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杉浦康平 著,马健全,张荷 译
图书标签:
  • 亚洲设计
  • 杉浦康平
  • 书籍设计
  • 文字设计
  • 亚洲文化
  • 设计史
  • 视觉文化
  • 同人文化
  • 艺术史
  • 平面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5330
版次:2
商品编码:11887206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6
字数:19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国际 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与来自中国、韩国、印度六位 设计师——吕敬人、黄永松、安尚秀、郑炳圭、R.K.乔希(R.K.Joshi)、柯蒂·特里维迪(Kirti Trivedi),就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所进行的对谈。所讲述的不是书籍装祯设计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是以东方文化为基础,通过对各国文化与书籍、设计的关系的探讨,阐释他们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作者简介

  杉浦康平,日本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家、教育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 亚洲图像研究学者*一人,并多次策划构成有关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书籍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甚大。 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是国际设计界公认的信息设计的建筑师。

前言/序言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亚洲书籍、文字与设计之间深刻联系的著作。本书以日本设计巨匠杉浦康平先生为核心,汇集了他与来自亚洲各国艺术家、学者、设计师的真挚对话。通过这些珍贵的交流,我们得以窥见亚洲地区独有的书籍形态、文字魅力以及设计思想的发展脉络。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各地书籍的图鉴,而是将焦点置于“人”的视角,通过杉浦康平先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亚洲文化深厚的理解,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他在对话中,不仅分享了自己对书籍形式、版式设计、插画乃至印刷技术的独到见解,更积极地挖掘和呈现了亚洲各国在书籍艺术上的独特贡献。 书中收录的对话内容,涵盖了从古老的抄本传统到现代印刷技术在亚洲的演变,从书法艺术的书写美学到平面设计中文字的视觉力量,再到书籍作为物质载体如何承载思想、传递文化。杉浦先生与他的对话者们,如来自中国的书法家、台湾的装帧设计师、韩国的插画家、印度的传统纸艺匠人等等,共同探讨了文字在不同文化中的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着书籍的整体设计。 本书的魅力在于其跨文化、跨领域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关于设计,更是关于文化。通过杉浦康平先生与亚洲各界同人的对话,读者可以了解到: 书籍作为文化载体: 从手抄本到雕版印刷,再到现代的胶印技术,书籍在亚洲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传承的史诗。书中深入探讨了不同地域的传统纸张、装订方式,以及这些物理特性如何反哺书籍的内容呈现与阅读体验。 文字的视觉艺术: 亚洲文字,尤其是汉字、韩文、梵文等,本身就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本书的对话揭示了文字的书写韵律、结构之美如何成为书籍设计的重要元素,以及书法家与设计师之间如何相互启发。 设计的跨文化对话: 杉浦康平先生在亚洲各地与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交流,促成了东西方设计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他提出的“多态性”设计理念,强调在尊重事物本源的同时,勇于探索创新的可能性,这一理念贯穿了本书的始终。 书籍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本书超越了对书籍内容本身的关注,深入探讨了书籍作为一件“物品”的物质性。从纸张的触感、墨水的色泽、装订的工艺,到书籍的整体形态,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书籍的精神世界,并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阅读《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就如同参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读者将跟随杉浦先生的脚步,领略亚洲文字的生命力,感受书籍设计的无限可能,并深刻理解设计在文化交流与传承中的关键作用。本书不仅是设计师、艺术家、出版人值得珍藏的参考书,更是对所有热爱书籍、热爱亚洲文化的朋友们一份诚挚的邀请,一同探索书籍艺术的深邃奥秘。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我便被一股深邃而又鲜活的文化气息所裹挟。这本书如同一个精心构建的万花筒,每一次转动都折射出令人惊叹的亚洲文字、书籍形态与设计理念的斑斓图景。我尤其着迷于杉浦康平先生那近乎虔诚的探索精神,他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形式的描摹,而是深入挖掘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基因,以及设计如何成为连接古老智慧与现代审美的桥梁。书中那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人”们,他们的视角和经验如同璀璨的星辰,汇聚成一幅宏大的亚洲设计星图。我仿佛能听到他们跨越语言的障碍,用设计的共同语言进行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对话。他们对书籍构造的创新,对印刷技术的探索,对色彩与留白的运用,无不展现出亚洲文化独有的细腻与张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反复揣摩那些图例,试图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那些古老的经文、精美的插画、富有地域特色的字体,在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的解读下,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本书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智识的启迪,让我对亚洲文明的多元性与内在联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迫不及待地想与更多热爱设计与文化的朋友分享这份阅读的喜悦,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这份厚重而又充满活力的亚洲设计魅力。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只是抱着了解杉浦康平先生作品的心态翻开。然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书中对亚洲书籍、文字与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其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杉浦康平先生的叙事风格,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艺术家的浪漫。他用生动的语言,将那些看似枯燥的历史和设计理论,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形式”的解读,他认为形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内容、材料、工艺、甚至使用者息息相关。这种“整体性”的思考方式,也贯穿于他与“同人”们的对话之中。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学者、艺术家,他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共同探讨亚洲设计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他们的交流,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多向的启发,让我看到了亚洲设计多元共生、互鉴互荣的勃勃生机。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和案例分析,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亚洲设计世界的窗户。我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古籍的纸张,感受那些独特字体的力量,领略那些精妙设计的巧思。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鼓励我们去发现和传承那些属于亚洲的独特设计语言。

评分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发现”的旅程。杉浦康平先生以他非凡的眼光,挖掘出那些被忽视的亚洲设计瑰宝。他并非固守已有的成就,而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并将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人”们分享、碰撞。我被书中那些关于书籍“生命周期”的讨论所吸引,从纸张的来源,到印刷的工艺,再到最终的阅读体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和匠心。而文字的设计,更是如此。它不仅仅是字形的美观,更是字体的精神,是文化的力量。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对各种亚洲文字的细致观察和创新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文字的多元魅力。他们将古老的符号,转化为具有现代生命力的视觉语言,让亚洲文字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设计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是身份的认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非“惊艳”二字可以概括。它更像是一次深度潜行,深入到亚洲文明的肌理之中,去探寻那些隐藏在书籍、文字和设计背后的千年秘密。杉浦康平先生作为这趟探索之旅的引路人,他的知识渊博和见解独到,令人肃然起敬。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更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将历史、哲学、艺术、民俗等诸多领域融会贯通,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关于亚洲书籍演变与设计的壮丽画卷。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地域书籍形态的细致比较,从中国的卷轴、善本书,到日本的经折装、和本,再到东南亚的贝叶经,每一种都凝聚着当地的智慧与审美。这些形态的演变,并非偶然,而是与当地的物质条件、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息息相关。而“同人”们的加入,更是让这场对话充满了活力与碰撞。他们带来的不同视角,让原本就丰富的内容更加立体,也让我看到了亚洲设计在现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我常常在想,设计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语言,一种连接,还是一种传承?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设计,是看得见的文化,是触摸得到的历史。它让古老的文字焕发新生,让沉默的书籍开口说话,让不同文化之间得以理解和交流。

评分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这本书,像是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杉浦康平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亚洲设计那丰富而又迷人的内涵。他与“同人”们的对话,并非枯燥的学术研讨,而是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交流。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手作”之美的强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纸张的质感、印刷的触感、手工装订的温度,这些都成为了一种珍贵的体验。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用他们的作品和思考,唤醒了我们对这些“慢”工艺的珍视。书中大量的图片和案例,让我仿佛置身于亚洲的各个角落,亲身感受当地书籍和设计的魅力。我被那些古老经文的精美排版所震撼,被那些地域特色鲜明的插画所吸引,被那些充满东方韵味的字体所打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亚洲设计那种“以人为本”的理念,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那种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的东方智慧。它不仅仅是一本设计类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亚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百科全书。

评分

初拿到《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这本书,就被其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然而,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其中蕴含的深邃智慧和文化力量。杉浦康平先生仿佛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亚洲大陆,探寻文字、书籍与设计的古老渊源和现代发展。他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人”们的对话,充满了真诚与碰撞,既有对传统的致敬,也有对创新的探索。我深切感受到,亚洲的设计并非同质化的产物,而是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书中对不同国家书籍装帧方式的介绍,让我大开眼界。从中国古代的卷轴、蝴蝶装,到日本的各种和本形式,再到东南亚的独特书写载体,每一种都凝聚着历史的智慧和时代的印记。而文字的设计,更是如此。汉字、梵文、藏文,每一种文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美和生命力。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对这些文字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创新性的设计,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设计,更是关于文化,关于身份,关于如何理解和传承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评分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探险。我被杉浦康平先生那近乎痴迷的热情所打动,他将自己对亚洲文字、书籍形态和设计美学的热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并非高高在上地讲述,而是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来自亚洲各地的“同人”们进行着一场场充满智慧的对话。这些对话,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奔腾的文化之河,滋养着我干涸的求知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文字的生命力”的探讨。文字不仅仅是记录信息的符号,它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的具象化。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字形态的研究,展现了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演变、发展,又是如何承载和传播文化。而书籍的设计,更是文字生命力的延伸。从古老的竹简、帛书,到现代的精装本、电子书,每一种形态的出现,都标志着人类传播文化方式的进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亚洲设计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那种对自然、对材料、对工艺的尊重,以及那种在简约中蕴含无限智慧的东方美学。

评分

阅读《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的过程,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杉浦康平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亚洲设计世界。他不仅仅关注书籍的“形”,更关注其“神”。他追溯文字的起源,探究书籍的演变,解析设计的精髓,并将这一切与亚洲深厚的文化底蕴紧密相连。书中那些“同人”们的加入,为这场对话增添了更多维度的思考。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观点,如同散落在亚洲各地的珍珠,被杉浦康平先生用智慧的丝线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串璀璨的项链。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留白”的讨论,这是亚洲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仅是空间的空白,更是思想的留白,是意境的延伸。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用各种各样的设计案例,生动地诠释了留白在书籍、文字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它让作品更具呼吸感,更具想象空间,也更符合亚洲人含蓄、内敛的审美情趣。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设计”的定义,它不再仅仅是美学的堆砌,更是文化传承、信息传达和情感连接的载体。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亚洲的文化与设计。杉浦康平先生的引领,以及“同人”们的多元贡献,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亚洲设计生态。他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善于从细节入手,挖掘设计背后的文化逻辑。例如,书中对不同地区书籍的开本、纸张选择、装订方式的分析,都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而文字的设计,更是如此。它不仅仅是识别的工具,更是审美的载体,是情感的表达。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对亚洲各种文字的深入研究,展现了文字的艺术性和生命力。他们将古老的文字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创造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时代活力的作品。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叙事性设计”的讨论所打动。亚洲的书籍,往往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故事的讲述,是情感的寄托。而设计,则是这种讲述的最好载体。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设计并非只是表面的美化,更是文化的表达,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评分

翻阅《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市集,处处是惊喜,处处是启发。杉浦康平先生以他独特的魅力,将来自亚洲各地的设计者、学者、艺术家汇聚在一起,进行一场关于书籍、文字与设计的深度对话。我被书中对“触感”和“气味”的描写所打动,这些感官的体验,往往被现代设计所忽略,但却是亚洲传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对古籍的细致研究,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创新实践,重新唤醒了我们对这些“被遗忘”的感官体验的重视。而文字的设计,更是如此。它不仅仅是视觉的符号,更是声音的联想,是情感的表达。杉浦康平先生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对各种亚洲文字的深入挖掘和巧妙运用,展现了文字的无限可能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亚洲设计的那种“顺应自然”的哲学,那种对材料的尊重,以及那种在宁静中蕴含力量的东方美学。它不仅仅是一本设计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世界对话、如何传承文明的哲学之书。

评分

我买的是最后一本了

评分

送货倒是很快 货品质量还好

评分

有过塑,很好,满意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

评分

不错

评分

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

....

评分

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