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

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光新,楊麗明,王會芹 著
圖書標籤:
  • 化工自動化
  • 過程控製
  • 儀錶技術
  • 工業自動化
  • 化工工藝
  • 傳感器
  • 執行器
  • PLC
  • DCS
  • 自動化原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61526
版次:2
商品編碼:1189134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4
字數:5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化工自動化及儀錶》適用於化工、煉油、輕工、冶金、製藥、林化工等工藝類專業本科生、專科生及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
  全書以控製係統、檢測技術、控製裝置為主綫,並輔以計算機控製係統的應用實例,共分為11章。第1章對係統組成、係統分類、係統的過渡過程以及傳遞函數等一些基本概念進行介紹,為後麵章節的學習做準備。與同類教材相比,本章引入瞭傳遞函數和方塊圖這一基本概念,並對為什麼要引入傳遞函數及方塊圖這一基本概念進行瞭說明。第2章介紹係統各組成環節的特性及其對控製質量的影響。在這一章中,除瞭對被控對象數學模型的建立、對象特性及其對過渡過程的影響進行介紹外,還引入瞭測量變送、執行器、控製器等其他三個環節特性的分析,使讀者對係統特性有一個完整的瞭解。第3章在簡要介紹測量與測量儀錶共性的基礎上,介紹瞭常用被測參數的檢測方法、檢測原理、儀錶外特性、儀錶選型方法等,並引入瞭軟測量技術和安全儀錶係統的介紹。第4章著重介紹數字式及可編程調節器的工作原理、特點及外特性,刪除瞭DDZ-III型模擬調節器方麵的內容。第5章介紹工業控製計算機、集散控製係統、可編程控製器、現場總綫技術、工業以太網、綜閤自動化係統等計算機控製裝置方麵的內容,本章強調的是原理性的、具有共性的內容,避免在某種控製係統或某組態軟件上花大量篇幅進行介紹的編寫方法。第6章介紹執行器的作用、分類、工作原理、選擇與安裝等方麵的內容,與其他同類教材相比,本章除加重對電動執行器機構的介紹外,還引入瞭智能式電動執行機構的介紹。第7章介紹簡單控製係統的組成、設計、投運與整定,本章引入瞭一種新的控製器正、反作用的選擇方法。第8章介紹串級、均勻、選擇、分程、前饋、多衝量等復雜控製係統的組成、特點與應用場閤。第9章介紹瞭解耦、推斷、自適應、預測、模糊、神經元網絡、智能與專傢係統等先進控製係統的基本概念。第10章介紹典型化工操作單元的控製方案。第11章介紹計算機控製係統的應用,對計算機控製係統的設計原則、設計程序、設計方法進行闡述,並對PLC、DCS、FCS等係統的應用進行舉例,本章係統地介紹瞭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工程設計與實施方麵內容,力求使讀者掌握計算機控製係統的應用方法。書後附有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並有配套的電子課件供老師教學使用。

內容簡介

  《化工自動化及儀錶》以控製係統、檢測技術、控製裝置為主體,並輔以計算機控製係統的應用實例,全書共分11章。第1、2章介紹自動控製基礎知識,第3章介紹檢測技術與檢測儀錶,第4、5章介紹控製器與計算機控製裝置,第6章介紹執行器,第7~9章介紹簡單控製係統、復雜控製係統、新型控製係統,第10、11章介紹典型化工單元的控製與計算機控製係統的應用。
  《化工自動化及儀錶》豐富瞭自控係統理論基礎方麵的知識,對新概念、新技術、新係統、新裝置、新方法作瞭全麵的闡述。
  《化工自動化及儀錶》適用於化工、煉油、輕工、冶金、製藥、林化工等工藝類專業本科生、專科生及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

作者簡介

  張光新,浙江大學控製學院教授、博導,作者在浙江大學長期從事過程自動化儀錶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目前擔任浙江大學控製學院院長。

目錄

1自動控製係統概述1
1.1自動控製係統的組成1
1.2自動控製係統的分類2
1.2.1定值控製係統 2
1.2.2隨動控製係統3
1.2.3程序控製係統3
1.3自動控製係統的過渡過程和品質指標3
1.3.1係統的穩態和動態3
1.3.2係統的過渡過程3
1.3.3描述係統過渡過程的品質指標4
1.4傳遞函數和方塊圖6
1.4.1問題的引入6
1.4.2拉普拉斯變換7
1.4.3傳遞函數9
1.4.4方塊圖9
1.5管道及儀錶流程圖13
1.5.1圖形符號14
1.5.2字母代號15
1.5.3儀錶位號16
思考題與習題16
2控製係統基本組成環節特性分析18
2.1被控對象特性及其對過渡過程的影響18
2.1.1被控對象的數學描述方法18
2.1.2對象數學模型的建立方法19
2.1.3對象機理數學模型的建立19
2.1.4描述對象特性的參數及其對過渡過程的影響23
2.1.5被控對象特性參數的實驗測定方法26
2.2測量、變送環節特性及其對過渡過程的影響27
2.2.1測量元件28
2.2.2變送器29
2.3執行器特性及其對過渡過程的影響29
2.4控製規律及其對過渡過程的影響31
2.4.1雙位控製31
2.4.2比例控製(P)33
2.4.3比例積分控製(PI)36
2.4.4比例微分控製(PD)38
2.4.5比例積分微分控製(PID)40
思考題與習題41
3過程參數的檢測43
3.1概述43
3.1.1檢測過程與測量誤差43
3.1.2過程參數的一般檢測原理47
3.1.3變送器的基本特性和構成原理48
3.1.4變送器的若乾共性問題50
3.2壓力檢測52
3.2.1壓力的錶示方法52
3.2.2壓力檢測概述53
3.2.3彈性式壓力檢測53
3.2.4電氣式壓力檢測58
3.2.5智能式壓力/差壓變送器60
3.2.6壓力檢測儀錶的選用和安裝61
3.3溫度檢測65
3.3.1溫度檢測概述65
3.3.2熱電偶及其測溫原理66
3.3.3熱電阻及其測溫原理72
3.3.4溫度變送器簡介73
3.3.5其他溫度檢測儀錶簡介78
3.3.6溫度檢測儀錶的選用和安裝78
3.4流量檢測79
3.4.1流量檢測概述80
3.4.2節流式流量計80
3.4.3轉子流量計83
3.4.4電磁流量計85
3.4.5渦輪流量計85
3.4.6鏇渦流量計86
3.4.7容積式流量計87
3.4.8其他流量檢測方法87
3.4.9流量檢測儀錶的選用和安裝89
3.5物位檢測90
3.5.1物位檢測概述90
3.5.2差壓式液位計91
3.5.3浮筒式液位計91
3.5.4電容式物位計92
3.5.5核輻射式物位計93
3.5.6物位檢測儀錶的選用和安裝93
3.6成分和物性參數的檢測94
3.6.1熱導式氣體成分檢測94
3.6.2紅外式氣體成分檢測95
3.6.3溶解氧的檢測95
3.6.4pH值的檢測97
3.6.5濁度的檢測97
3.7軟測量技術簡介97
3.8安全儀錶係統100
3.8.1安全儀錶係統的基本概念100
3.8.2安全儀錶係統的結構101
3.8.3安全儀錶係統(SIS)集成設計101
3.8.4安全儀錶係統中傳感器設計原則102
思考題與習題103
4控製器106
4.1控製器概述106
4.2數字式控製器106
4.2.1數字式控製器的主要特點106
4.2.2數字式控製器的構成原理107
4.2.3SLPC可編程調節器110
思考題與習題116
5計算機控製係統117
5.1概述117
5.1.1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基本組成117
5.1.2計算機控製係統的發展過程118
5.1.3計算機控製係統的發展特徵120
5.1.4離散化PID控製和數字濾波算法121
5.2可編程序控製器123
5.2.1概述123
5.2.2PLC基本組成124
5.2.3PLC的基本工作原理125
5.2.4PLC的程序設計簡介126
5.3集散控製係統131
5.3.1概述131
5.3.2DCS的硬件體係結構132
5.3.3DCS的軟件係統136
5.3.4DCS的組態(開發與生成)137
5.4現場總綫控製係統140
5.4.1現場總綫的概述140
5.4.2基金會現場總綫143
5.4.3Profibus現場總綫146
5.4.4幾個具體問題的分析150
5.5工業以太網151
5.5.1以太網的介質訪問控製協議151
5.5.2以太網應用於工業現場的關鍵技術152
5.5.3工業以太網的應用153
思考題與習題154
6執行器157
6.1概述157
6.1.1執行器在自動控製係統中的作用157
6.1.2執行器的構成157
6.1.3執行器的分類157
6.1.4執行器的作用方式158
6.2執行機構158
6.2.1氣動執行機構158
6.2.2電動執行機構159
6.2.3智能式電動執行機構159
6.3調節機構160
6.4調節閥的流量係數和流量特性162
6.4.1流量係數162
6.4.2流量特性163
6.4.3調節閥的可調比165
6.5閥門定位器166
6.5.1電/氣閥門定位器166
6.5.2氣動閥門定位器167
6.5.3智能式閥門定位器167
6.6執行器的選擇、計算和安裝168
6.6.1執行器結構形式的選擇168
6.6.2調節閥流量特性的選擇169
6.6.3調節閥的口徑選擇170
6.6.4氣動調節閥的安裝171
思考題與習題172
7簡單控製係統173
7.1簡單控製係統的結構與組成173
7.2自動控製的目的及被控變量的選擇174
7.3對象特性對控製質量的影響及控製變量的選擇176
7.3.1控製變量與乾擾變量176
7.3.2對象特性對控製質量的影響176
7.3.3控製變量的選擇原則與選擇方法178
7.4測量滯後對控製質量的影響及測量信號的處理181
7.4.1測量滯後對控製質量的影響181
7.4.2剋服測量滯後的幾種方法182
7.4.3測量信號的處理182
7.5負荷變化對控製質量的影響及調節閥的選擇183
7.6控製規律的選擇184
7.6.1控製規律的選擇184
7.6.2控製器正、反作用的選擇184
7.7控製係統的投運與參數整定186
7.7.1控製係統的投運186
7.7.2控製器參數的工程整定186
思考題與習題190
8復雜控製係統192
8.1串級控製係統192
8.1.1概述192
8.1.2串級控製係統的工作過程194
8.1.3串級控製係統的特點及應用範圍195
8.1.4串級控製係統主、副迴路的選擇195
8.1.5主、副控製器控製規律及正、反作用的選擇198
8.1.6主、副控製器參數的工程整定200
8.2均勻控製係統201
8.2.1均勻控製的目的201
8.2.2均勻控製方案202
8.3比值控製係統203
8.3.1概述203
8.3.2比值控製的類型203
8.4選擇性控製係統206
8.4.1概述206
8.4.2選擇性控製係統的類型206
8.4.3積分飽和及抗積分飽和措施209
8.5分程控製係統210
8.5.1概述210
8.5.2分程控製的應用211
8.5.3分程控製係統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13
8.6前饋控製係統213
8.6.1概述213
8.6.2前饋控製係統的結構215
8.6.3前饋控製係統的應用場閤216
8.7多衝量控製係統217
思考題與習題219
9新型控製係統222
9.1解耦控製222
9.1.1係統間的相互關聯222
9.1.2解耦控製224
9.2推斷控製226
9.3自適應控製227
9.3.1自適應控製係統的特點與功能227
9.3.2自適應控製係統的類型227
9.4預測控製228
9.4.1預測控製的基本特徵228
9.4.2預測控製算法的類型229
9.5模糊控製232
9.5.1模糊控製的基本原理232
9.5.2模糊控製的幾種方法234
9.6神經元網絡控製234
9.6.1神經元模型234
9.6.2人工神經網絡236
9.6.3神經網絡在自動控製中的應用237
9.7智能控製與專傢係統237
9.7.1智能控製概述237
9.7.2智能控製的主要類型238
9.7.3專傢控製係統239
9.8故障檢測與故障診斷240
9.8.1提高控製係統可靠性的主要方法240
9.8.2故障檢測與診斷的主要方法241
思考題與習題242
10典型化工單元的控製243
10.1化工單元自動控製的一般設計原則243
10.2流體輸送設備的控製244
10.2.1離心泵的控製244
10.2.2容積式泵的控製245
10.2.3壓縮機的控製245
10.3傳熱設備的控製247
10.3.1無相變情況下傳熱設備的控製248
10.3.2有相變情況下傳熱設備的控製249
10.4化學反應器的自動控製251
10.4.1釜式反應器的自動控製252
10.4.2固定床反應器的自動控製252
10.4.3流化床反應器的自動控製253
10.4.4鼓泡床反應器的控製254
思考題與習題255
11計算機控製係統的應用257
11.1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工程設計257
11.1.1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基本設計原則257
11.1.2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工程設計程序257
11.1.3計算機控製係統的硬件設計258
11.1.4計算機控製係統的軟件設計260
11.2PLC在啤酒發酵過程中的應用260
11.2.1發酵過程的生産工藝和控製要求簡介260
11.2.2S7 PLC的硬件設計261
11.2.3軟件設計263
11.3DCS在鏈條鍋爐係統中的應用265
11.3.1工藝簡介265
11.3.2係統的主要控製要求266
11.3.3係統控製方案分析266
11.3.4控製方案在DCS上的實現267
11.4FCS在大顆粒尿素裝置中的應用簡介272
11.4.1工藝簡介272
11.4.2DeltaV係統簡介273
11.4.3控製要求在FCS上的實現273
思考題與習題274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276
附錄280
附錄1部分壓力單位的換算關係280
附錄2熱電偶分度錶280
附錄3熱電阻分度錶282
參考文獻284

精彩書摘

  3.5.6 物位檢測儀錶的選用和安裝
  (1)物位檢測儀錶的選用
  在各種物位檢測方法中,有的方法僅適用於液位檢測,有的方法既可用於液位檢測,又可用於料位檢測。在液位檢測中靜壓式和浮力式檢測是常用的,如就地液位指示可根據被測介質的溫度、壓力選用玻璃闆液位計或磁性浮子液位計。它們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精度較高等優點,但不適用於高粘度介質或易燃、易爆等危險性較大介質的液位檢測。液位和界麵的測量宜選用差壓式、浮筒式或浮子式液位儀錶。當不能滿足要求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電容式、電阻式(電接觸式)、聲波式、靜壓式、雷達式、輻射式等物位儀錶。
  不同的設備采用不同的液位計進行測量,不同的液位計適用範圍也各不相同。例如儲罐液位儀錶,可分為接觸式(浮子式、差壓式等)與非接觸式(雷達式、聲波式等),若原油、重質油儲罐液位測量,宜采用非接觸式;輕質油、化工原料産品(非腐蝕性)儲罐液位測量,宜采用非接觸式或接觸式;儲罐就地液位指示,宜選用磁性浮子液位計、浮球液位計,也可選用直讀式彩色玻璃闆液位計;常壓罐、壓力罐、拱頂罐、浮頂罐的液體質量、密度、體積、液位等測量,可選用靜壓式儲罐液位計,但高粘度液位測量不宜采用。下麵具體介紹一下各種常用儀錶的應用場閤。
  ① 玻璃闆液位計適用於就地液位指示,但不宜用於測量深色、粘稠並與管壁有沾染作用的介質的液位指示。對於溫度低於80℃、壓力小於0.4MPa、不易燃、無爆炸危險和無毒的潔淨介質,可選用帶護罩的玻璃液位計。
  ② 磁性浮子液位計適用於就地液位界麵指示,它主要應用在工作壓力不大於10MPa,介質溫度不大於250℃,介質密度為400~2000kg/m3,介質密度差大於150kg/m3的場閤。該液位計不宜用於測量粘度高於600mPa.s的介質的液位。
  ③ 差壓式液位計用於液位(界麵)測量,對於腐蝕性液體、粘稠性液體、熔融性液體、沉澱性液體等,如果采取灌隔離液、吹氣或衝液等措施時,亦可選用差壓變送器,但測液位的差壓變送器應帶有遷移機構。對於正常工況下液體密度發生明顯變化的介質的液位測量,不宜選用差壓式變送器。
  ④ 浮筒式液位計用於密度、操作壓力範圍比較寬的場閤,一般介質的液位(界麵)測量以及真空、負壓或易氣化的液體的液位測量。但在密度變化較大的場閤,不宜選用浮筒式液位計。
  ⑤ 電容式液位計或射頻式液位計可用於腐蝕性液體、沉澱性流體以及其它工藝介質的液位連續測量和位式測量。但對於是易粘附電極的導電液體,不宜采用電容式液位計。 兩種液位計易受電磁乾擾的影響,使用時應采取抗電磁乾擾措施。
  ⑥ 輻射式液位計可用於高溫、高壓、高粘度、易結晶、易結焦、強腐蝕、易爆炸、有毒性或低溫等液位的非接觸式連續測量或位式測量。使用時測量儀錶應有衰變補償,以避免由於輻射源衰變而引起的測量誤差,提高運行的穩定性。
  料位測量儀錶應根據被測物料的工作條件、粒度、安息角、導電性、腐蝕性、料倉的結構型式以測量要求進行選擇。儀錶的量程應根據測量對象實際需要顯示的範圍或實際變化的範圍確定。除計量用的物位錶外,應使正常物位處於儀錶量程的50%左右。用於爆炸危險場所的電子式物位儀錶,應根據儀錶安裝場所的爆炸危險類彆及被測介質,選閤適的防爆結構型式。用於腐蝕性氣體或有害粉塵等場所的電子式物位儀錶,應根據使用現場環境,選擇閤適的防護型式。
  (2)物位檢測儀錶的安裝
  ① 玻璃闆液位計應安裝在便於觀察、檢修、拆卸的位置;液位計安裝應垂直,其垂直允許偏差為液位計長度的5/1000。安裝玻璃管液位計時,應用扳手輕輕擰緊,防止玻璃管碎裂。
  ② 差壓式液位計應安裝在溫度和濕度波動小、無衝擊和振動的地方。導壓管要盡可能短; 兩邊導壓管內的液柱壓頭應保持平衡。
  ③ 浮筒式液位計的安裝應使浮筒呈垂直狀態,並處於正常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浮筒液位計安裝時,浮筒內浮杆必須能自由上下,不能有卡澀現象。
  ……

前言/序言


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第二版) 編者按 本書係為化工工藝類專業學生及從業人員量身打造的權威教材,旨在係統性地闡述化工生産過程中自動化控製與儀錶技術的原理、應用及發展趨勢。在第一版成功的基礎上,第二版進行瞭全麵更新與修訂,力求內容更加貼閤當前化工行業的技術發展前沿與實際需求,為讀者提供紮實、深入的學習體驗。 核心內容概述 第一部分:化工自動化基礎理論 本部分將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為讀者構建堅實的理論基石。 化工過程基礎: 深入解析化工生産的基本單元操作,如反應、分離、傳質、傳熱等,並闡述這些過程的工藝參數(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濃度等)及其對生産安全、産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我們將詳細講解過程變量的物理意義、測量方法以及它們在自動化控製中的重要性,為後續章節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自動化控製原理: 係統介紹自動控製的基本概念,包括反饋控製、前饋控製、串級控製、比值控製等基本控製策略。重點講解PID(比例-積分-微分)控製算法的原理、參數整定方法及其在化工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同時,還將介紹開環控製、閉環控製的區彆與聯係,以及各種控製係統的穩定性、魯棒性等關鍵特性。 數字控製係統: 深入探討現代化工自動化中占主導地位的數字控製係統,包括集散控製係統(DCS)、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以及現場總綫技術。詳細介紹DCS的係統架構、功能模塊、組態設計、組態軟件的操作流程以及在大型化工裝置中的應用案例。PLC作為另一大核心技術,我們將對其硬件構成、指令係統、梯形圖、指令錶等編程語言進行詳細講解,並結閤實際工程案例展示其在離散控製和順序控製中的強大能力。最後,對現場總綫技術(如FF、Profibus、Ethernet/IP等)的優勢、特點及其在提高現場設備通信能力、降低布綫成本等方麵的作用進行深入分析。 先進過程控製(APC): 隨著化工過程復雜度的提升和對經濟效益的更高追求,APC技術應運而生。本部分將介紹模型預測控製(MPC)、模糊邏輯控製(FLC)、神經網絡控製(NNC)等先進控製策略。重點解析MPC的工作原理,包括建立過程模型、預測輸齣、優化控製參數等步驟,並闡述其在多變量耦閤過程、滯後嚴重過程等復雜場景下的優勢。同時,將介紹FLC和NNC在處理非綫性、難以建模過程中的應用,並提供相應的算法和實現思路。 第二部分:化工過程儀錶技術 儀錶是實現自動化控製的“眼睛”與“手”,本部分將全麵聚焦各類化工過程儀錶的原理、選型、安裝、維護與校驗。 測量儀錶: 流量測量: 詳細介紹各種主流流量計的工作原理,包括差壓式流量計(孔闆、噴嘴、文丘裏管)、電磁流量計、渦輪流量計、渦街流量計、質量流量計(科裏奧利質量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分析各類流量計的適用範圍、精度、優缺點,並提供實際選型指導。 壓力測量: 闡述各類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如應變片式、電容式、壓阻式、力平衡式等,以及絕對壓力、錶壓、差壓的測量方法。重點講解壓力變送器的結構、選型原則及安裝注意事項。 液位測量: 介紹浮球式、靜壓式、雷達式、超聲波式、磁翻闆式、電容式等液位測量儀錶的原理與特點,分析不同介質(導電、不導電、高溫、高壓、腐蝕性)下的液位測量方案。 溫度測量: 深入講解熱電阻(RTD)、熱電偶(TC)的工作原理、選型依據、熱電偶的類型(B、S、K、J、T、E等)及其適用溫度範圍。介紹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和雙金屬溫度計的原理與應用。 執行機構與閥門: 執行機構: 詳細介紹電動執行機構、氣動執行機構(薄膜式、活塞式)和液壓執行機構的工作原理,分析其驅動方式、性能特點及適用場閤。 調節閥: 重點講解各類調節閥的結構、工作原理、流量特性(綫性、等百分比、快開)、選型原則。詳細介紹直通閥、角式閥、三通閥、蝶閥、球閥等常用調節閥,並討論閥門的選型與安裝對於控製精度的重要性。 分析儀錶: 氣體分析: 介紹氣體密度計、氣體組分分析儀(紅外、紫外、質譜、氣相色譜)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化工過程中的應用,如煙氣分析、工藝氣體成分監控等。 液體分析: 講解pH計、電導率儀、濁度計、濃度計等液體分析儀錶的原理與應用,以及它們在水處理、産品質量控製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化工自動化係統設計與應用 本部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引導讀者掌握化工自動化係統的設計方法與實際應用技巧。 工藝流程圖(PFD)與管道及儀錶流程圖(P&ID)的識讀與繪製: 詳細講解PFD和P&ID的構成元素、常用符號、錶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據工藝設計要求繪製和理解這些圖紙。強調P&ID在自動化設計中的關鍵作用,包括儀錶標識、控製迴路、安全聯鎖的錶示。 自動化儀錶選型與布置: 基於對化工過程特點的理解,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工藝參數、環境條件、精度要求、經濟性等因素,閤理選擇閤適的測量儀錶、執行機構和控製閥。重點講解儀錶在現場的安裝位置、安裝方式、防爆要求、防腐蝕措施以及儀錶信號的傳輸方式(4-20mA、HART、現場總綫等)。 控製迴路設計與實現: 結閤具體化工過程,講解如何設計和實現各種基本及復雜控製迴路,如溫度控製迴路、壓力控製迴路、流量控製迴路、液位控製迴路。重點在於如何根據工藝特點選擇閤適的控製策略(PID、前饋、串級等),並進行參數整定。 安全儀錶係統(SIS): 闡述SIS在保障化工過程安全生産中的核心地位,介紹SIS的原理、分級(SIL)、設計要求(獨立性、冗餘性、失效模式分析)及常用的安全儀錶組件。講解安全聯鎖的邏輯設計,以及SIS與基本過程控製係統(BPCS)的區彆與集成。 DCS/PLC係統應用與組態: 提供DCS和PLC係統的實際應用案例,包括從項目啓動、需求分析、硬件選型、組態設計、程序編寫、調試運行到維護的全過程。重點演示常用功能模塊的組態,如PID控製、邏輯控製、報警管理、趨勢顯示、報錶生成等。 現場總綫技術應用: 詳細介紹現場總綫在化工自動化係統中的優勢,如降低布綫成本、提高數據傳輸效率、實現設備診斷和遠程維護等。通過具體案例展示現場總綫設備(如智能變送器、智能閥門定位器)的接入和組態。 第四部分:化工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深入理解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本書也將展望未來。 智能化儀錶與設備: 介紹智能儀錶(具備自診斷、自校準、遠程通信等功能)的應用,以及其如何與DCS/PLC係統深度融閤,實現更高級彆的自動化。 工業物聯網(IIoT)與大數據: 探討IIoT在化工領域的應用,如何通過傳感器網絡收集海量數據,並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優化生産過程、預測設備故障、提高能源效率。 雲計算與邊緣計算: 分析雲計算在化工數據存儲、處理和模型分析中的作用,以及邊緣計算如何在現場實現實時數據處理和快速響應。 數字孿生(Digital Twin): 介紹數字孿生技術在化工生産中的應用,如何通過構建虛擬仿真模型,對實際生産過程進行實時監控、預測和優化,從而實現智能化生産。 人工智能(AI)在化工自動化中的應用: 展望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在化工過程優化、故障診斷、預測性維護、工藝參數自適應調整等方麵的巨大潛力。 特色與亮點 體係結構清晰,邏輯遞進: 內容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層層遞進,適閤不同層次的讀者。 內容更新及時,緊跟前沿: 第二版充分吸收瞭近年來化工自動化領域的新技術、新理念,如現場總綫、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等。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大量結閤實際化工過程的案例,使抽象的理論更加具體易懂。 強調動手能力培養: 通過對DCS/PLC組態、儀錶選型布置等環節的詳細講解,有助於讀者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圖文並茂,易於理解: 配備大量圖錶、流程圖、儀錶結構圖等,增強視覺衝擊力,便於理解。 適用於多類讀者: 不僅是化工工藝類專業學生的理想教材,也適用於從事化工過程控製、自動化設計、儀錶維護等工作的工程師,以及希望瞭解化工自動化技術發展的相關人員。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全麵掌握化工自動化及儀錶的核心知識和技術,能夠獨立完成基本的自動化控製係統設計、儀錶選型與應用,並對未來化工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有深刻的認識,從而為化工行業的安全、高效、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在化工設計院工作的工藝工程師,我常常需要與自動化和儀錶部門進行溝通協作。過去,我對自動化和儀錶方麵的知識瞭解有限,溝通中常常存在障礙,總感覺像是在“雞同鴨講”。這次有幸拜讀瞭《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我感覺自己的專業視野得到瞭極大的拓展。 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閤理,從宏觀到微觀,從基礎到應用,層層遞進。它首先介紹瞭化工自動化及儀錶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以及在現代化工生産中的重要作用,讓我從戰略層麵理解瞭自動化儀錶的重要性。隨後,它詳細講解瞭各種類型儀錶的原理、特點、選型依據和應用場景。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儀錶性能指標”的講解,如精度、重復性、靈敏度、響應時間等,這些都是在進行工藝設計時需要仔細考量的關鍵因素。 這本書在介紹控製係統方麵的內容也非常詳實。它清晰地闡述瞭 DCS (集散控製係統) 和 PLC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 的架構、功能以及它們在不同規模和復雜度的生産過程中的應用。書中還重點講解瞭如何根據工藝需求,進行控製策略的設計,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控製算法,以實現最優的控製效果。這對於我進行工藝包設計,製定詳細的控製方案非常有幫助。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章節介紹“現場總綫技術”和“智能儀錶”。這些都是當前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熱點技術,它們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提高係統的集成度和通信效率。書中對這些技術的原理、優勢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案例分析,讓我對未來化工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此外,這本書還關注瞭“儀錶安裝、調試與維護”等實踐性內容。在設計階段,我們需要考慮儀錶的安裝空間、管綫連接、以及與控製係統的接口。而瞭解儀錶的調試和維護知識,有助於我們在設計時就規避一些潛在的安裝和運行問題。書中提供的一些典型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對我解決實際設計中的難題非常有啓發。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專業而嚴謹,但又不失清晰易懂。它在闡述復雜概念時,常常輔以大量的圖錶、原理圖和流程圖,使得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易懂。對於我這樣一個需要頻繁查閱資料進行設計工作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鞏固和深化瞭對現有自動化及儀錶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為我打開瞭新的思路,讓我能夠更全麵、更係統地思考化工工藝設計中的自動化和儀錶問題。這對於提升我個人的專業能力,更好地完成設計任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我尤其看重書中對“風險評估與安全儀錶係統 (SIS)”的深入探討。在化工工藝設計中,安全是第一位的。書中關於SIS的設計原則、SIL等級的確定、以及在防止工藝事故發生中的作用的講解,為我提供瞭寶貴的指導。它讓我明白,自動化儀錶不僅僅是實現生産控製的工具,更是保障生産安全的關鍵防綫。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對“數據管理與分析”的關注。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數據的價值日益凸顯。書中提到如何通過自動化儀錶采集生産數據,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數據進行過程優化和預測性維護,這讓我意識到,掌握數據分析能力將是未來化工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而且,這本書的許多內容都來自於實際的工程應用,書中穿插的許多案例分析,都具有很強的代錶性和藉鑒意義。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本“經驗集成”的寶庫,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學習和掌握工程實踐中的關鍵知識。 總而言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集理論、實踐、技術前沿於一體的優秀著作,對於化工設計工程師來說,它是一本提升專業素養、優化設計方案的得力助手。

評分

這本《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簡直就是一本“萬能寶典”,我是一名在一傢小型精細化工企業工作的技術員,平時的工作內容比較雜,除瞭操作設備,還需要協助工程師做一些簡單的技術支持。對於自動化和儀錶這塊,我之前一直是一知半解,很多時候隻能聽從自動化工程師的指令,自己心裏卻沒底。 這次公司采購瞭一批新設備,配套的控製係統非常先進,我感覺自己有點跟不上節奏。偶然間看到同事在看這本書,就藉來翻閱瞭一下。沒想到,這本書的內容真的非常豐富,而且講解得非常細緻。它從最基本的傳感器、變送器開始,詳細介紹瞭它們的工作原理、分類、以及在不同工藝介質下的選型考慮。我之前總以為壓力錶就是一個指針,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原來它背後涉及到這麼多的物理學原理,比如彈簧管式、隔膜式等等,而且不同類型的壓力錶適用於不同的測量範圍和精度要求。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執行機構(比如電動閥、氣動閥)的講解。我之前經常和這些閥門打交道,但總是不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控製流量,有時候用電動閥,有時候用氣動閥,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彆,在什麼情況下應該選用哪種?這本書就很詳細地對比瞭它們的優缺點,比如響應速度、精度、可靠性、以及對操作介質的要求等等。這對我今後選擇和使用執行機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這本書還花瞭不少篇幅介紹PLC和DCS係統的基礎知識。雖然我們企業用的是一套國産的DCS係統,我對它的內部邏輯和編程並不是很瞭解,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PLC和DCS是如何工作的,它們如何接收輸入信號,如何進行邏輯判斷,如何輸齣控製指令,以及它們在整個生産過程中的作用。這讓我對我們車間的自動化控製係統有瞭更宏觀的認識,不再覺得它們是“高深莫測”的東西。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儀錶迴路”的講解。以前我總是孤立地看待每個儀錶,但這本書把儀錶、變送器、控製器、執行機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關係,構成瞭一個完整的“迴路”來講解。它強調瞭迴路的整體性和相互影響,這讓我明白,一個環節齣現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控製係統的穩定性。書中還給齣瞭一些排查儀錶迴路故障的步驟和方法,這對我將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非常有幫助。 另外,書中還提到瞭數據采集和監控係統 (SCADA),雖然我們目前的企業規模還沒有大規模應用,但瞭解這方麵的知識,對我提升自己的技術視野很有好處。它讓我知道,除瞭現場的控製,數據是如何被收集、傳輸和分析的,以及這些數據對生産管理的重要意義。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接地氣”,很多例子都非常貼近我們在化工生産中會遇到的實際情況。它並沒有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隻是羅列大量的公式和理論,而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閤。這本書的語言也比較流暢,沒有太多生僻的詞匯,閱讀起來沒有太大壓力。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化工自動化及儀錶的理解提升瞭好幾個檔次。我不再是那個隻會操作按鈕的技術員,而是能夠從一個更專業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生産過程中的自動化控製問題。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瞭新的思考。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它還涵蓋瞭許多關於儀錶維護、校準以及安全規範的內容。在化工生産中,儀錶不僅僅是控製的工具,更是保障安全和産品質量的重要環節。書中關於儀錶維護的詳細指導,讓我學會瞭如何正確地保養儀錶,如何定期進行校準,以及如何識彆儀錶可能齣現的潛在隱患。這對於減少誤操作、防止事故發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的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它對“人機交互”的強調。它不僅僅關注瞭技術層麵的自動化,還深入探討瞭操作人員與自動化係統之間的互動。書中提到,一個再先進的自動化係統,如果操作人員無法理解其邏輯,無法有效地與之配閤,其作用也會大打摺扣。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真正站在瞭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此外,這本書還對新興的自動化技術,如物聯網 (IoT) 在化工領域的應用進行瞭展望,這讓我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瞭初步的瞭解,也激發瞭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內容詳實、實用性強、且富有前瞻性的書籍,強烈推薦給所有化工行業的從業者。

評分

我是一名在化工研究機構從事工藝開發研究的研究員。在科研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對各種復雜的化工過程進行模擬、優化和放大。自動化和儀錶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技術支撐。我一直認為,紮實的自動化和儀錶知識,是進行高效科研工作的基礎。這本《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啓發。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介紹瞭儀錶的原理和應用,更深入地探討瞭控製係統的設計理念、算法選擇以及係統集成。特彆是書中關於“過程控製理論”的講解,讓我對 PID 控製、模糊控製、模型預測控製等不同控製策略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對於我在進行工藝模擬和優化時,選擇閤適的控製方法非常有幫助。 書中對“分布式控製係統 (DCS)”和“可編程邏輯控製器 (PLC)”的講解,也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在科研項目放大過程中,我們需要設計和構建相應的控製係統。這本書詳細介紹瞭 DCS 和 PLC 的體係結構、功能模塊以及它們之間的通信機製,這對於我進行係統設計和集成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讓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對“儀錶信號的采集與處理”的詳細闡述。在科研中,精確的數據采集是保證實驗結果可靠性的關鍵。書中介紹瞭各種傳感器信號的類型、處理方法以及抗乾擾措施,這對於我如何從實驗裝置中獲取高質量的數據非常有指導意義。 此外,書中還探討瞭“高級過程控製 (APC)”的應用。 APC 技術能夠實現對復雜工藝過程的優化控製,提高生産效率,降低能耗。書中對 APC 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應用案例的介紹,為我未來的研究方嚮提供瞭新的思路。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專業,但又不失清晰。它在解釋復雜概念時,常常輔以數學模型和仿真結果,這對於從事科研工作的我來說,非常有價值。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化工自動化及儀錶領域的理解得到瞭極大的深化。它不僅鞏固瞭我已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為我未來的科研工作提供瞭新的視角和方法。這本書無疑是一本我案頭必備的專業參考書。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前沿,它不僅涵蓋瞭傳統的自動化及儀錶知識,還對一些新興的技術,如“物聯網 (IoT)”和“大數據分析”在化工領域的應用進行瞭探討。這對於我們進行前瞻性的研究非常有啓發。 我還發現,書中對“化工過程建模與仿真”與自動化及儀錶技術的結閤,也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對於我們在進行工藝優化和放大時,能夠更準確地預測係統的行為,規避潛在的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且,這本書的作者擁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書中提到的許多問題和解決方案,都來源於真實的工程場景,這使得這本書的內容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 總而言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適閤化工科研人員的書籍。它內容深度和廣度兼具,講解專業且易懂,能夠幫助我們提升科研水平,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評分

作為一名在化工企業從事設備維護的班長,我深知自動化和儀錶在現代化工生産中的重要性。很多時候,一個儀錶的小故障,就能導緻整個生産綫的停擺。所以,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講解自動化和儀錶知識的書籍,來提升自己和團隊的專業能力。《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從最基礎的傳感器、變送器,到復雜的 DCS (集散控製係統) 和 PLC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再到執行機構、控製閥,幾乎涵蓋瞭化工自動化及儀錶的所有重要組成部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各種儀錶工作原理的講解,那些抽象的物理現象,通過書中清晰的圖解和詳細的文字描述,變得生動而易懂。例如,書中對不同類型壓力變送器的原理、優缺點和適用範圍的介紹,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在不同的工況下要選用不同的變送器。 書中關於“儀錶信號的傳輸與處理”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總是對信號的傳輸方式感到睏惑,比如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區彆,以及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乾擾。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各種信號傳輸的方式,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乾擾,保證信號的準確性。這對於我們進行現場的儀錶接綫和故障排查非常有幫助。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控製閥”的講解。我們車間裏有大量的控製閥,經常齣現泄漏、卡阻等問題。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各種控製閥的結構、工作原理、流量特性以及故障分析和維護方法。它還對比瞭電動執行機構、氣動執行機構等不同類型的驅動方式,分析瞭它們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診斷設備故障,並提齣有效的維修方案。 此外,書中關於“儀錶校準與維護”的內容,對於我們設備維護人員來說,非常實用。儀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關係到生産的穩定運行和産品質量。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儀錶的校準方法、周期以及注意事項,這對於規範我們的儀錶維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幫助。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務實,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它所提供的許多案例分析,都來源於實際的工程應用,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自動化和儀錶這塊的認識得到瞭質的提升。我能夠更自信地處理與自動化及儀錶設備相關的維護問題,也能夠更有效地與自動化工程師溝通協作,從而更好地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為公司的安全生産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它對“安全儀錶係統 (SIS)”的介紹。在化工生産中,安全是第一位的。瞭解 SIS 的原理和應用,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維護與安全相關的儀錶和控製迴路,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而且,書中還關注瞭“儀錶故障診斷”的實操性。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診斷流程,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問題,節省瞭大量的維修時間。 總而言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適閤化工設備維護人員的書籍。它內容全麵、講解清晰、實用性強,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完成設備維護工作。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在我迷失在化工工藝流程控製的汪洋大海中時,拋來的一塊堅實的浮木。我是一名在石油化工領域摸爬滾打瞭好些年的工藝工程師,平時的工作就是和各種復雜的管道、閥門、反應器打交道,而對於儀錶和自動化這塊,一直感覺是隔靴搔癢,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這次拿到《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閱,結果真是齣乎意料。 首先,它並沒有像很多技術書籍那樣,一上來就堆砌一堆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公式,而是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比如什麼是自動化,為什麼需要自動化,自動化在化工生産中的核心價值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這些一綫工程師最直觀能感受到的。接著,它非常清晰地講解瞭各種常用儀錶的原理、結構、選型以及在不同工藝環節的應用。我尤其喜歡它關於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參數的測量儀錶部分,圖文並茂,解釋得非常到位。以前我總以為這些儀錶隻是個“擺設”,裝在那裏就行,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儀錶的背後都有其精密的物理原理和巧妙的設計,而且選型不當、安裝不規範,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對 DCS (集散控製係統) 和 PLC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 的講解。這兩者在現代化工企業中幾乎是標配,但對於我們工藝人員來說,它們的內部運作邏輯、組態編程等等,往往是由自動化工程師來負責的。然而,瞭解這些係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對於我們優化控製策略、排查故障、甚至提齣改進建議都至關重要。《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並沒有深入到編程的每一個細節,而是從一個工藝工程師更容易理解的角度,闡述瞭 DCS 和 PLC 如何接收來自儀錶的信號,如何進行數據處理和邏輯運算,最終如何控製執行機構(如閥門、泵等)來實現工藝過程的穩定運行。這本書讓我對“黑箱”一樣的自動化係統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感到那麼神秘和遙遠。 它還特彆提到瞭安全儀錶係統 (SIS),這在化工行業尤為重要。畢竟,安全生産是生命綫。書中詳細介紹瞭 SIS 的設計理念、等級劃分(SIL)、以及在緊急停車 (ESD) 等關鍵安全聯鎖迴路中的應用。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某些危險工況下,我們的係統會自動停車?通過這本書,我終於找到瞭答案。它讓我理解瞭 SIS 的“後備”和“獨立”特性,以及它在保障生産安全方麵不可替代的作用。這部分內容對於任何負責工藝設計和安全評估的工程師來說,都是寶貴的知識財富。 當然,這本書的實用性也體現在它對常見儀錶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的介紹。在實際工作中,儀錶齣現問題是常有的事,這時候如果工藝工程師能夠對儀錶的基本原理和可能齣現的故障有一定瞭解,就能更有效地與自動化工程師溝通,甚至自己就能初步判斷問題所在,大大縮短故障排除時間,減少停産損失。書中提供的一些典型案例分析,非常貼閤實際,讀起來很有代入感。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關於控製閥的章節。控製閥是整個自動化控製迴路中“齣力”的終端執行機構,它的性能直接影響到控製效果。書中對各種控製閥的類型、選型原則、流量特性、以及維護保養都進行瞭詳細闡述。我以前總覺得控製閥就是一個“開關”,但現在我明白,一個設計閤理、選型正確的控製閥,加上良好的維護,是實現精準控製的關鍵。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它還強調瞭軟件工具在化工自動化及儀錶領域的應用。比如,一些用於係統設計、仿真、數據分析的軟件,這些都是現代化工企業不可或缺的工具。雖然書中並沒有深入介紹這些軟件的操作細節,但它指齣瞭這些工具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去學習和掌握。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不斷提升自己技能的工程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指引。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有條理,章節之間過渡自然,內容循序漸進。從基礎的儀錶原理,到復雜的控製係統,再到安全應用和軟件工具,邏輯非常清晰,即使是初學者,也能逐步掌握。而且,它使用的語言也相對通俗易懂,避免瞭過多拗口的學術術語,使得閱讀體驗非常好。 總體來說,《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籍。它不僅能幫助我深入理解化工自動化及儀錶的原理和應用,更能提升我作為一名工藝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本書填補瞭我知識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空白,讓我能夠更自信、更專業地麵對工作中的挑戰。 對於化工工藝類專業的學生和一綫工程師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它將復雜的自動化及儀錶知識,以一種清晰、係統、實用的方式呈現齣來,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同時又保證瞭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指引我們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駕馭化工生産中的“智慧之眼”和“靈巧之手”。

評分

我是一名在化工企業從事過程分析工作的技術員。我們部門主要負責對生産過程中各種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而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前端的自動化和儀錶設備。這本《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幫助。 書中對各種“在綫分析儀錶”的講解,讓我耳目一新。我之前隻知道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但這本書詳細介紹瞭更多種類的在綫分析儀錶,如紅外氣體分析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pH 計、電導率儀等等,並闡述瞭它們各自的工作原理、測量方法以及在不同工藝介質中的應用。這對於我們選擇和使用閤適的分析儀錶,提高數據質量非常有幫助。 書中關於“儀錶信號的傳輸與處理”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對信號的傳輸方式和信號的乾擾問題感到睏惑。這本書詳細介紹瞭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區彆,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信號傳輸和處理,以減少乾擾,保證數據的準確性。特彆是關於“現場總綫技術”的介紹,讓我對現代化的通信方式有瞭更深入的瞭解。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儀錶示標與校準”的部分。作為一名技術員,保證分析數據的準確性是我的職責。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儀錶的校準方法、周期以及注意事項,這為我規範操作,提高數據準確性提供瞭重要的指導。 此外,書中還涉及瞭“數據采集與監控係統 (SCADA)”和“數據分析軟件”的應用。這些技術對於我們進行過程分析和優化至關重要。瞭解這些工具的原理和應用,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利用儀錶數據,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這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非常適閤一綫技術人員閱讀。它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閤,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技術。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自動化和儀錶這塊的認識得到瞭提升。我能夠更自信地選擇和使用分析儀錶,更準確地解讀和處理分析數據,從而為工藝優化和生産控製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這本書的價值還在於它對“儀錶維護與保養”的強調。準確的分析數據離不開良好的儀錶狀態。書中關於儀錶日常維護、清潔和預防性保養的指導,對於我們延長儀錶使用壽命,減少故障發生非常有幫助。 而且,書中還觸及瞭“儀錶環境適應性”的考量,比如在腐蝕性、高溫、高壓等惡劣環境下,如何選擇閤適的儀錶材料和防護措施。這對於我們在化工生産環境中保證儀錶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總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適閤化工過程分析技術員的書籍。它內容豐富、講解清晰、實用性強,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專業技能,提高數據質量,為公司的生産和研發做齣更大的貢獻。

評分

我是一名在化工企業從事設備管理工作的工程師,平日裏接觸到的設備種類繁多,其中自動化和儀錶設備更是與我們的日常維護工作息息相關。我一直覺得,要想做好設備管理,光懂機械結構是不夠的,還需要對設備的“大腦”和“神經係統”——也就是自動化和儀錶——有一定的瞭解。這本《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正好滿足瞭我的這個需求。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麵,從最基礎的傳感器、變送器,到復雜的 DCS (集散控製係統) 和 PLC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再到控製閥、執行機構,幾乎涵蓋瞭化工自動化及儀錶領域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它對各種儀錶原理的講解,那些抽象的物理現象,通過書中清晰的圖解和詳細的文字描述,變得生動而易懂。例如,關於壓力儀錶,書中詳細對比瞭彈簧管式、隔膜式、應變片式等不同類型的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場景,這對於我日常維護不同壓力儀錶非常有幫助。 書中對控製閥和執行機構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常常會遇到控製閥的卡阻、泄漏等問題,但之前往往隻能憑經驗去判斷,不夠係統。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各種控製閥的結構、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維護方法。它還對比瞭電動執行機構、氣動執行機構等不同類型的驅動方式,分析瞭它們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診斷設備故障,並提齣有效的維修方案。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還專門章節介紹瞭“儀錶校準與維護”。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儀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而定期的校準是保證其性能的重要環節。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儀錶的校準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這對於規範我們的儀錶維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幫助。 此外,這本書還涉及瞭“安全儀錶係統 (SIS)”的內容。在化工生産中,安全是重中之重。瞭解 SIS 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維護與安全相關的儀錶和控製迴路,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務實,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它並沒有過多地堆砌學術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知識講解清楚。而且,書中提供的很多案例分析,都來源於實際的工程應用,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自動化和儀錶這塊的認識得到瞭質的提升。我能夠更自信地處理與自動化及儀錶設備相關的維護問題,也能夠更有效地與自動化工程師溝通協作,從而更好地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為公司的安全生産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對“故障診斷”的深入分析。在設備管理中,快速準確地診斷設備故障是關鍵。書中針對常見的儀錶和控製係統故障,提供瞭詳細的診斷流程和方法,這大大縮短瞭我們排查故障的時間,減少瞭不必要的停産損失。 我還注意到書中對“防爆儀錶”的介紹。在化工企業,許多區域都存在易燃易爆的環境,使用防爆儀錶是保障安全生産的基本要求。這本書詳細介紹瞭防爆儀錶的類型、防爆原理以及選型注意事項,這對於我們選擇和安裝閤格的防爆設備至關重要。 而且,這本書還觸及瞭“儀錶數據管理”和“遠程監控”等概念。雖然我們目前的企業在這方麵還有待發展,但瞭解這些前沿技術,能夠幫助我們提前規劃,為未來的技術升級做好準備。 總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適閤化工設備管理工程師的書籍。它內容全麵、講解清晰、實用性強,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完成設備管理工作。

評分

我是一名化工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即將進入一傢大型石化企業從事工藝工程師的崗位。在校期間,我對化工工藝流程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於自動化和儀錶這塊,總是感覺學得不夠深入,很多知識點停留在概念層麵。拿到這本《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後,我抱著嚮前輩學習的心態開始閱讀。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係統”。它沒有像我之前看過的某些書籍那樣,零散地介紹一些知識點,而是從一個完整的體係齣發,層層遞進地展開。它首先從自動化在化工生産中的地位和作用講起,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自動化是現代化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著,它詳細介紹瞭各種儀錶的原理、結構、選型方法,以及它們在測量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關鍵工藝參數時的應用。 我特彆喜歡它對“選擇性”的講解。比如,在測量高粘度液體液位時,書中會詳細對比幾種不同的測量方法,如雷達液位計、超聲波液位計、磁翻闆液位計等,並分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工況下的適用性。這種分析非常透徹,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為什麼在特定的工藝條件下,需要選擇特定的儀錶。 書中對 DCS (集散控製係統) 和 PLC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 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雖然在學校裏也學過一些基礎知識,但這本書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闡述瞭 DCS 和 PLC 在化工生産中的角色,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實現對復雜工藝過程的自動化控製。它還介紹瞭 DCS 和 PLC 的基本架構、功能模塊,以及它們與上位機、現場儀錶之間的通信方式。這為我理解實際生産中的控製係統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這本書還深入探討瞭控製閥的設計、選型和使用。我知道控製閥是實現工藝參數調節的關鍵執行機構,但之前對其瞭解甚少。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控製閥的類型,如調節閥、開關閥、比例閥等,以及它們的流量特性、選型原則、以及故障分析。這讓我明白瞭,一個看似簡單的閥門,背後卻有著復雜的工程學原理。 另外,書中關於“化工儀錶維護與故障診斷”的部分,也為我未來的工作提供瞭寶貴的指導。它不僅列舉瞭常見的儀錶故障現象,還分析瞭可能的原因,並給齣瞭相應的排除方法。這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工藝工程師,不僅要懂工藝,還需要對儀錶的運行狀況有一定的瞭解,纔能更好地與自動化工程師協作,確保生産的穩定運行。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嚴謹,但又不失易懂。它在解釋復雜概念時,常常會輔以圖錶和實例,使得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閱讀這本書,讓我對化工自動化及儀錶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也增強瞭我即將踏入職場的信心。 這本書的篇幅雖然不小,但內容的組織非常閤理,章節之間的邏輯關係緊密。它從基礎的儀錶知識,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控製係統和應用,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相關內容。對於我們這些即將步入實際工作崗位的畢業生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敲門磚”,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瞭解和掌握自動化及儀錶方麵的核心知識,為今後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還特彆注意到書中對於“安全儀錶係統(SIS)”的講解。在化工行業,“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而SIS是保障生産安全的重要屏障。這本書詳細介紹瞭SIS的設計理念、SIL等級評估、以及在各種危險工況下的應用案例,這讓我深刻認識到自動化儀錶在安全生産中的關鍵作用,也為我未來在安全設計方麵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更令我欣喜的是,書中還涉及瞭“智能儀錶”和“現場總綫”等前沿技術。雖然這些技術在一些現代化工廠已經得到應用,但對於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瞭解這些技術的發展趨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技術變革。這本書的預見性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對未來化工自動化發展的洞察。 總而言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優秀著作,對於化工工藝類專業的學生和一綫工程師來說,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學習資料。

評分

我是一名在化工企業擔任車間主任的資深員工,在生産一綫摸爬滾打多年,對工藝流程瞭如指掌,但對於自動化和儀錶這塊,一直以來都隻停留在“會操作、懂結果”的層麵,對其背後的原理和邏輯總是感到模糊。這次有幸接觸到《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讓我有瞭一個係統學習的機會。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接地氣”。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晦澀難懂的專業理論,而是從最基本的儀錶功能講起,比如傳感器如何感知物理量,變送器如何將信號轉換,以及它們在各種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測量中的應用。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産中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所以閱讀起來感覺格外親切。 書中對控製係統的講解,讓我豁然開朗。我一直覺得,DCS (集散控製係統) 和 PLC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 就像是生産的“大腦”,但具體是怎麼指揮的,我總是不太清楚。這本書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圖解,詳細介紹瞭這些係統的架構、工作流程以及它們如何與現場儀錶和執行機構協同工作,實現對生産過程的精準控製。特彆是關於“控製迴路”的講解,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某些參數的波動會導緻連鎖反應,以及如何通過調整控製參數來優化生産。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控製閥”的工作原理和選型。我們車間裏有無數的閥門,有些是開關閥,有些是調節閥,但我之前對它們的具體區彆和應用場景並不清楚。這本書通過對比不同類型控製閥的結構、流量特性和響應速度,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它們在實現精確工藝控製中的作用。 此外,書中關於“儀錶故障診斷與維修”的內容,對於我這樣一個車間管理者來說,也非常實用。當生産中儀錶齣現問題時,我需要能夠快速地判斷問題齣在哪裏,並協調相關人員進行處理。這本書提供的故障排除指南,讓我能夠更有效地指導技術人員進行維修,減少停産時間。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沒有太多生僻的專業術語,閱讀起來非常順暢。而且,它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通過大量的實例分析,幫助讀者理解抽象的概念。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自動化和儀錶這塊的理解得到瞭質的飛躍。我不再是那個僅僅懂得操作的“技術大老粗”,而是能夠從一個更宏觀、更專業的角度去理解和管理車間的自動化生産。這對於提升我個人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都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技術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一綫管理者,更好地理解自動化係統的運行邏輯,從而做齣更明智的生産決策。例如,書中關於“生産過程優化”的部分,就為我們提供瞭很多思路,如何通過閤理利用自動化儀錶的數據,來提高生産效率,降低能耗。 我還發現,書中對“儀錶維護與校驗”的強調,對於我們車間管理者來說,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確保儀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保證産品質量和生産安全的基礎。瞭解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安排維護計劃,確保設備的最佳運行狀態。 而且,這本書的章節安排非常有條理,從基礎到深入,循序漸進,即使是之前對自動化和儀錶瞭解不多的讀者,也能輕鬆上手。 總而言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適閤化工一綫管理者閱讀的書籍。它內容全麵、講解清晰、實用性強,能夠幫助我們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應對現代化化工生産的挑戰。

評分

我是一名在化工企業從事工藝安全管理工作的工程師。在安全管理中,自動化和儀錶係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是保障生産安全的第一道防綫。這本書《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給我提供瞭寶貴的知識支持。 書中關於“安全儀錶係統 (SIS)”的詳細講解,令我印象尤為深刻。它不僅闡述瞭 SIS 的設計理念、分級標準 (SIL),還深入分析瞭 SIS 在緊急停車 (ESD) 、聯鎖保護等關鍵安全應用中的具體實現方式。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為什麼在某些危險工況下,我們的係統會自動停機,以及 SIS 在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方麵的重要性。 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儀錶接地與防雷”等安全防護措施。在化工生産環境中,雷電和靜電可能對儀錶和控製係統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瞭解這些防護措施的原理和應用,對於我們製定和完善安全規程,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至關重要。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儀錶故障的風險評估”的講解。它不僅僅是羅列儀錶可能齣現的故障,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們去分析這些故障對生産安全可能帶來的後果,並在此基礎上製定相應的預防和應對措施。這種風險導嚮的方法,與我們安全管理的工作理念不謀而閤。 此外,書中對“危險區域儀錶選型與安裝”的規範性描述,也為我提供瞭重要的參考。在存在爆炸性氣體或粉塵的環境中,儀錶的選型和安裝必須符閤嚴格的安全標準,以防止點火源的産生。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防爆等級和防護類型的儀錶,以及它們在不同危險區域的應用要求。 這本書的語言清晰、邏輯性強,而且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閤。它所提供的許多案例分析,都來源於真實的化工安全事故,從中吸取的教訓,對我們進行安全管理具有極強的警示作用。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在安全生産中的作用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提升瞭我對相關技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為我提供瞭更科學、更係統的安全管理思路和方法。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層麵的講解,更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安全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自動化係統的工作原理,從而更有效地識彆和評估潛在的安全風險。例如,書中關於“儀錶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 (FMEA)”的介紹,就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工具,來分析儀錶失效可能對整個工藝過程和安全造成的影響。 而且,書中還關注瞭“人為因素”在自動化係統安全中的作用。它強調瞭操作人員的培訓、操作規程的執行以及信息溝通的重要性,這對於我們製定更全麵、更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總之,《化工自動化及儀錶(工藝類專業適用 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適閤化工安全管理工程師的書籍。它內容全麵、講解專業、實用性強,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安全生産保駕護航。

評分

書是對的,就是有些貴。

評分

好挺好的,字跡清晰

評分

入行瞭儀錶維修,就要多看書瞭充實自己,為瞭以後能去更大的企業乾活

評分

學習使我快樂

評分

很好,很不錯

評分

書是對的,就是有些貴。

評分

好挺好的,字跡清晰

評分

化工過程控製的教材

評分

字跡清晰,內容沒仔細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