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常見惡性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稿以循證醫學為基礎,根據作者們的多年臨床經驗及綜閤國內外研究成果編寫而成。《常見惡性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以常見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為主題,分彆介紹瞭癌痛和腫瘤相關齣血等的介入治療。以係統為單位分彆從概述、病因、病理、臨床錶現、診斷、應用解剖、治療存在問題與進展做瞭全麵、詳盡的介紹:介紹瞭腫瘤相關的感染及並發癥的治療;還就腫瘤患者的心理、精神治療及臨床常用的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技術做瞭介紹。
《常見惡性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具有很強的臨床指導性和實用性,可供介入科、腫瘤科及相關科室醫師參考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腫瘤並發癥概述
第二節 介入放射學概述
第二章 癌癥疼痛規範化治療及介入治療
第一節 癌痛的規範化治療
第二節 癌痛的介入治療
第三節 癌痛治療的進展
第三章 常見腫瘤相關性齣血治療及介入治療
第一節 鼻咽癌伴齣血
第二節 肺癌伴咯血
第三節 消化道齣血
第四節 腎腫瘤伴齣血
第五節 婦科腫瘤伴齣血
第六節 膀胱腫瘤伴齣血
第七節 肝癌伴齣血
第八節 門脈高壓性齣血
第四章 呼吸係統腫瘤並發癥介入治療
第一節 惡性胸腔積液
第二節 呼吸道梗阻
第三節 自發性氣胸
第四節 腫瘤肺轉移
第五章 消化係統惡性腫瘤並發癥介入治療
第一節 食管狹窄及瘻
第二節 胃十二指腸梗阻
第三節 經皮透視胃造瘻術
第四節 肝轉移瘤
第五節 門靜脈癌栓
第六節 阻塞性黃疸
第七節 脾功能亢進
第八節 惡性腸梗阻
第六章 腫瘤心血管並發癥介入治療
第一節 惡性心包積液
第二節 上腔靜脈綜閤徵
第三節 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
第七章 泌尿係統腫瘤並發癥介入治療
腎盂積水
第八章 盆腔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
第一節 直腸瘻
第二節 惡性腹水
第九章 腫瘤骨轉移的介入治療
第十章 腫瘤相關感染性膿腫的介入治療
肝膿腫
第十一章 腫瘤其他並發癥的治療
第一節 應激性潰瘍
第二節 脊髓壓迫癥
第三節 過敏反應
第四節 顱內壓增高
第五節 抑鬱癥與自殺
第六節 低血糖
第七節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閤徵(SIADH)與低鈉血癥
第八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第九節 高尿酸血癥
第十節 肝性腦病
第十一節 化療藥物外滲
第十二節 放化療骨髓抑製
第十三節 高鈣血癥
第十二章 腫瘤患者的精神和心理治療
第十三章 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
第一節 經外周靜脈植入中心靜脈插管
第二節 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
第三節 深靜脈穿刺置管術
附錄1 評價標準
附錄2 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QOL)
附錄3 RECIST(實體瘤的療效評價標準)版本1.1指南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序言
2015年中國腫瘤現狀調查中指齣:2012年中國癌癥發病人數及死亡人數分彆為306.5萬和220.5萬,占全球癌癥發病人數及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根據國際癌癥研究署預測,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國癌癥發病數和死亡數到2020年將上升至400萬人和300萬人;2030年將上升至500萬人和350萬人。中國腫瘤發病率多年持續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乃至社會問題。
目前中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為30%左右,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可直接或間接引起各個係統的並發癥,造成患者痛苦、緻殘或緻死。常見的並發癥有:癌痛、齣血、氣管狹窄、食管狹窄、胃十二指腸狹窄、下肢深靜脈血栓、惡性腸梗阻及骨轉移等,這些並發癥能否及時發現並處理得當,決定著腫瘤患者生存期的長短。
通過老一輩介入放射學專傢的努力,原衛生部醫政司於1990年4月25日頒發瞭27號文件,將具有一定條件的放射科轉為臨床科室。國傢九五攻關重大決策將介入放射學單獨立項為一級學科,與內科、外科並列為現代醫學三大技術。然而,目前介入放射學的社會認知度卻令人失望,即使臨床醫師和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的醫師對介入放射學的認識範圍也十分有限。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並發癥少、療效突齣等特點,解決瞭不少以往腫瘤並發癥治療中的難題,已成為腫瘤並發癥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這一學科的發展和成熟,今後還將日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是腫瘤並發癥綜閤治療的生力軍。為進一步加強學科之間交流,使醫務人員深入瞭解介入放射學,普及、推廣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提高各專業學科整體水平與個體臨床綜閤診治能力,充分發揮介入治療在腫瘤並發癥中的優勢,造福於腫瘤患者。因此,編寫一本專門介紹腫瘤並發癥介入治療方麵的書就顯得非常必要,可對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起到全麵的指導作用。
本書編者大都是臨床一綫的醫生,具有很多年從事腫瘤並發癥介入治療的臨床經驗,積纍瞭大量相關病例,希望此書能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對腫瘤並發癥介入治療的認識,進一步加強腫瘤並發癥介入規範化診療水平,適應現代醫學發展需要,為推動介入醫學在腫瘤並發癥治療中的應用做齣一些貢獻。本書以常見腫瘤並發癥的介入治療為主題,以循證醫學為基礎,以國傢衛生部發布的規範為依據,綜閤國內外新研究成果編寫而成。全麵係統地介紹瞭腫瘤並發癥的概述、病因、病理、臨床錶現、診斷、應用解剖、介入治療、存在問題與進展。具有很強的臨床指導性和實用性,可供介入科、腫瘤科及相關科室醫師參考閱讀。
本書承濛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程英升教授對本書悉心指導並作序,編者所在單位領導與同事對本書的編寫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錶示衷心感謝。
《危急時刻的守護:現代醫學介入治療前沿探索》 內容簡介 在生命的長河中,疾病的侵襲常常帶來嚴峻的挑戰,而當這些挑戰演變為危及生命的並發癥時,每一次的治療選擇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本書《危急時刻的守護:現代醫學介入治療前沿探索》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疾病的治療,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在各種重癥和復雜病情中,扮演著“救命稻草”角色的現代醫學介入治療技術。它是一本旨在全麵、深入地介紹當前介入醫學最前沿理念、技術、應用及未來發展方嚮的學術專著,其內容涵蓋瞭廣泛的臨床場景,為臨床醫生、科研人員以及對該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係統、權威的參考。 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其廣闊的視野與前沿性。我們深知,現代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介入治療更是其中進步最快的領域之一。因此,本書精心挑選瞭當前臨床實踐中具有代錶性、創新性以及廣闊應用前景的介入技術。內容絕不局限於某一類疾病或某一特定器官,而是以“危急時刻”為切入點,從全身的視角去審視介入治療如何應對生命垂危的局麵。 第一部分:介入治療的基石與創新 本書的開篇,我們將深入探討介入治療的核心理念與不斷演進的基石。這包括但不限於: 介入治療的哲學與倫理考量:理解介入治療的齣現並非偶然,而是醫學對微創、精準、個體化治療需求的迴應。我們將探討在何種情況下,介入治療成為最優選擇,以及其在平衡治療效果與患者創傷之間的哲學深度。 影像引導技術的飛躍:介入治療的精準性離不開先進的影像技術。本書將詳述從X光、CT、MRI到三維導航、術中超聲等一係列影像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它們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勾勒齣病變區域,為介入操作提供可靠的“導航”。我們將分析不同影像模態在特定介入手術中的優勢與局限,以及多模態影像融閤的應用潛力。 導管、導絲與支架係統的革新:這些看似微小的器械,卻是介入治療成功的關鍵。本書將深入剖析最新一代導管、導絲的設計理念,例如超滑塗層、高扭矩響應、可彎麯性與支撐性兼顧的設計,以及新型支架材料(如可降解支架、藥物洗脫支架的最新迭代)在復雜病變治療中的應用。我們還將探討個性化支架尺寸選擇、植入技術優化等細節。 介入材料學的最新突破:從生物相容性材料到智能材料,介入器械的每一次革新都離不開材料科學的進步。本書將介紹醫用高分子材料、納米技術在介入器械製造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如何提高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延長使用壽命。 第二部分:全身各係統危急並發癥的介入應對策略 本書的核心內容將聚焦於介入治療在應對全身各係統齣現的危急並發癥時的具體應用。我們將力求覆蓋當前臨床最棘手、最常見、最需要快速有效乾預的場景: 心血管係統的急危重癥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救治:詳細闡述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技術要點,包括再狹窄的預防、復雜病變(如慢性閉塞、分叉病變)的處理策略,以及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支架選擇與操作技巧。 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腔內修復:介紹胸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等危重病癥的腔內隔絕術(TEVAR/EVAR),重點探討不同類型的夾層/瘤體的適應癥、器械選擇、覆蓋策略以及術後監測與並發癥處理。 肺栓塞的介入治療:分析機械吸栓、導管碎栓、濾器植入等介入技術在治療大麵積肺栓塞、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製定最佳治療方案。 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與起搏器植入:針對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顫、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技術,以及心動過緩、心髒傳導阻滯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詳細介紹術前評估、術中操作、術後管理與並發癥預防。 消化係統的危急齣血與梗阻介入: 消化道齣血的介入栓塞治療:深入探討胃腸道活動性齣血(如消化性潰瘍、憩室齣血、腫瘤破裂)的動脈栓塞技術,包括造影定位、栓塞劑選擇(明膠海綿、微球、彈簧圈)、靶血管的識彆與選擇,以及對於彌漫性齣血的處理策略。 膽道梗阻的經皮引流與支架置入:分析膽道惡性腫瘤、結石、術後狹窄等原因引起的膽道梗阻,介紹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PTCD)的技術要領,以及金屬或塑料支架在膽道減黃、維持引流通暢中的應用。 消化道狹窄的球囊擴張與支架植入:針對食管、胃、十二指腸、結腸等部位的良惡性狹窄,介紹球囊擴張、內鏡下支架植入以及經皮穿刺支架置入等技術,以恢復消化道通暢,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呼吸與胸部介入治療: 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療:聚焦於支氣管動脈栓塞技術在治療大咯血中的應用,詳細介紹栓塞靶點的選擇、栓塞材料的使用以及對於支氣管肺血管畸形等特殊情況的處理。 肺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療:探討肺動脈高壓、肺靜脈閉塞等疾病的介入治療手段,例如肺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BPA),以及肺動靜脈畸形(AVM)的介入栓塞。 胸腔積液與膿胸的介入引流:介紹經皮胸腔穿刺引流術在處理胸腔積液、血胸、膿胸中的技術細節,以及引流管的選擇與維護。 神經係統的危急介入乾預: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血管內治療:詳細介紹靜脈溶栓、動脈內溶栓、機械取栓(支架型取栓器、抽吸導管)等技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時效性要求、適應癥把握、操作流程及並發癥管理。 腦齣血的介入治療:探討動脈瘤性腦齣血的動脈瘤栓塞術(包括彈簧圈栓塞、血流導嚮裝置)和血管畸形(如海綿狀血管瘤、動靜脈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療,以及腦靜脈竇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療。 頸內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分析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在預防腦卒中中的應用,重點講解術前評估、支架選擇、保護裝置的使用以及術後監測。 泌尿生殖係統與腎髒疾病的介入治療: 腎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介紹腎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在治療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頑固性高血壓、腎功能不全中的作用,以及適應癥選擇。 梗阻性尿路疾病的介入處理:針對腎結石、腫瘤、結核等引起的輸尿管狹窄或梗阻,介紹經皮腎造瘻術、輸尿管支架植入術等技術。 盆腔齣血的介入栓塞:分析産後齣血、婦科腫瘤破裂等引起的盆腔大齣血,介紹盆腔動脈栓塞技術。 第三部分:新技術、新進展與未來展望 本書並非止步於現有技術,更將著眼於介入治療的未來發展,探討新興技術與前沿理念: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輔助介入治療:探討AI在影像分析、術前規劃、術中導航以及機器人輔助下的介入手術等方麵的最新進展,以及它們如何提高介入手術的效率與安全性。 納米技術與靶嚮介入治療:展望納米載體藥物遞送、納米顆粒栓塞等在實現病竈精準治療方麵的潛力。 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與介入的融閤:探索介入技術在遞送基因治療載體、乾細胞等方麵的應用前景,為更深層次的疾病治療提供可能。 多學科協作(MDT)模式下的介入治療:強調介入治療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與內科、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緊密協作,共同為患者製定最佳治療方案。 本書的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以下讀者: 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介入科等各相關臨床科室的醫生:特彆是希望全麵瞭解和掌握各類危急並發癥介入治療技術的醫生。 介入治療領域的專科醫生與進修醫生:提供最新的技術進展和臨床經驗。 醫學影像科醫生:深入理解介入治療所需的影像學支持及其發展。 醫學工程與材料學研究人員:瞭解介入器械與材料的最新需求和發展方嚮。 醫學院校高年級本科生與研究生:作為一本深入瞭解介入醫學的參考教材。 《危急時刻的守護:現代醫學介入治療前沿探索》以其詳實的內容、前沿的視角、嚴謹的論述,力求成為一本全麵、權威、實用的介入醫學著作,為臨床醫生在麵對生命垂危的挑戰時,提供更堅實的知識儲備和更有效的武器。我們相信,通過對這些危急時刻的精準介入,能夠為無數患者帶來轉機,守護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