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在世界格局深刻調整的關鍵階段,處在決勝全麵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處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階段。從容走過這些關鍵階段,順利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全體黨員乾部需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自覺用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指導實踐。這是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奮進力量、指導工作實際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
本書深刻闡述瞭“四個意識”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踐行路徑及其相互關係。政治意識是根本,大局意識是關鍵,核心意識是保證,看齊意識是基礎。增強“四個意識”必須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必須形成長效機製,養成常態作為,始終擰緊總開關,不讓思想滑坡,不讓意識跑偏,並在實踐中不斷錘煉“三嚴三實”作風,不斷提高黨的影響力、凝聚力和執行力。
緒 論 001
一、“四個意識”的提齣 002
二、“四個意識”的科學內涵 003
三、增強“四個意識”的基本要求 006
第一章 增強政治意識
一、堅持政治方嚮、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紀律,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一)共産主義、社會主義是共産黨人必須堅持的
正確政治方嚮 002
(二)人民利益至上是共産黨人必須堅定的正確政治立場 017
(三)四項基本原則是共産黨人必須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則 023
(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
是共産黨人必須遵守的根本政治紀律 027
二、加強理論學習,掌握馬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一)馬剋思主義是指導我們黨全部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 037
(二)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和習近平總書記
係列重要講話精神 039
(三)努力掌握和運用馬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042
三、堅守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緻
(一)增強黨的組織觀念是堅守對黨忠誠老實、
言行一緻的基礎 052
(二)嚴格黨的組織製度是堅守對黨忠誠老實、
言行一緻的保證 054
(三)正確處理公私關係是堅守對黨忠誠老實、
言行一緻的體現 057
第二章 增強大局意識
一、領導乾部要有正確的大局觀
(一)樹立高瞻遠矚、顧全大局的正確大局觀 061
(二)高瞻遠矚、顧全大局是中國共産黨成就事業的
重要法寶 065
(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正確大局觀的
重要論述 069
二、站在黨和國傢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
(一)大局意識是領導乾部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 072
(二)增強大局意識是當前形勢任務的客觀需要 075
(三)加強大局意識的培養和練就 078
三、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自覺貫徹到具體工作中去
(一)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部署 088
(二)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 091
(三)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 095
(四)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麵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 101
第三章 增強核心意識
一、中國共産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一)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111
(二)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成功的根本所在 114
(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中國曆史和中國人民
選擇與支持的結果 117
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基本內涵 120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基本特點 129
(三)確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離不開
黨的領導 131
三、增強核心意識關鍵是加強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
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一)增強核心意識必須增強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
黨中央是領導核心的意識 140
(二)增強核心意識必須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
為核心凝聚起全黨的智慧和力量 142
(三)增強核心意識必須堅決剋服削弱領導核心的
各種違紀行為 144
第四章 增強看齊意識
一、增強看齊意識是全黨的政治責任和基本義務
(一)增強看齊意識是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 148
(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齣瞭
增強看齊意識的要求 153
(三)充分認識增強看齊意識的重大意義 155
二、增強看齊意識要把忠誠和覺悟、紀律和製度挺在前麵
(一)對黨忠誠是增強看齊意識的基礎 157
(二)黨性修養是增強看齊意識的根本 160
(三)嚴明紀律是增強看齊意識的保證 165
(四)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製是增強看齊意識的關鍵 166
三、增強看齊意識必須明確看齊基準
(一)自覺嚮黨中央看齊 171
(二)自覺嚮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
全會精神看齊 176
(三)自覺嚮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看齊 185
第三章 增強核心意識
1954年9月15日,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中說:“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産黨。”這就充分錶明,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所謂領導核心,其基本含義就是: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特彆是領導乾部要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把全黨的力量以黨中央為核心凝聚起來。隻有增強核心意識,纔能使全黨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纔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一、中國共産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
黨章規定: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高度概括瞭社會主義曆史時期黨在國傢和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黨的曆史任務。黨的這一領導核心地位,是由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是黨的領導作用決定的,是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奮鬥實踐中作齣的正確選擇。
(一)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黨的性質是黨的本質特徵的集中體現,決定著一個政黨區彆於其他政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産黨章程》指齣: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論述,從階級性、先進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等方麵,闡明瞭中國共産黨的性質。
1.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從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兩個方麵來說的。黨的階級性,是指中國共産黨以工人階級為基礎,代錶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黨的先進性,是指黨必須由工人階級和其他社會階層中具有共産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所組成,要以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民主集中製原則組織起來。
中國共産黨是自覺地建立在中國工人階級基礎之上的,是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閤的産物。共産黨為什麼要自覺地以工人階級作為自己的階級基礎呢?這是由工人階級的特點和曆史地位所決定的。首先,工人階級是與社會大生産密切聯係的最先進最有前途的階級。正如馬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所分析的那樣,現代工人階級是大工業的産物,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工人階級也將進一步發展和壯大起來。其次,工人階級是最革命的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不占有任何生産資料,隻能靠齣賣勞動力為生,從而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最受剝削和壓迫的階級。除瞭堅決推翻資本主義的統治,消滅一切剝削階級和消除階級差彆之外,沒有任何彆的齣路。工人階級的這種地位,決定瞭它的大公無私的徹底革命品質。最後,工人階級又是最有組織性、紀律性,富有團結精神的階級。在現代大機器生産中,他們養成瞭高度的組織紀律性以及集體主義和團結互助精神。在反對資産階級的鬥爭中,這種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加強,使工人階級成為社會上最有組織和力量的階級。除此之外,中國工人階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産生的,他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因而具有最徹底、最堅決的革命精神;中國工人階級分布比較集中,大多是在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大城市裏,這有利於工人階級的團結戰鬥,易於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中國工人階級多數來自農民,它與中國的農村和農民有一種天然的聯係,易於和農民結成親密的聯盟,使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革命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中國工人階級是中國社會中最有遠見,最大公無私,最富有徹底革命精神的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建立在中國工人階級基礎上的中國共産黨,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工人階級的一般部分,而是工人階級最先進的部分,是工人階級中先進的有思想覺悟的階層,集中代錶和體現瞭中國工人階級的優點,因而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2.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黨的人民性和民族性來錶明黨的先進性,是指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黨同中華民族的關係。
中國共産黨是建立在“中國”這樣一個民族國傢範圍內的政黨,所以,我們黨纔能與其他共産黨相區彆,纔能真正成為“中國共産黨”。既然如此,中國共産黨就與全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這種聯係就是中國共産黨要站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列,帶領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引導中華民族不斷創造新的曆史輝煌。特彆在中國共産黨處於執政地位的條件下,黨擔負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自己的民族國傢的曆史重任,黨的奮鬥目標就是全國人民的奮鬥目標,就是中華民族的發展趨嚮。黨隻有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纔能帶領全國人民完成曆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基礎在於人民群眾的支持,這就是黨的執政閤法性問題。人民群眾對黨的支持度越高,黨的執政閤法性就越強,執政地位就越鞏固。因此,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不是黨的一廂情願,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更重要的是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這就決定瞭中國共産黨除瞭要有堅實的階級基礎外,還必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正是由於中國共産黨是先鋒隊,所以中國共産黨不是代錶某一部分群眾的利益,而是代錶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産黨也不是在某一特定階段上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而是在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始終代錶整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因此,“中國共産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性質,決定瞭中國共産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居於領導核心地位。
(二)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成功的根本所在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必須堅持黨的執政和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隻有堅持黨的領導,纔能保證改革開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改革開放、建成小康社會,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隻有在黨的領導下,纔能正確地製定適閤中國國情的路綫、方針和政策,並依靠黨的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帶領人民群眾去貫徹執行;同時,也隻有在黨的領導下,纔能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改革開放密切結閤起來,防止來自“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嚮的乾擾,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發展。
隻有堅持黨的領導,纔能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全麵地發展和進步。集中精力發展生産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心任務,但人類的生存發展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特彆是在我國已經解決瞭13億人的溫飽問題、進入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之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動搖,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動搖瞭經濟建設中心,其他方麵的建設就會因缺乏堅實的物質基礎而無從談起。但是,也絕不能以經濟建設取代其他方麵的建設,因為我們所要的小康社會是全麵的小康社會,我們所要的現代化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我們黨的奮鬥目標從曾經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位一體”,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體”,再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再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不斷發展、與時俱進,這裏體現瞭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共産黨執政規律在思想認識上的不斷深化,在實踐領域中的不斷拓展。
隻有堅持黨的領導,纔能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為改革開放和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改革開放、建設小康社會,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它需要一個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環境。這隻有靠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纔能實現。中國共産黨是一個有8700多萬黨員,有90多年豐富的革命、執政和建設經驗的黨,是中國社會穩定的決定性力量。在當代中國,隻有中國共産黨纔能在全國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政治核心,維護全民族的團結和統一,防止分裂主義和危害祖國統一的現象的發生。也隻有中國共産黨,纔能正確地處理好人民內部的各種矛盾,協調各方麵的利益關係,在全國形成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同時,全黨全國人民要自覺地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允許有任何削弱和危害黨的領導的傾嚮齣現,尤其是在當代風雲變幻、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內的團結和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更需要我們加強黨的領導,同一切破壞安定團結的現象作鬥爭。蘇聯東歐劇變告訴我們,任何對黨的領導地位的削弱、動搖甚至否定,都將導緻社會動蕩、經濟停滯、民族分裂甚至國傢解體的嚴重後果。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中國曆史和中國人民選擇與支持的結果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曆史發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長期選擇的結果。馬剋思主義曆來強調,工人階級的解放運動必須由工人階級的革命政黨來領導。共産黨的領導是實現工人階級曆史使命的根本保證。中國人民選擇共産黨的領導,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得到的共同認識,反映瞭曆史發展的必然。20世紀八九十年代蘇聯東歐國傢的劇變更進一步證明,沒有共産黨的堅強領導,就不可能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
中國共産黨成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不是偶然的,是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的,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曆史選擇。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陷入災難的深淵之中。為瞭救亡圖存,中國人民進行瞭無數次的革命鬥爭,結果都失敗瞭。但是,自從有瞭中國共産黨,中國革命的麵貌煥然一新。這主要錶現在中國共産黨成立以後所做的三件大事上。
第一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瞭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瞭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黨和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結束瞭軍閥混戰的混亂局麵,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瞭,中華民族獨立瞭,中國高度統一瞭。曆史的經驗充分證明,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擺脫瞭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使國傢走上瞭獨立、自立和民族振興的道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就是對這一時期的經驗總結。
第二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瞭社會主義革命,創造性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瞭社會主義基本製度,開始瞭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探索,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提齣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構想。並且從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通過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開始,明確瞭黨在國傢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和作用。中國人民從曆史和現實的切身體驗中認識到,中國共産黨是一個用先進理論武裝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一個有能力領導中國人民進一步走嚮繁榮富強的黨。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這句話就是對這一時期的經驗總結。
第三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同時藉鑒國際經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理論勇氣、實踐勇氣進行瞭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確立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極大地推動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進程。其具體體現為:我們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實施的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産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一步在20世紀80年代末已基本實現;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産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一步也已經提前實現。第三步,從21世紀初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傢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曆史經驗充分錶明: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講,“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即到建黨一百周年時把我國建成全麵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周年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且,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彆強調,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中國夢。必須明確,雖然從今天起到2020年即建黨一百年時,還隻剩下四年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真正把我國建成全麵小康社會,仍然任務艱巨,到本世紀中葉即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任務的艱巨性更是不言而喻。但是,我們堅信,隻要全國人民堅持以黨為核心,全黨堅持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領導核心,真正做到聽從中央指揮,服從中央領導,維護中央權威,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就一定能夠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
早在1979年,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經驗時,提齣瞭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並且強調在四項基本原則中,重要的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其中黨的領導是關鍵。從今天看,我們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越來越豐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越來越完善,堅持黨的領導同樣是關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在大化義黨齣發,益群體,間政黨持係統思考、、開放性和時序性特徵。因此,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就是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的根本政治製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等基本政治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以及建立在這些製度基礎上的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等各項具體製度。據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一個包含瞭根本製度、基本製度和具體製度在內的製度體係。
1.堅持和完善人民代錶大會製度
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政治製度,是我國政權組織形式,也是人民當傢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2014年9月,習近平同誌在慶祝全國人民代錶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發錶重要講話,對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的形成和發展、優勢和作用以及如何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等,都進行瞭深刻的闡釋,成為我們堅持和完善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的重要指導思想。
在中國建立什麼樣的根本政治製度,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麵臨的一個曆史性課題。為解決這一曆史性課題,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誌士孜孜不倦尋找著適閤我國國情的政治製度模式。特彆是辛亥革命前後,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製、帝製復闢、議會製、多黨製、總統製等各種形式,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事實證明,不觸動舊的社會根基的自強運動,照搬西方政治製度模式的各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都不能讓中國的政局和社會穩定下來,也都談不上為中國實現國傢富強、人民幸福提供製度保障。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中國人民當傢作主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領導人民群眾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就開始考慮革命勝利後國傢政權應該怎樣組織?國傢應該怎樣治理?如何纔能真正讓人民當傢作主?如1940年,毛澤東就說道:“沒有適當形式的政權機關,就不能代錶國傢。中國現在可以采取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省人民代錶大會、縣人民代錶大會、區人民代錶大會直到鄉人民代錶大會的係統,並由各級代錶大會選舉政府。”1949年9月,具有臨時憲法地位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莊嚴宣告,新中國實行人民代錶大會製度。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錶大會。”在中國實行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製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後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齣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展的曆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60年來特彆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民代錶大會製度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齣蓬勃的生機活力。6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是符閤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傢性質、保證人民當傢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製度。
堅持人民代錶大會製度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我國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傢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製度安排,而在黨的領導、人民當傢作主與依法治國三者當中,黨的領導是關鍵,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黨的領導,那麼人民當傢作主和依法治國就根本不可能實現。因此,堅持和完善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最根本的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最本質的特徵。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人民代錶大會製度。堅持中國共産黨這一堅強領導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命運所係。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是支持和保證人民實現當傢作主。我們必須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人民代錶大會製度,保證黨的路綫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傢工作中得到全麵貫徹和有效執行。要支持和保證國傢政權機關依照憲法法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緻開展工作。要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傢意誌,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傢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傢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傢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製原則維護黨和國傢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2.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中的基本政治製度之一。2014年9月,習近平同誌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齣:人民政協植根於中國曆史文化,産生於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鬥爭,發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是實現國傢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人民政協之所以能夠發揮這樣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國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不同於西方的多黨製,而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這就充分錶明,我國的各民主黨派,不論他們之間的政治主張有什麼不同,也不論與中國共産黨的政治主張有什麼不同,但都把中國共産黨視為領導核心,與共産黨和其他民主黨派的政治主張求同存異,都做到瞭自覺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誠心擁護中國共産黨的政治主張。我們有理由相信,人民政協將繼續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全麵深化改革凝聚共識、匯集力量、建言獻策,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齣新的積極貢獻。
人民政協60多年的豐富實踐積纍瞭寶貴經驗,為我們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確立瞭重要原則。對此,習近平同誌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總結瞭如下四條原則,即必須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閤,必須發展人民民主。在這四條原則當中,把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放在第一條,絕不隻是一個簡單的排序問題,而是更加強調瞭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因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人民政協事業要沿著正確方嚮發展,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
3.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中基本政治製度之一。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傢,共有56個民族,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傢;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那麼,是誰、是什麼力量使五十六個民族聚成瞭一傢,使五十六種語言匯成瞭一句愛我中華呢?是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共産黨製定的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政策,是中國共産黨確定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習慣、風俗,有自己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堅持把馬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的具體實際相結閤,始終把民族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不斷促進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繁榮發展,開創瞭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瞭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們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有全國各民族人民的大團結,就不可能有國傢的統一。
今天,從整體來看,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鞏固,各族人民共同當傢作主、管理國傢事務;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更加完善,少數民族的閤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曆史性進步,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水平發生曆史性飛躍;民族地區社會文化事業顯著進步,各族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全麵提高;少數民族乾部隊伍和各類專業人纔隊伍不斷壯大,黨同少數民族群眾保持著密切聯係;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明煥發齣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但是,也必須看到,在民族問題上還存在一些不穩定、不安定的現象,尤其是受國外敵對勢力的影響,一些民族分裂分子時常用殘忍的手段製造暴力恐怖事件,一些民族地區還比較落後,民族群眾的生活條件還比較睏難,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等等。這些問題更加說明瞭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統一大中國前提下的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性。我們完全相信,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將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顯示齣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和生態良好做齣更大貢獻。
總之,中國共産黨不僅過去做到瞭而且今後也一定能夠做到堅持從實際齣發,充分認識我國多民族的國情和民族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特點和規律,著眼於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係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依法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堅決反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國傢安全、社會穩定,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是中共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使黨經受住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四大考驗”,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四種危險”,完成黨的曆史使命,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四根支柱,是確保中國共産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保證。
一、“四個意識”的提齣
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四個意識”中的前兩個,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是中國共産黨一以貫之的要求,“看齊意識”是 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明確提齣的,習近平總書記指齣,政治局成員必須有很強的看齊意識,經常、主動嚮黨中央看齊,嚮黨的理論和路綫方針政策看齊。2016年1月關於加強黨的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自覺做“三嚴三實”錶率的文件中,“四個意識”一起完整地提瞭齣來。
“四個意識”引起全黨和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時間關節點,則是在2016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和研究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和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的綜閤情況報告》的會議上。此次會議明確提齣,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加強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隻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纔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嚮全黨鄭重提齣“四個意識”。
2016年2月1日,習近平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要求各戰區要毫不動搖聽黨指揮,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原則,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緻,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摺不扣執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命令指示。
二、“四個意識”的科學內涵
增強政治意識,簡單講就是中國共産黨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都要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嚮,都要有堅定的馬剋思主義信仰、堅定的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信念,並為這種理想信念矢誌不渝奮鬥。增強政治意識的核心,就是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強各級領導乾部政治敏銳性、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彆力,不被負麵輿論牽著鼻子走,堅守對黨忠誠可靠的政治立場,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始終堅定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做到愛黨、信黨、護黨、跟黨走。
增強大局意識,是指製定和落實黨在各方麵的決策部署,都要站在黨和國傢的大局上想問題,把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新常態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學深學透、融會貫通,自覺貫徹到自己分管方麵工作中去。各級領導班子和各級領導乾部,都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認識大局、把握大局、服從大局,不能隻關心局部而忽視全局,也不能為瞭局部而影響全局,更不能讓局部和全局發生衝突;各級領導班子、領導乾部所負責的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工作,都要做到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
增強核心意識,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核心”。對於“核心意識”,應當從相互聯係、層層推進的三重含義上來理解:第一重含義,指在國傢範圍內,中國共産黨作為執政黨,在整體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正如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中所講的:“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産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剋思列寜主義。”第二重含義,指在全黨範圍內,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特彆是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是對全黨實行集中統一領導的核心。這重含義在《中國共産黨章程》中規定得很清楚:“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錶大會和中央委員會。”《中國共産黨章程》還規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第三重含義,指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特彆是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範圍內,中共中央總書記是這個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這重含義如同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幾次重要講話中突齣強調的:“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這個核心領導層,要形成一個大傢公認的、人民滿意的中央領導集體中的核心,中央領導集體的所有成員都要“有意識地維護一個核心”,因為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這個黨的核心領導層中的核心。可見,“核心意識”和“領導核心”一樣,核心的範圍越來越小,核心的作用越來越大,三重含義相互聯係、層層推進。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使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産黨這個領導核心周圍,就是全黨緊密團結在黨中央,特彆是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這個領導核心周圍,就是黨中央要緊密團結在以中共中央總書記這個核心中的、核心中的核心周圍。在當前對此可高度概括為,全國人民特彆是全黨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
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求各級領導乾部自覺嚮中共中央看齊,嚮黨的理論和路綫方針政策看齊,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堅決服從中共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中共中央權威。中央要求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都必須有很強的看齊意識,必須經常看齊、主動看齊、做到真正看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高度統一的經濟社會處於發展中程度的大國,中國共産黨是一個擁有8700多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如果沒有黨中央集中統一的堅強領導,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權威,是不可想象的。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是我們黨的一貫要求。增強看齊意識,始終同中共中央保持一緻,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切實保證政令暢通,這是關係黨、民族、國傢前途命運的方嚮性、原則性問題。當前,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嚮黨中央看齊,嚮黨的路綫、方針、政策看齊,嚮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看齊,嚮習近平總書記看齊。
三、增強“四個意識”的基本要求
“四個意識”雖然各有自己的特定內涵,但也有其共性的本質,這就是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這是一個事關黨的團結統一,事關國傢發展進步,事關百姓幸福安康的最大的政治問題。因此,全黨特彆是各級領導乾部必須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增強“四個意識”必須堅定對黨的忠誠。所謂忠誠,也就是堅定的信念和追隨。忠者,赤誠無私、誠心盡力,誠者真心、實在。應該強調,黨員乾部對黨的忠誠,不是額外要求,而是必須履行的義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月14日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齣的,“全黨同誌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産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於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全黨同誌要強化組織意識,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是組織的一員,時刻不忘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接受組織安排和紀律約束,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增強“四個意識”必須堅決服從中央的統一領導。中國共産黨是根據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製原則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錶大會和中央委員會,是民主集中製的基本原則,也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重要條件。這四條原則當中,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錶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尤為重要。黨中央是黨的全國代錶大會選舉産生的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全體黨員共同意誌的代錶,因而維護中央權威,服從中央領導,與黨中央保持一緻,就能夠實現全黨的集中統一。隻有維護中央權威,纔能全黨服從中央,保證中央的政令暢通,纔能在改革中妥善處理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以及地方和中央的關係,纔能把全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從而保證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實現。一個黨隻有團結得堅如磐石,纔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纔能把黨內在的先進性外化為實踐活動,纔能引領時代潮流,推動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全麵進步。因此,我們必須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
增強“四個意識”必須在思想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廣大黨員乾部必須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綫、方針、政策,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做到令行禁止。在具體工作中,自覺地把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放到全黨、全國改革和發展的大局中來考量,而不能片麵強調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把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置之度外。當然,維護中央的權威,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央保持一緻,並不是照抄照搬,而要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維護中央的權威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結閤起來。同時,領導乾部必須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緻,堅決反對一切派彆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麵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這是黨章規定的共産黨員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更是領導乾部應當具備的基本道德準則。
增強“四個意識”必須自覺維護中央權威。維護中央的權威,是嚮中央看齊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 維護中央權威就是要保證中央政令暢通。中央的大政方針以政令的形式頒布實施後,能否在各地方、各部門切實地貫徹執行,使中央決定瞭的事情得到各方麵認真對待和有效落實,直接影響到中央的形象和威信。因此,維護中央權威,就必須堅決有力地執行中央製定的路綫、方針、政策,不摺不扣地執行中央的大政方針,保證中央政令的暢通。黨的各級地方組織和全黨同誌要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在重大問題上與中央保持一緻,決不允許違背中央的根本精神各行其是、另搞一套,決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對中央政令閤意的就執行、不閤意的就不執行,以維護黨和人民的最高利益不受侵害。同時,還需要強調的是,在貫徹執行中央政令的實踐中,要堅持反對不顧實際地照搬照抄、教條主義,要善於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和黨員的創造力,這是我們黨一貫堅持和倡導的重要指導原則。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黨員的創造力,應當是貫徹中央精神與立足本地實際相結閤,對當地人民負責與對全國人民負責相統一。因此,地方的積極性、黨員的創造力發揮好瞭,纔能開拓創新,把中央的路綫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以實際行動體現對中央權威的維護。
很好
評分非常好
評分買給領導的學習用書。有一小半都髒兮兮的,因為趕著用,就沒有退換貨。非常失望的一次購物,發書前,我用布擦瞭半天書。
評分不錯,很快的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很好
評分不錯
評分非常好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