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元曲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崭新的艺术形式,阅读最经典的元曲,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以曲家活动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元曲精华,能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最具有代表性的元曲经典之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也有广泛影响社会的名篇佳作,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元曲的全貌,能有效地帮助您了解名家名曲的概貌和深入领悟元曲的意蕴。此外,还增设了注释、译文、赏析、作者简介、曲的格律知识等栏目,营造出一个彩色、立体、极具艺术力的阅读空间。
元好问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一)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二)
喜春来 春宴
骤雨打新荷
》 商 衟
喜春来
》 杨 果
小桃红 采莲女(一)
小桃红 采莲女(二)
小桃红 采莲女(三)
小桃红 采莲女(四)
》 刘秉忠
干荷叶(一)
干荷叶(二)
》 杜仁杰
耍孩儿 庄家不识勾阑[套数
》 王和卿
一半儿 题情
醉中天 咏大蝴蝶
拨不断 大鱼
一半儿 题情
蓦山溪
》 盍西村
小桃红 江岸水灯
小桃红 杂咏(一)
小桃红 杂咏(二)
小桃红 客船晚烟
》 商 挺
潘妃曲(一)
潘妃曲(二)
潘妃曲(三)
》 胡祗遹
一半儿
阳春曲 春景(一)
阳春曲 春景(二)
沉醉东风 赠妓朱帘秀
》 刘 因
人月圆
》 徐 琰
蟾宫曲 晓起
》 王 恽
双鸳鸯 柳圈辞
黑漆弩 游金山寺
平湖乐
平湖乐 尧庙秋社
》 卢 挚
沉醉东风 秋景
寿阳曲 别珠帘秀
蟾宫曲 邺下怀古
沉醉东风 闲居
蟾宫曲
蟾宫曲 商女
蟾宫曲 长沙怀古
水仙子 西湖
蟾宫曲
》 赵 岩
喜春来过普天乐
》 陈草庵
山坡羊(一)
山坡羊(二)
山坡羊(三)
山坡羊(四)
》 关汉卿
四块玉 闲适
四块玉 别情
碧玉箫
梧叶儿 别情
大德歌 冬
四块玉 闲适
碧玉箫
一枝花 不伏老[套数](节选)
碧玉箫 笑语喧哗
普天乐 虚意谢诚
一半儿 题情
沉醉东风
》 白 朴
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沉醉东风 渔父词
阳春曲 题情
驻马听 吹
天净沙 春
天净沙 秋
庆东原(一)
庆东原(二)
阳春曲 知几(一)
阳春曲 知几(二)
阳春曲 知几(三)
阳春曲 知几(四)
》 姚 燧
凭阑人 寄征衣
醉高歌 感怀
寿阳曲
黑漆弩
》 刘敏中
黑漆弩 村居遣兴
》 马致远
金字经 樵隐
寿阳曲(一)
寿阳曲(二)
寿阳曲 远浦帆归
天净沙 秋思
金字经
四块玉 紫芝路
四块玉 浔阳江
蟾宫曲 叹世
夜行船 秋思[套数]
赏花时 掬水月在手[套数]
拨不断(一)
拨不断(二)
清江引 野兴
拨不断
》 王伯成
赠长春宫雪庵学士 (摘调)
》 赵孟
后庭花
》 王实甫
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 滕 宾
普天乐(一)
普天乐(二)
》 邓玉宾
叨叨令 道情(一)
叨叨令 道情(二)
一枝花 [套数]
》 冯子振
鹦鹉曲 赤壁怀古
鹦鹉曲 农夫渴雨
鹦鹉曲 野渡新晴
鹦鹉曲 忆西湖
鹦鹉曲 夷门怀古
鹦鹉曲 渔父
鹦鹉曲 都门感旧
》 朱帘秀
寿阳曲 答卢疏斋
》 贯云石
小梁州 秋
蟾宫曲 送春
清江引 惜别(一)
清江引 惜别(二)
清江引 立春
殿前欢
塞鸿秋 代人作
红绣鞋
寿阳曲
清江引 咏梅
殿前欢
清江引
金字经
红绣鞋 痛饮
》 鲜于必仁
普天乐 平沙落雁
折桂令 卢沟晓月
普天乐 潇湘夜雨
折桂令 苏学士
折桂令 玉泉垂虹
》 张养浩
折桂令 中秋
折桂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醉高歌兼喜春来
水仙子 咏江南
朱履曲 警世
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
一枝花 咏喜雨[套数]
沉醉东风
朱履曲(一)
朱履曲(二)
朱履曲(三)
普天乐
朝天子
》 白 贲
鹦鹉曲 渔父
百字折桂令
》 刘唐卿
折桂令 夜宴
》 郑光祖
塞鸿秋
蟾宫曲 梦中作
鸳鸯煞尾
》 范 康
寄生草 色
寄生草 酒
》 曾 瑞
喜春来 未遂
四块玉 酷吏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闺中闻杜鹃
山坡羊 题情
四块玉 警世
四块玉 述怀
》 睢景臣
哨遍 高祖还乡
》 周文质
小桃红
叨叨令 悲秋
折桂令 过多景楼
叨叨令 自叹(一)
叨叨令 自叹(二)
》 赵禹圭
蟾宫曲 题金山寺
》 乔 吉
满庭芳 渔父词
惜芳春 秋望
水仙子 怨风情
满庭芳 渔父词
绿幺遍 自述
水仙子 赋李仁仲懒慢斋
水仙子 寻梅
水仙子 咏雪
折桂令 寄远
卖花声 悟世
满庭芳 渔父词(一)
满庭芳 渔父词(二)
满庭芳 渔父词(三)
满庭芳 渔父词(四)
山坡羊 冬日写怀
水仙子 游越福王府
折桂令 荆溪即事
折桂令 客窗清明
折桂令 风雨登虎丘
天净沙 即事
凭阑人 金陵道中
水仙子 重观瀑布
山坡羊 自警
山坡羊 冬日写怀
》 阿里西瑛
凉亭乐 叹世
》 刘 致
四块玉 嘲乌衣巷
醉中天
折桂令 再过村肆酒家
山坡羊 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饮
朝天子 邸万户席上
山坡羊 与邸明谷孤山游饮
端正好 上高监司[套数](节选)
》 阿鲁威
蟾宫曲
寿阳曲
湘妃怨
蟾宫曲
》 钱 霖
般涉调 哨遍 看钱奴
》 虞 集
折桂令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 李 泂
夜行船 送友归吴[套数]
》 张 雨
喜春来 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 萨都剌
一枝花 妓女蹴鞠[套数]
》 邓 熙
滚绣球(摘调)
》 薛昂夫
塞鸿秋
过清江引
塞鸿秋 凌歊台怀古
朝天曲
庆东原 西皋亭适兴
朝天子
楚天遥过清江引
》 吴弘道
阅金经 伤春
金字经 咏樵
金字经(一)
金字经(二)
拨不断 闲乐
》 赵善庆
普天乐 江楼晚眺
水仙子 渡瓜洲
凭阑人 春日怀古
普天乐 秋江忆别
寨儿令 泊潭州
山坡羊 燕子
》 马谦斋
水仙子 咏竹7
柳营曲 叹世
水仙子 贺文卿觱篥(一)
》 张可久
阅金经 胡琴
阅金经 青霞洞赵肃斋索赋
人月圆 客垂虹
汉东山
塞鸿秋 道情
清江引 秋怀
喜春来 金华客舍
一半儿 落花
一半儿 酒醒
卖花声 怀古
卖花声 客况
满庭芳 春晚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杨驹儿墓园
落梅风 春情
水仙子 归兴
水仙子 乐闲
凭阑人 江夜
天净沙 江上
秦楼月
一枝花 湖上晚归[套数]
塞鸿秋 湖上即事
醉太平 湖上
醉太平 春情
醉太平 无题
人月圆 中秋书事
一半儿 秋日宫词
太常引 姑苏台赏雪
红绣鞋 天台瀑布寺
卖花声 怀古
普天乐 湖上废圃
落梅风 天宝补遗
折桂令 游金山寺
水仙子 次韵
清江引 老王将军
拨不断 会稽道中
喜春来 永康驿中
金字经 采莲女
凭阑人 湖上
落梅风 书所见
朝天子 闺中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四块玉 客中九日
落梅风 江上寄越中诸友
普天乐 秋怀
小桃红 淮安道中
》 任 昱
上小楼 隐居
普天乐 花园改道院
金字经 秋宵宴坐
清江引 积雨
清江引 钱塘怀古
水仙子 幽居
小梁州 春怀
》 徐再思
阳春曲 闺怨
阅金经 春
蟾宫曲 春情
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沉醉东风 春情
蟾宫曲 送沙宰
水仙子 夜雨
水仙子 惠山泉
蟾宫曲 赠名妓玉莲
水仙子 马嵬坡
天净沙 题情
》 孙周卿
蟾宫曲 山中乐
水仙子 舟中
》 顾德润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述怀
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 旅中
黄蔷薇过庆元贞 御水流红叶
》 曹 德
清江引 钱塘怀古
庆东原 江头即事
折桂令 江头即事
》 高克礼
黄蔷薇过庆元贞(一)
黄蔷薇过庆元贞(二)
》 王仲元
普天乐
普天乐 春日多雪
粉蝶儿 集曲名题秋怨[套数](节选)
江儿水 笑靥儿
》 吕止庵
后庭花 怀古
后庭花(一)
后庭花(二)
后庭花 秋思
天净沙 为董针姑作
》 陈子厚
醉花阴[套数]
》 真 氏
解三酲
》 查德卿
一半儿 春妆
一半儿 春醉
寄生草 感叹
普天乐 别情
柳营曲 江上
柳营曲 金陵故址
殿前欢 观音山眠松
蟾宫曲 层楼有感
》 吴西逸
清江引 秋居
天净沙 闲题
雁儿落过得胜令 叹世
》 赵显宏
满庭芳 樵
》 李德载
阳春曲 赠茶肆
》 唐毅夫
殿前欢 大都西山
》 朱庭玉
天净沙 秋
》 程景初
醉太平
》 李致远
天净沙 离愁
红绣鞋 晚秋
折桂令 山居
迎仙客 暮春
》 贾 固
醉高歌过红绣鞋 寄金莺儿
》 王 氏
石榴花带斗鹌鹑 寄情人(摘调)
》 张鸣善
普天乐 嘲西席
普天乐 咏世
普天乐 愁怀
水仙子 讥时
脱布衫带过小梁州
》 杨朝英
梧叶儿 客中闻雨
水仙子(一)
水仙子(二)
》 陈德和
落梅风 泛剡王猷(一)
》 周德清
塞鸿秋 浔阳即景
朝天子 秋夜客怀
满庭芳 看岳王传
蟾宫曲 别友
》 宋方壶
清江引 托咏
红绣鞋 客况
水仙子 居庸关中秋对月
》 王举之
折桂令
》 柴野愚
河西六娘子
》 班惟志
梁州 秋夜闻筝摘调
》 钟嗣成
凌波仙 吊周仲彬
醉太平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 周 浩
蟾宫曲 题《录鬼簿》
》 汪元亨
醉太平 警世
朝天子 归隐
沉醉东风 归田
雁儿落过得胜令
醉太平 警世
》 杨维桢
夜行船
》 刘伯亨
沙子儿摊 破清江(摘调)
》 一分儿
沉醉东风
》 刘燕哥
太常引 饯齐参议回山东
》 倪 瓒
水仙子
人月圆
》 8
夏庭芝
水仙子 与李奴婢
》 刘庭信
水仙子 相思
折桂令 忆别
黄钟尾(摘调)
水仙子
水仙子 相思
折桂令 隐居
朝天子 赴约
》 兰楚芳
四块玉 风情
》 邵亨贞
凭阑人 题曹云西翁赠妓小画
》 汤 式
小梁州 扬子江阻风
庆东原 京口夜泊
天香引 西湖感旧
山坡羊 书怀示友人
天净沙 闲居杂兴
小梁州 九日渡江(一)
小梁州 九日渡江(二)
谒金门 长亭道中
满庭芳 京口感怀
小梁州(摘调)
湘妃引 京口道中
湘妃引 赠别
蟾宫曲
天净沙 小景
》 詹时雨
黄钟尾(摘调)
》 无名氏
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
醉太平
塞鸿秋 山行警
塞鸿秋 村中饮
一半儿
红绣鞋
寄生草
三番玉楼人
水仙子(一)
水仙子(二)
水仙子(三)
朝天子 志感
朝天子 庐山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鏖兵
鹊桥仙 大雨
塞鸿秋
叨叨令
游四门 海棠花下月明时
喜春来 七夕
十二月过尧民歌
庆宣和
寿阳曲
山丹花
清江引 咏所见
蟾宫曲 酒
蟾宫曲 微雪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梧叶儿(一)
梧叶儿(二)
归来乐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a(一)◎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b,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c,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注释】
a卜居:择定居所。外家:母亲的娘家。b重冈:层层的山冈。c就:靠近。搬搬
【译文】
重重山冈隔断了俗世红尘,村落又迎来丰年。即将移居新的住处了,窗中可见远山,舍后种有长松。十年种树,一年种谷,关于将来还是都交给年轻人吧。只要醒来时有明月相照,醉酒后有清风相伴,我就知足了。
【赏析】
此曲一开篇,作者便用一个“红尘断”交待了移居的原因——远离凡尘喧嚣。紧接着又用一个“村落更年丰”说明自己移居的外家东园宁静丰足,虽地处偏僻,却并不荒凉,让人不由联想起世外桃源。而在新居,作者窗前有远山相望,屋后有长松相依,清静又不失意趣。与山、松为伴,人不止远离了尘世的烦扰,还投入进自然的怀抱。
此曲的上半部分着重描写新居的环境,而到下半部分,则笔锋一转,写起了迁居后的新生活。“十年种树,一年种谷,都付儿童”,何止是懒管喧嚣杂事,连生活琐事也无心过问,全都交付年轻人打理。作者自己则一心去过“醒来明月,醉后清风”的生活,无牵无挂,悠然淡泊。
整首曲子表现了隐者的情怀:不问世事,心向自然。作者元好问曾在金为官,金灭亡后,元好问和大批官员被俘,在山东聊城度过了两年被关押的岁月。虽然元世祖忽必烈爱惜他的才华,想留他在身边,但他早已无心政治。元好问在五十岁那年返回老家,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此曲就是在此背景下写成。因此整首曲子在清静闲淡的隐士情怀之外,还有着深深的无奈之感。对作者来说,前朝种种已是往事,感慨哀叹无济于事,未来种种与己无关,没有必要再思虑过问,只有寄身自然,观明月,醉清风。在隐居之后,元好问专心著书,直到1257年离开人世。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县)人,世称遗山先生。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著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等等。其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进士,历任尚书省掾、左司都事员外郎。金亡不仕,以著述为事。
元好问是金元间最有成就的诗人,其文章质朴沉郁。今存小令九首,大都清润疏俊,被奉为楷模。
……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特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取得的又一突出成就。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夺目的异彩。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起初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它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歌谣俗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诗歌形式。它成长繁荣的环境是金元时期的城镇,作者大多是中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演唱者大多是勾栏里的歌伎。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曲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要比词更通俗活泼;格律的要求也更自由。散曲从体式分有“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方面,元曲在表达上体现出直截明快、意到言随的艺术特色,以满足感官、心理的直接需要为旨归,告别了诗词的苦吟与刻意。另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七娼八医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锋芒直指社会弊端,透出反抗的情绪。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直露、谐谑、尖巧,这些都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产物,汇聚了汉、蒙古、契丹、女真等多民族及外来文化的精粹,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它通俗活泼的风格与贴近生活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从发展上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作品,比较鲜明地表现出民间文学的通俗性、口语化,以及北方民歌中的直率爽朗的精神与质朴自然的情致;随着南北文学的合流,后期的作品渐渐地脱离民间文学,在修辞和表现方面,注重含蓄洗练的手法,而步入雅正典丽的阶段。元曲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旋律,通过当时许多文学家的天才演绎,涌现出大量的杰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本《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能让您花最少的时间读完最具代表性的元曲经典之作,书中收录了四百多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具有较高成就的曲子:有著名曲家的代表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也有广泛影响社会的名篇佳作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元曲的全貌,能有效地帮助您了解名家名曲的概貌和更深入地领悟元曲的意蕴。
本书以曲家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元曲的精华。除了元曲原作之外,还设置了以下几个相关辅助性栏目:“注释”,将难以理解的字句加以解释,扫除阅读障碍,方便阅读;“译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读者能直接了解原曲的语言风格;“赏析”,在尊重原文的原则上,将曲目的主题思想、神韵予以解析,使人会意怡情;“作者简介”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风格,重要的作者则按照今人的推想画出了画像;“曲的格律知识”介绍元曲的字数、句数、对仗、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曲的鉴赏知识”介绍元曲的各类风格、体式及元曲中常用的写作手法等。同时,书中与文字相契合的近五百幅精美插图,还原了元代社会生活风貌,生动贴切地展示了作品的主题和曲中人的思想感情,图文珠联璧合,营造出了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力的阅读空间,能够帮助读者获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阅读体验。科学的体例、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内容、新颖开放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引领读者跨越时空的距离,进入辉煌的元曲殿堂,领略曲目的艺术魅力,进而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品位。
一直以来,对元曲的理解都停留在表层,觉得它是诗词之外的一种文学形式,但具体好在哪里,有多少风格流派,都知之甚少。市面上不少介绍元曲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简略。而《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这个书名,立刻就吸引了我。我尤其对“图解”二字充满了好奇,不知道它是如何将文字的艺术通过视觉的方式来呈现的。想象一下,当读到描绘离愁别绪的曲子时,书中是否会配上一幅古意盎然的仕女图,展现人物的神态;当读到慷慨激昂的边塞曲时,是否会有一幅金戈铁马的画卷,烘托出雄浑的气势。这样的话,即使我对元曲的意境把握不够精准,也能通过图像获得更直观的感受。而“详析”部分,则让我对接下来的深度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解释一些生僻字词,更能深入地剖析每一首曲子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创作背景,甚至是如何在元代社会背景下产生共鸣的。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元曲格律、唱腔的通俗解释,那就更完美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试图打破传统解读元曲的模式,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元曲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以一种更加鲜活、更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古典文学有着粗浅了解的读者来说,元曲常常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图解”这个词,让我充满了想象。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用生动形象的插图,来帮助我们理解曲子中所描绘的场景、人物和情感。比如,当读到描绘闺阁寂寞的曲子时,会不会配上一幅仕女抚琴图,把那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具象化?当读到表现战争场景的曲子时,会不会用一幅宏大的战争场面图,来烘托出那种悲壮的氛围?这样的设计,无疑会大大降低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的阅读门槛,让我们更容易地进入元曲的世界。而“详析”部分,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能解释一些晦涩的字词,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地解读每一首曲子的艺术特色、情感内涵,以及它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如果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元曲创作技巧、音乐赏析的通俗易懂的讲解,那将是极大的福音。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博大精深的元曲世界。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学一直怀有浓厚兴趣但又苦于古文功底不足的普通读者,我总觉得元曲高雅而遥远,难以亲近。市面上一些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我看不懂的术语;要么就是简单地罗列曲目,缺少深入的解读。而《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的出现,简直是我的救星。书中的“图解”二字,虽然我还没开始深入阅读,光是想象就觉得充满了画面感。我猜想,它大概不是那种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会用精美的插图、甚至是场景复原图来辅助理解曲中的意境和故事。比如,当读到描绘元代市井生活的曲子时,会不会有栩栩如生的市井图?当读到描绘边塞风光的曲子时,会不会有壮阔的塞外风光图?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帮助我们这些“小白”读者更容易地抓住作品的精髓,更能让原本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立体,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时代。而且,“详析”二字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解释字词,更重要的是能够剖析曲子的情感、艺术特色、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触摸元曲变得触手可及,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了。
评分最近偶然间翻阅到这本《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但从它的标题和排版来看,我预感这本书在解读元曲方面可能会有独特的视角。我特别好奇“图解”的部分,不知道它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是会配上历史画作、人物画像,还是会用现代的插画风格来重新演绎曲中的场景和人物?如果能有详尽的图文对照,相信对于理解元曲的时代背景、人物情感以及曲中的典故会有极大的帮助。我曾经尝试阅读过一些元曲选本,但往往因为对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够,或者对曲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典故不熟悉,导致阅读起来比较费力,难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图解”的方式,将抽象的文学作品形象化,那将大大降低阅读门槛,让更多普通读者能够领略到元曲的魅力。而且,“详析”部分,我也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能够更深入地挖掘曲子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能提供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文学评论,甚至是一些不同解读的角度,那就更棒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可能是一本能够让元曲“活”起来的书,让枯燥的文本变得有血有肉,易于理解和欣赏。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然而,在众多的文学形式中,元曲对我来说却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距离感。《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这个书名,立刻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图解”二字,让我对这本书的解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采用一种非常直观和形象化的方式来呈现元曲的内容,也许是通过精美的插图,将曲中的场景、人物、甚至是情感一一展现出来。想象一下,当我们读到一首描绘乡愁的曲子时,书中能否出现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卷,唤起我们心中共通的思念之情?或者,当我们读到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曲子时,能否配上一幅苍茫辽阔的塞外图,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份壮阔与孤寂?这样的“图解”形式,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福音,它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元曲的意境。而“详析”二字,则让我对接下来的深度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对字词的简单解释,更能深入地挖掘每一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果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元曲声律、表演形式的科普性介绍,那就更好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试图打破传统解读的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加生动、更加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元曲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呈现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评分彩绘全注全译…棒棒哒…
评分很好
评分活动价便宜活动价便宜活动价便宜
评分京东这次做的有点差了,这种书,只用一个京东塑料袋就装着送货了,收到书的时候,书角都坏了。还不如别的小店子,会用纸箱或先有厚泡沫或气泡塑料包裹,包得好好的,再送货。可惜呀:-(
评分好书,好专业。是个不错的读本。
评分好书,好专业。是个不错的读本。
评分真的很好,纸张好,彩色的,字很清晰。喜欢。
评分《元曲三百首图解详析》以曲家活动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元曲精华,能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最具有代表性的元曲经典之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也有广泛影响社会的名篇佳作,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元曲的全貌,能有效地帮助您了解名家名曲的概貌和深入领悟元曲的意蕴。此外,还增设了注释、译文、赏析、作者简介、曲的格律知识等栏目,营造出一个彩色、立体、极具艺术力的阅读空间。
评分孩子从此爱上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