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增加了洛克菲勒商业帝国的演变和智慧,增强可读性。
2.每封家信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帮助读者理解书信背后的故事和所蕴含的智慧,更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
3.全新翻译,更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内容简介
约翰·D·洛克菲勒世界上一个亿万富翁,开创了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在其一生中,经常通过书信的形式指点孩子们。本书就精选了其给自己儿子小约翰·洛克菲勒的38封信,里面再现了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谋略和“家族帝国”的秘密;这些书信也饱含洛克菲勒教育子女的思想。
作者简介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实业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人类历史上**位亿万富翁。他幼年家境贫寒,却充满雄心壮志,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他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标准石油公司,成为全球历史上富有的商人,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他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作为一个商业奇才,他被人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作为一个父亲,他留给子女的精神财富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为世人留下了基业长青的家族秘笈。
简方真,英语专业八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大学讲师及自由撰稿人,曾在《中国教育(高教版)》《新学术》《中国教育教学杂志》等知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和专注多篇。
目录
导读:洛克菲勒的家教奥妙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平民化的精英教育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 封信
第1 封信:不甘示弱才会赢
第2 封信:起点不决定一切
第3 封信:既要行动,又会装傻
第4 封信:工作就是天堂
第5 封信:别让拖延毁了未来
第6 封信:幸运之神眷顾勇者
第7 封信:为了幸福抵押生命
第8 封信:哀莫大于心死
第9 封信:忠诚于自己
第10 封信:策划自己的运气
第11 封信:接受挑战才能成就帝国
第12 封信:蒙受侮辱并不是坏事
第13 封信:交易的真谛
第14 封信:要有合作精神
第15 封信:亮出你的目的
第16 封信:不要让小人拖你后腿
第17 封信:忍耐是一种策略
第18 封信: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移山
第19 封信:把没有希望变成希望
第20 封信:永远做策略性思考
第21 封信:找借口是一种思想疾病
第22 封信:你们是世上的盐
第23 封信:无权当穷人
第24 封信:勤奋出贵族
第25 封信:财富越多责任越大
第26 封信:结束只是开始
第27 封信:林肯告诉我,只有放弃才会失败
第28 封信:认清职责,拒绝责难
第29 封信:想让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副拐杖
第30 封信:善用每个人的智慧
第31 封信:安逸和享乐只是猪的理想
第32 封信:让心灵之光照亮前进的路
第33 封信:打开贪心,不是打开潘多拉之盒
第34 封信:地狱里住满了好人
第35 封信:将部属放在第一位
第36 封信:成功的种子就在身边
第37 封信:没有野心,成不了大事
第38 封信:财富是冒险家的乐园
附 录
◎让箴言点亮财富的灯塔
◎洛克菲勒家族的十大传承信条
◎ 14 条洛氏零用钱备忘录
前言/序言
在洛克菲勒去世70 周年之际的2009 年,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对照当时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得出洛克菲勒家族的资产折合为3053 亿美元,而那一年,当时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530 亿美元。
在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路上,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谁比洛克菲勒走得更远,我们所有人都在他的背影里,看着他如赫拉克勒斯一样,在财富界走出了前所未有的遥远之路、成功之途。但也正如只看到他的背影一样,这位超级富豪在公众面前总是沉默寡言,即使受到不公正的攻击也不为自己辩解,这让人很难看透他的心灵和窥探他致富的秘密。
英雄不问出处 富贵当思原由
1910 年,约翰·D·洛克菲勒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活跃在美国和世界舞台之上,延续着它的辉煌史。时代变幻,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帝国早已不同往昔,但他们的财富,让任何一个财富家族都不敢小觑,也许整个家族的财富到底有多少,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中国有句古话“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成功的原由。尽管洛克菲勒对自己出身贫寒之家,甚至有时要靠乞讨度日的童年生活屡屡提及,但有多少人真在意?从为钱所困,到成为金钱的主人;从囊空如洗,到富可敌国;这一英雄里程,是一条多么漫长的征程!也许我们更应该“问问英雄的出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那奋斗不息的一生。
在财富的道路上,他已经走得太远,以致人们忘了他的卑微起点,也就忘了他那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征程。洛克菲勒的成功固然和时代以及他那无与伦比的商业智慧分不开,但没有坚实的奋斗,一切都是泡影。洛克菲勒给世人留下了上万封的书信,其中跟儿子小约翰的通信更多传授了他的商业智慧。不过仔细品味,这些智慧哪个不是蕴含精神力和意志力的内核啊。
垄断时代的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的绝好例证。1865 年洛克菲勒初进石油业时,仅克利夫兰就有50 多家炼油厂,而到1870 年他的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时,不到5 年的时间这里的石油公司已经倒闭了一半。1872 年底,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克利夫兰剩余26 家炼油厂中的21 家,开始了疯狂而迅速的垄断步伐。1890 年,洛克菲勒38 岁,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 的输油能力、25% 的原油产量,还控制了美国四大铁路运营商。
直到1911 年美国最高法院下令将其拆散前,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洛克菲勒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
时至今日,标准石油公司的“遗产”仍然是世界石油市场的重要力量,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石油公司。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像洛克菲勒那样的“超级垄断”已经很难再次出现,洛克菲勒和他的“石油帝国”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绝唱。不过
洛克菲勒在营建这个庞大帝国的过程中所展现的睿智永远不会过时。
前所未有的慈善家
洛克菲勒的成功是个人奋斗的典型。尽管他被称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但他绝不是靠某些近似上帝之人的提携才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后人发掘了无数条洛克菲勒的成功秘诀,但事实上他成功的根本来源于两条:一是天生就对钱有着狂热的兴趣,另一个是接受挑战不懈奋斗。
但是洛克菲勒对钱的追求只是出于一种兴趣,而不是守财奴式的贪图。他的一生都在疯狂敛财,甚至将此看作是上帝赋予的使命;与此同时,他也为让每分钱物尽其用而费尽脑汁。1897 年,退休后的洛克菲勒开始专注于慈善事业,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而又与其财富规模相称的捐钱方式。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人类慈善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为人类的教育
和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青霉素和其他数十种使用其捐赠经费完成的发明,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和健康;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成为了顶尖学府。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慈善事业贯穿了家族六代,并遍及全世界。中国现代医学的摇篮——协和医院的前身就是在洛克菲勒基金资助下建立的。鲜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也曾出资。
据不完全统计,洛克菲勒的一生捐助慈善事业总计约5 亿5千万美元。1937 年5 月23 日,洛克菲勒去世时,他仅留下了2600万美元的遗产,交税后仅剩1600 万美元。
出色的家庭教育者
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 多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洛克菲勒家族能够延续六代仍辉煌依旧,家族内部传承的家族精神功不可没。
小约翰·洛克菲勒在1941 年7 月8 日的演讲中总结了家族的“十大信条”,并明确说这些信条来源于其父亲洛克菲勒,这些信条也是家族的教育原则。
洛克菲勒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位教育有方的父亲。他深知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所以对家庭用钱进行严格控制。他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不是给后代留下巨额的财产,而是让他们在精神上独立和富足,否则后代子孙只会在钱堆上呼呼大睡,成为败家子。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不是没有根据,看看中外“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的众多家族就明白了。洛克菲勒家族延续了六代,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巨大影响,将家族的辉煌延续至今,而这和家族子孙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那个写信仍占主流的年代,洛克菲勒留下了近万封的书信,尤其是写给儿子小约翰的信里饱含了他的教育智慧,关于奋斗、计划、行动、勤奋、乐观、自信等的灌输,铸就了这个家族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洛克菲勒留给后世的财富密码:一封跨越时代的父子密语 这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一份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当老约翰·D·洛克菲勒,这位一手缔造了美孚石油帝国,被誉为“金融巨鳄”的传奇人物,提笔给他的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写下这些信件时,他并非仅仅在传授经营企业的秘诀,更是在播撒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关于如何理解财富、驾驭欲望、担当责任,以及如何真正活出意义的智慧。这并非一本枯燥的商业教科书,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父子对话,一次深邃的心灵沟通。 信件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最深切的期望与嘱托。这些文字,饱含着洛克菲勒一生成功的经验与教训,浓缩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洞察与理解。他不是在炫耀财富的堆积,而是在剖析积累财富的底层逻辑,以及比财富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他用朴实而有力的语言,为儿子铺就了一条通往成熟、独立与卓越的人生道路。 关于人生方向与自我认知: 洛克菲勒深知,人生的航向,始于清晰的自我认知。他反复强调,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了解自己的潜能,是否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鼓励儿子不要盲目追随潮流,而是要倾听内心的声音,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天赋所在。 “儿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待开发的宝藏,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去挖掘。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所迷惑,你的内心才是你最可靠的指南针。” 他告诫儿子,要学会审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方向。这并非易事,需要勇气,更需要自省。他分享了自己早期创业时,如何克服迷茫,如何坚定信念,一步步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他解释了“目标感”的强大力量,以及如何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来驱动自己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能随波逐流。而有了目标,即使风浪再大,你也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他提出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并非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而是强调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他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并将行动的结果内化为自己的成长。 关于事业经营与财富积累: 作为商业帝国的设计者,洛克菲勒在信中自然会涉及事业经营的精髓。但他并非简单地教授“赚钱之道”,而是着重于“价值创造”的根本。他强调,财富的积累,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客户价值的不断提升。 “儿子,你要明白,财富是价值的副产品,而不是目的本身。当你真正为他人创造了价值,财富自然会随之而来。” 他详细阐述了“诚信”在商业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信誉,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加珍贵。他用亲身经历说明,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坚持诚信也能赢得长久的信任与尊重,从而为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誉,是我们在商业世界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一旦失去,再多的金钱也难以弥补。” 在谈及竞争时,洛克菲勒并非鼓吹无休止的残酷厮杀,而是强调“合作共赢”的可能性。他认为,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识别并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风险,并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但他同时也提醒儿子,在合作中要保持警惕,明辨是非,避免被他人利用。 他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并非鼓励规避风险,而是教导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他会分享自己如何通过审慎的分析和周密的计划,将潜在的危机转化为机遇,以及如何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 “儿子,永远不要低估风险的力量。但同时,也要明白,风险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机遇。” 关于人生修养与品德塑造: 洛克菲勒的信件,超越了纯粹的商业范畴,更深入地触及了人生的哲学与道德的准则。他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不仅要有成功的事业,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 他反复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并非出于吝啬,而是认为这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是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说明,即使拥有巨额财富,依然保持朴素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物质所奴役。 “真正的富有,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能够控制多少,并且不被它们所控制。” 他对“感恩”的教诲尤为深刻。他认为,无论是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还是对赐予自己机会的生活,都应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能让人保持谦逊,懂得分享,并能从困境中看到希望。 “每一次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学会感恩,才能让你走得更远,也更受欢迎。”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洛克菲勒推崇“善良”与“同情心”。他认为,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也应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与善意。他鼓励儿子要学会理解他人的处境,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这不仅能赢得他人的喜爱,更能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平静与充实。 “对待他人,永远不要吝啬你的善意。它可能会在你不经意间,为你打开意想不到的门。” 关于社会责任与人生价值: 作为拥有巨大财富和影响力的人物,洛克菲勒的信件也包含了对“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并非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更应承担起回馈社会的责任。 他分享了自己投身慈善事业的初衷与心得。他强调,慈善并非简单的施舍,而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是对人类福祉的默默贡献。他认为,通过将财富用于教育、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的价值最大化,并为社会留下持久的积极影响。 “财富,如果不能服务于比你更广大的利益,那它就失去了它最光辉的意义。” 他鼓励儿子要怀揣“服务大众”的理念,将自己的事业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他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更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解决社会难题。 “你的事业,不应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应是为了你所处的这个世界,为了让它变得更好一点。” 总而言之,这封跨越时空的父子密语,是一份无价的财富指南。它不只是一份关于如何赚钱的秘诀,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深刻启示录。老洛克菲勒用他一生积累的智慧,为儿子,也为所有阅读这些文字的人,铺就了一条通往真正成功与幸福的人生道路。这是一种跨越金钱与物质的传承,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探索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