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突出公务员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第一章交代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几个相关概念和内涵,旨在说明公务员与其他职业一样要有专业化的知识,也有“谋生”的特点,与其他职业相比它更具有公共服务的精神。第二章主要围绕着忠于国家来展开,公务员职业的显著特征就是政治性,对国家的忠诚是公务员的“天职”。第三章的核心是论述了服务人民是公务员根本宗旨,在现代社会中,公务员的职业要求无疑是为了更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第四章是体现公务员的工作伦理,恪尽职守要求职业化的公务员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必须尽心尽力履职,否则必然要承担公共利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责任。第五章讲的是底线伦理,公正是人类的理想,廉洁是公务员的基本品质,公务员在品格上必须要有干净做人的道德自觉。第六章试图客观地论述公务员职业当下所面临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论述修身的必要性、内容与方式。
沈士光,男,上海市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公共行政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公共行政伦理学导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研究》学术著作3部,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习与探索》、《文汇报》、《学习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大课题若干项。主要讲授课程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与建设途径”、“公共政策中的伦理问题”、“美国的中国当代政治研究若干观点介绍”、“中国当代政府过程”等。
目 录
第一章 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道德指什么
(二)职业与职业道德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
二、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一)坚持政治忠诚的道德原则
(二)具有公仆意识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拥有职业化的公共精神
(四)建立公务员行为规范
三、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与行脱节(二)义与气的偏离
(三)禁与欲的失范
(四)表与里的不一
第二章 忠于国家是天职
一、忠于国家的天职观
(一)忠于国家是“天职”也是底线要求
(二)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忠于国家宪法
二、国家至上的利益观
(一)公务员职业的公私观
(二)三类国家利益的维护
(三)当前难题:党和政府公信力的维护
三、依法行事的法治观
(一)法治政府:工作权限与程序
(二)落实法治思维和法治工作方式
(三)依法办事:克服人情关系、潜规则的影响
第三章 服务人民是根本宗旨
一、服务为民的宗旨意识
(一)服务人民要明确公仆角色
(二)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三)服务人民的道德内涵与要求
二、增强感情 服务利民
(一)服务人民要用情:情为民所系
(二)服务人民要知情:知群众冷暖
(三)服务人民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
三、提升本领 让人民满意
(一)服务人民要有真本领
(二)提供均等、高效、廉价、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群众满意
第四章 恪尽职守是立身之本
一、履行公职用好权力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二)实现个人价值
二、职业素养是尽职的基础
(一)做好本职工作
(二)提升职业素养
三、职业纪律是职守的保障
(一)约束个人言行
(二)防止不作为
(三)杜绝乱作为
第五章 公正廉洁是基本品质
一、维护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职责
(一)为什么要倡导公正
(二)对公平正义的理解
(三)促进社会公正
二、公务员要秉公无私
(一)分清公与私
(二)办事出于公心
(三)正确对待私利
三、廉洁从政是根本
(一)廉洁是底线
(二)主动制止腐败
(三)做道德表率
第六章 公务员的修身
一、人皆需要修身
(一)修身的理由
(二)修身与修养
二、公务员需要修身
(一)修己三境界
(二)烦恼“三失衡”
三、公务员的修身方式
(一)修心
(二)学习
后 记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职业道德》这本书的期待值并不高。我通常更偏爱那些能带来即时效用,比如提升销售额、优化管理流程之类的实用型书籍。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方式,触动了我。它并没有直接提供“术”的层面上的指导,而是深入到“道”的层面,探讨了那些支撑起一个健康、可持续职业环境的基石。书中关于“信任”的篇章,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件,揭示了信任的脆弱性,以及一旦信任被打破,将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这不仅仅是针对个人,更是对整个组织乃至社会的警示。我开始思考,在日常的沟通与合作中,我们是否总是能言行一致,是否总是将诚信摆在首位?这本书迫使我跳出了狭隘的个人利益考量,从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职业行为。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职业道德”,并非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投资,是对自己声誉、对他人尊重,更是对整个行业未来的负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职业观发生了一些微妙而深刻的改变,不再仅仅追求眼前的得失,而是开始注重过程中的品质与诚信,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也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在朋友的书架上发现了这本《职业道德》。起初,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本关于职场规则的枯燥读物。然而,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罗列一堆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将职业道德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关于“责任感”的论述,让我醍醐灌顶。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承担责任的普通人,也揭示了那些推诿塞责、敷衍了事的消极行为所带来的长期危害。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面对工作挑战时,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责随事随”,是否能够将“这是我的事”深深刻在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对自己承诺的坚守,是对工作成果的负责。它不仅仅关乎工作本身,更关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实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工作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对每一个细节都倾注心血,对每一个结果都承担责任。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职业道德》的开篇,并没有立刻抓住我的眼球。我习惯了那种开门见山,直击痛点的写作风格。但是,当我看进去之后,我才发现它的魅力所在。作者仿佛一位温和的倾听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职业世界中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他并没有简单地将人分成好坏,而是深入分析了各种情境下,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考量。其中关于“同理心”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和误解,并非是因为对方故意为之,而是因为我们缺乏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化解冲突。它让我明白,一个真正优秀的职场人,不仅仅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一颗理解和包容的心。这本书让我对“职业道德”有了更丰富、更具人文关怀的理解,它不再是冷冰冰的规则,而是温暖的情感连接和人际智慧。我开始尝试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确实得到了改善,工作氛围也更加融洽了。
评分拿起《职业道德》这本书,我并没有预设它会给我带来怎样的启发。我只是觉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关于“基础”的书,或许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着我的认知。作者并没有刻意强调什么“道德绑架”,而是从更根本的层面,探讨了“职业发展”与“个人品格”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学习与成长”的章节,它将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视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操守。这让我意识到,所谓的“职业道德”,并非只是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知识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今天,如果停止学习,也就意味着在职业道路上走向了退步。这本书让我明白,保持好奇心,拥抱新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对职业的尊重,一种对社会的贡献。它不再是简单的“做好人”,而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职场人”。我感觉自己的学习动力被重新点燃,开始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领域,提升新技能,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也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显著的改变。
评分拿到这本《职业道德》纯属偶然,当时只是被它朴实无华的书名吸引,想着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灵感,又或者是关于如何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技巧。翻开书页,一股股真挚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字扑面而来,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港湾,洗涤着我平日里被世俗喧嚣所蒙蔽的心灵。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故弄玄虚地抛出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发人深省的道理,将那些被我们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职业操守和人生信条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匠人精神”的探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意识到所谓的“职业道德”,并非只是僵化的规章制度,而是融入日常点滴的敬业、专注和对完美的追求。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那些不经意间的懈怠,那些曾经的敷衍,如今都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来,让我感到一丝羞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醒的豁然。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最朴实的话语,引导我走向更成熟、更负责任的职业人生。它不是一本教会你如何“成功”的书,而是一本教会你如何“做人”的书,在职业的道路上,做一个有底线、有原则、有温度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