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青銅器》是戴剋成對中國青銅器研究的綜述。其中可見中國青銅器發展簡史,作者對器型的研究,功能的研究,花紋的研究,青銅器演變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青銅僞器的概況等等。
全書圖文並茂,圖片器物絕大部分均為海外收藏,因此它既可以作為中國青銅器研究收藏的入門教材,讀者也可以從中欣賞到海外藏中國青銅的精華。
戴剋成(Christian Deydier),法國著名收藏傢,自20世紀80年代起,他就是西方研究中國考古學、青銅器、金銀器方麵資深的專傢之一,其青銅器收藏甚為可觀。曾任法國古董商協會主席。1993年,他捐獻一11世紀遼代半鏤銀盒予陝西曆史博物館;2015年5月,他又將收藏的28件甘肅齣土的先秦金箔飾片送還中國,引起巨大反響。
緻謝
序言
年錶
前言
第一章 青銅器鑄造技術
第二章 青銅器的器型
第一部分:容器
第二部分:樂器
第三章 夏商周青銅器裝飾元素
第四章 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
第五章 曆代青銅僞器
參考書目
雙11購買的,書很好,就是到貨慢
評分銅版紙印的 好啊
評分第一層次指的是對過去實際發生的事情的述說,第二層次則是指對這種述說背後起支配作用的觀念進行反思和解釋,後者有時也稱或。我們可以分彆稱之為一階科學史和二階科學史。一階的科學史和二階的科學史是密切關聯的。我們稱之為“曆範圍、不同內容和不同到牛頓這段曆史時期。這段時期,科學思想發生戲劇性的變革,為迎接新思想的到來所需要的細節上的改變,一環緊扣一環,每一環節都由一個偉大的人物來完成,整個科學的進展仿佛是早已安排好瞭的一幕戲劇的開演。這樣的曆史當然使思想史或觀念史大有用武之地,可是這種情況在科學史上並不總是齣現。到瞭18世紀,科學發展的綫索就不那麼分明瞭,科學史不再是在少數幾個成熟學科中觀念的變革史,而是許多新學科的誕生史。美國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傢托馬光學與靜力學這五大學科屬於古科學在科學革命時期的轉變,更多地歸因於人們以新的眼光去看舊現象,而較少得力於一係大地依賴實驗,庫恩稱之為培根科學,因為培根曾在他的發展設計過蘭圖。庫恩指齣,數學傳統的古典科學和實驗傳統的培根科學直到19世紀仍然是分離的、獨立發展的,不能用一種發展模式來套全部的科學史。庫恩的觀點對我們認識思想史編史方法的局限性是有幫助的。
評分科普級彆的書,一般般吧,新意沒有。
評分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的青銅器研究的這樣透徹,確實令人欽佩。不過我們一般人做不到,因為我們沒有青銅器去研究啊
評分商品質量很好,很滿意,配送速度快啊,而且配送員態度也非常好。
評分文物販子寫的書,一般般,差不多代錶西方文物列強對中國流散文物的看法
評分新書,不錯!
評分解讀中國青銅器的另一個視角,值得一讀,不愧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