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科学、适当地开展早期教育是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为我们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神秘面纱,并提出把握儿童“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教育理念。本书是一本儿童敏感期家庭实操手册,书中按照不同年龄为线索,分岁详解如何应对儿童不同阶段的敏感性发展。
让中国父母有机会接触原汁原味的蒙氏敏感期理论,更好地促进孩子敏感期的发展。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意大利医学女博士。她完成学业后,开始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创办了“儿童之家”,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理念,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奥秘。同时,她还反思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指出儿童的很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方式以及对他们造成的压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她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认可和推崇。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在这种节奏的支配下,儿童不断地去征服世界,这一切使他们感到十分幸福、满足。
敏感期是一种创造性的本能,是一种积极的潜能,它与儿童所处的环境一起构建起儿童的精神世界。
给孩子自由,只有自由,才能让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发展。
——玛丽亚·蒙台梭利
第一章 儿童的敏感期
婴儿成长的奥秘 002
儿童智力发展的特征 009
有吸收力的心灵 020
儿童的敏感期发展 033
第二章 如何陪孩子度过敏感期
家庭教育的原则 040
引导孩子工作的原则 052
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058
培养孩子专注工作的能力 061
对儿童的观察与发现 063
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071
警惕成人对孩子的压制 081
第三章 0~2岁儿童的敏感期
视听觉敏感期 090
动手敏感期 094
行走敏感期 104
语言敏感期 111
内部秩序敏感期 117
模仿敏感期 125
第四章 2~3岁儿童的敏感期
语言思维敏感期 132
外部秩序敏感期 139
工作的本能 143
安静练习 146
第五章 3~4岁儿童的敏感期
词汇爆发期 154
语言形象化 159
提问敏感期 163
绘画敏感期 166
注意力敏感期 169
婴儿成长的奥秘
敏感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钥匙”
新生儿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他是怎样适应这个复杂世界的呢?他是怎样认识事物的呢?他是凭借着一种什么样的手段,怎样无师自通地掌握一门语言的呢?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但是由于我们对此抱着习以为常的态度,使我们对这些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奇迹”总是熟视无睹。与儿童相比,一个成年人要适应新的环境却需要不断地获得帮助,在学会一门新语言时,他永远也无法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完美地掌握。早在父母注意到之前,小婴儿的感知觉就已经开始带动着心理悄悄发展了。比如,孩子的说话能力的发展就是秘密进行的。一个正常的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语言能力,他在其他各个方面也都存在着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本能,也是一种积极的潜能,它与儿童所处的环境一起构建起儿童的精神世界。
当我们讲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时,一般指的是我们从外表可以观察到的变化。而儿童的这种秘密进行的发展,我们在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所研究的“动物的敏感期”中找到了答案:
一只普通的毛毛虫,其幼虫食欲非常旺盛、食量很大,甚至具有吃掉整棵植物的能力,但在刚出生的几天里,它只能靠吃枝头的嫩芽为生。雌蝴蝶出于母性的本能,会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交接的角落里,因为那里既安全又隐蔽。但是这里离有嫩芽的枝头却有一段距离。当幼虫卵化后,是什么引导它爬向枝头寻找嫩芽呢?是光线!它对光非常敏感,跟着光线朝树梢爬去,向那个最亮的地方爬去。在那里,幼虫找到了赖以为生的食物。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够吃粗糙的食物时,它对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它的眼睛就再也不能感受到特别的光线了,敏感期一去不复返。此时,长大的幼虫也会相应地开始学习其他谋生方法和生活经验。这并不是因为幼虫的眼睛看不见了,而是它的眼睛对光线不再敏感了。
同样是这只毛毛虫,它在成蛹之前对吃非常贪婪,某一天却突然不吃不喝起来。在严格的禁食中,它为自己织蛹并将自己包裹起来,看起来就像死了一样。而实际上,它却在紧张地忙碌着。当它破茧而出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蝴蝶,迷人的双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蜜蜂也要经历这个阶段。在最初的时候,所有的雌幼虫都有可能会成为蜂王,但每个蜂群只能有一只雌幼虫成为蜂王。雄蜂会为这只雌幼虫准备一种特殊食料,幼虫吃了这种“美味”的食料后,就会成为这个蜂群中的蜂王。但是如果这只幼虫在被选出时已经过了幼虫期,它就不可能成为蜂王。因为只有在幼虫期,雌幼虫才会对食物有极度贪婪的欲望,它的身
体才能长成像蜂王那样硕大的身材,过了幼虫期就不再可能了。
这种敏感性具有以下特征:
l 敏感期发生在生物的初期发育阶段。此时,它们会在一段时期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性。
l 敏感期具有短暂易逝的特征,并且只在为了获得某种特性时表现出来,生物体一旦获得了这种特性,敏感性就会消失。
l 敏感期所具有的特性与成长不同,这种特性是借助短暂的刺激和潜力获得的,而成长是缘于悉心的引导。
……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870年8月,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她的父亲是一位军人,母亲娴静文雅、博学多识。
蒙台梭利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3岁时,她进入了少有女孩子选择的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学习数学,并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后来她学习了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由于对生物产生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学习生物。在学习生物期间,蒙台梭利又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学习医学。由于当时欧洲社会非常保守,女子学医并不被当时的教育体制所允许,但蒙台梭利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断奔走,最终获准进入医学院。26岁时,蒙台梭利完成学业,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许正是由于蒙台梭利的成长一直遵循着自己的兴趣指引,才会有她后来提出的极具革命性的教育理论“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
完成学业后,蒙台梭利成为罗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精神病临床医生,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她发现:“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这为蒙氏教育法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圣罗伦斯区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目的是帮助3~6岁的普通儿童。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取得了惊人的效果:那些出身贫寒的孩子,原来被认为是普普通通,甚至是有缺陷的,然而在几年后,他们的心智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个都变得聪明活泼、自信自强、举止优雅。这一事件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欧洲。之后,蒙氏教育法不断传播,到20世纪40年代时,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育中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儿童在这一时期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无论是行走,还是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受到敏感期的指引。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时,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而延误了时机,则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阻碍。
1952年5月6日,82岁的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她的名字和她革命性的教育观却延续了下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她3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传记被收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教育家称赞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引入我国后,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认可和推崇。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将蒙台梭利的经典名著以敏感期为线索进行梳理,策划出版了这本《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手册》。本书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全新编译,力求通俗易懂,便于家长更深入地理解“敏感期”。
书中主要针对亲子早教,介绍了敏感期的基本概念、家庭教育策略,以及0~6岁儿童各个阶段的敏感期发展特点。父母既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也可以按照儿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阅读。但是父母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敏感期的发展阶段并不能完全依年龄来强制划分。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希望本书的内容可以对读者朋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有所帮助,这将给编译者带来最大的满足。当然,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不少问题,再次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这本书,我简直是爱不释手!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它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孩子的成长充满好奇,也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总感觉自己摸不清门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宝藏,里面详细地介绍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敏感期”,而且解释得非常透彻,让我这个新手妈妈茅塞顿开。我最喜欢它的一点是,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提供了非常多具体、实操性强的建议。比如,当孩子突然对某个事物表现出异常的痴迷时,我之前可能会觉得有点烦恼,但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孩子在发展某些能力,我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和支持。它教会我如何观察孩子,如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制止。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孩子一起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蜕变,我从中不仅学到了育儿的知识,也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感觉自己变得更加从容和有信心了。每次读完,都会有新的感悟,感觉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连接也越来越紧密了。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教育”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教育就是教给孩子知识,培养他们的技能。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并且发展出内在的自我驱动力。而“敏感期”,正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本书对敏感期的划分非常细致,从各种具体的行为表现,到背后的心理发展需求,都解释得非常到位。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各有不同,但都有规律可循。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案例和操作指导。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孩子所处的敏感期,为他们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恰当的引导。这本书让我感觉,我不再是那个茫然无措的父母,而是能够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它不仅提升了我的育儿智慧,更让我感受到了为人父母的深度喜悦和责任感。
评分老实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书,原本没抱太大期望,因为市面上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鸡汤。但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让我惊喜连连!它的视角非常独特,聚焦于“敏感期”,这个概念我之前听说过,但了解不深。这本书把它剖析得淋漓尽致,从婴儿期到学龄前,每一个阶段的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敏感期,都描述得非常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怎么办”。我最头疼的是孩子会突然出现一些“怪癖”,比如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或者痴迷于某些声音。以前我总是手足无措,但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很多巧妙的方法,让我能够顺势而为,而不是对抗。它让我明白,很多看似“令人头疼”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自我探索和学习的信号。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好懂,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轻松愉快,就像和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辈聊天一样。我真的觉得,这本书应该成为每个家长案头的必备读物,它能帮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焦虑,让你更好地享受育儿的乐趣。
评分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理解孩子,就得先了解他们是如何成长的,而“敏感期”绝对是理解孩子成长脉络的关键。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尝试过很多育儿方法,但总感觉不得要领,孩子的一些行为让我感到困惑和沮丧。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只是没有在对的时间点,用对的方式去回应孩子。书里把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令人抓狂”的孩子行为,都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它让我明白,原来孩子在某些阶段的执着,是在建立秩序感;在某些阶段的模仿,是在发展语言能力。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让我看到了孩子内在的巨大潜力,以及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强大驱动力。它鼓励家长去“观察”和“等待”,而不是急于“干预”和“纠正”。这种育儿理念,让我感觉轻松了很多,也让我更加尊重和欣赏我的孩子。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孩子行为解码器”,帮助我解锁了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密码。
评分我是一个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的老师,平时接触的孩子很多,也阅读了不少教育类的书籍。所以,当我的朋友推荐《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手册》给我时,我其实是有些保留的。我以为又是一本“老生常谈”的书。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大错特错。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阐述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更是将“敏感期”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解读,并且以一种极其贴近家长和教师实际需求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不同敏感期的描述,我能够立刻联想到我所教过的学生,以及我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那种“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感,让我无比激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从一个更深层次、更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我不再仅仅看到表面的“乖巧”或“顽皮”,而是能洞察到孩子内在的成长需求。它提供了一套方法论,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或者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恰当的支持。这本书的论述严谨而不失温度,逻辑清晰,案例丰富,绝对是教育从业者和深度育儿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评分书本很好很好…很适合看~
评分物流很快,包装也很好,一如既往喜欢在京东买书
评分。。书不错的
评分好书,还没开始看。
评分不错
评分用卷买的,划算
评分一般,说得不详细,看完也没多大收获
评分挺好挺好挺好挺好的啊
评分速度很快 书很好 活动也比较划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