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关系花园

教养的关系花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毕淑敏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教养
  • 家庭教育
  • 沟通
  • 情感
  • 心理学
  • 成长
  • 育儿
  • 关系
  • 亲子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80768139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2804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04
字数:1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四弦散谈》——毕淑敏写给青年的人生启示录;  一套四种,定制心灵处方,温暖灵魂的读物;  关注:心理与健康、教养与关系、经历与成长、生命与死亡;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知道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知道有一个结尾在等待着我们,对生命的爱惜,对光明的求索,对人间温情的珍爱,对丑恶的扬弃和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要坚定很多。  ——毕淑敏  “聪慧的女子”“内科医师”“作家”“心理医生”,这四个角色如同演奏人生之歌的四根弦,毕淑敏将其拨弹成一曲意涵隽永、和谐悦耳的雅音——或喜悦或低沉,或畅快或徘徊,你也许闻之陌生,或也心有同感,无论何种感受,这“四弦散谈”的谐音都足以唤你心弦与其共振。

内容简介

  本书系毕淑敏“四弦散谈”之教养篇:每个个体都是来自社会ZUI小的细胞——家庭,家庭赋予个体的点滴,会持续不断地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渗透出来。如何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自律的人,不仅关乎个体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磨砺后代/自己拥有一颗不卑不亢、敢爱敢恨的心,养成一种真诚坦然、坚韧上进的品质,如此,便是教养的证据。

作者简介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心理咨询师、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当代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女作家,其作品优美精炼、充满哲思,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服役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获得过庄重文文学奖、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等。

精彩书评

  《四弦散谈》丛书是毕淑敏写给青年知识分子的人生启示录,是编辑从近70本书上百万字中整理编排而成。丛书包括《心理医生附耳细说》《教养的关系花园》《我喜欢辽阔的地方》《写下你的墓志铭》四本书,分为四个主题:心理与健康、教养与关系、经历与成长、生命与死亡。书中的故事大都是作家毕淑敏亲历的人生,多元的知识和敏锐感知写出的文字,常常受到青年读者欢迎。  ——京华时报

  毕淑敏教你在浮夸中寻找单纯的生活必需品,在躁动中慢节奏地生活。她告诉你爱上不完满的自己是勇敢者的行为,风无法打败阳光。  ——青年文摘图书中心

  毕淑敏的文字细腻而优美,柔中带刚,情感中透着理智,洋溢着的人文关怀尤其让人感动。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我们的社会呼唤这样的人。  ——李拉816

  探索当代社会心灵危机的应对之策,深入地关注生命、人性、救赎等命题,表现人性在面临危难时刻而迸发出的悲悯和无奈,在绝境中展示出的强大和坚韧。毕淑敏的文字有让人变得坚强和温柔的魅力。  ——栝栝-简

  受过的伤,痛苦过的眼,被社会和家人揉碎的心,所有的一切,让我对很多人都失望了。唯有躺在毕淑敏的文字里,才觉得自己是个完整的人。  ——2011音教系新生俊楠1986

目录

教你生病 / 1
生病也是生活 / 6
妈妈,请“跟上” / 10
附耳细说 / 15
好脾气的悖论 / 20
青虫之爱 / 24
优点零 / 32
暴雨筛 / 36
儿子的创意 / 39
心理学教授的弟子 / 44
佑护灾难中的孩子 / 48
爱的回音壁 / 55
每天9点50 / 60
孩子,请闭眼 / 67
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 72
怕见老师 / 79
教养的证据 / 83
仅次于人的动物 / 90
坦然走过乞丐 / 94
请为你的夸奖道歉 / 99
致“跑了的一代” / 102
刺玫瑰依然开放 / 110
万荣的土 / 118
家庭的天平 / 122
我和瑞恩妈妈的不同 / 125
与教授远行 / 132
眼药瓶的奥秘 / 141
我爱我的性别 / 150
母爱的级别 / 154
盲人看 / 158
比会见总统更重要的事 / 163
婴孩有不出生的权利 / 168
孝心无价 / 173
性的第一印象 / 179
莺鸟与铁星 / 184
仇人的显微镜 / 187
书包划破之后 / 191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 198
重剑无锋 / 202
当我们想家的时候 / 208
伤亡于家庭 / 212
适度撒谎 / 218
谁毁灭谁? / 223
从六岁开始 / 229
“想也没想”可不行 / 239
柱子的弹性 / 245
幸福是个哑巴 / 248
回家去问妈妈 / 251
面具后面的脸 / 257
美味的菌子 / 267
因为柔软,所以更需要智慧 / 272
混入北图 / 278
进当铺的男孩 / 285

精彩书摘

  优点零  一位做儿童心理研究的朋友告诉我,他发给孩子们一张表,让每人填写自己的优缺点和美好的愿望。孩子们很认真地填好了,把表交上来。他一看,登时傻了眼。  很多孩子填的是:优点——零;愿望——零。  我对世上是否存在没有优点的成人,不敢妄说,但我确知世上绝无没有优点的孩子。我或许相信世上有丧失愿望的老人,但我无法想象没有愿望的孩子,将有怎样枯萎的眼神。  不知道愿望和优点,这两样对人激励重大的要素,假若排出丧失的顺序,该孰先孰后?是因为丧失了愿望,百无聊赖,才随之沉没,成为没有优点的少年?还是一个孩子首先被剥夺了所有的优点,心如死灰,之后再也不敢奢谈一丝愿望?也许它们如同绞缠在一起的铅丝,分不出谁更冰冷僵硬?  没有愿望,必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孩子不再期望黎明,因为每一天都被功课塞满,晴天看不到太阳,阴天闻不到雪花,日出日落又有何不同?不再留意鲜花,因为世界一片苍白,眼中暗淡了温暖的色彩;不再珍视夜晚,因为厚重的眼镜遮挡了星光,即使抬头也是泪眼蒙眬;不再盼望得到师长的嘉奖,因为那不过是成人层层加码的裹了蜜糖的手段……  没有优点的孩子,内心该怎样痛楚地喘息?见过一个胖胖的男孩,当幼儿园老师第一次问:谁觉得自己是个美男子?他忙不迭地从最后一排挤到前面,表示自己属于其中一员。可惜他紧赶慢赶,动作还是晚了一点,另有好几个男孩抢在前面,在老师面前排成自豪的一排。没想到老师伶牙俐齿地向他们说,还真有你们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竟觉得自己是美男子,臊不臊啊?后来,那几个男孩子,开始为自己的容貌羞涩,无法像以前那样快活。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也可说明一点问题。每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如果成人爱他,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会感觉到自己是天地间的一个宝贝,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个大优点。假若成人粗暴地打击他、奚落他、嘲讽他、鞭挞他,那脆弱的小生灵,就会被利剪截断双翅,从此萎靡下来,或许跌落尘埃一蹶不振。  看不到自身优点的人,必也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他们的谦恭,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懦弱;他们的服从,可能掩饰着深刻的妒忌和反叛;他们的忍让,可能埋藏着刻骨的怨恨;他们的赞美,可能表里不一信口雌黄……  我以为愿望是人生强大的动力之一,假若人类丧失了愿望,世界就在那一瞬停止了前进的引擎。因为有跑的愿望,人们有了汽车;因为有说话的愿望,人们有了电话;因为有飞的愿望,人们有了卫星;因为有传递和交换的愿望,人们有了互联网……  优点和愿望,是孩子们的双腿。希望有一天看到他们填写的表格上这样写着——优点多多,愿望无限。  ……

前言/序言

  人生活在关系中,如同沙粒沉浮在恒河中。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把我们包绕如里三层外三层的礼物。人类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判断,无非都是在观察关系,描绘关系,试图主导关系。  所有的关系之中,人和自己的关系最重要。混淆了这一层关系,人便成了一团被排泄的尾气,不知道自己是谁,暗淡了焦点,迷失了方向。好的关系,像是一罐新鲜的牛奶,芳香醇厚极富营养,可以滋养生命从幼小走向壮健。各种关系犹如一道名菜佛跳墙,珍稀的食材汇聚在一个陶钵中,被岁月的文火慢慢地煎煮着,诸物融合,待火候到了,就成了无与伦比的一道美味,补心补脑益寿延年。  倘若是一团不良的关系,杂草丛生蚊蝇肆虐都算是好的,最怕毒蛇出没、埃博拉病毒肆虐,会伤及性命。它们张牙舞爪地纠缠着你,腐蚀着你,捆绑着你,勒窒着你……它们裹挟着你走向你不想去的地方;它们把你变成你不想成为的人;它们加害你于无形,毁灭你不着痕迹。  要做一个体面美好的人,先要在自己周围缔造起佳美的关系。这需要学习,需要受教育。教养不会从天而降,习得很重要。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和我们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和我们的上司,尊敬而不谄媚;和我们的同侪,协同而不越俎代庖;对我们的下属,谦逊而不居高临下;对大自然,敬畏而不傲慢;对人世间,清醒而不迷恋;对历史,研习而不匍匐;对未来,展望而不坐等……凡此种种关系,绮丽繁杂,然而不必急不必慌,以一颗诚恳之心慢慢理顺,有了错误就更正,有了疏漏就弥补。可以因亲人的失去而哀伤,但不要过久地沉湎于锥心之痛,因为他们的远行,是遵循了一个伟大的定律,不可抗拒;可以为新生命的降诞而欢欣鼓舞,但也不必无原则地溺爱,因为他们自有漫长的人生要跋涉,必有不可替代的磨难须独自穿越。  哦!无所不在的关系绑带,将我们缠绕。然而即使原有的关系顷刻崩裂,我们也依然可以傲然而立,因为你和你还一如既往地存在。期待所有的关系花园中,书声琅琅,鲜花熏梦,丰果碧树,流水幽香。
《时间的织锦》 内容简介 《时间的织锦》并非一本关于宏大历史事件的编年史,也不是一本充斥着枯燥年代和枯燥人物的学究式著作。相反,它是一次深入人心、细腻入微的旅程,探索个体生命如何被时间塑造,又如何反过来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锦。本书旨在捕捉时间流逝中那些被忽视的、微妙的、却又深刻影响我们存在的瞬间,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入的洞察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揭示时间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如何在我们的情感、记忆、成长以及人际关系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本书的主旨在于,时间并非一个单调的、线性的进程,而是一个充满纹理、色彩和层次的复杂织物。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织锦上的一个节点,感受着时间的推移,也贡献着自己的独特色彩。作者深入探究了时间在不同维度上的显现: 一、童年与记忆的编织: 童年,是时间最早的触感,也是记忆最鲜活的源泉。《时间的织锦》将带我们回到那些模糊而又温暖的童年时光。这里没有冰冷的心理学分析,而是通过一个孩子视角下的细微观察,去体会季节更迭带来的喜悦,一次远足留下的深刻印象,一次与亲人的短暂分别所产生的绵长思念。作者善于捕捉孩童对世界的纯粹感知,例如初次见到雪花的惊奇,夏日午后蝉鸣声中的宁静,或是第一次独立完成某件事情时的自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是构成我们生命底色的重要丝线。 记忆,是时间留下的痕迹,是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本书深入探讨了记忆的特性:它是如何被选择性地保存,又是如何被情感所染色。我们会读到关于一次集体回忆所唤起的共同情感,关于一件旧物承载的家族故事,以及关于某个遗忘却又在不经意间被唤醒的场景。作者描绘了记忆的韧性,即使岁月流逝,某些重要的情感和片段依然能够鲜活地存在,甚至影响着我们当下的决策和感受。这种对记忆的探索,并非科学实验的解构,而是对生命体验的温情回溯,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生命中那些珍贵的、被时间打磨过的记忆碎片。 二、成长与蜕变的脉络: 时间是成长的永恒推手,它以最温柔却最不容置疑的方式,推动着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时间的织锦》细致描绘了成长过程中那些关键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并非总是惊天动地的事件,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微妙变化:第一次独立思考的萌芽,一次与朋友的争执后的和解,一次面对挫折后的重新站起。 作者特别关注了“时间差”在成长中的作用。我们可能在生理上已经长大,但在心理和情感上却依旧停留在某个阶段,或是相反。这种时间上的不一致,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独特的“肌理”。我们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里,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观点,或是如何在一瞬间,因为某个经历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本书没有提供“如何快速成长”的指南,而是展现了成长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鼓励读者去理解和接纳自己生命中不同步调的成长节奏。 三、情感与关系的延展: 情感,是时间最忠实的伴侣,也是关系中最深刻的粘合剂。《时间的织锦》将视角转向了人与人之间在时间长河中的情感流转。这里有初遇时的怦然心动,热恋中的甜蜜依恋,也有长久相伴中的默契与温存。本书并非简单地叙述情感的发生,而是探索情感如何随着时间而深化、改变、有时甚至褪色,又如何在新的节点上重新燃起。 书中会呈现不同类型关系的“时间维度”:友情在共同经历风雨中的坚固,亲情在岁月沉淀中的醇厚,爱情在平凡日子里的守护。作者通过描绘那些在时间里反复出现的场景,如家庭聚会、朋友间的闲聊、伴侣间的日常对话,来展现情感的持久力量。同时,也触及了时间带来的分离与思念,以及在距离和时间面前,情感如何保持其生命力。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如何在时间中生长、延展、有时也会面临考验的深刻体悟。 四、当下与未来的对话: 虽然本书着重于时间在过去和现在的影响,但它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思考。《时间的织锦》提醒我们,每一个当下,都是未来时间织锦上的一根新线。我们如何在当下做出选择,如何珍惜眼前的时光,都将决定未来织锦的色彩和图案。 作者以一种充满哲学性的思辨,探讨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我们有时会觉得时间飞逝,有时又会觉得度日如年,这种感知上的差异,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时间现象。本书鼓励读者去“活在当下”,去细致地感受每一刻的体验,因为正是这些当下的累积,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全部。这种对“当下”的强调,并非逃避未来,而是认识到,只有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才能更有意义地走向未来。 风格与特色: 《时间的织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和高度的文学性。本书没有遵循严格的时间顺序,而是将不同时间段的感悟和故事交织在一起,如同织锦一样,不同颜色的丝线在纵横交错中构成完整的画面。作者的语言风格细腻、富有感染力,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象化,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触摸到时间的脉搏,感受到情感的温度。 本书不会提供简单的答案或教程,而是提供一种视角,一种感悟,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它希望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时间织锦”的线索,并从中获得力量和启迪。它是一本读起来会让人感到宁静、深沉,并忍不住停下来思考的书,一本能够陪伴读者在时间的旅途中,静静地感受生命之美的书。 《时间的织锦》是一本献给所有珍视生命、渴望理解时间流转的人们的书。它邀请你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用爱去编织,用记忆去回味,最终,织就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之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快两个月了。第一次翻开它,是偶然间在书店里被它素雅的书名吸引,觉得“教养”和“关系花园”结合起来,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意蕴。回家后,立刻沉浸其中,却发现它给我的感觉远比书名更丰富。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那样,上来就给你列出一堆“必须这样做”的清单,或者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温和的长者,在午后阳光下,娓娓道来。它没有直接告诉你“如何教养”,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而细腻的故事,描绘了孩子与父母之间,以及孩子与世界之间,那些微妙而深刻的连接。我反复咀嚼书中那些关于“看见”和“被看见”的论述,常常在读到某个情节时,猛地想起自己和孩子的某个瞬间,然后恍然大悟,原来那时候,我并没有真正“看见”我的孩子。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一直以来以为的“爱”和“管教”,是否真的触及了孩子内心的需求。这本书让我明白,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也不是一场战役,而更像是在一片土壤里,耐心地播撒种子,然后静待花开。它提供的不是速成秘籍,而是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理解孩子,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更健康、更温暖、更可持续的亲子关系。

评分

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有时候又觉得无从下手。直到我读了《教养的关系花园》,才好像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也没有教我一些“万能公式”,而是从一个非常根本的角度,探讨了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点放在了“教什么”,而忽略了“如何与孩子建立联结”。书中关于“安全感”和“依恋”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我开始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是否让他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管理”孩子,而是教你如何“陪伴”孩子,如何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港湾。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练习,虽然很简单,但却能帮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孩子的感受。比如,尝试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感受他们的情绪。这个过程让我觉得,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好像拉近了很多。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育儿,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

评分

初初拿到《教养的关系花园》,我抱着一种“看看能不能学到点什么”的心态。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浸其中,甚至常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个观点而停下脚步,陷入沉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我想是它的“诗意”。它没有使用冰冷的教育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优美、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以及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把教养比作“花园”,这个比喻太贴切了!花园需要阳光、雨露、土壤,更需要园丁的精心照料。而孩子,就是那株需要细心呵护的植物。书中关于“耐心”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时候,我们父母都太急于看到结果,希望孩子立刻学会某种技能,或者立刻变得“懂事”。但这本书提醒我,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允许孩子犯错,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尝试。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教养,是尊重孩子的节奏,是帮助他们建立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强行塑造。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孩子的方式变了,不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成绩,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快乐。

评分

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亲子沟通的书,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有些枯燥,而且实践起来总觉得隔靴搔痒。直到我读了《教养的关系花园》,才真正感觉像是找到了“对”的书。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接地气,用了很多很多我能理解,甚至能在我生活中找到影子的例子。比如,书中描绘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的场景,我真的能体会到作为父母的那种无奈和焦虑。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议。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倾听”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听到孩子说的话,更是要去理解话语背后的感受和需求。我开始尝试着在和孩子交流时,放下自己的评判,纯粹地去听,去感受。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有时候孩子说的话会让我很不舒服,但我强迫自己去消化,去理解。渐渐地,我发现孩子好像也愿意跟我分享更多了,那种隔阂感真的在一点点消融。这本书让我明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根本上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之上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和控制。它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通往更和谐亲子关系的道路。

评分

拿起《教养的关系花园》,我并没有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什么“灵丹妙药”,毕竟育儿这件事,从来就没有简单的答案。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出人意料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不是用大道理来教育你,也不是用冰冷的数据来支撑论点,而是用一种非常朴素、非常真诚的笔触,分享了作者在育儿路上的思考与实践。书中关于“同理心”的阐述,让我对孩子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常常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感到不解,甚至生气,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尝试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去感受他们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因为不愿意写作业而哭闹时,我不再是简单地责备他“不听话”,而是去理解他可能是在感到疲惫,或者在面对困难时感到无助。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对孩子,更是对我自己的内心是一种洗涤。这本书让我明白,教养不是一场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而是两个灵魂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滋养。它让我更加珍视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并努力去成为一个更具智慧、更有爱的父母。

评分

书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体悟生活、家人相处的道理。2015年4月26读书摘一句:真正的勇敢不在声音的大小和举动的决绝,而更在于坚守原则的执着。

评分

纸质不错

评分

一直以来都喜欢毕淑敏,学生时代的影响挺大的。现在也到快生孩子的年龄了,看看有关教育方面的书,也为未来打个基础。

评分

好书,物流真的好快,买书的人太少了?

评分

还没有开始读,装帧设计很喜欢。

评分

京东的书一直都是好评

评分

好书推荐,值得一看,还会再来。

评分

挺好的 很满意

评分

不错,是正板,慢慢再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