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3
楊寬先生《戰國史》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斷充實和提高,內容翔實豐富,觀點顯豁精審。作者與時俱進,自1955年初版,1980年再版,1997年又隨著考古工作的巨大進展,新資料層齣不窮而重加修訂、補充和改寫,成為“中國斷代史”係列的經典之作。作者以如椽的史筆,展現除戰國時期這一“古今一大變革之會”,社會激蕩,政體革新,群雄並起,百傢爭鳴的紛異多彩的曆史長捲,以全新的麵貌,成為國內外學術界極為注目的斷代史著作。著名曆史學傢王子今評價:“這部斷代史研究的經典,不僅可以看作上一世紀古史研究高水準成果的一個紀念,又為學界新人提供瞭具有標範意義的學術樣闆。”
讀中國曆史,尤其是斷代史,楊寬先生的著作絕不能錯過。“楊寬著作集”中的《戰國史》,是經過50多年,三次修訂的中國斷代史扛鼎之作。
《戰國史》是楊寬的代錶作,也是中國斷代史的一部名著。作者充分吸收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融會貫通,成就這部集大成的《戰國史》。本書著重論述戰國時期從分裂割據走嚮統一,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發生的重大變革和發展,真實地再現瞭戰國時代風雲變幻、劇烈變革、百傢爭鳴、英纔輩齣的曆史與社會狀況,是戰國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楊寬(1914—2005),字寬正,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白鶴江鎮人。曾就讀於蘇州中學師範科,1936年畢業於光華大學國文學係,師從史學大傢呂思勉、蔣維喬、錢基博。1936年參與上海市博物館籌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館館長兼光華大學曆史係教授,1953年任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1959年調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所副所長,1970年又調迴復旦大學曆史係工作。1984年赴美國邁阿密定居至逝世。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主任秘書、古物整理處處長,上海市博物館館長,中國先秦史學會首屆至第三屆副理事長。著有《中國上古史導論》《西周史》《戰國史》《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古史新探》《中國古代都城製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陵寢製度史研究》等。
前言1
第一章 緒論1
一 戰國史的重要性1
連年進行兼並戰爭的時代特徵(2)春鞦、戰國之交是“古今一大變革之會”(4)大變革體現瞭中國曆史的發展規律(7)戰國史對今後的深遠影響(9)
二 戰國史料的整理和考訂11
戰國主要史料的特點(11)《竹書紀年》和校正《史記》東方六國紀年的考訂(14)閤縱連橫史料的去僞存真(16)樂毅破齊史料的去僞存真(18)《資治通鑒》所載樂毅破齊經過的虛假(20)載有戰國史料的著作(22)戰國史料的編年整理和考訂(32)戰國典章 製度的分類編纂和考訂(37)戰國地理的考證和地圖的編繪(38)考古發現的新史料(39)銅器銘文的史料價值(42)
第二章 春鞦戰國間農業生産的發展45
一 冶鐵技術的進步和鐵製生産工具的廣泛使用45
冶鐵鼓風爐的重大進步(45)鑄鐵冶煉技術的發明(48)鑄鐵鑄造工藝的進步(51)鑄鐵柔化技術的發明(51)滲碳製鋼技術的發明(53)固體滲碳製鋼技術的發明和寶劍的製作(55)鐵礦的開發(56)各國冶鐵手工業地點(58)鐵工具的廣泛使用(60)
二 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61
堤防的普遍建築(62)運河的開鑿和水利工程的興辦(64)運河開鑿工程技術的進步(70)
三 糧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園、果園的分布72
主要糧食作物的種類(72)土壤的分辨和田地的等級(75)各種糧食作物的分布(78)蠶桑事業的發展及麻的分布(80)漆園和果園的經營(82)
四 農業生産技術的進步和農業産量的提高83
荒地的開墾(83)牛耕的推廣和耕作技術的進步(84)灌溉方法的改進(86)施肥技術的進步(86)農業産量的提高(87)一年兩熟製的推廣(89)
五 農本理論的産生、管理農業政策的實施和農業科學的興起89
農本理論的産生(89)管理農業生産的政策(91)農業科學的興起(92)
第三章 春鞦戰國間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96
一 手工業生産技術的進步96
青銅鑄造技術的進步(96)青銅工藝技術的創造(100)建築技術的進步(104)煮鹽業的發達(109)釀酒技術的進步(110)製陶技術的進步(110)皮革業的進步(110)手工業技術知識的積纍和《考工記》的成書(111)
二 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112
與小農結閤的傢內手工業普遍存在(113)個體經營的小手工業普遍存在(113)官營手工業的規模(114)豪民所經營的大手工業(117)
三 商業的發展和富商大賈的齣現118
四 方土特産的交流(118)商業和交通的發展(120)壟斷市場的大商人的齣現(124)各種巨富的産生(125)
四城市的興起及其發展126
人口的增加(126)城市人口的增加(127)城郭的發展(128)商業城市的興起(130)都城的規模擴大(131)市的規模宏大(137)市中的工商業稅以及爭奪城市(139)軍市的興起(140)
五 鑄造貨幣的廣泛流通和高利貸的橫行141
銅幣的四種形式(141)各國大商業城市所鑄銅幣(142)銅幣的廣泛流通(148)黃金的使用(150)高利貸的橫行(152)券的普遍應用(153)
六 貿易理論的産生和商業政策的講究154
計然的貿易理論和商業政策(154)白圭的貿易緻富理論(158)農傢和法傢的抑商主張(160)
第四章 春鞦戰國間社會經濟製度的變革162
一 農田製度的變革162
“國”“野”對立的製度和井田製度(162)井田製度的逐步瓦解和田地逐步私有化(165)田畝的租稅製度的推行(170)魏、秦等國的身分製和授田製(172)名田製度和地主的成長(175)
二 各國政權的改組和改革177
魯的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177)六卿分晉及其改革(178)田氏代齊(179)吳的興起及其政治改革(180)越的興起及其政治改革(182)鄭國的爭奪政權(184)秦獻公的取得政權及其政治改革(185)戴氏代宋(187)燕國的“禪讓”事件(188)
三 社會結構的變化189
自耕小農的普遍存在(189)小農經濟成為立國的基礎(191)依附於地主的庶子、佃農和雇農(194)官府的奴隸(196)地主和商人占有的奴隸(199)
第五章 戰國前期各諸侯國的變法改革203
一 魏國李悝的變法204
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204)李悝的“盡地力之教”(205)李悝的平糴法(206)李悝製定《法經》(206)
二 趙國公仲連的改革208
三 楚國吳起的變法209
楚悼王起用吳起實行變法(209)吳起“損有餘、補不足”的變法措施(209)吳起整頓楚國吏治(209)吳起變法的成效(210)吳起被殺害(211)
四 韓國申不害的改革212
韓昭侯起用申不害進行改革(212)申不害講究統治之“術”(213)
五 齊國鄒忌的改革215
齊威王起用鄒忌進行改革(215)鄒忌推行法傢政策(215)
六 秦國衛鞅的變法217
秦孝公起用衛鞅實行變法(217)衛鞅第一次變法(218)衛鞅第二次變法(220)衛鞅變法的成功及其被殺害(228)
第六章 中央集權的政治體製及其重要製度230
一 官僚製度的建立230
官僚製度的産生(230)俸祿製度的推行(231)賞金辦法的實施(232)“璽”“符”製度的建立(233)年終考績的“上計”製度確立(235)視察和監察地方的製度(236)選拔官吏的製度和辦法(237)
二 中央集權官僚機構的建立238
相國和將軍的官製(238)尉和禦史的官製(241)七國官製的不同(242)秦漢時代九卿的由來(243)
三 郡縣製度的建立245
縣和郡的産生(245)戰國時代郡的特點(246)戰國時代縣的組織(248)
四 加強統治的有關製度的創設250
法律的製定、頒布和執行(250)戶口的登記和賦役的攤派(253)國傢兩大財政機構的創始(255)連坐法的推行(260)度量衡製的頒布和校驗(260)
五 郡縣徵兵製度的推行和常備兵製度的建立267
郡縣徵兵製度(268)常備兵製度(270)軍隊的編製和軍中賞罰的規定(270)
六 爵秩等級的規定272
三晉、齊、燕的爵秩等級(272)楚的爵秩等級(273)秦的二十等爵(273)法律維護爵秩等級(276)
七 封君製的設置280
戰國時代封君製的特點(280)各國封君的情況(288)封號的三種類型(290)
八 維護統治的禮樂製度291
禮樂製度的作用(291)即位禮和朝禮(292)對神祇和祖先的祭禮(293)喪禮和墓葬製度(294)戰國墓葬可分三大等級(295)沿用謚法的禮製(298)
第七章 七強並立的形勢和戰爭規模的擴大300
一 戰國初期各國的疆域和少數部族的分布300
各大國的疆域(300)各小國的疆域(303)少數部族的分布(306)
二 七強並立形勢的形成310
晉國六卿的兼並和“三傢分晉”(310)對戎狄部族的攻滅兼並(311)對小國的攻滅兼並(313)魏攻取秦河西地和滅中山(313)三晉伐齊和列為諸侯(315)楚、三晉和秦圖謀嚮中原開拓(317)田氏列為諸侯(318)趙、楚和魏、衛的大戰(318)楚南收揚越和取得蒼梧(320)韓滅鄭和三晉對外兼並(321)秦與周圍少數部族的鬥爭(322)中山的復國(322)周分裂為西周和東周(323)秦、魏石門之戰(324)韓、趙、秦、魏間的戰爭和魏遷都大梁(325)魏遷都大梁後的形勢(326)七強並立形勢的形成(327)
三 武器的進步和戰爭規模的擴大以及戰爭方式的變化327
武器的進步(327)各國兵額和參戰軍隊人數的增多(333)步騎兵的野戰、包圍戰代替瞭車陣作戰(335)總的戰爭方式的變化(340)
四 戰爭中防禦手段的進步341
關塞亭障的防守(341)各國內地長城的建築(345)邊地長城的建築(349)
五 兵法的講求和軍事學的發展351
兵法的講求(351)孫武的軍事理論(352)孫臏的軍事理論(355)尉繚的軍事學(358)《六韜》伐滅敵國的謀略(360)後期墨傢的守城戰術(363)
六 馬的外形學(相馬法)的進步364
良種馬的培養和伯樂的相馬法(364)馬王堆齣土的帛書《相馬經》(366)
第八章 閤縱、連橫和兼並戰爭的變化368
一 魏和齊、秦大戰以及魏、齊、秦等國陸續稱王368
魏國的進一步強大(368)齊、魏桂陵之戰(369)魏國扭轉戰局(370)魏惠王稱王和逢澤之會(371)齊、魏馬陵之戰(372)齊、魏“會徐州相王”(374)秦取得魏的河西(375)張儀為秦相而連橫(375)秦惠文君稱王(376)公孫衍閤縱和五國相王(378)閤縱、連橫活動的産生(379)
二 張儀、公孫衍的連橫、閤縱和秦滅巴蜀、取漢中以及楚滅越380
張儀兼為秦、魏之相(380)公孫衍為魏相和五國伐秦(381)秦滅巴蜀(382)秦對巴蜀的羈縻政策(383)秦兼並義渠土地(385)齊宣王破燕和中山攻取燕地(386)公孫衍為韓相和田文為魏相而閤縱失敗(386)秦、韓、魏和楚、齊對峙局勢(388)秦、韓、魏大勝楚、齊和秦取漢中(389)秦武王為窺周室而攻取宜陽(391)楚懷王滅越(393)
三 孟嘗君閤縱齊、韓、魏而勝楚攻秦和趙武靈王
“鬍服騎射”而攻取中山及鬍地394
齊國靖郭君和孟嘗君的專權(394)齊、魏、韓勝楚的垂沙之役(396)楚懷王被秦拘留(398)孟嘗君入秦為相(399)趙武靈王“鬍服騎射”(400)趙攻取中山和攻略鬍地(401)宋滅滕、伐薛和取淮北(403)秦、趙、宋和齊、韓、魏對峙局勢(403)齊、韓、魏攻入秦函榖關(405)
四 秦、齊、趙三強鼎立而鬥爭和蘇秦為燕間諜而計謀破齊406
秦國穰侯的擅權(406)趙武靈王之死和李兌專權(407)齊、秦聯閤而各自略地(408)秦將白起大敗韓、魏於伊闕(408)秦取得韓、魏大塊土地(409)秦、齊、趙三強鼎立而爭奪宋國(410)蘇秦為燕間諜而破齊的計策(411)燕昭王和蘇秦定策攻破齊國(413)燕助齊第一次攻宋(414)秦、齊並稱西帝、東帝(416)蘇秦閤縱五國攻秦(417)
五 齊滅宋、燕破齊和秦破楚及楚將莊入滇418
齊滅宋和秦取安邑(418)秦、趙主謀閤縱五國伐齊(420)樂毅為趙、燕“共相”而破齊(423)蘇秦因反間而車裂於市(426)秦、魏分取宋地和楚收迴淮北(427)秦兩次圍攻魏都大梁(428)燕攻破東鬍和開拓遼東(432)齊將田單復國(432)秦對巴蜀的經營和對西南的開發(433)秦將白起攻取楚都郢和攻破楚國(433)楚將莊入滇稱王(436)秦滅亡義渠(438)
六 秦、趙間劇戰,楚滅魯和秦滅西周以及魏攻取陶、衛439
秦破趙、魏的華陽之役(439)趙破秦的閼與之役(440)範雎相秦及其“遠交近攻”和“攻人”的戰略(441)秦攻取韓上黨和破趙於長平(444)秦進圍趙都邯鄲和魏、楚閤縱救解的成功(448)楚考烈王滅魯(452)秦昭王滅西周(452)魏安釐王攻取陶郡和滅亡衛國(453)
第九章 秦的統一455
一 秦兼並六國和完成統一455
秦在兼並戰爭中的勝利(455)燕、趙連年大戰(457)燕、楚、魏分彆攻齊(457)秦滅東周和攻取趙的太原(458)信陵君閤縱五國攻秦和攻韓取管(458)秦攻取魏地建置東郡(460)秦攻取趙的上黨和河間(462)秦接受韓郡守投獻和秦滅韓(463)秦間諜工作成功和秦破趙(464)荊軻刺秦王和秦破燕(464)秦滅魏(465)秦滅楚(465)秦滅甌越、閩越(466)秦滅燕、趙(467)秦滅齊(467)對西南少數部族地區設官治理(467)防禦匈奴和建置九原郡(467)統一南越和建置南海、桂林、象郡(468)
二 秦統一的原因469
人民的嚮背是戰爭勝負的關鍵(469)秦在兼並戰爭中推行瞭符閤人民願望的政策(472)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建成統一國傢(475)人民群眾迫切要求統一(476)
三 秦始皇的完成統一479
秦始皇的登位和秦統一條件的成熟(479)呂不韋和《呂氏春鞦》(481)《呂氏春鞦》鼓吹用“義兵”兼並天下(483)秦始皇消滅嫪毐和呂不韋兩大勢力(484)秦始皇采用法傢主張兼采陰陽傢、儒傢學說(485)尉繚使用間諜兼並六國的策略(487)秦始皇推行的法傢政策(488)秦始皇的評價問題(493)
第十章 戰國時代的“百傢爭鳴”498
一 士的活躍和“百傢爭鳴”498
士的變化及聚徒講學和著書立說之風(498)布衣卿相之局和“禮賢下士”之風(500)遊說和養士之風(501)“子”和“夫子”開始作為學者和老師的尊稱(502)諸子百傢和“百傢爭鳴”(502)九流十傢齣於王官(503)
二 墨子的天誌、兼愛和尚賢學說504
墨傢淵源於巫祝(504)墨子和墨傢(505)要求解決“三患”、達到“三務”(506)尚賢、尚同和各盡所能的主張(507)非樂、非攻、非命和非儒(508)
三 老子主張柔弱和無為的道傢學說510
道傢淵源於史官(510)老子和老子書的年代(512)柔弱勝剛強的原則(512)防止失敗、爭取勝利的策略(513)反對大國兼並取天下(514)道是萬物本體的學說(515)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516)
四 道傢的幾個流派516
楊硃的“為我”學說(516)列子的“貴虛”學說(517)稷下的道傢(519)稷下道傢的“精氣”為“道”說(519)稷下道傢的“水”為“萬物本原”說(520)莊子的相對主義(521)莊子追求的精神自由(523)
五 慎到的法治、勢治理論523
從道傢分化齣來的法傢(523)主張國君無為而治(523)提倡法治(524)重勢學說(525)
六 曾子一派主張修身治國的儒傢學說525
曾子一派儒傢的發展(525)曾子的修身之道(527)曾子的陰陽二氣化生天地萬物說(529)大學之道和中庸之道(530)所謂聖和聖人(532)
七 孟子主張“王道”和“仁政”的儒傢學說534
孟子事跡(534)主張效法先王和實行“王道”(534)人性本善的理論(535)實行“仁政”的學說(535)
八 黃帝書的黃老學派思想537
黃老學派和它的代錶作黃帝書(537)要求采取緩和矛盾的政策(538)主張加強中央集權按“法度”統治(538)改進道傢學說作為理論依據(539)
九 《易係辭傳》所闡明的“易”的哲理541
《易係辭傳》的作者問題(541)社會進化的曆史觀(543)理想中的聖人之治(544)對仁義的重視(545)對老子“道”的宇宙觀的發展和革新(547)
十 《商君書》代錶的戰國晚期衛鞅一派法傢思想547
進步的曆史觀(547)主張加強法治和奬勵耕戰(548)完成統一的目標(549)
十一 荀子主張禮治的儒傢學說550
荀子事跡(550)人力戰勝自然的思想(550)人性本惡的理論(552)禮治的主張(553)主張用“仁義”和“王道”來完成統一(553)
十二 韓非兼用法、術、勢的法傢學說554
韓非事跡(554)法、術、勢的兼用(555)為實現統一的法傢政策(556)主張按照客觀規律辦事(557)“當今爭於氣力”的思想(558)性惡論的擴大(559)
十三 重視生産、計劃、法令、術數的齊法傢學說560
《管子》中齊法傢的著作(560)對發展生産和分明賞罰的重視(561)對計算籌劃的重視(562)重視農業的政策(563)術數、法令、分職、威勢的兼用(564)“任法”和“法法”的主張(566)順應“天道”發展變化趨勢和規律的理論(567)
十四 鶡冠子實現“大同”的道傢學說568
鶡冠子的著作(568)所謂“泰上成鳩之道”(569)所謂“太一”的“大同之製”(570)對法製的特彆重視(571)對人纔的廣博選拔和使用(571)對用兵“計謀”的重視(572)
十五 方士的醫藥、養生、修煉和求神仙的方技573
方士的起源和特點(573)燕齊海上方士求神仙(575)東方海中神山和西方黃河之源昆侖山(576)屈原的神遊昆侖和兩幅楚帛畫(577)方士食六氣的方技(578)方士祝由的方技(579)方士煉丹術的起源(580)
十六 術士依托鬼神的數術580
數術的來源和特點(580)星氣之占和望氣之術(581)聽音預測之術(583)式盤(羅盤)的占驗(583)龜蔔與筮占(584)戰鬥中“避兵”的巫術(584)對敵國君主咒詛的巫術(585)
第十一章 戰國時代科學和科學思想的發展586
一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學理論的探討586
科學技術和農業、手工業生産的發展(586)新器械的創造(587)數學的進步(590)聲學知識的産生和應用(593)力學知識的産生和應用(596)力學和光學的理論的探討(598)
二 天文學和地理學的發展599
曆法的進步(599)對日月星辰運行規律的認識(602)所謂天象災異的記載(605)全國性的地理誌的發錶(609)鄒衍的“大九州”學說(611)
戰國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戰國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非常感謝京東商城給予的優質的服務,從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麵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貨及時,配送員也非常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行配送。同時京東商城在售後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戶憂患,排除萬難。給予我們非常好的購物體驗。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評分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錶現作傢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錶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錶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齣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麵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纔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齣。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
評分5-我是去完旅行迴來纔看的,當時很多東西看不懂,看完這本書後略有所思。如果先看書再去行萬裏路可能已經忘瞭是不是看過,反而覺得行瞭萬裏路迴來後再看書會勾起當時種種迴憶。
評分楊寬先生《戰國史》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斷充實和提高,內容翔實豐富,觀點顯豁精審。作者與時俱進,自1955年初版,1980年再版,1997年又隨著考古工作的巨大進展,新資料層齣不窮而重加修訂、補充和改寫,成為“中國斷代史”係列的經典之作。作者以如椽的史筆,展現除戰國時期這一“古今一大變革之會”,社會激蕩,政體革新,群雄並起,百傢爭鳴的紛異多彩的曆史長捲,以全新的麵貌,成為國內外學術界極為注目的斷代史著作。著名曆史學傢王子今評價:“這部斷代史研究的經典,不僅可以看作上一世紀古史研究高水準成果的一個紀念,又為學界新人提供瞭具有標範意義的學術樣闆。”
評分包裝古典,內容翔實,考據有理,是一本值得關注的書,不過西周文獻一直比較缺乏,書中引用瞭大量的詩經證據,本來是希望通過史實更理解詩經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百態,現在好像反過來瞭,但還是瞭解瞭不少東西,比如“言告師氏言告言歸”,好歹確認該詩的女主角是一位貴族婦女,而不是所謂的浣衣女瞭
評分不錯,便宜給力,劃算,哈哈哈哈
評分緣起則聚,緣滅則散 [04-21]
評分楊寬先生《戰國史》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斷充實和提高,內容翔實豐富,觀點顯豁精審。作者與時俱進,自1955年初版,1980年再版,1997年又隨著考古工作的巨大進展,新資料層齣不窮而重加修訂、補充和改寫,成為“中國斷代史”係列的經典之作。作者以如椽的史筆,展現除戰國時期這一“古今一大變革之會”,社會激蕩,政體革新,群雄並起,百傢爭鳴的紛異多彩的曆史長捲,以全新的麵貌,成為國內外學術界極為注目的斷代史著作。著名曆史學傢王子今評價:“這部斷代史研究的經典,不僅可以看作上一世紀古史研究高水準成果的一個紀念,又為學界新人提供瞭具有標範意義的學術樣闆。”
評分楊寬先生《戰國史》。先生的扛鼎之作。我的先秦史不是很好,希望藉此書多瞭解一點。
戰國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