读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望。第二,说真话。这一点非常基本的做人作文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望。第三,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这一点非常基本的成就文章大师的要求,长久以来已经绝少看到。——冯唐
你好哇,李银河。
今天我诌了一首歪诗。我把它献给你。这样的歪诗实在拿不出手送人,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今天我感到非常烦闷
我想念你
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
和你踏着星光走去
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
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
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
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的战友
因此我想念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的军旗
过去和你在一块儿的时候我很麻木。我有点双重人格,冷漠都是表面上的,嬉皮也是表面上的。承认了这个非常不好意思。内里呢,很幼稚和傻气。啊哈,我想起来你从来也不把你写的诗拿给我看。你也有双重人格呢。萧伯纳的剧本《匹克梅梁》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
息金斯:杜特立尔,你是坏蛋还是傻瓜?
杜特立尔:两样都有点,老爷。但凡人都是两样有一点。
当然你是两样一点也没有。我承认我两样都有一点:除去坏蛋,就成了有一点善良的傻瓜;除去傻瓜,就成了愤世嫉俗、嘴皮子伤人的坏蛋。对你,我当傻瓜好了。祝你这一天过得顺利。
王小波?5月21日
谦卑学习班
朋友们知道我在海外留学多年,总要羡慕地说,你可算是把该看的书都看过了。众所周知,我们这里可以引进好莱坞的文化垃圾,却不肯给文人方便,设家卖国外新书的文化书店。如果看翻译的书,能把你看得连中国话都忘了。要是到北京图书馆去借,你就是老死在里面也借不到几本书。总而言之,大家都有想看而看不到的书。说来也惭愧,我在国外时,根本没读几本正经书,专拣不正经的书看。当时我想,正经书回来也能看到,我先把回来看不到的看了吧。我可没想到回来以后什么都看不到—要是知道,就在图书馆里多泡几年再回来。根据我的经验,人从不正经的书里也能得到教益。
我就从一本不正经的书里得到了一些教益。这本书的题目叫作《我是〈花花公子〉的编辑》,里面尽是荒唐的故事,但有一则我以为相当正经。这本书标明是纪实类的书,但我对它的真实性有一点怀疑。这故事是这么开始的,有一天,洛杉矶一家大报登出一则学习班的广告:教授谦卑。学费两千元,住宿在内,膳食自理。本书的作者接到主编的指示:去看看出了什么怪事。他就驱车出发,一路上还在想着:我也太狂傲了,这回报社给报销学费,让我也学点谦卑。等到到了学习班的报名处,看到了一大批过了气的名人:有文体明星、政治家、文化名人、道德讲演家,甚至还有个把在电视上讲道的牧师。美国这地方有点古怪:既捧人,也毁人。以电影明星为例,先把你捧到不知东西南北,口出狂言道:我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男(女)演员。然后就开始毁。先是老百姓看他(她)的狂相不顺眼,纷纷写信或打电话到报社、电视台贬他(她),然后,那些捧人的传媒也跟着转向,把他骂个一文不值—这道理很简单:报纸需要订户,电视台也需要收视率,美国老百姓可是些得罪不起的人哪。在我们这里就不是这样,所以也没有这样的学习班—这样一来,一个名人就被毁掉了。作者在这个学习班上见到的全是大名人,这些家伙都因为太狂,碰了钉子,所以想要学点谦卑。此时,他想到:和他们相比,我得算个老实人—狂傲这两个字用在我身上是不恰当的。当然,他还没见到我们中国的明星,要是见到了,一定会以为自己就是道德上的完人了。
且说这个学习班,设在一个山中废弃的中学里,要门没门,要窗没窗,只有满地的鹿粪和狐狸屎。破教室的地上放了一些床垫子,从破烂和肮脏程度来看,肯定是大街上捡来的垃圾。那些狂傲的名人好不容易才弄清是要他们睡在这些垫子上,知道以后,就纷纷向工作人员嚷道:两千块钱的住宿就是这样的吗?人家只回答一句话:别忘了你是来学什么的!有些人就说:说得对,我是来学谦卑的,住得差点,有助于纠正我道德上的缺陷;有些人还是不理解,还是吵吵闹闹。但吵归吵,人家只是不理。等到中午吃饭时,那破学校的食堂里供应汉堡包,十块钱一份,面包倒是很大,生菜叶子也不少—毛驴会喜欢的—就是没有肉。有些狂傲的名人就吼了起来:十块钱一个的汉堡包就该是这样的吗?牛肉在哪儿?(顺便说一句,“Where is the beef!”是句成语,意思是“别蒙事呀!”)得到的回答是:别忘了你是来学什么的!就这样,吃着净素,睡着破床垫,每天早上在全校唯一能流出冷水的破管子前面排着长队盥洗。此书的作者是个老油子,看了这个破烂的地点和这些不三不四的工作人员,心里早就像明镜似的,但他也不来说破。除了吃不好睡不好,这个学习班还实行着封闭式管理,不到结业谁也不准回家—当然,除非你不想结业,也不要求退还学费,就可以回家。这些盛气凌人的家伙被圈在里面,很快就变得与一伙叫花子相仿。除了这种种不便,这个班还总不上课,让学员在这破烂中学里溜达,美其名曰反省自己。学习班的办公室里总是挤满了抱怨的人,大家都找负责人吵架,但这位负责人也有一手,总是笑容可掬地说道:要是我是你,就不这样气急败坏—要知道,在上帝面前,我们可都是罪人哪。至于课,我们会上的。听了以后保证你们会满意。长话短说,这个鬼学习班把大家耗了两个礼拜,这帮名人居然都坚持了下来,只是天天闹着要听课。
最后,上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校方宣布,主讲者是个伟大的人,很不容易请到。所以这课只讲一堂,讲完了就结业。于是,全体学员都来到了破礼堂里,见到了这位演讲人。原书花了整整三页来形容他,但我没有篇幅,只能长话短说:此人有点像歌星,有点像影星,有点像信口雌黄的政治家,又有几分像在讲台上满嘴沙葱的野狐禅牧师—为了使中国读者理解,还要加上一句,他又像个有特异功能的大气功师。总而言之,他就是那个我们花钱买票听他嚷嚷的人。这么个家伙往台上一站,大家都备感亲切,因而鸦雀无声。此人说道:我的课只讲一句话,讲完了整个学习班就结束……虽然只是一句话,大家记住了,就会终生受用不尽,以后永不会狂傲—听好了:You are an asshole!同时,他还把这话写在了黑板上,然后一摔粉笔,扬长而去。这话只能用北京俗话来翻译:你是个傻×!
礼堂里先是鸦雀无声,然后就是卷堂大乱。有人感到大受启发,说道:有道理,有道理!原来我是个傻×呀。还有人愤愤不平,说道:就算我真是个傻×,也犯不着花两千块钱请人来告诉我!至于该书作者,没有介入争论,径直开车下山去找东西吃—连吃两个礼拜的净素可不是闹着玩的。如前所述,我对这故事的真实性有点怀疑,但我以为,真不真的不要紧,要紧的是要有教育意义—中国常有人不惜代价,冒了被踩死的危险,挤进体育馆一类的地方,去见见大名人,在里面涕泪直流,出来后又觉得上当。这道理是这样的:用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别人说你是傻×。自己知道就够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1996年第七期《三联生活周刊》杂志)
工作·使命·信心
《黄金时代》得奖感言
我从很年轻时就开始写作,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虽然在大陆的刊物上发表过几篇小说,出版过一部小说集,但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从来没有真正满意过。文学虽然有各种流派,各种流派之间又有很大的区别,但就作品而言,最大的区别却在于,有些作品写得好,有些作品写得不好。写出《黄金时代》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写得好,而《黄金时代》一篇,自觉写得尚可。感谢我的老师许倬云教授推荐了这篇小说,感谢《联合报》和各位评委先生把这个奖评给它。因为这篇小说是我的宠儿,所以它能获奖使我格外高兴。
一篇小说在写完之前,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总是努力使它完美无缺。而一旦写完之后,就与作者再无关系。一切可用心血都已用尽,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把它出版,让别人去评说—玛格丽特·杜拉斯就是这样看待她写的每一篇小说。世界上每一种语文,都应该有很多作品供人阅读和评论,而作家的任务就是把它们写出来,并且要写得好。这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我还不能完全相信这就是我此生的使命,也许此次获奖会帮助我建立这样的信心。
(本篇最初发表于1991年9月16日台湾《联合报》)
我承认,最初是被这套书的书名和封面吸引的。然而,当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卷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奇思妙想,充满了荒诞的幽默,又充满了对现实的尖锐讽刺。作者的想象力简直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文字的世界里驰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捧腹又发人深省的故事。我尤其欣赏他在处理一些敏感话题时的手法,他从不回避,也从不直接批判,而是用一种极其巧妙、极其曲折的方式,将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品味。那些关于“异化”的描绘,关于“性”的探讨,关于“政治”的影射,都让我读得心潮澎湃,既觉得刺激,又觉得酣畅。他就像一个穿着小丑服的哲学家,用最滑稽的表演,讲述最深刻的道理。读他的书,就像在玩一场智力游戏,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你又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他的文字所折服。这套书,让我看到了文字的力量,看到了想象的边界,也看到了一个自由灵魂的闪耀。
评分终于把这套书读完了,心情有点复杂,像是送别了一位老朋友,又不舍,又觉得意犹未尽。阅读的过程,就好像穿越了不同的时空,有时是在北京闷热的夏天,有时是在遥远的西方小镇,有时又是在某个荒诞的梦境里。书里的人物,那些带着点儿傻气却又异常聪明的“我”,那些风情万种又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女性,还有那些被命运捉弄却依然怀揣着自由灵魂的旁观者,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对“自由”的探讨,不是那种宏大叙事下的政治口号,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是对个体独立思考的坚持,是对陈规陋习的嘲弄,是对生命本真欲望的追逐。读他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笑声里带着点儿辛酸,辛酸里又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他好像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生活中的荒谬之处,让我们在笑声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每一篇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被遗忘的角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世界。这套书,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次与自我对话的旅程,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痛快”。这种痛快,源于作者对生活、对世事的洞察力,更源于他笔下那种不羁的、反抗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他好像从来不在乎什么世俗的眼光,什么社会的规范,他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忠实于自己的思考,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那些关于“性”的描写,我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大胆和坦诚是令人震惊的。他没有把性当成禁忌,也没有把它商品化,而是把它看作是生命中最自然、最原始的冲动,是构成人性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对女性身体的欣赏,对两性关系的探讨,都充满了真诚和尊重。读他的文字,你会感受到一种解放,一种从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轻松感。他让你敢于去思考那些平时不敢触碰的问题,敢于去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这套书,就像是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让我更加坚定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生活。
评分这是一次充满惊喜的阅读体验。一开始,我并没有对这套书抱有太高的期望,以为会是某种比较传统的文学作品。然而,当我沉浸其中后,我发现自己错了,错得离谱。作者的文字风格极其多变,时而像个孩童般天真烂漫,时而又像个饱经风霜的老者般洞悉世事。他时而用最简单的语言描绘最复杂的感情,时而又用最华丽的辞藻讲述最朴素的道理。我尤其喜欢他塑造的那些“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身上既有理想主义的光辉,又有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他们追求精神的自由,却又被现实的种种束缚所困扰。这种矛盾,这种张力,被作者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他并没有试图给读者提供任何现成的答案,而是将问题抛给我们,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这种开放式的叙述方式,恰恰是最能激发读者独立思考的。这套书,让我看到了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性,看到了文字的无限魅力,也让我重新审视了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思考。
评分这套书带给我的震撼,至今难以平息。我常常在想,一个人怎么能写出如此鲜活、如此深刻的文字?尤其是那些描绘女性的篇章,简直是惊为天人。她们不是被动等待救赎的弱者,也不是为了迎合男性目光而存在的花瓶,她们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拥有自己思想和欲望的独立个体。作者对女性的理解,超越了时代,甚至超越了许多女性自身的认知。他笔下的女性,有着小小的虚荣,有着大胆的追求,有着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同时又带着一种超然的智慧,能够洞察世事的荒诞,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爱情的描写,不是卿卿我我的矫揉造作,也不是轰轰烈烈的生死相随,而是那种带着点儿戏谑、带着点儿试探、又带着点儿真诚的交流,那种在智力与情感上旗鼓相当的碰撞。读这些故事,让我重新认识了女性的美丽与力量,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套书,就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最幽默、最真诚的方式,向我讲述关于生命、关于爱情、关于女性的秘密。
评分不错
评分还没看,先屯着。优惠力度大。
评分一直想拜读 挑来挑去挑了这一套
评分有趣的灵魂太少,?天才的灵气!
评分纸张还行,排版方便阅读
评分不错
评分虽说还没看,但是还是挺喜欢的,
评分不知道怎么样
评分一直想收入,这次活动不错,goo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