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术数源于巫史文化,是由周易象数学发展起来的学科。
术数奠基于战国时期以驺衍为首的阴阳家学派,汉代兴盛一时,汉末流入道教,为道教占验派所宗。
术数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以分为如下门类:
一、数学之属。古代把研究“筮”时“数”的变化,务究造化之源的学问,叫“数学”。讲述这种数学的书,归入本属。
二、占候之属。凡观察研究天象(泛指日月星辰土地云气)和动植物的异常变化并以此推知国事、人事吉凶的书,均归入本属。
三、相宅相墓之属。凡研究建房(阳宅)和造墓(阴宅)的朝向地势等的选择与吉凶之间关系的书,均归入本属。
四、占卜之属。凡用龟、蓍、牌等按某种规则确定一组数,再根据这一组数确定一个卦,即所谓“随物取数,随数取卦”,然后依托易经判断吉凶的书,均归入本属。
五、命书相书之属。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推知其命运吉凶的书叫命书;根据一个人的形状气色来推知其命运吉凶的书叫相书。这两种书均归入本属。
六、阴阳五行之属。凡根据阴阳衰旺、五行休咎的易理来预测吉凶,以使人们能早为趋避的书,如遁甲、六壬、择日、占星等,均归入本属。
七、杂技术之属。凡不便归入以上诸属,而又是讲述如何分辨贵贱吉凶之术的书,如占梦、拆字、太素脉法等,均归入本属。
术数乃中国特有之文化现象,它与西方占卜术有着本质的不同。术数的产生源于人类对于未来的恐惧,这种恐惧,不只存留于先民意识之中,即便是在科学高度昌明的*,这种恐惧依然不能消除。有了恐惧,便要想出对策。古人试图以“数”为手段(术),破解人生的未来。在经过大量实践之后,祖先们将人类生命所共有的一些特性加以优化,并付之笔端,于是便有了此套丛书。
在阅读此类作品时,我们不只是在阅读数术带给我们的神奇,更是在阅读我们的人生。书中所显示出的好与坏,恰恰是我们当下应当思考的。对于书中揭示的好的一面,我们要发扬;对于不好的一面,当下便要改正。唯有学会自省,未来才有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除了感叹、相信那些预言外,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改变吗?
内容简介
为使故宫所藏古籍图书能与广大研究者、收藏者和其他爱好者见面,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历时逾十年,从故宫古籍中精选一千一百馀种珍本图书和一千六百馀种清代南府与升平署剧本与档案,经古籍研究专家和出版专家审订,后编成了这套《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
故宫珍本丛刊?术数(共九种十四册)1.御定六壬直指2.鲁班经 3.水龙经 4.渊海子平 5.平砂玉尺经 6.阴阳五要奇书 7.河洛理数 8.梅花易数 9.御定六壬金口合占.
1. 御定六壬直指:“大六壬”是古代预测学的高层次,位列三式之首,因课式繁杂,研习者较少,本书注者用通俗的语言及实例对其720课一一详细注释,对于研究古代预测学及古代文化大有帮助。
2. 鲁班经:这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论述建筑风水方面的书,亦是一部论述建筑结构技巧艺术的书。
3. 水龙经: 本书是专论水龙的经典著作,论述了水形的来去分合的区别,并明其吉凶。
4. 渊海子平:本书是我国古代早、完整的命理书籍,后世推命法皆循其宗,本书注者以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一一予以论证,很值得一读。
5. .平砂玉尺经: 我国古代看风水有三合理论一派,本书即是该派理论的经典之作。
6. 阴阳五要奇书:本书包括五种古籍:《郭氏元经》、《璇玑经》、《阳明按索》、《佐元直指》、《三白宝海》。这些书是我国古代论述风水方面的经典之作。
7. 河洛理数: 本书以易经和河图洛书为本,配合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八字,以预测人或事的吉凶,自成一家。
8. 梅花易数:相传,“宋庆历中,康节邵先生隐处山林,冬不炉,夏不扇,盖心在于《易》,忘乎其为寒暑也,犹以为未至。糊《易》于壁,心致而目玩焉,遂于《易》理,欲造《易》之数而未有徵也。”后偶得此奇书,融会贯通,乃“观梅以雀争胜布算”,即赏梅时以雀争叫声取卦,甚验,“后世相传,遂名‘观梅数’云”。这就是《梅花易数》书名的由来。
9. 御定六壬金口合占(上中下):原书将六壬所可能产生的每一课都分列“天时、射覆、行人、田宅、谒见、捕猎、疾病、出行、文信、来意、婚姻、迁移、孕产、失物”14项古人常欲占断的事项并逐项给出了断辞;这些断辞都是根据“六壬”和“金口诀”两种占卜方式的原理联合做出的,为此我们出版了这本《御定六壬金口合占》。
目录
梅花易数
河洛理数
阴阳王要奇书(上中下)
平砂玉尺经
渊海子平
水龙经
鲁班经
御定六壬直指(上下)
御定六壬金口合占(上中下)
书摘插图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奇书”或者说“秘籍”很感兴趣,但又苦于市面上流传的版本良莠不齐,很多都经过后人的臆测和篡改,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偶然得知《故宫珍本丛刊》系列,尤其是“术教类”的存在,我便被深深吸引。虽然我这次还没有机会翻阅到具体内容,但“故宫珍本”这四个字就足以说明其来历非凡,很可能收录的是历代宫廷秘藏,经过严格考证的珍贵文献。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关于古代哲学、天文、地理,乃至一些不为人知的方术的猜想。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提供一个更纯粹、更原始的视角,让我能够接近古人的思想和智慧,而不是经过层层过滤后的二手信息。我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一些更深层次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道理。对于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兴趣,又追求真实和严谨的人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它就像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大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开它,一探究竟。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往往蕴藏在那些被时间打磨过的经典之中。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关于传统文化的“速成”读物,但往往缺乏深度和根基。《故宫珍本丛刊》系列,尤其是其中的“术教类”,听起来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学术的严谨性。虽然我这次接触到的只是一个概念,但“故宫珍本”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对它产生无比的敬意和好奇。我常常会想象,这些曾经被珍藏在紫禁城中的古籍,其中一定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学问和见解。我特别希望它能展现一些古代人对宇宙、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洞察,那些超越时代、具有普适性的智慧。我期待它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一种能够触及本质、感受历史温度的方式。对于一个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虔诚敬意的读者来说,《故宫珍本丛刊 术教类》系列,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它代表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历史的尊重。
评分我对那些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被时间所沉淀下来的珍贵文献。《故宫珍本丛刊 术教类》系列,光是听名字就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我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故宫珍本”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联想到无数关于中国古代智慧的宝藏。我一直对那些关于天文、历法、哲学,甚至是与宇宙运行规律相关的学问充满着好奇。我猜想,这套书很可能收录了一些在现代已不多见的古籍,能够帮助我们从更原始、更纯粹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我希望它能够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知识,或者提供一些全新的解读,让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让我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辉煌。对于任何一个渴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读者来说,这套书都将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探索之旅。
评分我最近接触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学术的书籍,发现很多都过于晦涩难懂,或者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像是被“现代化”改造过的产物。然而,《故宫珍本丛刊 术教类》系列给我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阅其中的具体术数类内容,但单从“珍本丛刊”的名号,就能感受到其非凡的价值。我猜想,这套书收录的应当是经过历史沉淀、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古籍。我个人对于古代的那些“奇技淫巧”或者说“智慧结晶”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又很难找到正本溯源的资料。这套书似乎正是这样的一个宝藏。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天文历法、甚至是那些与自然世界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想象一下,那些曾经在宫廷中被珍藏的典籍,如今得以重见天日,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对于我们现代人反思生活方式、重建与自然的联系,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启发。
评分这套《故宫珍本丛刊 术教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那些关于古代智慧的精髓,简直是现代人理解传统文化的宝藏。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神秘学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系统、可靠的入门途径。《故宫珍本》系列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白。我之所以对它产生浓厚兴趣,是因为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并非市面上常见的“快餐式”解读。想象一下,翻阅着当年宫廷御览的珍贵典籍,字里行间流淌着古人的智慧,这本身就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体验。从书籍的装帧、纸张的选择,到文字的排印,都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韵味,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我尤其欣赏的是它所收录的内容,虽然我这次没有深入阅读到“术教类”的具体内容,但仅仅是“珍本丛刊”这四个字,就足以勾起我探索的欲望。我想象着其中一定蕴含着许多被遗忘或鲜为人知的知识,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和传承。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不那么为人所熟知的领域的人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智慧,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