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突破(英文注释本)

汉字突破(英文注释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健 编
图书标签:
  • 汉字学习
  • 汉字突破
  • HSK
  • 初级汉语
  • 中文教材
  • 汉字练习
  • 带英文注释
  • 语言学习
  • 汉字书写
  • 中文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928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023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北大版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汉字教程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28
字数: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的宗旨就是向外国学习者系统介绍汉字的内部规律和汉字知识,培养汉字学习能力。它从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部件、偏旁、部首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这三种主要的构字方法。对于占汉字主体的形声字,更是通过大量典型的部首字、同形旁字、同声旁字的学习,来加深学习者对汉字的表音表意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汉字的“字感”和高效率自学汉字的能力。全书共61课,介绍了1063个字条,它们涵盖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全部800个甲级字。另外还有2000多个词语,800多个句子,以及61条汉字知识。学习者可以通过字词句的交互学习,达到学汉字、会汉语的目的。

目录

索引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一二三四
汉字知识(1) 汉字的基本笔画
第二课 人人个介
汉字知识(2) 汉字的笔顺规则
第三课 木本未来
汉字知识(3) 笔画的变形
第四课 口回中合
汉字知识(4) 部件
第五课 日旧早是
汉字知识(5) 象形字
第六课 工王土干
汉字知识(6) 独体字与合体字
第七课 你我他她
汉字知识(7) 合体字的各种结构
第八课 上下左右
汉字知识(8) 会意字
第九课 年月分秒
汉字知识(9) 独体字与合体字
第十课 爷奶爸妈
汉字知识(10) 合体字的各种结构
第十一课 手足耳目
汉字知识(11) 偏旁的演变
第十二课 风雨金石
汉字知识(12) 偏旁中形状和笔画的变形
第十三课 厂广刀走
汉字知识(13) 部首
第十四课 比信拿公
汉字知识(14) 形声字
第十五课 好坏对错
汉字知识(15) 字中有字
第十六课 进出去到
汉字知识(16) 形声字的组合特点
第十七课 长短高低
汉字知识(17) 常用部首的含义(1)
第十八课 跑跳快慢
汉字知识(18) 常用部首的含义(2)
第十九课 寒暖凉冻
汉字知识(19) 常用部首的含义(3)
第二十课 的地得着
汉字知识(20) 常用部首的含义(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一课 先生贵姓
汉字知识(21) 常用部首的含义(5)
第二十二课 请进请坐
汉字知识(22) 怎样查字典(1)
第二十三课 谢谢你
汉字知识(23) 怎样查字典(2)
第二十四课 印尼学生
汉字知识(24) 怎样查字典(3)
第二十五课 哥哥弟弟
汉字知识(25) 常用部首的含义(6)
第二十六课 穿花衣服
汉字知识(26) 常用部首的含义(7)
第二十七课 她叫高英
汉字知识(27) 常用部首的含义(8)
第二十八课 会议大厅
汉字知识(28) 常用部首的含义(9)
第二十九课 下星期
汉字知识(29) 常用部首的含义(10)
第三十课 饭已吃饱
汉字知识(30) 常用部首的含义(11)
第三十一课 打乒乓球
汉字知识(31) 常用部首的含义(12)
第三十二课 胡小红
汉字知识(32) 常用部首的含义(13)
第三十三课 我跟你们
汉字知识(33) 联想法记汉字
第三十四课 我带的钱
汉字知识(34) 巧记巧辨易错字
第三十五课 瓶子里
汉字知识(35) 声旁跟字义的关系
第三十六课 有话好好说
汉字知识(36) 仓颉造字
第三十七课 麻烦你
汉字知识(37) 甲骨文
第三十八课 去市场
汉字知识(38) 金文
第三十九课 这篇课 文
汉字知识(39) 篆书
第四十课 毕业以后
汉字知识(40) 隶书
第四十一课 准备结婚
汉字知识(41) 草书
第四十二课 小彩
汉字知识(42) 楷书和行书
第四十三课 白平
汉字知识(43)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第四十四课 小静
汉字知识(44) 字与词
第四十五课 他经常骑
汉字知识(45) 字义与词义
第四十六课 愿意陪我
汉字知识(46) 汉字总量与常用字
第四十七课 小珠跳级
汉字知识(47) 错字和别字

第三单元
第四十八课 词调谅设
汉字知识(48) 形近字
第四十九课 啊告哈喊
汉字知识(49) 同音字
第五十课 摆搬报播
汉字知识(50) 多音字
第五十一课 流满派漱
汉字知识(51) 容易读错的字
第五十二课 传候例俩
汉字知识(52) 容易用错的字
第五十三课 村楚概树
汉字知识(53) 汉字中的文化信息(1)
第五十四课 懂感惯念
汉字知识(54) 汉字中的文化信息(2)
第五十五课 祝福视神
汉字知识(55) 汉字中的文化信息(3)
第五十六课 半斤两双
汉字知识(56) 汉字中的文化信息(4)

第四单元
第五十七课 日记之一
汉字知识(57) 汉字应用文化
第五十八课 日记之二
汉字知识(58) 汉字的简化
第五十九课 日记之三
汉字知识(59) 汉字的标准化
第六十课 日记之四
汉字知识(60) 汉字书法艺术
第六十一课 日记之五
汉字知识(61) 书法艺术欣赏

前言/序言







《汉字突破(英文注释本)》:开启探寻汉字深邃之美的旅程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音、义,成为连接古今、承载文明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汉字都仿佛是一个微缩的宇宙,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诉说着先民的智慧与情感。然而,对于许多非母语学习者而言,汉字的门槛似乎高不可攀,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与文化底蕴常常被阻隔在表面的笔画结构之外。 《汉字突破(英文注释本)》正是为打破这一隔阂而诞生的。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字典或识字手册,而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之旅,旨在帮助读者跨越语言的障碍,真正领略汉字作为一种独特文字系统的魅力,理解其背后深厚的哲学思想、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本书的目标是让学习者不仅仅“认得”汉字,更能“理解”汉字,“体会”汉字,最终能够“运用”汉字,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汉语的趣味与智慧。 本书的编写理念,在于“循序渐进,由表及里”。我们深知,枯燥的机械记忆难以激发学习者的持久兴趣。因此,本书从最基础、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汉字入手,通过系统性的编排,逐步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汉字的构造规律、演变过程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每一页都力求信息丰富,逻辑清晰,让学习者在每一次翻阅中都能有所收获,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精选汉字,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精选了大量在日常交流、古典文学、现代应用中至关重要的汉字。这些汉字不仅覆盖了基础的读写需求,更选取了那些在结构上具有典型性、在意义上承载文化信息、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字。例如,我们会从最基本的象形字(如“日”、“月”、“山”、“水”)开始,让学习者直观地感受汉字起源的具象之美;接着,我们将引入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详细解析它们是如何通过组合、类比、表音等方式,构建出丰富多彩的文字体系。这种由简入繁、由具象到抽象的编排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让学习者在掌握基础的同时,逐渐建立起对汉字构成原理的深刻理解。 独到解析,洞悉汉字之魂: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对每一个汉字进行的深入、细致的解析。我们不仅仅提供拼音、笔画数、基本释义,更重要的是,本书致力于挖掘汉字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字源探究与演变脉络: 每一课的重点汉字,都会对其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早期形态进行展示,并详细解读其字形演变的逻辑。这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更能让学习者感受到汉字作为活化石,记录着中华民族漫长历史的独特魅力。例如,解析“马”字,我们将展示不同时期“马”字的演变,解释为什么早期字形描绘的是奔跑中的马,如何从象形逐渐演变为更抽象的符号,而字义又如何始终围绕着“跑”、“行动”的核心概念。 形音义的精妙结合: 汉字并非孤立的符号,其形、音、义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会重点讲解这些联系。例如,我们会分析形声字中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揭示汉字是如何巧妙地利用有限的偏旁部首,创造出无限的组合可能。我们会通过大量实例,让学习者体会到“会意”的乐趣,理解古人如何用两个或多个字的组合,巧妙地表达一个复杂或抽象的概念,例如“休”字,从“人”和“木”的组合,生动地描绘了人在树下休息的画面。 文化内涵与哲学思考: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民俗习惯。本书会引导学习者去发现这些隐藏在字形字义之下的文化密码。例如,“仁”字,上为“人”,下为“二”,寓意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谐相处,体现了儒家核心的伦理思想。再如,“福”字,其繁体字“福”中包含了“示”(祭祀)和“畐”(饱满、富足)的元素,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祖先的敬畏以及对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的期盼。通过这样的解析,学习者不仅是在学习一个字,更是在学习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态度。 词语与语境的拓展: 掌握一个汉字,只是学习的开始。更重要的是理解它如何与其他字组合成词,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含义。本书会精选与重点汉字相关的常用词语,并提供清晰的英文注释,帮助学习者理解词语的构成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细微差别。同时,我们会通过简短的例句,展示汉字在句子中的实际用法,让学习者在模仿中学习,在运用中巩固。 详实注释,助力英语学习者: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详实的英文注释。考虑到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我们在每一个重要的汉字、词语、概念解释处,都提供了准确、易懂的英文翻译和说明。这些注释不仅是简单的词汇替换,更包含了对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的细致考量,力求帮助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克服理解上的障碍。 精确的词义对应: 针对汉字的多义性,我们会提供最贴切的英文词汇,并辅以详细的解释,说明在特定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文化背景的补充: 对于那些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或概念,我们将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帮助学习者理解其深层含义,避免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误解。 语法与用法的指导: 在涉及词语搭配、句子结构时,我们会提供简洁明了的英文解释,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和习惯用法。 科学设计,优化学习体验: 本书在设计上也力求科学、人性化,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清晰的版式与图示: 每一页的版式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信息呈现的条理性和易读性。重要的汉字会以醒目的方式展示,字源图、结构分解图等视觉辅助元素,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有趣。 多维度的练习设计: 为了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本书在章节的末尾设计了多种类型的练习,包括辨音、辨形、组词、造句、文化理解等,全方位地检测和提升学习者的掌握程度。 科学的学习路径: 本书的编排并非随意堆砌,而是遵循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求,灵活选择学习内容,逐步建立起对汉字的全面认知。 《汉字突破(英文注释本)》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扇窗户,一扇通往中华文化深邃世界的窗户。通过阅读本书,学习者将有机会: 建立对汉字系统的信心: 摆脱对汉字的畏难情绪,认识到汉字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充满了智慧和规律。 提升汉字学习的效率: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深入的解析,更快速、更牢固地掌握汉字。 丰富汉语表达能力: 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能够更准确、更生动地运用汉语进行表达。 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探索相结合,体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在每一次“顿悟”汉字的奥秘时,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我们相信,通过《汉字突破(英文注释本)》,学习者将不再仅仅是汉语的“使用者”,而是能够成为汉语文化的“理解者”和“欣赏者”。本书将陪伴您踏上一段充满惊喜和收获的汉字之旅,让您在探寻汉字深邃之美的过程中,开启全新的语言学习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正为某个古籍中的生僻字词困扰。这本书提供的分析框架和对比工具,简直是破局的关键。它不仅仅满足了对单个字形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理解整个汉字体系的思维模型。比如它如何将偏旁部首的功能性、声韵的流变性结合起来解释一个字的构造,那套逻辑系统极其严密,且富有启发性。对于从事文字工作、文化研究或者仅仅是热爱文字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提供的参照系和比较维度,让我对传统汉字学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感觉自己拿到了一把钥匙,可以开启理解中华文化深层密码的大门。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关于汉字的书籍汗牛充栋,能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太少。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字形,而是深入剖析了汉字背后的逻辑、演变轨迹乃至文化内涵。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那种知识被系统化、脉络清晰地呈现在面前的满足感是无可替代的。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流畅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学术腔调,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深奥主题的读者也能轻松跟进。它更像是邀请你参与到一场关于文字起源和发展的精彩对话中去,而不是单向灌输信息。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我都忍不住想拿起笔,对着周围的汉字重新审视一番。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设计者在细节上的用心。纸张的质感一流,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复杂的汉字结构和图文排版,也丝毫没有模糊或重影的感觉。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力量感,那个独特的“汉字”主题图形,每一次翻开它,都仿佛进行了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视觉探索。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那种留白的艺术,使得阅读过程非常舒缓,不会产生阅读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对着文字琢磨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内页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同样出色,逻辑性强,将抽象的文字演变过程可视化得非常直观。我敢说,市面上很少有能将学术内容和精美设计做到如此完美结合的书籍了。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现代读者与古代文字世界之间的桥梁。它没有停留在对历史的怀旧,而是用一种非常现代、实用的视角去解构传统。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那种晦涩难懂的古籍注解常常令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似乎“翻译”了那些复杂的理论,用清晰的语言和详尽的图解将知识点掰开揉碎了呈现。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跨语言对比时所展现的严谨态度,那些细节的处理,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有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耐心地、一步步地引导你走过漫长的文字发展史,让人感到既踏实又充满力量。

评分

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编排简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它不同于快餐式的知识获取,而是一种需要沉浸其中细细品味的阅读过程。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你在吸收了前一部分知识后,能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个更深入的探讨领域。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停下来,仅仅是欣赏其中的某些示意图的精妙构造,它们把复杂的演变链条压缩在方寸之间,信息密度极高却不觉拥挤。它真的做到了知识的优雅呈现,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高级的审美愉悦。这本书绝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参考书,它更像是一本会随着时间推移,在你心中不断生长的知识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